Ⅰ 新鄉最好的紅酒專賣店是哪家
現在新鄉萄醉葡萄酒窖改成小西紅酒了,好像是老闆叫小西,又懂酒,所以就改名了
Ⅱ 什麼教我學語文作文
在生活中,語文,我們時刻都在接觸著,學習著,可以說在出生就開始學語文。從語文中我們可以收獲豐碩的果實,品味語言的魅力。
如果你不相信,那就讓我帶你走進生活中去瞧瞧吧。
走在街上,一個個短小精悍的廣告詞也往往具有深刻含義。一句「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便寫出「美的」空調對人們的重要;家喻戶曉的「生活不能沒有聯想」也一語雙關,生動地寫出了「聯想」計算機的地位。許多廣告商也用某些成語的諧音來做廣告,一個「默默無蚊」准確的表達出了蚊香的用途;「騎樂無窮」也告訴了我們摩托車的作用。。「我們的名聲是吹出來的」這是一家電扇廠做的廣告,多幺巧妙的語言!還有草坪上的廣告牌:「小草在成長,請勿打擾!」,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運用了非常委婉的語氣,給予小草像人一樣的生命;使人們更不忍心去踐踏小草;還有一個是閱覽室里的告示牌 「悄悄地來,悄悄地去」,雖然這裡面沒有提半字安靜,但它已經在暗示你保持安靜,不要影響到別人,這就是語文的妙處,沒有明確指出它的含意,卻透露著它的含義。如果不能掌握這些語文技巧,這形形色色和廣告詞何處而來?
大街上,五花八門的商店以自己各具特色的招牌吸引著行人的目光。那些牌匾雖然不是什麼富麗堂皇,但卻別具一格。「『酷』下載線」、「靚一下」、「酷無邊」……一個個鮮活中透著生機的招牌比比皆是。乍一看,似乎異常平凡,其實呀,這里短短的幾個字卻讓不少人絞盡腦汁,既詼諧又形象地展現了店裡的特色。這裡面不就蘊含著無盡的語言文化嗎?
網路上,網蟲們都特別愛用一些簡潔明了的短語來表達出自己的意思。那一個個「94」(就是)、「7456」(氣死我了)「886」(拜拜了)這些簡短的語句便表明了人們的意思。形形色色的語句多用擬聲詞,象形詞和數字等等,表達起來輕松隨便,卻又不失風趣幽默,真的是妙不可言。如果沒點語文功底,理解它們還真是件難事兒呢!
假如生活中沒有語文,你能想像是如何一個畫面嗎?
所以,生活中不可缺少語文,希望你能浸默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第一,在歌詞里學習豐富的語言。有不少流行歌曲歌詞優美形象,委婉動人,一首歌就是一首詩。學習歌詞,無疑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如此,還可以學習一些語法知識。如蘇芮的《牽手》「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這里含有詞類活用的現象,前一個「悲傷」和「幸福」均由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張學友的《夕陽醉了》「夕陽醉了,落霞醉了,任誰也掩飾不了……」用到了擬人的手法,傳神地再現熱戀中的人心醉的情態。再者,利用歌曲,能夠巧妙地擬出新穎別致的標題。如表現母子親情,可用《常回家看看》;呼喚見義勇為的美德,可用《該出手時就出手》;突出朋友間的誠信,可用《一句話,一輩子》。這樣的標題親切自然,無疑會勝人一籌,能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當然,引歌詞入文,自然可以使語言形象生動,活潑機智,有文采。
近些年,一些詞作者另闢蹊徑,從古詩文中獲得靈感,創作出了許多文雅別致﹑膾炙人口的作品,我們可以借這些歌詞回歸古詩文。例:趙小源的《對酒當歌》的歌詞是以大傢具有相同指向的名言佳句為原料加工製成的,可以溫習到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李白的「舉杯邀明月」﹑「恐驚天上人」﹑「與君歌一曲」,李商隱的「嫦娥應悔偷靈葯」等詩句,而且可以仿寫短文。陳濤的《孔雀東南飛》是採用了揣摩古人演繹古人的形式,歌詞中透視出劉蘭芝「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的心理,學之可對劉蘭芝形象的美麗有更深刻的認識。第二,在廣告語中學習鮮活的語言。看電視是現代中學生主要的休閑方式,廣告天天見,穿插在電視劇中的往往叫人生厭,其實好的廣告語會給人啟發,精煉語言,豐富語言,所以欣賞廣告語可以變厭為喜,樂在其中。廣告面對的是最廣大的群體,用語要通俗,但俗中也可有雅,化用古詩就是一個典例。比如:黃河汽車的廣告語「黃河之水天水來,黃河汽車遍地開」,伊萊克斯冰箱的廣告語「眾里尋她千網路,想要幾度就幾度」,成都全聚烤鴨的廣告語「此味本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等等;有的廣告語採用對聯的形式:可口可樂新春促銷使用廣告語「新春新意新鮮新趣,可喜可賀可口可樂」,培羅蒙時裝「件件皆新穎,款款見深情」;而日本豐田車的廣告語「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佳友列印機的廣告語「不打不相識」,佳能復印機的廣告語「百聞不如一印」等可以叫我們感受到俗語的永恆魅力。當然也可把廣告語融入作文中,可使語言幽默詼諧,風趣活潑,會有別樣的意蘊。
第三,在旅遊中探訪名勝古跡,學習詩文。學生在假期中去各地遊玩,是一次絕好的學習機會。每一處風景名勝都蘊蓄著豐富的人文內涵。比如說去泰山,就可以聯想到杜甫的《望岳》﹑姚鼐的《登泰山記》;去鎮江,就可以聯想到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去西湖,就可以聯想到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等;到紹興自然會想到魯迅的《阿Q正傳》﹑《祝福》﹑《葯》﹑《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味》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去富春江,可以聯想到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去廣州,就可以聯想到孫中山的《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和林覺民的《與妻書》。
第四,在春聯里推敲語言的藝術。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家家戶戶在春節這一天都在大門兩側貼上充滿祝福的對聯。從春聯中可感受到漢語語言的藝術,如「爆竹傳笑語,臘梅吐幽香」「吐」字可以說是對王國維先生的「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的一個詮釋,能讓我們想見到臘梅花開的淡淡的黃蕊,彷彿嗅到那若有若無如絲如縷的清香;「春風一笑花千樹,紫燕三歌柳萬條」又可以叫我們體會擬人與數字的妙用。還有「大鵬高翔萬里,小龍騰飛千年」,「金雞振翅勁舞,銀犬引亢高歌」等蛇年、狗年的春聯語言的生動活潑。除了家庭用的春聯,還有用於各行各業的春聯。如學校用聯″辛勤培育桃李滿天下,忠誠執教春光遍校園″;企業用聯如″生產捷報頓開千秋業,科研碩果更上一層樓″。以上均為我國城鄉的好春聯,其中不乏頗具積極意義與欣賞價值之佳作,認真揣摩,仔細品味,定能獲益不少。
生活中,語文現象無處不在,隨處可見。只要我們注意引導學生凡事留心,也會在生活這個大課堂學到極其豐富、取之不盡的知識的
Ⅲ 一個人,端起一杯酒,向其他人一舉然後一飲而盡(打一成語)
一舉兩得
猜謎巧對故事
1.以禮相待
一天,某秀才有事到朋友家去。一進門,他雙拳一抱,隨即念了一首字謎詩:「寺字門前一頭牛,三人抬個啞木頭,未曾進門先開口,閨宮女子緊蓋頭。」朋友稍一思忖,就領會了其中的意思,便也用字謎以禮相答:「言對青山不是青,二人土上在談心,三人騎頭無角牛,草木叢中站一人。」秀才一聽,朋友所說的與自己完全吻合。雙方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請你猜一猜,這兩首字謎的謎底是什麼?
2.新娘出謎
新婚之夜,不少青年男女去鬧洞房,折騰得新人哭笑不得。新娘心生一計說:「我打一個字謎,誰能猜著獎喜糖十塊。」人們說可以。新娘便說:「二月而相靠」,於是大家七嘴八舌地猜開了,有人說是「朋」字,但新娘說不對。大家都集中精力去猜謎,再也顧不上去折騰新人了。
鬧洞房的人誰能猜出這個字,咱們不去管他。現在請你猜一猜,這個字是什麼?
3.曹娥碑
有一次,曹操和隨臣楊修路過曹娥碑,見碑的背面刻著八個字:「黃娟幼婦,外孫齏臼。」曹操不解其意。楊修說:「這是一句隱語,意思是......」曹操擺擺手說:「不要將隱語說破,讓我自己來想。」曹操騎在馬上,邊走邊想。「對,對!是這樣。」曹操終於想起來了,心中十分高興。再回頭看曹娥碑時,已看不見蹤影了。原來曹操在冥思苦想中已走出三十餘里了。
請問,你可解得這八個遼的隱意嗎?
4.紀曉嵐的啞謎
紀曉嵐是《閱微草堂筆記》的作者,素來以機巧狡黠著稱。他和當時的兩淮鹽運史盧雅雨是兒女親家。盧雅雨揮霍無度,虧空了大量公款,朝廷打算予以嚴辦,查抄他的家產。紀曉嵐當時做侍讀學士,經常出入乾隆的內廷,知道了這件事。他決定把這一情況通知盧雅雨,但是又怕走漏風聲,吃罪不起,最後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將一小撮茶葉裝在一個信封里,然後用麵糊加鹽封好,派人送到盧府。盧雅雨接到這封內外都沒寫一個字的古怪信後,很快便領悟了其中的奧秘,把余財迅速安頓他外。到了查抄的時候,所存資財寥寥無幾。和珅派人偵得紀曉嵐曾送信給盧雅雨的事,報告了乾隆。乾隆責備紀曉嵐,紀曉嵐責備紀曉嵐,紀曉嵐力辨信中實無一字,經乾隆再三追問,紀曉嵐才招認這封信實際上是一個隱著六個字的啞謎。
請你猜一猜,這六個字是什麼?
5.詞中藏謎
相傳明朝時有個刻薄貪婪的知縣任某,人稱任禿子,外號「三毛牛』。「三毛牛」最忌諱別人叫他這個外號。
有一年,「三毛牟」請了一位先生來教他兒子念書。先生在他家辛辛苦苦教了一年,末了,「三毛牛」找了個岔兒,把他辭退了,不但分文不給,還要向他索取一件書法條幅。先生忍著怒氣答應了。他在條幅上寫了一段曲詞:春日遲遲,日落時,與那人兒分離。反手轉過小彎溪,生離別語也無一。覓歸期,未見歸期。動相思無力,風篩月影竹自移。悵望天涯,心渺渺知何處?孤撇一人留此,明日何所至?願京署使者奔報佳音,悲心去!
「三毛牛」把這條幅掛在大廳之中,以為炫耀。很多人看了,無不掩口而笑。原來先生是用詞中藏謎的辦法寫了一句諷刺「三毛牛」的話。這句話你能看得出來嗎?
6.有趣的啞謎
(一)桌子上放一啞鈴,謎題為:做一動作,射一成語。
小李看了看謎題,出人意料地用帽子捂住耳朵,走上前去,拿起啞鈴便走。大家都不明白小李這是干什麼,可是,主持人卻宣布小李猜中了。
這是怎麼回事昵?小李猜的是什麼?
(二)猜謎會上,有一處擺設著一座水石盆景,石山上放著一隻製作精巧、神態栩栩如生的綢制小老虎。要通過兩個動作,影射兩個成語,猜中者以這件玩具相贈。
久久沒有人能揭曉。一個十分淘氣的孩子見小老虎可愛,競前去伸手拿起小老虎,細看後放回原處,便走了。可是主持人卻馬上拿起小老虎,追送給那孩子,說他猜中了。
請你思考一下,這是兩句什麼成語?
(三)新春晚會上的猜謎台邊,放著一個鼓,一把鼓槌和一根豎笛。謎底是猜兩個成語。有個學生看了謎面,伸手拿起鼓槌在鼓梆上敲了幾下,然後又拿起豎笛吹起來,邊吹邊用鼓槌使勁敲鼓面。這時,主持人說:「猜中了!」並把獎品送給這學生。在場的人不解其意,不知你是否猜中了?
(四)桌子上放著一個盤子,盤子上放著一面鏡子,旁邊的一張紙上寫著「打成語二句」。這時,只見一個猜謎人走上前去,將盤子和鏡子都端走了。大家莫明其妙。主持人卻說他猜對了。你知道是哪兩句成語嗎?
(五)桌上放著一隻信封,內藏空白信紙一張。要求猜謎人做一個動作,猜成語二句。
大家正在思索時,一個青年人走上前來,將桌上的這封信隨手取來、拈出空白信紙。這時,主持人連說:「猜中了! 猜中了!」並把獎品遞給了那青年。
這兩句成語是什麼呢?也請你猜一猜。
(六)謎會中,主持人在黑板上寫了個「亞」字,請大家通過一個動作揭示出兩句成語。小張用粉筆在「亞」字的左邊加上了一個「口」字(即把「亞」字變成了「啞」字)。主持人問小張;「你猜的是兩句什麼成語?」小張不回答,連問三遍,小張始終不答。主持人說小張猜中了。你知道是哪兩句成語嗎?
(七)桌上放著兩只杯子,分別盛著半杯牛奶和半杯開水。要求猜謎人做一動作,打成語兩句。只見小王走上前來,將半杯開水倒在半杯牛奶里。請你猜猜看,這是哪兩句成語?
(八)桌上放著一杯葡葡酒和一份獎品。要求猜謎人做幾個動作,打一成語。
這時,觀眾中有個青年走到桌旁,端起酒杯,向主持人一舉,將酒一飲而盡,隨後把獎品拿走了。主持人笑著說;「這位青年猜對了!」
你知道這則啞謎的謎底嗎?
(九)猜謎晚會真熱鬧。那些懸掛著的,使人眼花繚亂的謎語,羞不多被人們一一猜中了,最後只剩下三張沒有寫字的白紙條。主持人說:「這三張白紙條,可猜一句成語,看誰能猜中!」
人們立刻圍過去,苦思冥想起來,可誰也答不上來。過了好一會兒,突然一個人走上去,伸手撕下這三張白紙條,轉身到領獎處領獎品去了。主持人笑著說。「他猜中了。」請問,這個人猜中的是哪條成語?
(十)猜謎會的桌子上放著五隻無花果,要求猜謎的人做兩個動作,打成語兩句。
小娟想了想,便先拿起兩個無花果,接著又拿起三個,最後竟將這些無花果一一吃掉了。大家見了都覺得奇怪,而主持人卻說她猜中了。
你知道,她猜的兩個成語是什麼?
7.小王猜謎
節日,小王和愛人抱著孩子去文化宮遊玩。他們興致勃勃地走進游藝室,猜起了啞謎。工作人員把一尊張飛齜牙咧嘴的塑像放在桌子上,將事先准備好的一條方巾蒙在塑像的頭上,然後對大家說。「這就是啞謎的謎面,誰能做一個動作,射一則成語,而這則成語又是一部電影片名?」
小王略一思素,就上前撩開了蒙在塑像頭上的方巾。工作人員高興地說:「你猜得真快呀!」
你能說出小王猜的謎底嗎?
8.猜成語
媽媽正在洗衣服。她順手從盆里提起一件濕衣服問小英:「你猜猜,這是一句什麼成語?」
小英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你能給她幫個忙嗎?
9.《紅樓夢》中的兩個人名
爸爸在桌上放好一塊木板後對小玲說,「你能做兩個動作,猜《紅樓夢》中兩個人名嗎?」
小玲想了一會兒,沒想出來。這時,姐姐走過來,拿起木板,輕輕地打了小玲一下,說,「我猜著了!」爸爸笑了,小玲這時也恍然大悟了。
這個啞謎是什麼呢?你猜著了嗎?
10.《蘭亭集序》傳說
《蘭亭集序》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為詩集《蘭亭集》寫的序。原書二十八行,一共有三百二十四個字。整個序中,凡是相同的字,寫法都各不同。其中的「之』字,更是變化多端,沒有一個相同的。它是主羲之書法中最好的珍品。
唐太宗李世民很愛寫字,尤其喜歡稿摹王羲之的書法。因此,他不惜金帛,搜購王羲之的真連。但是,收集到的雖然不少,卻始終未見有「蘭亭集序*。
一天,有一個老人說有《蘭亭集序》,要當面獻給唐太宗。李世民很高興地在便殿里接見了他。老人從懷里掏出一個油紙包,雙手捧遞上去。唐太宗一看,哪裡是什麼《蘭亭集序》,不過是剪來的大小不同、書體各異的「蘭」、「亭」、「集」、「序」四個字!於是,他勃然大怒。正要發作,只見魏徵把紙拿過來,讓人仔細鑒定後奏道:「這四個字確是王羲之真跡,請皇上賞他四千金。」唐太宗起初不肯,後來聽了魏徵的勸告,便欣然同意了。
這件事傳開後,來獻王羲之真跡的人絡繹不絕,其中就包括唐太宗夢寐以求的「蘭亭集序」原本。
這個故事後來演變成了一個成語。你知這個成語是什麼嗎?
11.這句俗語是什麼?
有人出了這樣一個實物謎:一個兒童玩的面具旁邊,放著兩串銅錢。紙條上寫著:「打俗語一句」。猜謎的人只要把兩串銅錢拿走,便算猜中了。這句俗語是什麼呢?
12.文徵明、祝枝山猜謎
元宵節,著名書畫家文徵明和祝技山一齊去觀燈。見某處掛出裝有鳥的籠子兩個,旁邊都掛有銅錢,分別註明猜俗語一句。文徵明心靈手快,走近第一隻籠,拿走錢,然後將鳥放走。祝枝山不甘落後,也將另一隻籠邊的錢取去,然後把鳥弄死。二人與設謎人相視而笑。
請你想一想,文徵明和祝枝山猜的俗語各是什麼?
13.有趣的「謎母」
潮州元宵舊俗,在花燈繁盛的地方,架設謎棚,由謎主一人或數人主持,叫做「元宵燈謎」。
掛棚用彩紙分條寫上謎語,任人選猜。在眾多的謎語中,照側要有一條出類拔萃的謎語寫在大紅紙上,掛在最顯眼的地方作「謎母」。如果一般謎語都讓人猜中了,只剩下這一「謎母」還無人猜破,謎主就把它的謎底揭示出來,一年一度的燈謎盛會便宣告結束。如果「謎母」過早地被人猜中,雖然還可以一補再補,但未免使謎主黯然無光。
一次,謎主被人接二連三地猜中「謎母」後,一時性急,便不用文字作謎面,而在謎棚上掛出一隻青蛙和一串銅錢作為新的「謎母」,讓人去猜。只見一個青年走上前來,先放走了青蛙,又把銅錢放進自己的衣袋裡,然後揚長而去。謎主見此,嘆了口氣,愁眉苦臉地宣告燈謎晚會結束。原來,新「謎母」猜的是一句成語,請你也來猜一猜。
14.這句成語是什麼?
唐初,有個叫張懷慶的人,十分喜歡作詩填詞,但又不肯下功夫,總是胡亂搬用別人的作品。比如當時有人作了一首詩: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回雪影,好取洛川歸。張懷慶大筆一揮,在每句詩的開頭分別加上了「生情」、「苫竺」、「出性」、「對鏡」、「來時」等字,便把這首詩變成了自己的作品, 後來,他居然把王昌齡和郭正一的詩也拿來生拼硬湊,據為已有。對於張懷慶的這種作法,大家是極為不滿的,因此有人高笑他是:「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久而久之,這句話便演變成了一句成語。這句成語是什麼呢?請你盡快說出來。
15.詩謎評文
有個縣令,將他兒子那狗屁不通的文章給祝枝山看,硬要他揮毫題詞。祝枝山無奈,只得提筆作書。
寫罷,縣令一看,是兩句唐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旁邊還寫著:「打成語兩句」。底下人七嘴八舌地奉承道;「上一句是『有聲有色』,指公予的文章精采,下一句是『青雲直上』,指公子的前途無量。」說得縣官樂不可支。祝枝山在一旁聽得笑了起來。「謎底我已寫在令郞大作的右下角了。」說罷,揚長而去。
縣令急忙仔細尋找,發覺右下角果然有兩行小字;他一看,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你知道祝枝山寫在那上面的是哪兩句成語嗎?
16.魯迅答對
舊時的私塾先生為了考查學生的才思,常出題要學生對答。一次,魯迅的老師,三味書屋的壽老先生出丁個「獨角獸」的課題讓學生對。一個學生立即起身,對了個「兩頭蛇」,壽老先生搖了搖頭。另一學生對了個「四眼狗」,把壽老先生氣得半死。接著又有學生對「八腳蟲」、「六耳猴」、「九頭鳥」的,先生都不中意。最後,魯迅站起來,不慌不忙地對了一句。壽老先生一聽,連聲稱贊,說魯迅對的這幅短聯「既工且妙。一個是天上祥物——麒麟,一個是人間佳品,雖然都無數詞,卻都有數的含義,真是珠連壁合。」
請你猜一猜,魯迅對的下聯是什麼?
17.六齡童巧對短聯
我國的大文學家郭沫若,從小聰敏過人,六歲時就能吟詩作對。
他剛讀私塾的時候,他的老師酷好釣魚,不論嚴冬酷暑,又不間歇。
一天,老師釣魚回來,余興尚濃。就在黑板上寫了「釣魚」二字。他對學生們說:「這『釣魚』二字,前一字是動詞,後一字是名詞,這是一副對聯的上聯。你們誰能依樣對出一副下聯來?」
老師說罷,便等著大家回答。學生們都在緊張地思索著,教室里靜得聽不見一點聲音。六歲的郭沫若想起剛讀完的書「楊香打虎」,便站起來,回答了老師的問題。
「對得好!」老師禁不住稱贊道。他真沒想到,一個六歲的兒童,竟有如此才思。
他對的下聯是什麼呢?你能對得出來嗎?
18.解學士寫春聯
解學士名叫解縉,小時侯家裡很窮,但是他很愛學習,一有機會便在私塾窗下偷聽先生講課,放牛時,就用柴棍在地下練寫字。
過年了,解學士纏著母親買來紅紙,他要自己寫春聯。寫什麼好呢?他一眼看到對面地主家院牆里長起一片新竹,就寫了上下兩聯:「門對千竿竹,腹藏萬卷書。」寫完後,就把它貼到大門上。
正月初一早晨,地主剛一打開大門,就看到了解縉寫的春聯。心想:「窮小子也配說什麼『腹藏萬卷書』!我非讓他貼不成不可!」於是,立即命家丁把竹子鋸得和院牆一般齊。
解縉從外邊拜年回來,發現對面牆上沒了竹子,心知是地主在搗鬼,便不慌不忙地又在下聯後各加了一個字。然後便幫母親幹活去了。
下午,地主以為解縉門上的春聯已經取下了,出門一看,春聯還貼在那裡,只是上下聯各增加了一字。他勃然大怒,命家丁立刻將竹子全部挖掉,心想:「這下子看你還有什麼本事!」
沒想到,解縉又在上下聯後各加了一個字。
大家看了這副對聯,都誇解縉有出息,說他為窮人爭了口氣。那個地主呢?自然是氣得半死了。
你知道解縉兩次各添的是什麼字嗎?
19.李白巧對對聯
傳說唐朝大官僚楊國忠出了個上聯考李白,李白毫不躊躇,當即對了個下聯。現在請你在李白下聯的()中填上相同的字好嗎?想想看,填什麼字合適?
天上月 圓人間月半月 月 月圓逢月半
今夕( )尾明朝( )頭( )( )( )尾接( )頭
20.改對聯
從前,有戶官宦人家,非常刁惡。過年時,為了炫耀他家的權勢,就在朱漆大門上貼了一副對聯,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下聯是:「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這事讓一個窮秀才知道了。一天,他趁夜深人靜,拿筆在上聯里同樣的三個字上,各描了一筆,在下聯里相同的六個字上各添了兩筆。經過這樣一改,原來對聯的意思就完全顛倒了。
次日清晨,這家官老爺一出門,看見改過的對聯,當時就氣得昏倒在台階上。
請你想一想,窮秀才改了哪幾個字?怎樣改的7
21.巧續對聯
清代文學索金聖嘆。有一副很巧妙的對子,上句是:「半夜二更半」,下句請你試試看,要求用第三季度的一個傳統節日來對,第一和第五兩個字要相同,第三個字要是一個數目字。
22.巧對西湖雙塔聯
明代,杭州有個知府,因好舞文弄墨,便以「才子」自居。
一次,徐文長在西湖吟詩作畫,老百姓聽說後,爭著前來觀看,人人稱贊徐文長是「天下才子」。
知府聽說後,氣得鬍子都翹起來了。他找到徐文長,要和他比對對聯,並且規定知府出上聯,徐文長對下聯,若對不出,立即趕出杭州城。徐文長毫無懼色,連連點頭。
知府帶徐文長走到湖邊山上,指著六和塔出上聯道:「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徐文長聽了並不回答,只是向知府揚了揚手。知府見徐文長這樣,不覺心中暗喜,又對著保俶塔出一上聯:「保俶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湖四海。」誰知,徐文長聽了也不回答,只是指指錦帶橋,向知府拱拱手,之後,又兩手平攤,向上一舉。
這下,知府更得意忘形了。他說;「久聞先生才高,為何誇日如山間竹筍,腹內空空?」徐文長站在一旁,不慌不忙地說。「知府大人,徐某早已對好下聯,大人為何不解7」「你
何時對了下聯?」知府以為徐文長在愚弄他,不禁勃然大怒。徐文長卻仍舊不緊不慢地說。「大人暫且息怒,請你細想我剛才的手勢,難道不是兩副雙塔下聯嗎?」知府仔細一想,不禁啞口無言,滿面羞慚。原來,徐文長早已用手勢巧妙地對出了雙塔下聯。從此,徐文長的名聲更大了。
你知道徐文長這兩副雙塔下聯是什麼嗎?
23.深對聯
清朝末年,有個官吏既貪婪又殘酷,可是他竟挖空心思地要表白自己清廉。這年春節,他在門口貼了一副對聯:
愛民若子
執法如山
當地人看了十分氣憤,便請一位秀才連夜在每聯下各添了八個字,把這位貪婪、殘酷的官吏的嘴臉,如實地勾畫了出來。
請你想想看,秀才添的是什麼?
24.你會填嗎?
這副對聯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寫得非常巧妙,耐人尋味。現在,請你在空白的地方填上恰當的字,你會填嗎?
青山原不老為( )白頭
綠水本無憂因( )皺面
25.改對聯
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某偽鄉長勾結官府惡霸,魚肉鄉民,無惡不作。有一年除夕,他在大門兩旁貼出一幅春聯:
近智近仁近勇
立德立功立言
鄉民平時對他恨之人骨,當晚就有人把這副春聯中的字換了六個,改成了完全相反的意思。第二天,鄉民們看了無不拍手稱快。那個偽鄉長惱怒得吹鬍子瞪眼。
你知道這副對聯怎麼改的嗎t
26.篾匠巧對石匠
有位老石匠,每當修完一座橋時都要寫一幅上聯,請過橋人對下聯。有一次,他又修完一座橋,並出了一個上聯,向過橋人求對。這時,一個秀才走過來對石匠說:「你一個石匠能有什麼好對!」石匠笑道:「老漢哪裡有什麼好對,不過是忙中取樂罷了。你這位秀才,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對個對子有何難?』秀才聽罷,說道,「你就出上聯來吧!」於是石匠順口說道:「開大山砌小石修拱橋鋪平路通南通北」。這上聯中,有大小、拱平、南北三對反義詞,著實難對,秀才抓耳撓腮,苦苦思索卻對不出下聯。
這時,從人群中走出一個扛竹子的篾匠,他對秀才說。「你對不上,我來試試。」說罷,張口念出了下聯。圍現的人聽了,齊聲叫好,秀才卻羞得滿臉通紅。
你能猜中篾匠是怎樣對的下聯嗎?
27.唐伯虎軼詩
一日,唐伯虎路過蘇州湖畔,見一僧人在湖邊作畫。僧人一見唐伯虎,即請指教。唐伯虎見僧人畫的荷花栩栩如生,連呼好畫兒,禁不住詩興大發。他提筆寫了一幅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想賦下聯時,不禁愕然了,因為此聯倒念諧音恰好也是詩的原意,按規矩,下聯也應照此對,可是,唐怕虎一時又想不起合適的下聯來。他躊躇多時,終無好對,只好怏怏作罷。後來,有人用電影明星王人美的名字,對上了下聯。
請你想想,下聯該怎樣對?
28.老農智難唐伯虎
這一天,唐伯虎閑暇無事,到郊外散步。
他踏上田埂,只見一位老農挑著一擔河泥迎面走來。唐伯虎想讓路,又很為難。原來田壁不寬,兩邊都是水田,兩人僵持不下。於是,老農開口說,「我出個對子你來答,答得上,我讓路,答不上,你讓路。」唐伯虎笑著點了點頭。老農開口說道:「一擔重泥攔子路。」唐伯虎一聽,愣了半天,一時答不上來,只得脫鞋下水,為老農讓路。
原來,這是一個隱字對。不知你能不能猜得出老農這個隱字對的意思?
29.王羲之貼對聯
在書法上頗有成就的王羲之,因為寫得一手好字,所以人人都喜歡他的手跡。傳說有一年過年,他連貼三次對聯都被人悄悄揭走,當作珍品保存起來。臨除夕,他不得不又寫了一副,上下聯各七個字。為了防止再被人揭走,就只先備貼一半,上聯是「福無雙至」,下聯是「禍不單行」。這樣,果然沒被揭走。第二天早晨,當王羲之把對聯的另一半貼出時,人們看了紛紛叫絕。
你能猜出王羲之整副對聯寫的是什麼嗎?
30.祝枝山戲財主
一個非常吝嗇、刻薄的財主聽說祝枝山是位才子,便整日纏著祝枝山為他寫對聯。祝枝山本不願與這種人來往,但實在被纏不過,便給他寫了一副對聯: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傷悲
這家財主見了十分生氣,便拿著對聯到縣衙里去告祝技山,說祝枝山用對聯咒罵他們家。
祝枝山被傳到縣衙後,笑著對縣官說:「哪裡是咒罵他的,這是在為他祝福,只怪他不會讀罷了!」說罷,他把那幅對聯加上標點,然後讀了一遍。結果,財主自討沒趣,再無話可說了。
你知道祝枝山是怎樣標點的嗎?
答案:
1、秀才字謎底為:「特來問安」
2、新娘出的謎底是「膩」字。
3、曹娥碑上的四個字是「絕妙了辭」。黃娟是有顏色的絲,色旁加絲,是「絕字」;幼婦即少女,女旁加少字,是「妙」;外孫是女兒的兒子,女旁加子字,是「好」;齏臼是搗姜、蒜等辛之物的石臼,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字,是「辤」(今作「辭」)字。
4、 這六個字是「鹽案虧空查抄」。
5、 這句話是「三毛牛不重師長有罪」。「春」字去掉「日」,再去掉「人」,即是「三」字。「手」字反轉過來寫,再拐彎,即是「毛」字。「生」字去掉下面一橫,即「牛」字。「覓」字去掉「見」字,即「不」字。「動」去掉「力」字,即「重」字。「篩」遼去掉上面的竹字頭,即「師」字。「悵」字去掉左邊的偏旁,即「長」字。「一」字和「人」字去掉一捺;「明」去掉「日」字,即組成「有」字。「署」字去掉「者」,「悲」字去掉「心」,合在一起,即是「罪」字。
6、 (1)掩耳盜鈴(2)調虎離山、放虎歸山。(3)旁敲側擊、自吹自擂。(4)有鑒於此、和盤托出。(5)信手拈來、一紙空文。(6)有口難言,默不作聲。(7)合二為一,水乳交融。(8)一舉兩得。(9)三思(撕)而後行。(10)接二連三、自食其果。
7、原形畢露
8、一衣帶水
9、板兒、襲人
10、一字千金
11、要錢不要臉
12、文徵明猜的俗語是「得錢賣放」;祝枝山猜的是「謀財害命。
13、青蛙是益蟲,青年人放走青蛙,是放生,可謂「義舉」;放走青蛙後再取錢,表明取錢是因為義舉,故而這個成語是「取之以義」。
14、生吞活剝
15、不知所雲、離題萬里。
16、魯迅對的下聯是「比目魚」
17、郭沫若對的短聯是「打虎」。
18、解學士第一次填的兩個字是「短」和「長」。第二次填的是「無」和「有」。最後上下兩聯分別為;門對千竿竹短無,腹藏萬卷書長有。
19、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夕年尾,明朝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20、父進土子進土父子皆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21、下聯為:中秋八月中
22、徐文長對第一聯時揚一揚手,就是講「一掌平平,五指三長兩短。」這是他對六和塔的下聯。 徐文長對第二聯時指指錦帶橋,拱拱手,就是說「錦帶橋,橋洞圓,賀似鏡」,再兩手平攤,向上一舉,就是說:「鏡照萬里九州」
23、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執法如山,錢山靠山其為山乎。
24、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25、近霸近官近賊,立惡立奸立邪。
26、篾匠的下聯是:砍長竹劃短篾挽圓圈箍扁桶裝東裝西。
27、下聯為「王人美似美人王」。
28、「重泥」隱仲尼(孔夫子),子路是他的學生。老農以老師自居,把唐伯虎視為學生,既討了便宜,又難住了他。
29、王羲之的整副對聯是: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30、祝枝山是這樣標點的: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傷悲。
Ⅳ 誰知道這個葡萄酒的價格
南澳巴羅薩谷產的酒,小酒庄生產的,酒庄規模不大,酒庄年產量大概在80萬瓶左右。
當時到過這酒庄拜訪。這款是較普通的酒。
在國內零售價格大概在:98~120RMB(含稅價)
Ⅳ 找尋關於酒和茶的文化和禮儀
茶作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為美容、養顏的飲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後茶的時尚習俗,稱茶為:「健康之液,靈魂之飲。」在法國人眼裡,茶是「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為是「萬病之葯」,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脫離了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范圍,發展升華為一種優雅的文化藝能——茶道。
在我國,茶被譽為「國飲」。「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使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茶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葯,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徵。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范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為規范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這兩個基本點,在唐人陸羽《茶經》中都明顯得到體現。
古代眾多的茶道專著,盡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飲技藝上卻有一個共同點,即一切外部表現形式都是為反映茶的大自然美,反映茶的「鮮香甘醇」,絕非為表演而表演。因此中國茶道要求:(一)茶具必須清洗潔凈;(二)主張用輕清之水煎茶,有條件時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三)講求水沸適度。(四)要求使用名貴優質茶具,並規定首先要將茶碗燙熱或烤熱,以便於茶湯香氣充分升揚。
茶俗是民間風俗的一種,它是 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淀,也是人們心態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動為中心貫穿 於人們的生活中,並且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演變,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內容豐富,各呈風 采:①茶與婚禮:茶與婚禮的關系,簡單來說,就是在婚禮中應用茶作為禮儀的一部分。由於茶性不二移,開花時籽尚在,稱為母子 見面,表示忠貞不移。
②茶與祭腌:我國以茶為祭,大致是在南北朝時逐漸興起的。古代用茶作祭,一般有這樣三種形式:在茶碗、茶盞中注以茶水;不煮泡只放以干茶; 不放茶,久置茶壺、茶盅作象徵。祭祀活動中的以茶作祭品,可以說是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 的一種帶封建迷信的副文化。但真實地反映了人類的歷史現象。
③飲茶習俗: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民族眾多,其飲茶習俗 千姿百態,各呈風采。
「茶有各種茶,水有多種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它說明茶與水的關系至深,談茶就要論水。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 「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清代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中也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說在茶與水的結合體中,水的作用往往會超過茶,這不僅因為水是茶的色、香、味的載體;而且飲茶時,茶中各種物質的體現,愉悅快感的產生,無窮意會的回味,都是通過水來實現的;還有茶的各種營養成分和葯理功能,最終也是通過水的沖泡,經眼看、鼻聞、口嘗的方式來達到的。如果水質欠佳,茶葉中的許多內含物質受到污染,人們飲茶時既聞不到茶的清香,又嘗不到茶味的甘醇,還看不到茶湯的晶瑩,也就失去了飲茶帶來的好處,尤其是品茶給人帶來的物質、精神和文化享受。 近代,不少茶學工作者曾對宜茶水品作過分析測定和試驗比較。以浙江杭州為例,經理化檢測和開湯審評,結果表明: 以虎跑泉水和雲棲水最好,西湖水、錢塘江水次之;城市天落水和自來水再次之,城市井水最差.
中國的飲酒文化
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分布各地的眾多民族,醞釀了豐富多姿的民間酒俗。有的酒俗留傳至今。
一 傳統的飲酒文化根基——酒德和酒禮
歷史上,儒家的學說被奉為治國安邦的正統觀點,酒的習俗同樣也受儒家酒文化觀點的影響。儒家講究「酒德」兩字。
酒德兩字,最早見於《尚書》和《詩經》,其含義是說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紂王那樣,「顛覆厥德,荒湛於酒」,《尚書·酒誥》中集中體現了儒家的酒德,這就是:「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約糧食,只有在有病時才宜飲酒);「執群飲」(禁止民從聚眾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儒家並不反對飲酒,用酒祭祀敬神,養老奉賓,都是德行。
飲酒作為一種食的文化,在遠古時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須遵守的禮節。有時這種禮節還非常繁瑣。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亂的嫌疑。又因為飲酒過量,便不能自製,容易生亂,制定飲酒禮節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飲酒時不遵守酒禮,深感長輩有責任,於是從古代的書籍中採集了大量的資料,專門寫了一篇《觴政》。這雖然是為飲酒行令者寫的,但對於一般的飲酒者也有一定的意義。我國古代飲酒有以下一些禮節:
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
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嘗嘗酒味,並加以贊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
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個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一般不飲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飲酒的。飲酒的習俗各民族都有獨特的風格。
二 原始宗教、祭祀、喪葬與酒
從遠古以來,酒是祭祀時的必備用品之一。
原始宗教起源於巫術,在中國古代,巫師利用所謂的「超自然力量」,進行各種活動,都要用酒。巫和醫在遠古時代是沒有區別的,酒作為葯,是巫醫的常備葯之一。在古代,統治者認為:「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動中,酒作為美好的東西,首先要奉獻給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戰爭決定一個部落或國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發之前,更要用酒來激勵鬥志。酒與國家大事的關系由此可見一斑。反映周王朝及戰國時代制度的《周禮》中,對祭祀用酒有明確的規定。如祭祀時,用「五齊」、「三酒」共八種酒。主持祭祀活動的人,在古代是權力很大的,原始社會是巫師,巫師的主要職責是奉祀天帝鬼神,並為人祈福禳災。後來又有了「祭酒」主持饗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動。
我國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喪葬時用酒舉行一些儀式的習俗。
人死後,親朋好友都要來弔祭死者,漢族的習俗是「吃齋飯」,也有的地方稱為吃「豆腐飯」,這就是葬禮期間的舉辦的酒席。雖然都是吃素,但酒還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數民族則在吊喪時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聽到喪信後,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贈送喪家幾斤酒及其大米,香燭等物,親戚送的酒物則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來斤白酒,一頭豬。喪家則要設酒宴招待吊者。雲南怒江地區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戶帶酒前來吊喪,巫師灌酒於死者嘴內,眾人各飲一杯酒,稱此為 「離別酒」。死者入葬後,古代的習俗還有在墓穴內放入酒,為的是死者在陰間也能享受到人間飲酒的樂趣。漢族人在清明節為死者上墳,必帶酒肉。
在一些重要的節日,舉行家宴時,都要為死去的祖先留著上席,一家之主這時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為祖先置放酒菜,並示意讓祖先先飲過酒或進過食後,一家人才能開始飲酒進食。在祖先的靈象前,還要插上蠟燭,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達對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三 重大節日的飲酒習俗
中國人一年中的幾個重大節日,都有相應的飲酒活動,如端午節飲「菖蒲酒」 ,重陽節飲「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間,春季插完禾苗後,要歡聚飲酒,慶賀豐收時更要飲酒,酒席散盡之時,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歸」。
過年,也叫除夕,是中國人最為注重的節日,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年夜飯是一年中最為豐盛的酒席,即使窮,平時不怎麼喝酒,年夜飯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飯,有的人還有飲酒守夜的習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們一般是不出門的,從正月初二開始,才開始串門,有客人上門,主人將早已准備好的精美的下酒菜餚擺上桌子,斟上酒,共賀新春。
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飲屠蘇酒的習俗,飲酒時,從小至大依次飲用。據說飲此酒可以避瘟氣。
朝鮮族的「歲酒」:這種酒多在過「歲首節」前釀造。歲首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歲酒」以大米為主料,配以桔梗、防風、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葯材,類似於漢族的「屠蘇酒」,但葯材配方有所不同。用於春節期間自飲和待客,民間認為飲用此酒可避邪,長壽。
哈尼族的「新谷酒」: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雲南元江一帶的哈尼族,按照傳統習俗,都要舉行一次豐盛的「喝新谷酒」的儀式,以歡慶五穀豐登,人畜平安。所謂 「新谷酒」,是各家從田裡割回一把即將成熟的谷把,倒掛在堂屋右後方山牆上部的一塊小篾笆沿邊,意求家神保護莊稼,然後勒下穀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內泡酒。喝「新谷酒」選定在一個吉祥的日子,家家戶戶置辦豐盛的飯菜,全家老少都無一例外地喝上幾口「新谷酒」。這頓飯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飯飽。
「菊花酒」由來已久,《西京雜記》曾記載:「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四 婚姻飲酒習俗
南方的「女兒酒」,最早記載為晉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說南方人生下女兒才數歲,便開始釀酒,釀成酒後,埋藏於池塘底部,待女兒出嫁之時才取出供賓客飲用。這種酒在紹興得到繼承,發展成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質與一般的紹興酒並無顯著差別,主要是裝酒的壇子獨特,這種酒壇還在土壞時,就雕上各種花卉圖案,人物鳥獸,山水亭榭,等到女兒出嫁時,取出酒壇,請畫匠用油彩畫出「百戲」,如「八仙過海」,「龍鳳呈祥」,「嫦娥奔月」等,並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圓的「彩頭」
「喜酒」,往往是婚禮的代名詞,置辦喜酒即辦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參加婚禮。
滿族人結婚時的「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燭齊亮,新郎給新娘揭下頭蓋後要坐在新娘左邊,娶親太太捧著酒杯,先請新郎抿一口;送親太太捧著酒杯,先請新娘抿一口;然後兩位太太將酒杯交換,請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
滿族人在舉行婚禮前後的「謝親席」:將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於特製的禮盒中,由兩人抬著送到女家,以表示對親家養育了女兒給自家做媳女的感謝之情。另外,還要做一桌「謝媒席」,用圓籠裝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對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達斡爾族的「接風酒」和「出門酒」:送親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滿兩盅酒,向送親人敬「接風酒,這也叫」進門盅「,來賓要全部飲盡,以示已是一家人。爾後,男家要擺三道席宴請來賓。婚禮後,女方家遠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次日才走,在送親人返程時,新郎父母都恭候門旁內側,向貴賓一一敬「出門酒」。
「會親酒」,訂婚儀式時,要擺的酒席,喝了「會親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約已經生效,此後男女雙方不得隨意退婚,賴婚。
「回門酒」,結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婦要「回門」,即回到娘家探望長輩,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稱「回門酒」。回門酒只設午餐一頓,酒後夫妻雙雙回家。
「交杯酒」:這是我國婚禮程序中的一個傳統儀節,在古代又稱為「合巹」 (巹的意思本來是一個瓠分成兩個瓢),《禮記·昏義》有「合巹而醑」,孔穎達解釋道「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巹又引申為結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這一名稱,到了宋代,在禮儀上,盛行用彩絲將兩只酒杯相聯,並綰成同心結之類的彩結,夫妻互飲一盞,或夫妻傳飲。這種風俗在我國非常普遍,如在紹興地區喝交杯酒時,由男方親屬中,兒女雙全,福氣好的中年婦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給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幾顆小湯圓,然後,斟上兩盅花雕酒,分別給新婚夫婦各飲一口,再把這兩盅酒混合,又分為兩盅,取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讓新郎新娘喝完後,並向門外撒大把的喜糖,讓外面圍觀的人群爭搶。
婚禮上的交擘酒:為表示夫妻相愛,在婚禮上夫妻各執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飲一口。
五 其它飲酒習俗
「滿月酒」或「百日酒」,中華各民族普遍的風俗之一,生了孩子,滿月時,擺上幾桌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共賀,親朋好友一般都要帶有禮物,也有的送上紅包。
「寄名酒」:舊時孩子出生後,如請人算出命中有剋星,多厄難,就要把他送到附近的寺廟里,作寄名和尚或道士,大戶人家則要舉行隆重的寄名儀式,拜見法師之後,回到家中,就要大辦酒席,祭祀神祖,並邀請親朋好友,三親六眷,痛飲一番。
「壽酒」:中國人有給老人祝壽的習俗,一般在50、60、70歲等生日,稱為大壽,一般由兒女或者孫子,孫女出面舉辦,邀請親朋好友參加酒宴。
「上樑酒」和「進屋酒」:在中國農村,蓋房是件大事,蓋房過程中,上樑又是最重要的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樑這天,要辦上樑酒,有的地方還流行用酒澆梁的習俗。房子造好,舉家遷入新居時,又要辦進屋酒,一是慶賀新屋落成,並志喬遷之喜,一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
「開業酒」和「分紅酒」:這是店鋪作坊置辦的喜慶酒。店鋪開張,作坊開工之時,老闆要置辦酒席,以誌喜慶賀;店鋪或作坊年終按股份分配紅利時,要辦 「分紅酒」。
「壯行酒」,也叫「送行酒」,有朋友遠行,為其舉辦酒宴,表達惜別之情。在戰爭年代,勇士們上戰場執行重大且有很大生命危險的任務時,指揮官們都會為他們斟上一杯酒,用酒為勇士們壯膽送行。
六 獨特的飲酒方式
飲咂酒:這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獨特的飲酒方式,在西南,西北許多地方流傳,在喜慶日子或招待賓客時,抬出一酒壇,人們圍坐在酒壇周圍,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蘆管,斜插入酒壇,從其中吸吮酒汁,人數可達五、六人甚至七八個人。飲酒時的氣氛熱烈。這種獨特的飲酒方式,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
「轉轉酒」:這是彝族人特有的飲酒習俗,所謂「轉轉酒」,就是飲酒時不分場合地點,也無賓客之分,大家皆席地而坐,圍成一個一個的圓圈,一杯酒從一個人手中依次傳到另一人手中,各飲一口。這個習俗,據說來自一個動人的傳說:在一座大山中,住著漢人、藏人和彝人三個結拜兄弟兄弟,有一年,三弟彝人請兩位兄長吃飯,吃剩的米飯在第二天變成了香味濃郁的米酒,三個兄弟你推我讓,都想將酒留給其他弟兄喝,於是從早轉到晚,酒也沒有喝完,後來神靈告知只要辛勤勞動,酒喝完後,還會有新的酒湧出來,於是三人就轉著喝開了,一直喝得酩酊大醉。
七 勸酒
中國人的好客,在酒席上發揮得淋瀝盡致。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時得到升華。中國人敬酒時,往往都想對方多喝點酒,以表示自己盡到了主人之誼,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會覺和有失面子。有人總結到,勸人飲酒有如下幾種方式:「文敬」、「武敬」、「罰敬」。這些做法有其淳樸民風遺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負作用。
「文敬」,是傳統酒德的一種體現,也即有禮有節地勸客人飲酒。
酒席開始,主人往往在講上幾句話後,便開始了第一次敬酒。這時,賓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並將空酒杯口朝下,說明自己已經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間,主人往往還分別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這是客人與客人之間的「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在這種雙方尋找論據的同時,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華。
「代飲」:即不失風度,又不使賓主掃興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會飲酒,或飲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達敬意,這時,就可請人代酒。代飲酒的人一般與他有特殊的關系。在婚禮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飲的首選人物,故酒量必須大。
為了勸酒,酒席上有許多趣話,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個夠」, 「感情淺,舔一舔。」
「罰酒」:這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有時也不免帶點開玩笑的性質。
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時,先在酒杯中倒滿酒,端到客人面前,這時,客人要用雙手接過酒杯,然後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和拇指伸進杯子,輕蘸一下,朝天一彈,意思是敬天神,接下來,再來第二下、第三下,分別敬地、敬佛。這種傳統習慣是提醒人們青稞酒的來歷與天、地、佛的慷慨恩賜分不開,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靈。在喝酒時,藏族人民的約定風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馬上倒酒斟滿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滿,接著喝第三口,然後再斟滿。往後,就得把滿杯酒一口喝乾了。這樣做,主人才覺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主人的酒釀得好。藏民族敬酒時,對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則用小杯或小碗。
壯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主人這時還會唱起敬酒歌:「錫壺裝酒白連連,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貴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錫壺裝酒白瓷杯,酒到成前你莫推,酒雖不好人情釀,你是神仙飲半杯。
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時,都是敬雙杯。主人不論客人多少,只拿出兩只酒杯,在場的主人輪番給客人敬雙杯。 八 酒令(觴令)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紅樓夢》第四十回中鴛鴦吃了一鍾酒,笑著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象催化劑,頓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准備的行令方式。
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是「同數」,現在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擊鼓傳花:這是一種既熱鬧,又緊張的罰酒方式。在酒宴上賓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擊鼓,擊鼓的地方與傳花的地方是分開的,以示公正。開始擊鼓時,花束就開始依次傳遞,鼓聲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則該人就得罰酒。因此花束的傳遞很快,每個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擊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時緊,有時慢,造成一種捉摸不定的氣氛,更加劇了場上的緊張程度,一旦鼓聲停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時大家一哄而笑,緊張的氣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飲酒。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擊鼓傳花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於女客。如《紅樓夢》中就曾生動描述這一場景。
酒之最
人類最先學會釀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我國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黃酒和白酒。
我國最早的機械化葡萄酒廠: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我國最早的啤酒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最早的酒精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第一個全機械化黃酒廠:無錫黃酒廠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葯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
麥芽製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後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目前產量最大的飲料酒:啤酒。
目前國產價格最貴的酒:茅台酒。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最早提出釀酒始於農耕的人:漢代劉安《淮南子》,「清盎之美, 始於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發酵產物的人:晉代的江統《酒誥》。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釀酒全過程的圖像:山東諸城涼台出土的《庖廚圖》畫像石。
已發現的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的釀酒規章:周代,見《禮記·月令》。
古代學術水平最高的黃酒釀造專著: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經》。
最早記載加熱殺菌技術:北宋《北山酒經》。
古代記載酒名最多的書:宋代張能臣的《酒名記》
古代最著名的酒網路全書:宋代竇蘋的《酒譜》。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誥》。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的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宋人酤酒》:「宋人酤酒, 懸幟甚高」,幟:酒旗。
Ⅵ 酒和男人的詩句
醉卧沙復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制
力拔山河兮,氣蓋世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寧為百夫長,不作一書生
西北望,射天狼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君子色而不淫,風流而不下流
男兒自當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封刀歸隱心已甘,遇事先把定力搬。
財權酒色咱不貪,只求不愁日三餐。
而今我又心血翻,欲罷不能挽狂瀾。
你別攔他別攔,要把日月當鞋穿。
春雪隔斷雁歸路
怒馬踏碎秋前霧
難得此生風浪險
沖天怎能回頭顧
漫漫長路好配詩
蕭蕭短歌最下酒
飛揚跋扈趁年少
風月留待庸人守
三十功名鏖且戰
祭我心中江和山
知已戲分留一半
白發明鏡同悲歡
Ⅶ 作文:《生活教會我學語文》,謝謝!
在生活中,語文,我們時刻都在接觸著,學習著,可以說在出生就開始學語文。從語文中我們可以收獲豐碩的果實,品味語言的魅力。
如果你不相信,那就讓我帶你走進生活中去瞧瞧吧。
走在街上,一個個短小精悍的廣告詞也往往具有深刻含義。一句「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便寫出「美的」空調對人們的重要;家喻戶曉的「生活不能沒有聯想」也一語雙關,生動地寫出了「聯想」計算機的地位。許多廣告商也用某些成語的諧音來做廣告,一個「默默無蚊」准確的表達出了蚊香的用途;「騎樂無窮」也告訴了我們摩托車的作用。。「我們的名聲是吹出來的」這是一家電扇廠做的廣告,多幺巧妙的語言!還有草坪上的廣告牌:「小草在成長,請勿打擾!」,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運用了非常委婉的語氣,給予小草像人一樣的生命;使人們更不忍心去踐踏小草;還有一個是閱覽室里的告示牌 「悄悄地來,悄悄地去」,雖然這裡面沒有提半字安靜,但它已經在暗示你保持安靜,不要影響到別人,這就是語文的妙處,沒有明確指出它的含意,卻透露著它的含義。如果不能掌握這些語文技巧,這形形色色和廣告詞何處而來?
大街上,五花八門的商店以自己各具特色的招牌吸引著行人的目光。那些牌匾雖然不是什麼富麗堂皇,但卻別具一格。「『酷』下載線」、「靚一下」、「酷無邊」……一個個鮮活中透著生機的招牌比比皆是。乍一看,似乎異常平凡,其實呀,這里短短的幾個字卻讓不少人絞盡腦汁,既詼諧又形象地展現了店裡的特色。這裡面不就蘊含著無盡的語言文化嗎?
網路上,網蟲們都特別愛用一些簡潔明了的短語來表達出自己的意思。那一個個「94」(就是)、「7456」(氣死我了)「886」(拜拜了)這些簡短的語句便表明了人們的意思。形形色色的語句多用擬聲詞,象形詞和數字等等,表達起來輕松隨便,卻又不失風趣幽默,真的是妙不可言。如果沒點語文功底,理解它們還真是件難事兒呢!
假如生活中沒有語文,你能想像是如何一個畫面嗎?
所以,生活中不可缺少語文,希望你能浸默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