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威龍沙漠綠洲干紅 價格
這個不太清楚,看看你是在那裡買的酒,品種是怎麼樣的,所以價格也相對是不一樣的。
⑵ 吐魯番是什麼城
沙漠綠洲之城~~~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沒聽過吐魯番被叫做什麼城的。。。。
⑶ 加達爾庄園有機干紅沙漠綠洲75O毫升多錢一瓶
這個價格的話,大約應該是在1500元到1800元之間,這種情況的話是比較正常的,不同平台上售賣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⑷ 沙漠綠洲
提起沙漠,人們就會想起那一望無際的黃沙和死一般的荒涼。可是在我國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的哈密和吐魯番等地,卻到處一片綠,人煙稠密,物產豐富,哈密瓜、吐魯番葡萄等聞名中外,被人們稱為「綠洲」。這是因為,哈密等地的地底下有著豐富的水源,流淌著一條條地下河。這些地下河的水來自「綠洲」附近的高山。高山上積有厚厚的冰雪,雪水穿過山谷的縫隙流到沙漠的低谷地段,夏季冰雪消融,雪水穿過山谷的縫隙流到沙漠的低谷地段,隱匿在地下的沙子和黏土層之間,形成地下河。這些地下水滋潤了沙漠上的植物,也可供人畜飲用,給沙漠帶來生機,形成了一個個綠洲。在撒哈拉沙漠,人們甚至能從沙漠的地下河裡釣魚呢!
只要有水,沙漠就能變成肥沃的綠洲。 如果在沙漠的地下,有著豐富的地下水源。 有了這些水,植物就能生長,沙就不那麼容易甚至不能再流動了;植物又會反過來保護地下的水分,使它不很快蒸發,使雨水不致很快流走。有些植物有很強的抗旱能力,即使還沒有充足的水源,也能大量培植起來。 至於海市蜃樓有兩種情形與說法!! 在清新透明度絕佳的空氣,有著極佳的視線,易使人們的距離感縮減,近地面較冷且密度較大的空氣,與上層稍暖、密度較小的空氣層在低鈄的陽光下常易發生視線的折射,便造成海市蜃樓的幻像。 另外一種則是說海市蜃樓說是大氣折射的結果,把遠處的景物折射到近處來了。其實,這是現代科學解釋不了的一種自圓其說。海市蜃樓是另外空間的真實體現。在物質的運動下,反映到我們這個空間里來了。另外,人們看到的海市蜃樓的景象有時是運動的,另外空間的物質就是運動的。在沙漠或其它地方,如果物質在運動下也能形成一個巨大的微觀觀測系統,人們就可以觀測到另外空間了,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海市蜃樓。
⑸ 吐魯番旅遊攻略
吐魯番市是吐魯番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東部,天山支脈博格達峰南麓,吐魯番盆地中部。東鄰鄯善縣;西接托克遜縣;南抵庫魯克山與尉犁縣相連;北至天山分水嶺,與烏魯木齊、奇台、吉木薩爾等縣毗連。市區距火車站50千米,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182千米。有維吾爾、漢、回等民族。吐魯番市主要景點有: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古墓群、火焰山、葡萄溝、蘇公塔、艾丁湖、坎兒井、吐峪溝麻扎村、庫木塔格大沙漠、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連木沁唐朝烽燧台遺址。吐魯番旅遊,最不可錯過游覽的地方。住宿想便宜一點的話,還是在網上預訂更便宜,建議你試試去響應網招標預訂酒店住宿,你只要發布需求,然後選擇一家你最喜歡的就好了。
吐魯番旅遊攻略:遊玩路線
1
在吐魯番您將要體會的是一段濃縮的西域風情。吐魯番之旅通常有三種選擇:
一是游完敦煌莫高窟後,從敦煌站乘火車進入新疆,在吐魯番(原大河沿)車站下車,轉乘汽車行50公里到達吐魯番游覽。
另一種不管從空中或地面進入新疆,落腳首府烏魯木齊,通過吐魯番-烏魯木齊-大黃山高等級公路去吐魯番游覽,交通便捷順暢,當天亦可返回,只是稍感緊張,不如安排2~3日游得充分舒暢。
第三種選擇即先安排北疆阿勒泰,再游伊犁,穿獨庫公路先游庫車、庫爾勒後,或者繼續南行游喀什後,在返回烏魯木齊的途中去吐魯番游覽。
吐魯番旅遊攻略:住宿
在吐魯番住宿就彷彿是住在一個大葡萄園里,吐魯番市的每個賓館幾乎都有自己的葡萄園或葡萄架,讓客人能夠在葡萄藤下散步、休息並品嘗葡萄。二星級的賓館有青年路上的吐魯番賓館、綠洲賓館。每個賓館都有新疆維吾爾歌舞表演。 吐魯番市區的面積不大,多數賓館集中分布在幾條主幹道,其中位於南北走向的高昌路和青年路上的酒店有吐魯番大飯店、康泰酒店、鴻遠酒店、吐魯番賓館等,位於東西走向的綠洲路、文化路上的酒店有絲路綠洲賓館、金新賓館。市區唯一一座五星級的賓館吐哈石油大廈也在文化路230號。
除了市區之外,方便住宿的地方還有鄯善縣,主要位於鄯善縣火車站附近,如火車站寶城、金田賓館等。此外,游覽葡萄溝時,可選擇住在溝內的葡萄山莊,不過價格較為昂貴。你也可以上響應網上預訂,你就不用擔心你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呢,也可以玩的更加愉快。是備受背包客和自助遊客推崇的預訂方式,如果想結識更多旅遊,可以選擇。
吐魯番旅遊攻略:飲食
吐魯番的飲食很豐富,川菜、粵菜等佳餚隨處可見,同時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維吾爾風味小吃和伊斯蘭清真食品也都薈萃於此。廣匯街是吐魯番有名的小吃一條街,無論是叫得上名字的小吃,還是叫不上名字的,在這里不僅全都能見得到,還可以大飽口福。 新疆的瓜果赫赫有名,吐魯番的葡萄更是享譽大江南北。由於優越的光熱條件和乾燥少雨的氣候,吐魯番的葡萄含糖量特別高,極受歡迎,而且吐魯番的葡萄品種多達數百種,愛吃水果的朋友們,完全可以把葡萄等水果作為主食,一路走一路吃,這種「水果宴」是吐魯番獨具的特色。
此外,由於吐魯番的葡萄產量高,所以以葡萄加工成的其它食品也就特別多,例如,各種各樣的葡萄乾、葡萄酒、木賽來斯、葡萄水等等,無一不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吐魯番旅遊攻略:購物
1
到吐魯番旅遊,最不能錯過的就是吐魯番的葡萄。吐魯番的葡萄有600多個品種,品質上乘的有無核白葡萄、馬奶子、紅葡萄、梭梭葡萄等18個品種,其中尤以無核白葡萄最為名貴。此外,吐魯番的掛毯、花帽、帕拉孜等特產都頗具民族特色,可適當挑選一些留作紀念。吐魯番百貨大樓位於市區繁華地段——高昌路與老城路十字路口,這里交通便利,商場、文化、飲食、娛樂等場所林立,是吐魯番著名的商業購物中心。
2
另外,在老城路南有吐魯番最大的商貿及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各種各樣極具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的土特產品和手工藝品都匯集在這里,值得一逛。在托克遜縣城,也有較多的購物點,稍大型的有北大街的民貿友誼商店、西域貿易商場、天山商城等。這些商場的價格較吐魯番市區要略微便宜一些,不過品種也略顯單一。
小貼士吐魯番在7月至10月有鮮葡萄上市,其餘時間吃到的是葡萄乾。
吐魯番旅遊攻略:活動
於吐魯番市區中心,文化路和高昌路交界處的旅遊文化廣場是當地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主要公共場所。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莫過於「麥西來甫」。這是一種以歌舞和民間娛樂融為一體的娛樂形式,參加的人數不限,一般在節假日或傍晚休息時舉行。人們聚集在廣場上,吹拉彈唱、表演雜技魔術、跳舞娛樂,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親身登場表演節目。此外,沙療也是吐魯番獨特的娛樂健身項目。盆地的沙丘是沙療的最佳場地,時間尤以每年的6-8月為佳。能加速新陳代謝功能,起到日光療、熱療、磁療和按摩的作用。在萬佛宮和庫姆塔格沙漠等景點,都提供有沙療項目。 每年8月下旬,吐魯番都會舉辦葡萄節,節日期間會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民族歌舞會、消夏晚會、名優葡萄酒品嘗會、風味小吃一條街、葡萄瓜果一條街等。 歌舞之邦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稱,吐魯番身為維吾爾文化的兩大中心之一,其音樂、舞蹈等都獨具魅力,頗具代表性的有高昌樂舞、納孜庫姆舞等。
吐魯番旅遊攻略:注意事項
風俗禁忌
吐魯番的少數民族同胞多信仰伊斯蘭教,不吃豬肉、豬油和一切用豬肉、豬油做的食品。不吃未經念經宰殺的牲,不吃病死的牲畜和家禽,不吃任何動物的血和貓、狗、驢、騾等動物的肉。
不允許將吃的食品隨便亂扔。在吃飯和交談中,禁止吐痰、放屁、擤鼻涕、打呵欠等。
⑹ 吐魯番盆地是怎麼形成的
吐魯番盆地
概述
地理坐標為東經89度11分。北緯42度56分。
吐魯番盆地是天山東部的一個山間盆地,位於天山山地東端。「吐魯番」是維吾爾語「低地」的意思。它是一個典型的地塹盆地,也是全國地勢最低和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有些地方比海平面還低。盆地四周為山地環繞,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一段,高度都在3500~4000米之間。其中博格達峰海拔54米。南部的覺羅塔格山,一般在1500米以下。而緊鄰盆地南部山麓的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卻低於海面1米,是全國最低的窪地。如果以周圍山脊線為界,面積50140平方千米,其中低於海平面以下的面積有4050平方千米,盆底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是我國大陸的最低處,盆地邊緣群山環抱,最高的博格達峰終年積雪。
吐魯番盆地屬大陸荒漠性氣候,乾旱炎熱,年降水量約16毫米,蒸發量高達3000毫米,夏季最高氣溫有過49.6℃的紀錄,6~8月平均最高氣溫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溫度,最高達82.3℃,因此這里自古有「火洲」之稱。日照時間長,全年約3200小時,無霜期210天左右。由於盆地氣壓低,吸引氣流流入,這里也是全國有名的「風庫」。達坂城吹下的春季風暴,每秒達50米,七角井吹下的大風,曾吹翻過車輛。
盆地的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其水源主要是天山的冰雪融水。冰雪融水在通過地下粗砂礫層向盆地滲透過程中,被火焰山所截,在山間溝谷呈泉湧出地面,並匯成河流。河流兩岸田園蒼翠,風景秀麗,盛產瓜果,最著名的水果品種是無核白葡萄和哈密瓜。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0千米處的葡萄溝久負盛名。該溝長7千米,寬約2千米,橫穿火陷山,東西兩側山峰對峙,溝內泉水歡流,果樹叢生,清爽宜人。一行行參天白楊鬱郁蔥蔥,滿溝滿坡的葡萄架層層疊疊,一串串葡萄如翡翠般嫩綠,晶瑩奪目,被譽為「中國的綠珍珠」。
自然條件和人文景觀
吐魯番盆地在自然條件和人文景觀方面,有許多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堪稱獨特,因而引起旅遊者的強烈興趣。
世界第二低地北依終年積雪的博格達山,南傍寸草不生的庫魯克塔格,中間盆地低凹,低於海平面的陸地和水面有4050多平方公里,占整個盆地面積的8%。而在這4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中,又有2000多平方公里是低於海平面100米以下的低地。位於「盆底」的艾丁湖湖面低於海平面154米,已乾涸的湖盆中,個別窪地低於海平面161米,是僅次於約旦死海(一392米)的世界第二低地。
有名的「火洲」酷熱和乾燥是吐魯番地區又一引人注目的氣候特點。盆地中心的7月份平均氣溫達40°C,曾出現過47.6°C的極端氣溫,沙表氣溫記錄最高達82.3C,為全國之冠。吐魯番市平均年降雨量僅16.6毫米,托克遜縣只有3.9毫米,降雨量最多的鄯善縣也不過25.5毫米。而蒸發量極大,有時雨滴在降落過程中即被蒸發,地面不見滴水,因而有「干雨」的現象。
炎夏,橫亘干盆地北部的火焰山,赭色的砂岩,在烈日映照下,紅光耀目,煙雲蒸騰,遠遠望去,頗似熊熊燃燒的火山。《西遊記》中說,唐僧師徒西去途中,遇火焰山受阻。那山「有八百里火焰,周圍寸草不生」。誰要「過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得化成計」。這火只有靠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才得熄滅。孫悟空使盡了渾身本領,最後巧施計策,鑽進鐵肩公主的肚子里造反,大戰牛魔王,才算制服了鐵扇公主和牛魔王,借得扇子,將800里大火熄滅,師徒得以繼續西去。
吳承恩這一段離奇幽默的描寫,使火焰山名聲廣為人知。現實中的火焰山東西長90餘公里,海拔800米,由於盆地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因此顯得很高。它雖不似《西遊記》的火焰山那樣嚇人,卻也是渾身光裸,寸草不生,熱浪滾滾。唐代詩人岑參曾多次駐足於火焰山前,留下了多首詩作,就中主要寫一個「火」字。在《火山雲歌送別》這首詩中說: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吐魯番的特點是,熱而不悶,難有大汗淋漓,渾身濕膩的感覺。這主要是由於相對濕度小,一般濕度小於30%的時間長達120~140天,又加日溫差大,平均達15°C以上。因此,即使大熱天,市面上依然行人如織,人聲鼎沸,生活如常。
「火洲」是人們對這里自然地理特點的形象概括,元明以後吐魯番也曾以「火洲」命名。
著名的「風庫」由於盆地熱氣流與北疆冷氣流造成很大的氣壓梯度差,而形成了盛行風。同時,盆地中心與周圍山地的巨大高差,形成了地形風。因此,吐魯番盆地多風,且多強風。在盆地西北的「三十里風區」和東北的「百里風區」,全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在100天以上,有時甚至超過12級。大風吹來,揚沙飛石,天地變色,伸手不見五指,以至突出的山岩也因風蝕作用穿成洞孔,地表形成壟狀和新月狀沙丘。
奇特的坎兒井吐魯番獨特的自然條件,逼使生活在這里的勤勞智慧的人民採用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獨特的灌溉方式——坎兒井。天山上的座座雪峰和道道冰川,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水利資源,可是當它融化成條條大河沖下山谷,進入山前戈壁砂礫地帶之後,由於烈日蒸發和地表滲漏,只有很少一點水流到達下游綠洲。坎兒井就是用暗渠引水的辦法把滲入地下的潛水流引出澆灌的一種方式。它主要由明渠、暗渠和直井組成。
現在,吐魯番盆地有坎兒井一千多條,總長度達3000多公里,它是我國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在新疆,特別是在沙漠、戈壁地帶,水是生命的源泉。坎兒井的流水使吐魯番這塊土地充滿生機。這里太陽輻射強,氣溫高,熱量豐富,利於植物生長;晝夜溫差大,同化作用弱,因而所產長絨棉、瓜果品種優異。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馳名中外。
吐魯番的葡萄品質優良,特別是無核白葡萄,汁多、味美,晶瑩鮮嫩,營養豐富,是葡萄中的珍品。吐魯番具有悠久的釀酒歷史,這里釀造的葡萄酒一向作為貢品,不遠萬里,送到中原,博得了不同一般的稱譽。唐代名將侯君集征服高昌後,帶回了那裡釀酒的工藝。李世民對此十分高興,略加改造,釀制了八種成色的名酒,朝廷官員品嘗後,贊不絕口。
迷人的葡萄溝距吐魯番縣城東北11公里的葡萄溝已成為旅遊者必到的景點之一。
吐魯番盆地為什麼海拔低?
吐魯番盆地氣候極度乾旱,雨水極少,水流自然移運物的能力極差,故盆地中堆積物極其微小,這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在第四次新構造運動中,盆地中部又形成了一條由東向西的火焰山,由於這座低山的阻隔作用,從天山被流水攜帶下來的風化物質只能在山北積累,而山南就受到了保護,避免了堆積,因而長期以來得以保持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勢。吐魯番盆地的地勢特殊,四周環山,其北面的博格達山的主峰海拔達5445 米,而盆地中的艾丁湖面海拔-154 米,在這樣短的水平距離內,高差竟達5600 米,堪稱自然界中的一絕。
吐魯番盆地為什麼有「火州」之稱?
我國的吐魯番盆地:夏季炎熱,素有「火州」之稱。6、7、8月的平均氣溫都在30~C以上,絕對最高溫度可達47.8℃,這是全國氣溫的最高紀錄。盆地中部有一條東西向紅色砂岩構成的低山。山上岩石裸露,夏季驕陽照射在紅色砂岩上,紅光反射,猶如火焰,這就是自古有名的「火焰山」。古代人叫它「火州」,說它「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吐魯番盆地位於我國的西北部,為什麼氣候卻如此炎熱呢?這是因為吐魯番盆地是天山地區陷落最深的盆地,最低處在海平面以下155米,是我國陸地最低的地方。盆地周圍的山嶺,海拔從千米以上到四五千米不等。由於吐魯番盆地地勢低窪,四周高山環繞,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而產生的高溫,熱量不能散發,所以氣候炎熱乾燥,成為我國氣溫最高的地方。
吐魯番盆地渴望變成江南
吐魯番盆地有4300平方公里的平原,勤慧的吐魯番人民自古就用開鑿坎兒井的辦法解決了農業澆灌和生活用水的問題,但是只是部分的解決了吐魯番盆地的用水問題,約佔1/5,還有4/5的土地因缺水沒有得到開發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只要有了水,沙漠可以變成綠洲,北國也可以變成江南的。新疆吐魯番盆地夏天高溫、炎熱,氣溫往往在攝氏40度左右,年降雨理僅有18毫米,素有《火洲》之稱。吐魯番盆地可以變成綠洲,而且吐魯番盆地還有可能變為西北的江南。理由有二:第一、一定的溫度是植物生長的一個必要的條件,這是吐魯番盆地已經具備把火洲變為綠洲的第一個自然條件——溫度。第二、吐魯番盆的地勢低,有4030 平方公里的土地低到海平面以下,最低點在海平面-150米。這是吐魯番盆地可以變江南的第二個自然條件——地理條件。從哲學的觀點看,一切事物存在的條件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具備植物生長的兩個重要條件,任何地方都可以變成綠洲,北國是可以變成江南的。有的地方植物生長的兩個條件都有,這自然是綠洲之地了。如果某一地區只具備植物生長的一個條件,而缺少另外一個條件,此地是不會自然成為綠洲的。用創新精神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可以用科學的辦法創造條件,使吐魯番盆地有充足的水源。吐魯番的水能從天上掉下來嗎?自然降雨極少,顯然是不能成為綠洲和江南的;而只能是《火洲一片》。那麼怎樣才能把水運送到吐魯番盆地來呢?大家都知道吐魯番盆地除了有「火州」之稱以外,還有第二個特徵:那就是吐魯番盆地是全國最低的一塊陸地,在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平原土地在海平面以下,這里的大多數土地尚未開發利用。我們又知道江河裡的水之所以流向大海,是因為江河裡的水位都比大海高的緣故,是地球的引力把江河裡的水吸到大海里去的,這也就是水往低處流的道理。我們只要利用這一原理,從理論上講,新疆吐魯番盆地可以把全國任意的一條江河湖泊里的淡水調到吐魯番盆地里來的。換句話說,吐魯番盆地可以從全國任何一條江河湖泊里取得它所需要的淡水(當然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還要從離吐魯番盆地最近、而水源又很充足的江河湖泊中取水)。如吐魯番南部的博斯騰湖(直接距離大約180公里)、其次是西部的伊梨河,特別是北部的額爾齊斯河直接距離大約(600公里),從這個意義上講,吐魯番盆地的淡水資源又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疆不少地方如准噶爾盆地哈密等地,也相對具有優越的條件)。乍聽起來,好像是天方夜譚,但這卻是一個科學的假設和設想,是一個美好的理想。怎麼能把科學的假設、設想、理想變成現實呢?可以用虹吸的技術,或管道或明渠和水庫,建立一個吐魯番盆地引水灌溉系統工程。如果再加上滴灌工程和原有的坎兒井工程,就可以把調到和滲到吐魯番盆地寶貴的淡水充分利用起來了。吐魯番盆地有適當的溫度,又有了充足的自流的淡水和坎兒井的水,吐魯番盆地就可以變為新疆的江南了。
吐魯番盆地引水灌溉系統工程和滴灌工程將是一個偉大的工程,新工程加老工程,它們將世代造福吐魯番人民,新工程是要花費代價的,那就是大批的管道或涵洞或明渠和水庫及其滴灌工程材料,加之人為的精確設計。這樣就可以人為的創造一個吐魯番盆地引水灌溉的自流工程。如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建造的都江堰工程那樣。我們有以胡錦濤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的領導,有二十多年來改革開放的經驗,有全國人的大力支援,再加上勤勞智慧的吐魯番人民的艱苦奮斗吐魯番盆地變江南,一定可以早日實現的。
據說新疆已經完成引額爾齊斯河之水,解決烏魯木齊市的飲水工程。那好了,我們可以借用這個引水工程,來引額爾齊斯河的水,來解決吐魯番盆地的用水問題。從烏魯木齊市到吐魯番盆地直線距離大約為180公里,如果這樣可以的話,那就大大節省了引額爾齊斯河水的投資費用了,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因為額爾齊斯河的水量既穩定又可靠,水量還豐富,應該說這對吐魯番盆地引水來說是一條最理想的引水線了。
⑺ 新疆吐魯番盆地是不是四季常青
不是。
吐魯番盆地(Turpan Basin)是新疆天山東部南坡的一個山間盆地,范圍以吐魯番市為主。「吐魯番」是維吾爾語「低地」的意思。它是一個典型的地塹盆地,也是中國地勢最低(-154.31米)和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營造防護林和加強灌溉管理,風沙已初步控制,生態環境有所改善。
盆地簡介
吐魯番盆地四周為山地環繞,吐魯番盆地位於(90E°、43N°)附近,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一段,高度都在3500~4000米之間。其中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南部的覺羅塔格山,一般在1500米以下。而緊鄰盆地南部山麓的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卻低於海面154米,是中國最低的窪地。
如果以周圍山脊線為界,面積50140平方千米,其中低於海平面以下的面積有4050平方千米,艾丁湖窪地低於海平面154米,是中國大陸的最低處,盆地邊緣群山環抱,最高的博格達峰終年積雪。
盆地中部低於海平面的約佔4000平方千米,艾丁湖面-154米,湖底-161米。盆地中部有二列東西向低山,北為火焰山,低於900米;南為覺羅塔格山,約1000~1500米;兩者之間為綠洲。
火焰山以此為天山南麓沖積扇,多礫石戈壁,地下水豐富,坎兒井(地下引水渠道)從此開始引水。盆地降水稀少,平均年降水吐魯番城16.4毫米,托克遜城6.9毫米,北部山地300~400毫米,高峰有積雪,為盆地主要灌溉水源, 故盆地三個主要綠洲(吐魯番、鄯善、托克遜)均位於接近水源的中部偏北。
為提高水源利用效益,大多採用坎兒井灌溉。盆地光熱資源豐富,年日照逾3000小時,大於或等於10℃年積溫5000℃上下;夏季炎熱,6~8月份均溫38℃以上。
吐魯番市郊極端最高氣溫曾達49.6℃(1975年7月13日吐魯番機場所測)。 光熱豐富,所產葡萄、甜瓜、長絨棉等為著名產品,蠶桑也宜發展。盆地油氣資源豐富。蘭(州)新(疆)鐵路通過盆地,南疆鐵路起於吐魯番,已通車至庫爾勒。
地質地貌
吐魯番地區是天山東部的一個東西橫置的形如橄欖狀的山間盆地,四面環山。 盆地西起阿拉山溝口,東至七角井峽谷西口,東西長245公里;北部為博格達山山麓;南抵庫魯塔格山,南北寬約75公里。
這里發現了遠古時期的魚類和恐龍化石,證明這里曾是一片大海,由於地殼運動,逐漸變為陸地,盆地開始形成。
吐魯番盆地經歷了地質年代的侏羅紀、白堊紀、第三紀、第四紀,是一個逐漸凹陷的古老盆地,特別是在距今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期間,盆地北緣的博格達山急劇上升,而盆地南北緣的庫魯克塔格山上升幅度較小,兩山之間斷裂陷落,最終形成了北高南低、西寬東窄的不對稱盆地。中部有火焰山和博爾托烏拉山余脈橫穿境內,把本地區分成南、北兩半。
盆底艾丁湖水面,低於海平面154米,是中國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僅次於低於海平面391米的約旦死海,為世界第二低地。鳥瞰吐魯番盆地,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以艾丁湖為中心,呈環狀分布的地形,由三個環帶組成。
最外一環由高山雪嶺組成,北面橫亘著博格達山,高聳入雲,終年白雪皚皚;南邊有庫魯塔格山;西面有喀拉烏成山;東南有庫姆塔格山;可謂四面群山環抱。
盆地中環是長期以來山嶺風化剝蝕,由流水搬運下來的戈壁礫石帶。盆地的第三環帶是最具生命力的、誘人的綠洲平原帶。
這里大部分屬於山傾斜平原,堆積著大面積細土質沖積物,因火焰山橫卧在盆地中央,使潛水位抬高,在山體的南北緣形成一個溢出帶,造就了南、北兩部分綠洲,成為吐魯番盆地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基礎。吐魯番盆地山區面積為9850平方公里,平原面積為59863平方公里。
吐魯番盆地氣候極度乾旱,雨水極少,水流自然移運物的能力極差,故盆地中堆積物極其微小,這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在第四次新構造運動中,盆地中部又形成了一條由東向西的火焰山,由於這座低山的阻隔作用,從天山被流水攜帶下來的風化物質只能在山北積累,而山南就受到了保護,避免了堆積,因而長期以來得以保持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勢。
吐魯番盆地的地勢特殊,四周環山,其北面的博格達山的主峰海拔達5445米,而盆地中的艾丁湖面海拔-154米,在這樣短的水平距離內,高差竟達5600米,堪稱自然界中的一絕。
氣候特徵
吐魯番盆地屬大陸荒漠性氣候,乾旱炎熱,年降水量約16毫米,蒸發量高達3000毫米,夏季最高氣溫有過49.6℃的紀錄,6~8月平均最高氣溫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溫度,最高達82.3℃,因此這里自古有「火洲」之稱。
日照時間長,全年約3200小時,無霜期210天左右。由於盆地氣壓低,吸引氣流流入,這里也是中國有名的「風庫」。達坂城吹下的春季風暴,每秒達50米,七角井吹下的大風,曾吹翻過車輛。
吐魯番盆地屬於獨特的暖溫帶乾旱荒漠氣候。主要特點是:乾燥、高溫、多風。盆地內,年日照時數長;蒸發量大;降水量少但局地性強。火焰山以南夏季漫長而酷熱,冬少嚴寒,風小雪少。春季升溫迅速而不穩定,乾燥少雨,風多力強。秋季秋高氣爽,降溫迅速,溫差大。與山南相比火焰山以北四季分明,冬多嚴寒,夏少酷熱,降水量偏多。春、秋兩季較山南長半個月。
盆地的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其水源主要是天山的冰雪融水。冰雪融水在通過地下粗砂礫層向盆地滲透過程中,被火焰山所截,在山間溝谷呈泉湧出地面,並匯成河流。河流兩岸田園蒼翠,風景秀麗,盛產瓜果,最著名的水果品種是無核白葡萄和哈密瓜。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0千米處的葡萄溝久
火焰山
負盛名。該溝長7千米,寬約2千米,橫穿火陷山,東西兩側山峰對峙,溝內泉水歡流,果樹叢生,清爽宜人。一行行參天白楊鬱郁蔥蔥,滿溝滿坡的葡萄架層層疊疊,一串串葡萄如翡翠般嫩綠,晶瑩奪目,被譽為「中國的綠珍珠」。
吐魯番盆地夏季之熱,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因為氣候特別乾旱,天上沒有雲彩阻擋強烈陽光熱量,地面沒有水分蒸發消耗熱量,所以陽光熱量得以全力用來升高氣溫;第二是吐魯番的盆地地形,白天陽光熱量不易向外散發。第三是這裏海拔低,在海平面附近,是中國內陸乾旱地區最低的地方。海拔越低則氣溫越高,平均每低100米上升0.6℃。
降水量
吐魯番是中國降水最少最乾旱的地方,也是世界上乾旱少雨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16.4毫米,且分布不均,季節差異大,持續性降水少、多屬於間歇性。山區多於盆地,山北多於山南,由北向南逐漸減少,且愈南愈少;無降水日數較長。同時年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較大;山北最多的年份可達76.8毫米(鄯善 1998年),最少的年份僅有12.6毫米(鄯善1985年);山南降水最多的年份可達33.4毫米(吐魯番1998年),最少的年份僅有4.3毫米(吐魯番1976年)。全年降水量以夏季最多,春季次之。
日照和蒸發
吐魯番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光能豐富,年平均總輻射量5938.3兆焦耳/平方米,最多年6397.0兆焦耳/平方米,最少年5648.2 兆焦耳/平方米,年中最大值出現在7月,為680.3-800.2兆焦耳/平方米,春季大於秋季。全年總日照時數平均為3056.4小時,年總日照時數最多達3349.6小時,最少2829.7小時,年日照百分率69%。
吐魯番氣候乾燥,蒸發能力強,平均蒸發量為2837.8毫米;蒸發量的變化特點為:由北向南逐漸增大,且全年以春末和夏季蒸發量最為旺盛,4-8月蒸發量佔全年的75%以上。
吐魯番盆地四周環山,中間低凹,地表輻射的熱量不易散發,是中國著名的乾熱區,歷史上極端高溫達47.8℃。盆地內乾燥少雨,全年日照時數3200小時,年均降水量16毫米,年蒸發能力達2539.4毫米以上,無霜期達210天。境內有三十里風區和百里風區,素有「風庫」之稱。
優越的光熱條件和獨特的氣候,使這里盛產葡萄、哈密瓜、反季節蔬菜等經濟作物,是名副其實的「瓜果之鄉」。
礦產資源
吐魯番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探明68種礦產,煤炭、石油、天然氣、黃金、鐵、銅、芒硝、花崗岩、鉀硝石、鈉硝石、膨潤土等礦產儲量大、品位高,極具開發價值和潛力。其中:煤炭預測儲量5651億噸,沙爾湖和艾丁湖均屬預測儲量在1000億噸以上的特大型整裝煤田;石油總資源量為15.8億噸,天然氣總資源量為3650億立方米;鐵礦探明儲量3.5億噸,居新疆前列,保有儲量2.3億噸;鉀(鈉)硝石探明儲量2.2億噸,為世界第一大鉀(鈉)硝石資源地;花崗岩儲量大、成色好,保有儲量817.9萬立方米,「鄯善紅」已成為中國名牌產品;蒙皂石礦是中國唯一具有一定規模的大型礦床;膨潤土儲量居新疆第二位,且為中國為數不多的鈉基膨潤土。
風資源
風也是吐魯番重要的自然特徵之一,一年中大風發生的時間在3--10月,其中以3-6月最為強烈,特別是5月最多,風向主要是西北風。吐魯番地勢高低懸殊,受熱面積大,溫度振幅大,從而導致了多風天氣的產生。大風主要受地方性和大天氣系統的影響,前者風力一般在10級以下,持續時間較短,危害較輕;後者來勢兇猛,維持時間長,風力在10級以上,危害嚴重。吐魯番風能資源豐富,托克遜氣象站統計出現陣風6級以上大風(風速≥17.0米/秒)日數,年平均80.3天,最多年1985年為127天,最小年1997年35天。特別是吐魯番的風口,風能資源更加豐富,如達板城至托克遜長約一百公里,寬十多公里的白楊河谷,狹管效應顯著,加之盆地內外強大的氣壓梯度,素有"風庫" 之稱。因此,吐魯番擁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成本低、無污染的風能資源,具有實際開發應用潛力。
葡萄
在新疆,特別是在沙漠、戈壁地帶,水是生命的源泉。坎兒井的流水使吐魯番這塊土地充滿生機。這里太陽輻射強,氣溫高,熱量。
吐魯番的葡萄品質優良,特別是無核白葡萄,汁多、味美,晶瑩鮮嫩,營養豐富,是葡萄中的珍品。吐魯番具有悠久的釀酒歷史,這里釀造的葡萄酒一向作為貢品,不遠萬里,送到中原,博得了不同一般的稱譽。唐代名將侯君集征服高昌後,帶回了那裡釀酒的工藝。李世民對此十分高興,略加改造,釀制了八種成色的名酒,朝廷官員品嘗後,贊不絕口。 豐富,利於植物生長;晝夜溫差大,異化作用弱,因而所產長絨棉、瓜果品種優異。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馳名中外。
⑻ 性價比最高的十款紅酒都是哪些
性價比最高的十款紅酒都是:1、桑塔麗塔酒庄;2、黑莓酒庄;3、獵豹酒庄;4、傑卡斯酒庄;5、卡塞里侯爵酒庄;6、羅斯柴爾德男爵木桐嘉棣;7、桃樂絲酒庄;8、拉博絲特酒庄;9、干露酒庄;10、卡門酒庄。
一、桑塔麗塔皇家勛章特級珍藏赤霞珠干紅葡萄酒
品牌介紹:桑塔麗塔酒庄被譽為是智利的「三大酒庄之一」,還曾多次的登上個大雜志的封面,成為了智利酒庄中的代表性品牌。該酒庄是在1880年所創立的,在當時就已經有著非常好的聲譽了,在這將近一百多年的時間中,一隻憑借著自身的努力,不斷的對葡萄酒進行探索,使其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大品牌。
品牌源地:智利
參考價格:160RMB
四、傑卡斯珍藏西拉干紅葡萄酒
品牌介紹:傑卡斯酒庄是澳大利亞奧蘭多酒業旗下的一款葡萄酒品牌,它是由約翰·格蘭姆在1847年所創立的,有著一百多年的釀酒歷史了。這家酒庄位於光照充足的南澳州,因此葡萄園中的葡萄品質都非常的高,所釀造出的紅酒具有濃郁的天然果香味。
品牌源地:澳大利亞
參考價格:190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