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要怎麼挑選一瓶好的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特別傾向於在它淺嫩時出售。對大多數白葡萄酒來說這不是問題,因為它們是適宜在淺嫩時飲用的。但如果你想買一瓶熟釀的勃艮第白葡萄酒將很困難。由於這個原因,就很有必要將酒加以收藏。
確認你有個貯存白葡萄酒的合適地點。地窖是一個理想的地方,但對於住在沒有地窖的現代房子里,只貯存少量酒的人來說,買一個特殊的電動儲酒櫃來存放將是比較理想的。如果你只能在廚房或起居室貯存葡萄酒,千萬別放得時間太長。如果貯存不當,酒會變質,這樣你的錢就白白浪費了。
街頭雜貨店或通宵便利店是日常應急的好地方。我們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當我們忽然要某種酒時,它卻不在我們的葡萄酒貯藏名單內。品種可能有限,貯藏可能有問題,而價格則反映出合適的開蓋的時間。為了買到優質酒,可以去訪問某個葡萄園或到專門店中去尋找。每個酒商都有自己的特長,瀏覽上幾分鍾你便會了解到那裡是擅長於『新世界」還是「舊世界」的葡萄酒,是個人服務,還是較廉價的自助系統服務。每一個代銷店都有它們各自的位置,典型的酒客在買酒時,是根據自己所要找的酒而選擇要去的代銷店,但在購買時要記住它們的特長。
對貯藏加以分類並選擇了購酒的零售店後,下一步就是開始著手建立你的貯酒室。在白葡萄酒上投資你不可能賺多少錢,除頂級霞多麗葡萄酒,幾乎沒有哪種白葡萄酒會上拍賣場。你應該優先買你打算喝的酒。對自己行行好,購買你和你的朋友或家人喜歡的酒。如果你喜好帶異香的品種,如雷司令葡萄酒或長相思葡萄酒,買下它們。如果你不喜歡帶橡木味的無甜味白葡萄酒,那麼就不必管自命的專家向你嘮叨某種諧同耐葡萄酒是頂呱呱的白葡萄酒,把它留在架子上。少量的存貨應是你偶爾飲用的。很少有人常喝點心酒,不過有時有心情要喝一點,不妨也貯備上幾瓶。
別把買酒的范圍只限制在最好的酒上。除非錢不成問題,否則在買酒價格上高低范圍宜大一些。比如說周末當不速之客到來時,你不必拿出你為某些特殊場合而保存的陳年佳釀來開瓶,只要午飯有些酒伴著色拉吃吃就行了。大多數商人在你購買12瓶或更多時都會打些折扣,所以有可能的話便成箱買。也可購買成箱雜酒。比如8瓶作為日常餐酒,4瓶好酒貯存起來,你的貯藏很快就會豐盛起來。
貯藏一旦建立起來,要好好維護它。繼續買酒補充飲掉了的酒,但同時還要注意你剩下的酒。葡萄酒,尤其是白葡萄酒,不能永久保存。雖然偶爾會有被遺忘了數十年的酒味道變得美妙無比,但是大多數葡萄酒若貯存時間過長,結果往往令人失望,還不如淺嫩時喝了更合算。
B. 如何挑選進口乾白葡萄酒
一、觀察酒瓶外觀
酒瓶背面標簽上是否有中文標識:根據中國法律,所有回進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標答,如果沒有中文背標,有可能是走私進口,則質量不能保證。
二、觀察葡萄酒體
葡萄酒的顏色是否不自然?通常葡萄酒的顏色呈寶石紅,或淡金,桃紅等清澈的自然葡萄酒色,酒體變質後會有渾濁感,如果色澤不自然,會有勾兌等嫌疑。葡萄酒體中是否有不明懸浮物?如果是瓶底的少許沉澱是正常的結晶體。
三、酒塞標識
打開酒瓶,看木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簽上的文字一樣。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越來越多的國家出於環保,越來越多採用橡膠酒塞,也有螺旋蓋設計。這並不能說明酒本身的品質問題。
四、觀看條形碼
大家還是要留心葡萄酒上面的條形碼,這裡面也是大有玄機的。條形碼的數字有助於我們在一些不是很正規的超市裡面發現渾水摸魚的國產葡萄酒。通過條形碼,我們就可以辨別出那些進口葡萄酒來自哪個國家。
五、觀看葡萄酒的等級
有些國家會給紅酒分不同等級,例如法國把紅酒分為4個等級,最好的一級是法定產區葡萄酒
C. 菜鳥如何選購葡萄酒
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葡萄酒知識菜鳥,當你面臨著市場上繁雜的葡萄酒,該如何挑選出一款心怡的葡萄酒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葡萄酒的相關知識。
從色澤區別來看,葡萄酒可以分為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前者是紅、黑葡萄帶皮發酵而成,有深紅、寶石紅等,後者是葡萄白肉壓榨清汁發酵而成,色澤淡黃或金黃。從舌尖可察覺的甜味來區分,葡萄酒又有干、半干、半甜、甜四種。
干葡萄酒又叫干酒,原料中的糖分完全轉化成酒精,殘糖量在4克/升以下,所以基本感覺不到甜味,因為其對原料糖分要求不太高,所以價格相對便宜,加之其不易發酵、不易引起細菌生長的優點,不僅是世界市場,也是國內的主要消費品種;半干葡萄酒含糖量在4克―12克/升之間,半甜葡萄酒含糖量在12克―45克/升之間,在國內較少見;甜葡萄酒含糖量超過45克/升,需要採取含糖量高的葡萄為原料,所以對葡萄的品種、栽植方式和加工裝瓶技術的要求都比較高,價格昂貴,在市面上有很多「甜葡萄酒」都是另行添加糖分。
從營養來說,葡萄的多種營養成分都在葡萄皮中,所以紅葡萄酒較白葡萄更為營養。葡萄皮中富含的白藜蘆醇、單寧和花青素,是果肉中所沒有的。再加上價格、糖分的考慮,干紅應該算最適合大眾的葡萄酒了。
那麼怎樣選擇性價比高的葡萄酒呢?
一、看飲用場合
作為開胃酒的葡萄酒就跟和甜點搭配的不是一回事,和朋友一起欣賞DVD時喝的葡萄酒也不一樣。除了在平日飲用外,紅酒在喜宴、派對上都很受歡迎,但不同場所和環境所飲用的分量大有分別。假如在派對上會大量飲用紅酒的話,價錢就可以便宜點,酒的種類可以較普及,避免浪費。有較多女士的話,最好再備點味道可人的白葡萄酒、香檳酒。
二、看菜餚搭配
選擇白葡萄酒還是紅葡萄酒從搭配的菜餚來講,奶油雞適合白葡萄酒,烤羊肉則要搭配醇厚的紅葡萄酒。紅酒紅肉、白酒白肉,一般來說,紅葡萄酒適合紅肉,醬汁類,乳酪和熏肉製品。而白葡萄酒則偏好魚類和蔬菜類。
三、看外觀
葡萄酒的外觀大多數應該是澄清透明,有光澤,其顏色與酒的名稱相符。在白色背景下從酒杯正上方看紅酒,渾濁的不好。看酒從杯壁均勻流下時的速度,流得越慢,酒質越好。把酒杯側斜45度角來觀察紅酒與杯壁結合部的一層水狀體,它越寬則表明酒精度越高。在水狀體與酒體結合部能出現不同的顏色,顯示出酒的酒齡。藍色和淡紫色為3到5年酒齡。紅磚色為5到6年。琥珀色為8到10年。橘紅色說明已經過期了。
四、看香氣、口感
直至真正入口時,才可以感受到紅酒的質感、味道和層次。優質的紅酒停留在口腔內時應有幼滑感,慢慢感受到其香醇,然後味道會豐富起來;酒香會令你有回味感,而且在口腔內久久未能散去,同時這些香氣應該平衡、協調、幽雅、令人愉快。這樣的葡萄酒的口感應該也是舒暢愉悅,各種香味細膩。
葡萄酒雖保健,但是否飲用、飲用多少要依據個人體質而定。不宜飲酒者、沒有飲酒習慣者不能因其保健功能而去喝,如肝病、心臟病、糖尿病患者。
五、看產地、產區
大的方面,先看是新世界的酒,還是舊世界的酒。歐洲的舊世界酒一般味道較為復雜、優雅,新世界酒口味則比較明快、討喜,很難說誰更好,就看個人口味偏好;再就是看產區,每個紅酒生產國都有不同產區,其各自風格、質量都是不一樣的,如法國波爾多和撥艮第就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六、看價格
便宜的酒幾十到幾百,貴的酒幾千,甚至數以十萬計。不同的國家或者不同分銷渠道,酒的價格會有變化。但不管怎樣,價格總是和葡萄的質量和釀造者的勞動相關。一瓶上好的葡萄酒首要體現的就是整年裡在葡萄樹上所做的辛勤勞動,所有這些成本都體現在這瓶酒里。自己細品漫飲或商務宴請可以高級點,日常用餐或居家請客的話,口味大家能接受便好,不必要太高檔的。總之鎖定金錢預算後,就方便選擇,以免花多眼亂。
七、看年份
這一點比較適合舊世界紅酒,所以選擇了法國或義大利的酒後,便要挑選一個「好年份」,味道必定與別不同。比如法國酒靠天定價,葡萄年份好壞與當年葡萄收割前雨水多少有關,雨水過多則葡萄酒釀出來偏淡。例如,1991年和1992年,波爾多地區就曾陰雨連綿,結果,這兩年的葡萄就不夠甜,皮薄,酒釀好後,單寧含量明顯不足而口感差。老饕們常常拿著年份表對比著選酒,就是這個道理。
D. 如何品鑒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與紅葡萄酒相比,它們更具隨意性。清晨的麵包早餐,你可以將咖啡換成白葡萄酒;下午茶的甜點,你可以將紅茶換成白葡萄酒;中午或晚上的正餐,白葡萄酒與我們熟悉的開胃沙拉、鵝肝醬、蘑菇濃湯、新鮮海鮮,乃至小甜品,可以做到一白到底。但是針對不同性格的白葡萄酒,他們搭配夏季菜餚可是各有所長,如何享受的更加得心應手?了解下面白葡萄的性格是開始享受的第一步。 葡萄酒白葡萄酒性格把握 在我們日常的配餐中,我們總是希望做到專業。對於美酒來說,這可不是它的本意。比起專業,它更在乎這些味道所帶給你的幸福感。雖然這些味道總是難以把握,但是只要你記住幸福感第一,「專業」與你無關,你才更容易駕馭葡萄酒。 首先,葡萄酒配餐時如果能了解他們在葡萄酒香氣輪盤表中的位置,你會做得更好。為了幫助你把這世界上比較常見的白葡萄酒看透。如果你能在配餐中正確選擇同等的食物和美酒,那你的選擇就是正確的。 實上有些香檳比雷司令白葡萄酒口味更細致,而有些長相思白葡萄酒比霞多麗白葡萄酒更濃郁,但是這種狀況還是比較少見的,如果在餐廳服務生會在你選擇到這類酒的時候將這些特殊的酒類性格以提示的方式告知你。 白葡萄酒味道性格 單寧,是白葡萄酒不曾擁有的物質。原因是單寧來自葡萄皮,白葡萄酒的釀制是無皮釀制,所以白葡萄酒沒有澀澀感,但它的酸度就由此被體現得尤為飽滿,白葡萄酒中適量的酸味物質是構成葡萄酒爽利、清新等口感特徵的要素。拋開葡萄皮造成的差別,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其實有很多相同的味道,比如香料味、黃油味、泥土味或花香味,但是白葡萄酒里的蘋果、梨和橘子等水果味,一般紅葡萄酒里沒有。 白萄酒配餐原則 除了了解白葡萄酒的濃淡性格,還有一種方法也可以很簡單讓我們快速找到搭配秘訣。如果你還是入門級選手,在你還沒有機會品嘗到更多美酒的時候,這種方式可以讓你少走彎路。那就是根據白葡萄酒的類型去區分它們最適合的搭配夥伴。 干白型。口感清爽、酸度高,人們常把它用作餐前酒。外國人一般喜歡與海鮮、雞肉、豬肉搭配,尤其是白切的肉,兩者配合酒的口感更佳;豐厚型干白。通常經過橡木桶的儲存培養,口感甘而不甜、酒香濃郁多變,比較適合搭配海鮮類菜餚,例如帶子、蝦蟹及味道較濃的紅燒魚和肉之類;果香型干白。以果香味獨特著稱,口感圓潤,酸度較高,一般搭配口味不太濃的菜餚,例如冬筍、蘑菇及用水果做的簡單涼拌菜;半甜型白。有一點甜味,有很好的平衡口感。除了辛辣的食物外,這款酒最大的方便在於能夠搭配其他酒難以相配的食物,例如咖喱、沙茶等;貴腐型。可搭配的食物很多,鵝肝是最佳選擇。
E. 網上買紅酒的渠道很多,應該如何辨別酒的真假好壞
1)選購前要先看會員評價。當你點進一款你看中的葡萄酒之後,無論有多少頁的內評價都應該把他容看完,只有這樣才能知道這瓶葡萄酒到底符不符合你想要的葡萄酒條件。
2)下單前可以先看看紅酒的條碼。大多數網購葡萄酒都是進口紅酒,凡是進口商品,都有要求貼明中文標識,所以可以仔細看紅酒背面有沒有中文標識。另外也可以根據條碼來進行判斷。如果是6開頭的就是中國出產,如果是3開頭的就是法國出產,如果是9開頭的就是澳洲出產。
3)很多侍酒師在倒酒的時候都會把大拇指托在瓶子底部。這是因為大拇指是人身體上溫度最低的部位,這樣做就不會影響葡萄酒本身的風味。所以在收貨的時候要注意仔細觀察瓶子的底部,看看有沒有一個紅酒指腹。
4)大家都知道酒塞能給我們傳遞很多知識。所以在收到貨的時候應該試著轉動酒塞上的酒封。如果能轉動就表示這瓶葡萄酒是真的,如果不能轉動就表示這是一瓶假的葡萄酒。這是因為印有品牌標識的酒封只是一種識別符號,不用做密封用途,而有些假酒廠則是因為擔心漏氣,所以講酒封做的很嚴實。只要掌握了以上四點網購紅酒的小常識,想要購買一瓶心儀的葡萄酒並不是難事。
F. 網上買葡萄酒怎麼看正品
辨別紅酒真偽的方法
1、看手續
可要求經銷商出示該批次葡萄酒的衛生證書及國外的原產地證書,確認貨證相符。所有經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葡萄酒,檢驗檢疫機構都會簽發《衛生證書》,內容涵蓋了該批次葡萄酒的產地、年份、葡萄種類、灌裝日期等詳細信息,消費者可據此辨別該葡萄酒是否符合相關衛生標准、是否為合法進口食品等。
為防範不法人員偽造假冒檢驗檢疫證單,國家質檢總局自2010年1月1日起啟用新版檢驗檢疫證書,新版證書增加了底紋防復印的特點,證單底紋為天藍色,含有隱含特徵,正常情況下觀察,隱含特徵不可見,但復印件上會出現清晰的「COPY」字樣。
2、看標簽
看酒瓶標簽印刷是否清晰,是否仿冒翻印。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及《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的內容不僅要和外文內容完全相同,還必須包括以下幾項:食品名稱,原產國家或地區,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貯藏指南,製造、包裝、分裝或經銷單位的名稱和地址,在中國國內的總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等信息。
這些信息必須是中文黑色字體。如果沒有中文標簽,且缺乏相關法定標簽信息,越打著進口的名號,越可能是假的。
3、掃二條形碼
每一樣商品都會有條形碼的,紅酒也不例外,現在手機行業這么發達,早就有這個功能,只要在購買的地方拿出手機掃一遍條形碼,就能知道這酒的信息,還有價格,看看是不是被宰了。
4、看瓶底
業內人士表示,以次充好、偽造產地,是現下購買進口葡萄酒時需要「防備」的幾個方面。一些不法製造商、經銷商通過不法渠道進購價格十分低廉、品質非常低劣的葡萄汁,灌裝在仿造名牌葡萄酒製成的酒瓶或者是回收的名牌葡萄酒酒瓶里,再貼上假標簽,冒充高檔、名牌、正品葡萄酒,以牟取暴利,這便是典型的以次充好、仿冒名牌。
偽造產地多是指假洋酒,即不法製造商、經銷商購進質量差、價格低的劣質葡萄酒,在灌裝之後,貼標稱產地是在國外,冒充原裝進口的葡萄酒,甚至從品牌、年份到產區、產地全都是偽造的。
5、看計量單位
原裝進口紅酒酒標上容量均標75cl而非750ml,如標"ml",則為進口罐裝酒或假冒進口酒。
6、看瓶塞
一般紅酒的瓶塞都是有紅酒品牌的名字,跟酒瓶身上的名字是一樣,所以一定要在開了之後拿出來看看,正規紅酒都是這樣的。
7、看色澤
正宗紅酒的顏色是非常自然的,因為是天然的顏色,由葡萄釀制而成,所以顏色肯定是均勻的,可以拿出一張白紙,然後把紅酒倒在紙上,看看有沒水漬,是不是顏色與水漬分開有界限,如果有的話,那麼這紅酒肯定是假冒的,正宗的紅酒是顏色均勻的。看瓶塞:一般紅酒的瓶塞都是有紅酒品牌的名字,跟酒瓶身上的名字是一樣,所以一定要在開了之後拿出來看看,正規紅酒都是這樣的。
8、品味道
紅酒帶點苦的,在剛剛入嘴的時候是感覺有點苦苦的味道,然後從舌根慢慢引入喉嚨之後,就能感覺出一點甘甜的味道,這就是紅酒的味道,如果紅酒味道變的很酸,又或者只有苦味,那麼這酒肯定是有問題的,
9、鹼法
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真正的葡萄酒必須是100%的葡萄汁釀造,而葡萄汁中肯定會有花色苷,花色苷遇鹼就會發生化學反應,原本的紫色會變成紫黑色、藍黑色。因此,如果紅酒中加入食用鹼(俗稱蘇打,做麵包等發酵用)後變色,就說明葡萄酒是真的。假葡萄酒一般是用莧菜紅、胭脂紅、焦糖色、香精、酒精、甜蜜素加水勾兌而成的,勾兌酒里沒有一點點的葡萄汁,顏色都是色素勾兌出來的,而色素跟鹼不會發生任何反應,所以不會變色。
10、紙巾法
取一張上好的紙巾,將葡萄酒滴在紙巾上,由於原汁葡萄酒中的紅色是天然色素,顆粒非常小,在紙巾上擴散開的濕跡是均勻的葡萄酒的紅色,沒有明顯的水跡擴散。而假冒葡萄酒由於是用莧菜紅等化工合成色素勾兌而成的,色素顆粒大,會沉澱在餐巾紙的中間,而水跡不斷往外擴散,紅色區域跟水跡之間分界明顯,消費者憑此可以很簡單地辨別真假葡萄酒。
G. 葡萄酒如何選擇,哪一種比較好
根據你的喜好以及菜餚選擇
H. 如何挑選白葡萄酒
很多人對白葡萄酒抱有抵觸情緒,然而事實上,在葡萄酒專家口中,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一樣有趣,也非常值得一品。因此,如何挑選出一款適合自己的白葡萄酒就顯得非常重要。本文就帶您一起來認識5大常見白葡萄酒,帶著這些常識為您挑選出合適自己的白葡萄酒。
1.長相思(Sauvignon Blanc)按產區分,長相思葡萄酒擁有三大風格。法國長相思白葡萄酒以波爾多和盧瓦爾河谷最為出名,大多以長相思為主要釀酒葡萄品種;在加州,長相思經常採用橡木桶發酵或陳年,賦予其更加醇厚的酒體,這種經過橡木桶的長相思也被人們稱為「白富美」(Fume Blanc);而紐西蘭則以清爽口感的長相思最為著名,其酒的風味相近,伴有顯著的青草氣味,而不喜歡這種味道的人稱其為「貓尿味」。山羊乳酪是長相思葡萄酒的絕配,兩者搭配能營造出奇妙的口感和風味。
2.霞多麗(Chardonnay)霞多麗曾經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白葡萄酒,不過現在已時過境遷,霞多麗僅在銷量上能贏取些許面子。現在,資深酒客們是很少會點霞多麗的,除非其產自勃艮第。作為勃艮第法定白葡萄品種,以霞多麗釀造的勃艮第白葡萄酒頗具「萬花叢中一點綠」的感覺,在一眾高品質勃艮第紅葡萄酒中體現其價值,當然它們的價格也相當不菲。霞多麗葡萄酒最令人驚喜之處就在於其風味多變,有待你細細去發現。3.雷司令(Riesling)
雷司令以德國出產的最為著名,其陳年潛力相當可觀。年輕的雷司令,甜美活潑;陳年後的雷司令散發著汽油氣息,顏色也隨之變深,最後,你會發現,雷司令的原有風味不再,而其他陳釀風味突顯。德國雷司令白葡萄酒最適宜搭配亞洲料理。不過,由於雷司令葡萄酒的酒精含量較大多數白葡萄酒都更低,因此會被人覺得不上檔次。
4.灰皮諾(Pinot Gris)灰皮諾在法國被稱為Pinot Gris,而在義大利被稱為Pinot Grigio。作為黑皮諾(Pinot Noir)的變種之一,灰皮諾常被用於釀造干白葡萄酒,不過見到用灰皮諾釀造的冰酒也並不奇怪。義大利的灰皮諾風味簡單淡雅,與風味平淡的長相思類似。5.維歐尼(Viognier)
在約30年前,維歐尼在全球的種植面積僅僅不過30英畝,不過幸運的是,現在維歐尼的種植面積已經翻了好幾倍。維歐尼屬於芳香型葡萄品種,花香味濃郁,但種植難度大,產量少。在北羅訥河谷,維歐尼有時會與西拉(Syrah)混釀或調配,賦予西拉葡萄酒幾分濃郁花香。一般而言,單一品種的維歐尼葡萄酒酒精含量都較高。
除了上述5中常見白葡萄酒,瓊瑤漿(Gewurztraminer)、白歌海娜(Grenache Blanc)、瑚珊(Roussanne)、瑪珊(Marsanne)、白詩南(Chenin Blanc)和綠維特利納(Gruner Veltliner)等白葡萄品種釀造的葡萄酒也頗為常見,其各自的特點即便是葡萄酒菜鳥也應該知道一些,比如瓊瑤漿伴有顯著荔枝味,瑚珊和瑪珊是北羅訥河谷混釀白葡萄酒,綠維特利納是奧地利的著名白葡萄品種等等。
在葡萄酒業界,百分制評分體系已經成為標桿。環顧周圍那些獲得90分的佳釀,你會驟然發現,你已不可避免地進入到了它的勢力圈。這一體系的確很好地反映了葡萄酒的某些方面,比如品質等,然而就如我們中國人常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也可以說「盡信評分不如無評分」。那麼葡萄酒評分體繫到底是如何反映葡萄酒品質的呢?它又存在什麼的缺陷呢?本文就讓我們來將這些問題揭曉,以便提升你的購酒技能。
一、葡萄酒評分體系的建立
葡萄酒評分體系盛行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現如今大名鼎鼎的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就是這一風潮的引領者。不過,他是反對將評分體系作為消費者的購酒指南的,但這並不妨礙帕克成為現如今最受全球認可的酒評家,而其創立的百分制評分體系也被視為酒評界的典範。二、葡萄酒評分體系的依據葡萄酒評分體系並沒有必要表明某款酒是如何地好喝。相反,其獲得的評分是基於產品質量和特徵性來評定的。這里的特徵性指的是某款特定葡萄酒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其產地的風格和品種特色等方面。三、百分制評分體系
事實上,百分制評分體系的起評分為50分,即只有達到50分以上的葡萄酒才被視為一款值得花錢購買的葡萄酒。
50-59分:劣品(Unacceptable)。被稱為「劣品」的葡萄酒既不平衡,而且十分平淡呆滯,稍有常識的消費者都會對它毫無興趣。60-69分:次品(Below Average)。被稱為「次品」的葡萄酒有著明顯的缺陷,如酸度或單寧含量過高,風味寡淡,或帶有不受人歡迎的異味等。70-79分:普通(Average)。一款普通的葡萄酒除了釀制工藝完整之外,沒什麼過人之處。這種葡萄酒香氣和風味簡單明顯,缺乏復雜之感,個性不鮮明,沒有深度。不過從整體來看,也無傷大雅。如果不貴的話,倒是可以考慮大口飲用。80-89分:優良(Above Average)。特別是85至89分的葡萄酒品質十分優異。一款優良的葡萄酒能從各個角度展現其細膩之感,其風味較復雜,個性鮮明,沒有明顯的缺陷。90-95分:優秀(Outstanding)。一款優秀的葡萄酒極具個性,風味香氣尤為復雜。簡而言之,優秀的葡萄酒極為美妙。96-100分:頂級佳釀(Extraordinary)。一款經典的頂級佳釀復雜醇厚,如人們所期盼一樣,盡顯其葡萄品種和風土特徵。這種葡萄酒值得葡萄酒愛好者不遺餘力地去探尋、購買和享用。四、葡萄酒評分體系的缺陷
缺陷1:酒評家見解不同
對於葡萄酒品質的認可方法,經驗豐富的酒評家們倒是沒啥分歧,但在其品質是否能進入90分以上的等級,不同的酒評家其見解也不同。一般而言,對於90分的分界線,酒評家的陣容也分為兩派:一派認為90分以上的酒必須復雜且酒體飽滿;另一派則認為90分以上的酒必須復雜且風味微妙。因此,在根據評分購酒時,我們需要知道該評分的來源。了解評分者的評判標准,這樣才有利於我們購酒。而為了避免麻煩,我們可以找參考那些由評審小組打出的分數,這些分數綜合了不同的酒評家的意見,可信度高,不過要獲得96分以上的高分也很難。缺陷2:來自不同產區的同一分數的酒,其風味不同
即便所獲評分相同,但不同產區的葡萄酒其風味不同。譬如,你喜歡納帕谷的長相思(Sauvignon Blanc),那你就買了一款獲得相同分數的普伊-富美(Pouilly-Fume),那肯定會令你大失所望,因為兩者的風格完全不同。因此,要避免這種狀況的出現,根據評分購酒只能是發生在你了解的產區之上。評分體系的確有助於我們發現新產區的高品質葡萄酒,但並沒有告訴我們葡萄酒之間的風味風格差異。因此,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口味,找出自己喜歡的產區,然後評分才有助於我們購酒買酒。缺陷3:在央央酒海中,獲得評分酒僅僅是滄海一粟
一些酒評家在短短數天里要評鑒約700款酒,而《葡萄酒觀察家》一年評出的葡萄酒就達16,000款。盡管這些數據都大得驚人,但在海量的葡萄酒界,獲得評分的葡萄酒僅僅占據了一小部分而已。因此,遇到那些沒有獲得評分的葡萄酒也不用擔心,這並不意味著這些酒不值得購買。缺陷4:低評分或差酒評是保密的
你什麼時候見過一款標注著「79分」評分的葡萄酒在貨架上出售?因為那是不可能的,盡管說低評分也的確存在,但你是看不到這些的。為了多出售酒,零售商們也不會讓你看到不好的評分或評語的。因此,當購酒時,你就需要從各大網站上查詢該酒的詳細評分和酒評,例如wine-world和cellartracker等。缺陷5:各大酒評機構的標准不一
各大酒評機構的標准不一,這是事實。譬如,在《葡萄酒與烈酒》的評分體系中,86-89分的葡萄酒就是備受推薦的(highly recommended),而在《葡萄酒愛好者》的評分體系中,85-89分的葡萄酒是非常優秀的(Very good),在價格合適的情況下,性價比可能較高。顯然,「備受推薦的(highly recommended)」比「非常優秀的(Very good)」更具說服力。缺陷6:評分體系會影響產區的發展
假如你是一名釀酒師,當你的鄰居釀造出了一款滿分酒,那你很可能將會效仿他。這並不是壞事,但從整個產區的長期發展來看,這是不利的,因為這里的葡萄酒將很可能同質化,而同質化帶來的最終結果就是產區對疾病、乾旱乃至經濟危機的抵抗力下降或喪失。因此,不要停下你對葡萄酒世界探索的腳步。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很多極具個性特色的葡萄酒正面臨消失的危險,大膽去嘗試去購買,為它們的延續奉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