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紅酒的起源
1855年,世界萬國博覽會在巴黎舉行,法國正值拿破崙三世當政。三世國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機會向全世界推廣波爾多的葡萄酒,而且想讓全國的葡萄酒都來參展。於是,他請波爾多葡萄酒商會籌備一個展覽會來介紹波爾多葡萄酒,並對波爾多酒庄進行分級 。這無異於去捅一個馬蜂窩,因為那些酒庄個個都很自以為是,然而勝出者只能有一個。於是波爾多商會把責任推託給一個葡萄酒批發商的官方組織Syndicat of Courtiers,讓他們將所有酒庄分為5級,每個吉倫特區的紅酒生產者都包括在其中一個級別里。兩周後,Syndicat of Courtiers拿出了他們的分級,包括58個酒庄,1個超一級,4個一級,12個二級,14個三級,11個四級和17個五級。超一級酒庄為:呂薩呂斯酒堡(d'Yquem),一級酒庄為:拉菲(Lafite-Rothschild)、拉圖(Latour)、瑪歌(Margaux)和紅顏容(Haut-Brion)。
幾乎所有的等級園均來自梅多克,唯一例外就是Haut-Brion(紅顏容,又譯奧比安),來自格拉夫產區。其他的產區也沒有包括在內,而且所有評出的酒庄全部集中在波爾多左岸地區,右岸的Cheval Blanc(白馬)這樣在18世紀就已經十分出名的酒庄也沒有包括在內,這不得不說明是這次分級制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時過境遷,許多法國波爾多紅酒庄園的風貌已大有改觀,庄園主歷經了數次變更,釀造方法也與先前有了不同,但這個分級法的原則至今仍被人們遵循,並推廣到法國乃至世界。古老的葡萄酒行會對波爾多來說,同樣值得一提。這是一個由社會名流和葡萄酒專業人士組成的非盈利性協會,他們身著古色古香的紅頂紅袍,系著白色披肩,舉行庄嚴盛大的儀式,隆重紀念與葡萄酒相關的節氣和活動。行會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波爾多是法國最大的AOC葡萄酒產區。同樣是波爾多AOC等級的紅葡萄酒,在分級上還大有不同,通常是酒標上標稱的產區越小,葡萄酒的質量越高,所以酒庄(Chateau Reverdi)的酒最為名貴。在波爾多縱橫十萬公頃的葡萄園上,遍布大小酒庄8000多個,出產的葡萄酒各具風格,縱是一街之隔,風味亦截然不同,這也是波爾多紅酒令人著迷的原因之一。酒城波爾多有句名言:酒是釀造師的孩子。意思是說,有了優秀的釀造師,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酒。波爾多瑪格麗紅紅酒的高貴源於它漫長而細致的釀造方式:葡萄汁在發酵過程中,浸皮的時間控制著紅酒清澈動人的顏色及酒中丹寧的含量;發酵完成後,需要將沉於發酵槽底的酒渣抽取出來,這是一段緩慢而耐心的過程;接下來是選出品質最好的酒,同時將不同品種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例結合。這樣不但可以提升酒的品質,還可以保留下不同品種葡萄的風味,而且能結合出更為獨特美妙的口味。經過幾個月或更長的時間,葡萄酒從橡木桶中裝瓶封蓋。此時的紅葡萄酒依然具有生命力,它們透過軟木塞緩緩地呼吸,繼續發生著奇妙的變化,漸漸達到成熟。因此,波爾多紅酒大多適宜長期保存,上佳的美酒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才能成熟。
「一串葡萄是美麗,靜止與純潔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但壓榨後,它就變成了一種動物,因為它變成酒以後,就有了動物的生命。」--威廉·楊格
法國紅酒世界聞名,法國不但是全世界釀造最多種葡萄酒的國家,也出產無數聞名於世的高級葡萄酒,其口味種類極富變化,法國生產的紅酒有六大生產地包括波爾多(Bordeaux)、勃艮第(Burgundy)、香檳(Champagne)以及阿爾薩斯(Alsace)、羅瓦河河谷(Loire Valley) 、隆河谷地(Cotes Rhone)等其中又以氣候溫和土壤富含鐵質的波爾多產地最具代表。
⑵ 法國葡萄酒文化的人類文明
法國著名化學家馬丁·夏特蘭·古多華(1772 1838)曾說過:「酒反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許多東西,它向我們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肉體和生命。它是涉及生與死、性、美學、社會和政治的網路全書。」 葡萄和酒的象徵意義在宗教上隨處可見。耶穌創造的有關酒的第一個奇跡是在佳娜的婚禮上,他把水變成了美酒。耶穌說:「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的父親是種植葡萄的農民。」對耶穌的門徒來說,酒是上帝之子的鮮血。在聖體聖事等儀式上,葡萄和酒受到了教士們的普遍青睞。在中世紀的藝術畫中,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被表現得像一串壓榨機下的葡萄。直到18世紀,人們還認為喝下去的酒會在體內變成血液。在疫病流行時,所有的人都會喝酒避邪。
酒會使人陶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醉酒在民間是神聖的。但基督教反對醉酒,因為「歡樂之源的酒會像毒蛇一樣咬人」。在古希臘,除了音樂家和舞蹈家,其餘人不得參加宴會飲酒。古羅馬男子嗅妻子之口以探其是否偷偷喝酒,如若聞到酒味則會將其處死。無神論與人文主義改變了宗教的嚴格戒律。哲學家柏拉圖和蒙田都曾提倡有節制地飲酒。在文藝復興時期,詩人贊美美酒帶來的創造力。在這一時期的文藝作品中,帝王和王子常以善飲的形象出現。 從很古老的時候開始,人們已將酒與藝術、善與美兄弟般地結合在一起。在希臘神話中,維納斯因為酒才與巴克科斯相逢,酒又因此被認為給人類帶來情愛和歡娛。幾乎所有的藝術都贊美美酒給人帶來的陶醉和靈感。
16世紀義大利畫家阿爾欽博托把金秋之神繪成酒神模樣,他們的形象既表現出青春的緊張,又表現出在轉瞬即逝的和諧中所煥發出的精神。畫家佛朗西斯科·德·科雅,查爾斯·福朗索瓦,德比涅,和奧古斯丁·赫努(AugusteRenoir)等的繪畫均就葡萄及葡萄豐收時的採摘場景加以表現,以展示大自然的慷慨無私。福朗索瓦·米勒的畫表現了箍桶匠酒桶的粗壯,亞吉納·布丹(EngèneBoudin)的畫表現的則是波爾多葡萄酒桶的運輸場面。
在伏爾泰的小說中,我們會讀到這樣的句子:「克拉里·艾黎克斯親手倒出泡沫濃濃的阿伊葡萄酒,用力彈出的瓶塞如閃電般劃過,飛上屋頂,引起了滿堂的歡聲笑語。清澈的泡沫閃爍,這是法蘭西亮麗的形象。」
⑶ 法國葡萄酒的發展歷史
最早的歷史:
公元前7000-5000年的亞美尼亞地區(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交界)-版波斯灣,公元前4000-3000年-希權臘、羅馬-歐洲大陸
中世紀之後:
羅馬帝國於公元5世紀滅亡,分裂出西羅馬帝國(法國、義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
⑷ 人在法國,如何將法國紅酒出口到中國,具體步驟是什麼在法國我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選擇抄香港注冊出口公襲司,後期操作單子的時候,手續簡單。
如果你因為關系的原因,需要在英國開公司,那也不是太復雜。
1。注冊英國公司;
2。去法國酒庄談判,談好代理對亞洲(中國)市場銷售的條件,簽訂代理協議(當然,是英文版的,和法文版的);
3.尋找國內的進口商,批發商和經銷商;
注意:如果你想自己做中國進口手續,你還要在國內注冊公司或者注冊英國公司的中國有限公司,做好酒類的手續(就是樓上的各位所說);
4。在媒體和網站做你的酒品的廣告;
5。定期舉行推介會,向大家介紹你的酒和你的品牌;
6。當然,你進入中國後,還要招募有專業知識的員工若干;
7。如果在國內運營公司,要協調好和行政許可部門和各個監管部門之間的關系。
⑸ 法國葡萄酒文化的歷史
法國的葡萄酒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臘人來到了法國馬賽地區,並帶來了葡萄樹和葡萄栽培技術。公元前51年,凱撒征服了高盧地區,正式地葡萄樹栽培便在此展開。隨著葡萄種植區域不斷向北擴展,公元3世紀,Bordeaux和Burgundy開始為供不應求的葡萄酒市場釀制葡萄酒。公元6世紀,隨著教會的興起,葡萄酒的需求量急增,加之富豪對高品質葡萄酒的需求,加快了法國葡萄酒業發展的腳步。中世紀時,葡萄酒已發展成為法國主要的出口貨物。
1855年,法國正值拿破崙三世當政。三世國王想借法國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機會向全世界推廣波爾多的葡萄酒,而且想讓全國的葡萄酒都來參展。於是,他請波爾多葡萄酒商會籌備一個展覽會來介紹波爾多葡萄酒,並對波爾多酒庄進行分級。這無異於去捅一個馬蜂窩,因為那些酒庄個個都很自以為是,然而勝出者只能有一個。於是波爾多商會把責任推託給一個葡萄酒批發商的官方組織Syndicat of Courtiers,讓他們將所有酒庄分為5級,每個吉倫特區的紅酒生產者都包括在其中一個級別里。兩周後,Syndicat of Courtiers拿出了他們的分級,包括58個酒庄,1個超一級,4個一級,12個二級,14個三級,11個四級和17個五級。超一級酒庄為:呂薩呂斯酒堡(d'Yquem),四個一級酒庄為:Lafite-拉菲(Rothschild)、拉圖(Latour)、瑪歌(Margaux)和紅顏容(Haut-Brion)。
幾乎所有的等級園均來自梅多克,唯一例外就是Haut-Brion(紅顏容,又譯奧比安),來自格拉夫產區。其他的產區也沒有包括在內,而且所有評出的酒庄全部集中在波爾多左岸地區,右岸的Cheval Blanc(白馬)這樣在18世紀就已經十分出名的酒庄也沒有包括在內,這不得不說明是這次分級制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這個分級制度內,同一級的酒庄也是有先後之分的,比如Mouton-Rothschild(木桐)就是二級酒莊裡的第一把交椅。但是這種做法招來了很多批評。1855年的9月,Syndicat of Courtiers給波爾多葡萄酒商會去了一封信,說明在同一等級內沒有先後之分,商會於是對名單進行了修改,統一級酒庄內按照字母順序排列,才將此事平息。 自從1855年後,酒庄的名稱、所有者、葡萄園甚至葡萄酒的質量都有很多變化。現在名列分級制度的等級園內的有61個酒庄。當然即便是酒庄更名易主,如果其歷史上是等級園,他還將保持等級園的位置。唯一的一次變動就是1973年,在Philippe Rothschild男爵不斷努力下,Mouton Rothschild(木桐)由二級酒庄升級為一級酒庄。也就形成了現在世所共知的「五大名庄」。
在此之後,格拉夫地區和聖·愛美隆地區在上個世紀中葉也進行了酒庄分級,只不過沒有像梅多克地區那樣分成5個等級。所有這些進入酒庄分級的酒庄都稱為「列級酒庄」,在酒標上能夠看到「Grand Cru Classe」的字樣。
時過境遷,許多法國波爾多紅酒庄園的風貌已大有改觀,庄園主歷經了數次變更,釀造方法也與先前有了不同,但這個分級法的原則至今仍被人們遵循,並推廣到法國乃至世界。古老的葡萄酒行會對波爾多來說,同樣值得一提。這是一個由社會名流和葡萄酒專業人士組成的非盈利性協會,他們身著古色古香的紅頂紅袍,系著白色披肩,舉行庄嚴盛大的儀式,隆重紀念與葡萄酒相關的節氣和活動。行會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波爾多是法國最大的AOC葡萄酒產區。同樣是波爾多AOC等級的紅葡萄酒,在分級上還大有不同,通常是酒標上標稱的產區越小,葡萄酒的質量越高,所以酒庄(Margaret Red)的酒最為名貴。在波爾多縱橫十萬公頃的葡萄園上,遍布大小酒庄8000多個,出產的葡萄酒各具風格,縱是一街之隔,風味亦截然不同,這也是波爾多紅酒令人著迷的原因之一。
酒城波爾多有句名言:酒是釀造師的孩子。意思是說,有了優秀的釀造師,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酒。
波爾多瑪格麗紅紅酒的高貴源於它漫長而細致的釀造方式:葡萄汁在發酵過程中,浸皮的時間控制著紅酒清澈動人的顏色及酒中丹寧的含量;發酵完成後,需要將沉於發酵槽底的酒渣抽取出來,這是一段緩慢而耐心的過程;接下來是選出品質最好的酒,同時將不同品種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例結合。這樣不但可以提升酒的品質,還可以保留下不同品種葡萄的風味,而且能結合出更為獨特美妙的口味。經過幾個月或更長的時間,葡萄酒從橡木桶中裝瓶封蓋。此時的紅葡萄酒依然具有生命力,它們透過軟木塞緩緩地呼吸,繼續發生著奇妙的變化,漸漸達到成熟。因此,波爾多紅酒大多適宜長期保存,上佳的美酒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才能成熟。
自從古代英勇無畏的水手把葡萄樹枝從尼羅河的山谷和克里特島帶到希臘、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再由此傳入法國之後,葡萄的種植和釀酒技術在這塊六邊形的國土上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提升和發揚光大。葡萄酒文化不僅表現了法蘭西民族對精緻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法國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
⑹ 法國紅酒的歷史
法國的葡萄酒文化是伴隨著法國的歷史與文明成長和發展起來的。葡萄酒文化已專滲透進法國屬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藝術及生活的各個層面,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世界政治、經濟與文化大國,法國葡萄酒文化也影響著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情趣。
法國的葡萄酒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臘人來到了法國馬賽地區,並帶來了葡萄樹和葡萄栽培技術。公元前51年,凱撒征服了高盧地區,正式地葡萄樹栽培便在此展開。隨著葡萄種植區域不斷向北擴展,公元3世紀,Bordeaux和Burgundy開始為供不應求的葡萄酒市場釀制葡萄酒。公元6世紀,隨著教會的興起,葡萄酒的需求量急增,加之富豪對高品質葡萄酒的需求,加快了法國葡萄酒業發展的腳步。中世紀時,葡萄酒已發展成為法國主要的出口貨物。
⑺ 紅酒什麼時候進入中國
現代意義上的葡萄酒釀造始於晚清的張裕葡萄酒廠
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其前身為煙台張裕釀酒公司,他是由中國近代愛國僑領張弼士先生創辦的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 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
1892年,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在煙台創辦張裕釀酒公司。大清國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和清廷要員王文韶親自簽批了該公司營業准照,光緒皇帝的老師、時任戶部尚書、軍機大臣翁同龢親筆為公司題寫了廠名。 「張裕」二字,冠以張姓,取昌裕興隆之意。張裕公司的創建,被北京中華世紀壇記載為中國1892年所發生的四件大事之一。至今,它已發展成為多元化並舉的集團化企業,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廠家 《張裕公司志》里有一句話:「盡管中國葡萄種植、釀酒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漢朝,但葡萄酒工業化生產實以張裕公司為開端。」在張裕之前,中國人餐桌上只有舶來的葡萄酒。恐怕誰也想不到,當年張弼士創辦張裕的起因,源自法國領事的一段閑話。1871年的一個夏夜,張弼士在印尼雅加達出席法國領事舉辦的酒會,當法國領事端著葡萄酒走近張弼士時,那位法國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他曾隨英法聯軍來到煙台,發現那裡漫山遍野長滿野葡萄,宿營期間士兵們採摘後私自釀成酒,口味竟然不錯。苦於征戰的法國兵甚至有過夢想,戰後留在這里開辦公司,專做葡萄酒生意。 此等閑話張弼士聽後卻多了一樁心事。此後,張弼士公務之餘考察 酒窖
了煙台的葡萄園種植和土壤水文狀況。1892年他斥資300萬兩白銀,購下煙台東部和西南部兩座荒山,僱傭兩千勞工開辟了1200畝葡萄園,又在市區近海處購地61畝,建起一座兩層生產工作樓。至此,中國第一座帶有現代工業色彩的葡萄釀酒公司初現格局。
⑻ 法國人怎樣喝葡萄酒
法國人在葡萄酒飲用過程中特別注重氛圍以及佐餐搭配。象法國這樣真正沉迷專紅葡萄酒的人會對它屬的色澤、氣味,甚至飲用的杯子都要一一加以區別。在不同的餐飲氛圍需要選擇不同的酒的品級。紅葡萄酒的品級越高,其酒味就越加錯綜復雜,因此只有用佳釀這個詞才能形容。紅葡萄酒的種類不同,其飲用的年份也不相同。一般而言,知名度高及個性獨特的紅葡萄酒,要經過長期成熟才能領會到個中的風味,而大部分的白葡萄酒就是要品嘗其新鮮的果香風味,因此它的飲用期限不能太長,要盡早飲用。品酒在法國被視為一種高雅而細致的情趣,鑒賞紅葡萄酒更是有閑階層的風雅之舉。品酒可區分成5個基本步驟:觀色、搖晃、聞酒、品嘗和回味。只要有敏銳的感覺和靈性,付出相應的耐心和時間,你一定可以領略其中的玄妙和悠然。
A 觀看
品評紅葡萄酒先從眼睛開始,因為紅葡萄酒的外觀是其健康程度、品質特性及藏釀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首先應審視酒瓶包裝,看酒瓶背面標簽上的國際條形碼是否以3字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