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馬鹿在中國的哪裡
主要特徵: 大型鹿類,體長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體重約200千克,雌性約150千克。雄性有角,一般分為叉,最多8個叉,茸角的第二叉緊靠於眉叉。夏毛短,通體呈赤褐色;冬毛灰棕色。馬鹿川西亞種,背紋黑色,臀部有大面積的黃白色斑,幾蓋整個臀部,與馬鹿其他亞種不同,故亦稱「白臀鹿」。
分布范圍: 西藏分布於察雅、類烏齊、江達、丁青、八宿、錯那、隆子等地。以及中國甘肅、青海、新疆、四川。
習性及生境:生活於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區。喜歡群居。夏季多在夜間和清晨活動,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善於奔跑和游泳。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食,喜歡舔食鹽鹼。9~10月份發情交配,孕期8個多月,每胎1仔。
馬鹿體型較大,公鹿往往超過二百公斤,有一對多叉的鹿角,最多八個叉,可達一米長,顯得特別雄偉。鹿角是防禦或攻擊用的有效武器,其主要作用卻與求偶爭雌有關。最初長出軟嫩的茸角,這時毫無防禦功能,隨後逐漸骨化,直到秋冬繁殖季節,雄鹿之間爭雌決斗,其防禦或進攻效能,就發展到最高峰。繁殖期過後,鹿角隨即脫落,猶如解除了武裝。
馬鹿到了繁殖季節,雄鹿之間的斗爭非常劇烈。鹿角在八月便骨化變硬,九月干茸開裂,逐漸脫落,露出銳利的硬角,還常在樹幹上擦刮,似乎在磨刀擦槍,躍躍欲試,迎接決戰的來臨。一頭雄馬鹿常佔有十餘頭雌鹿,決不滿足於三頭、五頭,甚至要獨霸數十頭之多。霸佔得越多,爭奪越劇烈。這時的雄馬鹿,頸項變得粗大,眼睛發紅,吃得少,睡得也少,好鬥成性,處於極度興奮狀態。它忌諱別的雄鹿,決不讓走近一步。如果兩雄實力相當,往往互不相讓,造成角折致傷。但一般雄鹿也有「自知之明」,覺得自己不夠資格的話,只得忍氣吞聲,退居一邊。就是在交鋒過程中,若有一方覺得招架不住,也不怕丟面子,掉頭就跑。勝者也不窮追—可能並非是它的寬宏大量,而是為了要看住已爭得的那些雌鹿。
經過激烈的斗爭,只有那些特別強壯、勇敢和機警的雄鹿,才能取勝,這相當於它們自己經歷了一次嚴格的選種工作。經過持續一、二個月的爭偶之後,雄鹿大多已精疲力盡,又瘦又累。這些鬥士忘記了過去不愉快的經歷,重新集合成群,開始休養生息。雌鹿妊娠八個月後,於次年五月或六月產仔,每胎一、兩頭。
保護意義:鹿茸產量很高,是名貴中葯材,鹿胎、鹿鞭、鹿尾和鹿筋也是名貴的滋補品。
現狀:中國II級保護動物 ,為了獲取鹿茸,中國已設立一些馬鹿飼養場,有的鹿場,還以馬鹿與梅花鹿雜交,產生的後代,體質和產茸量都有顯著提高。對野生馬鹿採取保護措施後,數量已明顯增多。
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能夠解決你的問題,記得在我們回答的答案上選擇「採納」哈。舉手之勞,深表感謝!謝謝! 如果無法解決,那麼還請繼續補充你的問題。祝愉快!
② 「馬鹿」是什麼樣子的
外貌特來征介紹:
歐洲自馬鹿體長1.5-2米,肩高1.2-1.5米,重量200-300公斤。歐洲馬鹿雄性的體型與體重皆大於雌鹿。毛色為灰色、棕色或紅色。僅雄性有角,多為6叉,最多為8叉,第1、2叉很接近。
③ 西伯利亞馬鹿的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
④ 白色馬鹿是什麼鹿
就是馬鹿,只是發生了罕見的基因突變,我們通常把這種基因突變稱之為「白化症」。因為身體里缺乏必要的色素,所以它們一出生就有白色或粉紅色的皮膚和毛發,有些動物眼睛還會擁有紅色的眼睛。
⑤ 馬鹿是什麼樣子的
外貌特徵介紹抄:
歐洲馬鹿體長1.5-2米,肩高1.2-1.5米,重量200-300公斤。歐洲馬鹿雄性的體型與體重皆大於雌鹿。毛色為灰色、棕色或紅色。僅雄性有角,多為6叉,最多為8叉,第1、2叉很接近。
⑥ 固關鎮到馬鹿鎮能騎行嗎
嗯,固關鎮到馬路鎮能騎馬嗎?應該是不可以的吧,應該是不能玩。
⑦ 鹿的種類有哪些
鹿的種類舉例如下:
1、梅花鹿
一種中小型鹿,雄性第二年起生角,雌性無角。梅花鹿群居性不強,雄鹿往往是獨自生活,活動時間集中在早晨和黃昏,生活區域隨季節變化而改變。春季多在半陰坡,夏秋季遷到陰坡的林緣地帶,冬季喜歡在溫暖的陽坡,主要以草、水果、草本植物、樹芽、樹、農作物為食。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2、麋鹿
一種大型食草動物,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雌性體形比雄性略小。雌麋鹿沒有角,雄性角多叉似鹿。尾巴長用來驅趕蚊蠅以適應沼澤環境。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類及其它多種嫩草和樹葉為食。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野外絕滅(EW)。
3、斑鹿
樣子與梅花鹿差不多,也長著一些白色的斑點。斑鹿生活在印度和斯里蘭卡的草原及森林中。喜歡群居,一般每群可多達100隻以上。斑鹿的樣子很漂亮,雄性斑鹿頭上長著可長達1米而且分出三叉的角。所有的鹿科動物都是人們重點保護的動物。
4、馴鹿,又名角鹿
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雌雄皆有角。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中,處於半野生狀態。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問荊、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葉。
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在中國馴鹿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中國鄂溫克族使用馴鹿作為交通工具。
1996年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等級易危;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5、馬鹿
僅次於駝鹿的大型鹿類,共有10個亞種,因為體形似駿馬而得名。雄性有角,夏毛較短,沒有絨毛,一般為赤褐色,背面較深,腹面較淺,故有「赤鹿」之稱。
生活於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區,喜群居。夏季多在夜間和清晨活動,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善於奔跑和游泳。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食,喜歡舔食鹽鹼。
中國國家Ⅱ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
⑧ 燈紅酒綠的詞語接龍
燈紅酒綠-綠水青山-山窮水盡-盡善盡美-美如冠玉-玉石俱焚-焚香掃地-地老天昏-昏天暗地-地大物博-博覽群書
⑨ 鹿有那些品種
梅花鹿 梅花鹿:梅花鹿主要是茸用,家養的梅花鹿經過多年人工培育而形成的,已形成人工培育品種(品系)的有雙陽梅花鹿、西豐梅花鹿、長白山梅花鹿等優良品種。 1、雙陽梅花鹿:雙陽梅花鹿是在雙陽型梅花鹿基礎上人工培育的品種;具有早熟高產的特點, 成年公鹿體高101—111cm,體長103—113cm,體重130Kg;額寬平,胸寬深,白花大而鮮,茸粗長,肥嫩上沖。1—10鋸公鹿平均鮮茸重2.9Kg以上,58.2%的公鹿鮮茸達到3kg,母鹿繁殖成活率達82%,仔鹿初生重5.62—5.76kg,遺傳性穩定,具有較高的育種價值。 2、長白山梅花鹿是在撫松型梅花鹿基礎上人工培育而成。性情溫順,生產利用年限長。 成年公鹿體高95—117cm,體長95—115cm,體重134kg,頭大,頸粗短,胸寬腹大,鹿茸挺園上沖;1—15鋸公鹿鮮茸平均3.16kg,57.3%的公鹿鮮茸達3.0kg,母鹿繁殖成活率達80%,初生仔鹿體重5.2—6.2kg。 3、西豐梅花鹿也是人工培育品種,具有高產早熟,遺傳性狀穩定等特點。 公鹿體高98—108cm,體長102—109cm,體重110—130kg;四肢短而粗,胸腹圓大,頭額寬平眼大。1—10鋸公鹿鮮茸平均3.06kg,70.9%的公鹿鮮茸達3.0kg;母鹿繁殖成活率70—80%,仔鹿出生重5.8—6.1kg。 馬鹿 馬鹿又稱為赤鹿。體型較大,體重約160-300公斤,體高1.2-1.4米左右,背脊平直;耳大呈圓形;頸長,約占體長三分之一,頸下被毛較長,尾短,四肢長,蹄圓而大。 馬鹿冬毛厚密,有絨毛,呈灰棕色,頸及身體背面稍帶黃褐色;有一黑棕色條紋從額部開始沿背中線向後伸延,幼鹿的這一條紋比較明顯。夏毛較短為赤褐色,無絨毛;腹部及四肢內側被毛呈蒼灰色。 馬鹿的雄鹿有角,雌鹿無角。在角的基部即分出眉叉,斜向前伸,與主幹成直角;主幹稍長,稍向後傾斜;第二枝緊接於眉叉後從主幹分出,二者間隔甚短;第三枝與第二枝距離較長,主幹末端有時再分出兩小枝;角基部有一圈小瘤狀突起。 馬鹿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內蒙古、新疆等地,近年來南方有些省也有引進飼養。 水鹿 水鹿又稱黑鹿,有的地方將其稱為「山牛」,在我國的南方分布較廣。水鹿的體形較大,體重約150-200公斤,體高1.3米左右,軀干粗壯,四肢細長。頸長,耳大直立,主蹄大,懸蹄小;尾基部扁闊肥厚,末端尖細,有黑色的長毛;頸、背及體側的被毛粗硬,腹毛則較軟;水鹿全身被毛大部分為粟棕色,從額部開始沿背中線直至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紋。雄鹿在角的基部周圍有密生被毛,並伸延至頰及眼圈,其毛尖為黃褐色;耳背的被毛為粟棕色,耳內的呈土黃色,邊緣則近白色;臀毛呈銹棕色;四肢外側有粟棕色的條紋自腿部直至足趾,內側被毛為黃棕色。 水鹿雄鹿有角,雌鹿無角;水鹿角長在額部的後外側,並稍向外傾斜,相對的角叉形成「U」字形。眉叉短,尖向上與主幹間形成一銳角;主幹可分枝兩次,整個角形成三叉;角基部也有一圈骨質的小瘤狀突起。
⑩ 我國首現白色馬鹿是真的嗎
近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政府宣布該縣生態管護員在巡山途中發現並拍攝到4隻白色馬鹿,這在當地十分罕見。參與此次調查的志願者告訴記者,這或為我國首次發現的野生白色型馬鹿個體。從事野生動物毛發研究的專家表示,白色型野生動物之所以少見,除了需要基因突變外,還面臨著喪失保護色因此容易被天敵捕獲的風險。
羅述金錶示,白色型的野生動物之所以少見,主要是基因突變的概率本身就很低,如果產生的是不利於生物生存的突變,就容易被自然選擇淘汰。
馬鹿數量在當地穩定增長
趙翔表示,三江源區域的生態管護員很多時候也是牧民,因此平常放牧的時候就可以承擔很多巡護的工作。如今隨著條件的好轉,有一些生態管護員自己買了單反相機、望遠鏡等設備,很好地彌補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數據資料不足的問題。
趙翔介紹,在三江源這樣的區域,數據匱乏一直是制約保護行動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將農牧民培訓後來承擔生態保護的監測等工作,是非常有潛力和有價值的。此前拍到金錢豹帶幼崽等重要發現,都是身為牧民的生態管護員完成的。
馬鹿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於囊謙境內的馬鹿屬於川藏亞種,又稱白臀鹿。近年來,隨著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該物種數量在囊謙縣周邊的瀾滄江源頭地區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