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製葡萄酒用熬開了嗎
自製葡萄酒不用熬開,葡萄洗凈後加酒進行發酵即可
發酵是將葡萄皮汁中的糖分經酵母的作用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紅葡萄酒的前發酵過程是皮汁混在一起的,酵母在葡萄破碎時已接入汁中,因為葡萄皮上的白霜存在有酵母,所以自製葡萄酒在發酵時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
發酵的溫度最好在15~25℃,不應超出35℃,但用小型容器發酵,散熱較容易,一般可以達到不超過32℃.當皮汁裝入容器後,一般經過一天即可開始發酵。液面開始是平靜,這時已有微弱的二氧化碳氣泡產生,表示酵母已開始繁殖,經過2~3天有大量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結成一層帽蓋,口嘗果汁,甜味漸減,酒味漸增。發酵時每天應將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壓到汁內兩次,這樣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變酸,同時可將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
(1)白葡萄酒煎擴展閱讀:
自製葡萄酒的危害
自釀葡萄酒甲醇中毒可致失明、死亡 媒體報道,寧波張先生喝了1公斤自製葡萄酒後,頭暈眼花,雙眼視力模糊不清,醫生檢查,張先生患了中毒性急性視神經炎,視力一落千丈,最低到0.1。
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研究員王興紅曾指出,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酵母菌的主要代謝產物是乙醇,但同時也會產生甲醇。國外允許自釀葡萄酒,但是不允許用葡萄酒蒸餾提純白蘭地,就是因為如果不懂分餾,很容易造成有害物質濃縮。
甲醇有強毒性,用於工業,一些「假白酒」之所以造成受害人失明、死亡,多源自酒中摻雜了甲醇成分。
專家指出,市面上出售的食用葡萄往往並不適宜用來釀酒,因為食用葡萄的單寧含量比較少,而單寧是葡萄酒中的重要物質。自釀葡萄酒,要使用相對可靠的玻璃、陶瓷器皿作,而且發酵過程溫度也不要過高。
⑵ 白葡萄酒做菜 白葡萄酒可以做什麼菜
白葡萄酒可以做,教你做白葡萄酒燴雞
雞200克
輔 料:
土豆(黃皮)50克
胡蘿卜回25克
洋蔥(白答皮)20克
青椒25克
小麥麵粉5克
調 料:
香葉2克、植物油20克、鹽2克、白葡萄酒15克、奶油20克
把雞剁成三塊,用鹽、奶油、白葡萄酒腌漬,然後放麵粉拌勻,用熱菜油煎上色,控去油,烹上白葡萄酒,放入燜鍋內,加雞湯及香葉,沸後移文火燜,當燜到八成熟時把胡蘿卜(切塊)塊、土豆(切塊)塊,蔥頭(切塊)塊放入,燜熟後放鹽調好口味,再放上青椒(切塊)塊,微沸即可。
⑶ 白葡萄酒怎麼喝 揭秘白葡萄酒最好喝法
白葡萄酒單寧少、芳香物質少,風味也以輕巧細致為主,口感以酸為重點。
白葡萄酒種類繁多,搭配不同的食品可以喝出它們的不同風味。
未過桶的干白,其口感清爽,酸度高,非常適合餐前的開胃酒。適合配搭生蚝等蚌殼類的海鮮冷盤。清淡的蒸魚,或白灼的海鮮也很對味。味道稍濃一點的,可以配簡單烹調的雞胸肉或豬裡脊。乳酪方面則是常帶酸的山羊奶乳酪是最佳的選擇。
甘甜濃厚型的白葡萄酒,可以搭配更有分量的菜色。這一類以霞多麗干白酒為典型,通常經橡木桶發酵培養,口感圓潤,酒香也比較濃。與龍蝦、甘貝、螯蝦、螃蟹等做成的料理在口味上很契合;比較濃的,甚至可以配生煎鵝肝等較濃膩的前菜。加了鮮奶油醬汁的魚或禽類也可選擇這類白酒。不過,由於有橡木味,最好避免清淡的海鮮料理。
以麝香為代表的果香濃郁型干白酒,常有熱帶水果的甜香味,而且口感偏圓潤,酸度較低,獨特的風味非常適合用來搭配香氣濃郁,或富含香料、口味奇特的菜餚。麝香就特別適合難配酒的蘆筍。
半甜型的雷司令白酒,通常只是單喝,也可與較辛辣的印度菜、常帶甜味的日本料理或甚至有甜味的中式醬料特別契合,還可以和比較有個性的醬汁搭配,像咖哩、蝦醬、沙茶醬等搭配。另外,高酸度低甜度的甜品或者以水果入菜帶甜味的菜色,都值得一試。
甜味重的白酒類型眾多,貴腐甜酒香氣豐沛,口感濃甜,通常搭配飯後甜點最為恰當,也常被用來搭配肥鵝肝或是藍霉乳酪。葡萄結冰後榨汁釀成的冰酒,由於其酸味和甜味都很高,很適合搭配新鮮水果慕思或水果塔等。
另外,白葡萄酒一般需要冰鎮後才會更加好喝,而且從干甜角度而言,越甜的白葡萄酒所需要的溫度則更低,一般而言,干白葡萄酒是從8-13℃比較合適,而微甜的白葡萄酒則是從5-10℃比較合適,甜型葡萄酒以及起泡酒的話,那麼則是在5-10℃會比較合適。
⑷ 怎麼用白葡萄酒做牛排
1、材料:牛排一塊400g、白葡萄酒1/2杯。 橄欖油1大匙。 鹽、胡椒適量。黃奶油少許。
2、牛排先適當的調味
3、平底鍋加熱將牛排煎至喜歡的生熟度後,取出並置於主菜盤內 。
4、鍋內炒洋蔥、培根絲,軟化後倒進白葡萄酒 。
5、酒精成份蒸發後加進少許黃奶油、調成肉汁,並適當的調味,使用時淋於牛排上即可。
⑸ 哪些白葡萄酒適合烹飪美食
著有《法國葡萄採收季美食》一書的Rosi Hanson認為:「最基本的一點是——不要選擇自己不喜歡喝的白葡萄酒。」選擇烹飪用酒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菜品的風味特點、烹飪醬汁所需時間長短、大火煎炒還是文火慢燉……」美食書籍《英國名廚》的作者Pete Dreyer說:「如果選用白葡萄酒來製作烹飪醬汁,最需要考慮的就是一款酒甜度和酸度的高低。」「高溫爐火會使酒精蒸發,但甜性和酸性物質仍會留在鍋中,從而讓一款酒嘗起來更甜、更酸。所以,最好選用一款酸度適中的干型白葡萄酒來製作烹飪醬汁。」Fiona Beckett在她的烹飪新書《葡萄酒愛好者的廚房指南》中寫道:「什麼酒最適合用來做醬汁呢?我推薦酸度清爽、干型、未經橡木桶陳釀的白葡萄酒,像灰比諾(Pinot Grigo)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同樣的,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和霞多麗(Chardonnay)也是美食烹飪的理想助手。
Hanson說:「當然是要依據醬汁風格來選擇烹飪用酒了。」
「比如說,我們要調制一款適合搭配海鮮的法式黃油白沙司醬汁(Beurre Blanc,由黃油、葡萄酒、醋或檸檬汁配製而成)。因為這款醬汁黃油風味濃郁、口感飽滿圓潤,所以我們應該選擇一款偏干型、甜度較低的白葡萄酒,通過酸度來緩解油膩之感,讓醬汁風味達到完美平衡。如果有興趣,你還可以少倒些白葡萄酒,補充些青蔥來提提味兒。」
「有一類醬汁是需要先用少量油煎炸食材,然後再加些葡萄酒來混合鍋內的底料。對於這種醬汁,我習慣選用酸度適中的霞多麗葡萄酒。之所以不用高酸度的白葡萄酒,是因為高溫會讓酒嘗起來更酸,這可不是我想要的。」
Decanter首席餐飲評論家Beckett建議:「如果是煎制醬汁,那我們應該選用些品質較棒的葡萄酒。而如果是文火慢燉,選擇品質一般的酒就可以了。」
⑹ 白葡萄酒怎麼喝最好 如何搭配餐酒
搭來配如下:
源對於清淡無橡木桶味的干白葡萄酒來說,其口感清爽,酸度高,非常適合餐前的開胃酒。適合配搭生蚝等蚌殼類的海鮮冷盤。清淡的蒸魚,或白灼的海鮮也很對味。味道稍濃一點的,可以配簡單烹調的雞胸肉或豬裡脊。乳酪方面則是常帶酸的山羊奶乳酪是最佳的選擇。
甘甜濃厚型的白葡萄酒,可以搭配更有分量的菜色。這一類以霞多麗干白酒為典型,通常經橡木桶發酵培養,口感圓潤,酒香也比較濃。與龍蝦、甘貝、螯蝦、螃蟹等做成的料理在口味上很契合;比較濃的,甚至可以配生煎鵝肝等較濃膩的前菜。加了鮮奶油醬汁的魚或禽類也可選擇這類白酒。不過,由於有橡木味,最好避免清淡的海鮮料理。
以麝香為代表的果香濃郁型干白酒,常有熱帶水果的甜香味,而且口感偏圓潤,酸度較低,獨特的風味非常適合用來搭配香氣濃郁,或富含香料、口味奇特的菜餚。麝香就特別適合難配酒的蘆筍。
半甜型的雷司令白酒,通常只是單喝,也可與較辛辣的印度菜、常帶甜味的日本料理或甚至有甜味的中式醬料特別契合,還可以和比較有個性的醬汁搭配,像咖哩、蝦醬、沙茶醬等搭配。另外,高酸度低甜度的甜品或者以水果入菜帶甜味的菜色,都值得一試。
⑺ 白葡萄酒入菜應該怎麼做
上次做了幾道菜都是用紅葡萄酒入味的,這次用更清爽的白葡萄酒來做,星期日在家舒舒服服吃一頓自己炮製的大餐吧。
葡萄燉豬肉
材料:
1)草莓(現在的都是反季草莓了)
2)麝香白葡萄酒,最好是Muscat de Rivesaltes
3)兩個新鮮的橙子
4)60g的白糖
5)桂皮粉
做法:
1)將橙子的汁榨出來,然後加入麝香甜白葡萄酒,桂皮粉,白糖和一點橙皮一起小火煮5分鍾。讓味道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2)將草莓洗干凈,切成四塊,浸泡在溫熱的白葡萄酒調料里,放入冰箱一個小時以後享用。
法國的甜點多半甜得發膩,這款甜點有點小清新,又很容易做,比較適合中國人的口味。
有做了的廚友不妨曬曬照片唄!
⑻ 葡萄酒需要熬制嗎
材料:葡萄,多晶冰糖,已發酵的葡萄汁或酵母。
一,准備工作
1, 准備葡萄和器皿
重要是糖度高,皮厚實,顏色美,肉易化,自然熟。
然後 葡萄和器皿一定要搞干凈,無油消毒。要知道葡萄上的各種雜菌以及器皿上的油污可是會形成各種雜醇黴菌,及一些不知名的奇怪物質,是影響健康和口感的。
按一般的說法是用淡鹽水浸泡一會,然後沖掉鹽水,徹底風干,可以用電風扇吹,不能曬,這個耗時很長,甚至會晾一天。(還有許多人是用溫開水沖洗,說生水不好。以前我覺得不必,古代的生水是井水河水以及家裡大水缸里存的水,沒有消毒過程,現代的自來水就沒必要一定煮開了,只要沖後晾乾即可。不過後來考慮到晾乾的麻煩,沒干透的話涼白開畢竟比自來水放心不少。)
水洗確實很麻煩,針對家釀的小型特點,我創造了新方法,每粒葡萄都用布沾葡萄汁擦乾凈,這樣還能幫助發酵。過程有點辛苦,但是聽著音樂,吃著葡萄,一會也就搞完了,太節約時間了。
而且釀酒其實最主要是過程的享受,令人迷醉的幽香,寶石一樣色澤的酒液緩緩生長,讓人百看不厭。正是這種創造美好生命的享受,這種享受誘使著自釀葡萄酒愛好者們不斷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釀酒水平。每年的釀酒季,就像漫長的節日一樣快樂。
2,冰糖
冰糖是白砂糖經過溶解-高溫熬制-結晶而成的,由於其中經過了120度左右的高溫處理過程,所以其性狀發生了變化。白砂糖上火而冰糖下火,就是這個原因了。純凈的冰糖的口感醇正柔和,雜質少,釀成後導致上頭的雜醇也少。同時多晶冰糖有補中益氣,和胃潤肺,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但要注意有的多晶冰糖是添色素的。
注意這里的多晶體冰糖俗稱老冰糖、土冰糖、塊冰糖等,那種單晶冰糖並沒有這種功效的。
當然,它主要的功用是增加酒精度數,自釀葡萄酒酒為了保持葡萄汁原始的營養和醇香口感一般不煎酒,如果像酒廠那樣以毒攻毒大面積的滅絕性殺菌也不太放心的說,所以通過冰糖提高酒精度數到極限,利用酒精來中止發酵和殺菌。另一方面,發酵過程中
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沉澱,會有很好的殺菌和澄清作用,保證了成品葡萄酒的品質。
要知道一方面發酵不及時中止會變醋,另一方面據未最終證實的研究,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sereviciae):一般不被認為是條件性致病菌,但是也有少量的報告顯示出釀酒酵母具有致病能力。所以未經陳釀的酒導致上頭可能不僅是雜醇油的關系,是否和酵母有關呢?在黃酒釀造中,通常通過煎酒和陳釀祛除有害物質,是不是和酵母有關呢?我不知道。
3,器皿
玻璃,不銹鋼,陶器均可。
塑料製品最好不用,因為酒液是活的,也就是說發酵過程中的反應可能導致塑化劑溶解,這個是不健康的。這是網上閱讀得來的知識,根據我自己的體驗用過的塑料瓶確實有變脆的感覺,所以選擇了相信。當然,無奈時我也會用可樂瓶一類的應應急,只能說盡量不用。
還有就是如第一點中所述,需要清潔無油污。
4,溫度
釀酒季日最高溫度最好在30度以下,高溫有利於雜菌,而且成功發酵的話也會發酵過於徹底,這樣甲醇雜醇含量是超大的。
也就是說,長江流域。每年的9月是黃金釀酒期。10月呢?則會有從北方來的好葡萄。這時給發酵罐加個保溫措施也是可以繼續的。
主要是主發酵期融化果肉需要一定溫度,過濾後,其實溫度不宜超過18度,以15度為最佳。溫度越高,發酵速度越快,品質愈低。所以過濾後,要放家裡陰涼的地方。
5,酵母
預備酵母液,比如說活化好的酵母液,或者已發酵的葡萄汁,保障酵母菌的起點優勢。這里所說的已發酵葡萄汁, 可以用少量葡萄小瓶先釀一周,成功發酵了則取其純汁既是酵母液了。
瓶子是洗凈無油釀過葡萄酒的,形成了適合酵母菌的小環境,而且一開始就加入了發酵中的果汁,發酵時的泡沫就很清爽,潔白。如果泡沫黏糊糊的,易成膜狀,就是含有雜菌的代謝物或雜醇油了,不純潔。呵呵。
二,釀制方法:
1,將准備好的每粒捏開一個口子,不破碎,這是關鍵!讓果肉自然發酵並流出來。這果肉封在葡萄皮里發酵變成水的過程,很奇妙!可以看著葡萄像螃蟹一樣吐泡泡,漸漸的,飽滿的葡萄變成了薄薄的一層皮,漂浮起來。
2,然後將葡萄一顆顆丟進罐子里,堆碼過程中可以把葡萄分成幾層,每層之間是冰糖。十斤葡萄兩斤冰糖,少一點也可以,只是過濾後會提前停止發酵,沒糖了嘛。
3,最上一層如果需要滅菌,撒點白酒,因為最上一層是最危險的,容易感染雜菌,或長出白色有刺鼻醋味的東西或酸敗。。。。。但是不灑也可以,這是確保安全的保險措施而已。
4,
一開始就用單向閥或泡菜壇密封,減慢發酵速度,不用擔心酵母菌繁殖的問題,此時瓶里的氧氣已足夠啟動發酵了。這是要點中的要點,我們喝的是葡萄酒不是酵母菌酒,網傳的方法天天攪拌產生氧化作用,首先口感會更酸,其次酵母瘋狂繁殖產生水而不是酒精,溶解出皮渣中更多的苦澀酸性的物質以及雜醇油等等,也產生了大量苦味的酵母屍體。釀過米酒的人應會知道,酵母放多了酒會苦的。
以圖為例,我做的葡萄酒沉澱都很薄,雖然泡了二十多天才過濾,但是沉澱比泡七天的破碎法少,非常少。
這里不是酒廠,不需要快速發酵,酵母菌與氧氣結合雖然酵母菌生長快,但是副作用更大,影響酒的品質。無氧呼吸,勻速發酵才是王道。
同時最好別用果膠酶,今年我查閱了一些專業論文,那玩意對果膠的利用率是大了,但是雜醇也高了。我們無法准確計量甲醇和中和它,就得從源頭抓起,做到衛生,隔氧,平緩發酵,及早去皮渣,這樣比中和調配過的酒更健康。
附原文:「其實煮飯、煮菜,特別是蒸煮薯類,也會有甲醇產生(蒸煮促使果膠質水解從而產生甲醇),只不過最終食物中甲醇含量很小而已。 甲醇的源物質主要是果膠,果膠水解後才會產生甲醇,而葡萄果膠質主要在果皮上,發酵期間果皮基本不水解。」
5,
及早去皮渣,甲醇和雜醇來源於皮渣。而且發酵後期,葡萄皮會泡出一股怪味來,這是泡過頭了。我一般在二十天內過濾,有時十天,具體時間根據目測,肉化光了就可以啦。我曾經試過泡幾個月才過濾,此時酒和干紅差不多了,醇和,苦澀的味道還是會有,但是就我當時的體會來說,不酸。
6,
二次發酵,此時酒還不能喝,必須通過沉澱倒瓶揮發雜醇油中止發酵。如上面所說的,酵母可能也有致病能力,麵食經過高溫沒關系了,黃酒經過煎酒也沒關系,而不煎酒的酒就要通過提高酒精度數中止發酵,倒瓶再去掉雜質。此時可以用小口瓶滿瓶存放,各種方法單向密封即可。這個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我是不蓋嚴,然後扎塑料袋,發酵時塑料袋會充氣形成了土鱉單向閥。
7, 二次發酵差不多時,一般是一個多月,觀察方式為單向閥不怎麼冒氣了,可以選擇虹吸取其清液換桶倒瓶或殺菌。不殺菌也能長期保存,但慢慢的就不甜了,酒精度數會提高。殺菌是說稀罕甜酒的人,可以用加熱,冷藏,添白蘭地等方式提前終止發酵,維持原先的口感。
不管怎麼選擇都得先倒瓶,去掉沉澱。不可混入酵母泥,因為據說衰老死亡的酵母細胞壁會遇氧水解,產生苦味物質。也許沉澱一段時間後還會再倒瓶一次,然後陳釀,蠟封或糖燒化了封口。
要點都是要滿瓶,瓶子要肚子大口小。不然酸了就不好喝了,所以一定要注意隔氧,別整出一壇子醋來。
8,陳釀開始了,期間的溫度濕度如何保持呢?古人一般是挖地窖或埋藏。對於我們來說,冬天還好, 第二年度夏天要放冰箱冷藏,這一點相當重要,夏季的酷熱影響酒的品質。其實沒地方存放的話,最好在度夏前喝完算了,留一點放冰箱即可(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