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柏圖斯的歷史
柏圖斯酒庄(Chateau Petrus)位於法國波爾多的波美侯產區,是該產區最著名的酒庄。酒庄擁有近公頃土地,這在區內大多是袖珍型小酒庄的波美侯已算得上傑出。最初,柏圖斯酒庄只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酒庄,在波美侯地區也僅排名第四、第五。
1925年,由一位飯店的老闆娘魯芭夫人(Mam.Loubat)從園主阿諾(Arnaud)家族購得後,才改變了柏圖斯的命運。當時魯芭夫人家族已在本地區擁有兩家酒廠,弟是本行政區利布爾訥(Libourne)市市長,她本人也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利布爾訥市擁有一家飯店。購得柏圖斯後,她便愛上了本園。魯芭夫人致力於打響其知名度。首先,她將本酒價錢提高,使得其不再是「泛泛之酒」。其次,將柏圖斯介紹給她所認識的富豪朋友,柏圖斯因此在法國的高級社交圈內迅速流行起來,不再是「鄉下紳士」的專利品了!隨後,魯芭夫人又開始了徹底決定柏圖斯日後身價的任務:打進英國的皇室。當伊麗莎白二世訂婚的時候,魯芭夫人進獻的柏圖斯已是皇室貴族們的杯中物。所以,1947年女王婚禮正式舉行之際,魯芭夫人也是獲有皇室禮賓司寄發印有皇室雄獅與獨角白馬王徽喜帖的貴賓。人人都知道,正像歌劇新手要成名,必先在義大利,特別是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受到喝彩,才可以展開光輝燦爛的演唱生涯一樣,一瓶有志『上升」的葡萄酒要受肯定的「史卡拉」不在巴黎,而是在倫敦!所以,魯芭夫人倒也會利用此千載難逢的時機,帶著自己園中的佳釀徑赴倫敦,一下子就成功地使倫敦一流餐廳的酒單上加列了柏圖斯的名字。魯芭夫人善用的這種經營上層社會的交際手腕,日後就變成了柏圖斯攻城掠地的不二法門。
1961年,魯芭夫人去世。魯芭夫人沒有子女,只有兩位姊妹有孩子可以繼承,但皆不能擔負大任,所以魯芭夫人生前就預做安排,將本堡股份分成3份,一份讓售予釀酒甚有成就的木艾(Jean-Pierre Moueix)家族,另兩份由外甥繼承。1964年,木艾購得其中一位的繼承權,而成為經營者。木艾家族本以經營牧場、牲口買賣為主業,善於並購一些經營不善或面臨資金短缺窘境的一流酒廠。「木艾王國」旗下的酒廠包括拓塔諾瓦堡及彭馬魯拉圖堡(Latour a Pomerol)、弗爾·柏圖斯(La Fleur-Petrus)。木艾家族在20世紀60年代重施故伎,又攻佔了白宮,受到肯尼迪家族(特別是一切唯法國是尚的傑奎琳)的贊賞。幾乎在一夜之間,華府的社交界名人競相談論柏圖斯,紳士名媛若不知柏圖斯為何許物,就會被認為是來自德州的鄉巴佬。柏圖斯經此一躍而登龍門,也成就了魯芭夫人生前的遺願。
由於法國波爾多地區1855年的酒庄評級只針對梅多克區,並未將波美侯地區包括在內,因此柏圖斯酒庄酒遲遲未能得到官方的肯定。然而波美侯地區佳釀眾多,且品質極高,柏圖斯紅酒更是其中的翹楚,要求重新評級的呼聲不絕,但這個舉措還是在1961年宣告失敗,法國不願更改自1855年以來的傳統。雖然如此,柏圖斯酒庄仍被葡萄酒界尊為頂級酒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