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葡酒知識 > 法國葡萄酒的故事

法國葡萄酒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1-01-13 22:43:55

1. 關於葡萄酒的故事

葡萄酒的起源
關於葡萄酒的起源,眾說紛紜,有的說,起源於古埃及,或古希臘,抑或希臘克里特島(Crete)。而據現有的葡萄酒檔案資料來研究分析,確切地說,應是一萬年前我們共同的祖先釀造了葡萄酒,從而隨著葡萄酒文化流傳到今天。
據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釀造技術,是隨著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從小亞細亞(AsiaMinon)和埃及,在到達希臘及其諸海島之前,先流傳到希臘的克里特島,再經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北非的利比亞和義大利,從海上到達法國瀕臨地中海東南的瓦爾省(Var)境內靠海的普羅旺斯地區和西班牙沿海地區;與此同時,通過陸路,由歐洲的多瑙河河谷進入中歐諸國。
在上述最早的發源地,在生活和勞動中,偶然發現了在大自然中早已生長著的野生葡萄,從而釀造出最原始的飲料,日後稱之為葡萄酒。人類隨著火的發現和應用,而進入捕魚、狩獵、家畜飼養和農業的時代。在此漫長的歲月中,穀物種子和葡萄苗木或葡萄蔓藤一起流傳於世,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考古學家考證,人類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葡萄酒釀造。通常認為,葡萄酒起源於公元前6000年的古波斯,那時有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
在新石器時代,瀕臨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納托利亞(Aratolia)(古稱小亞細亞)、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已成為部落的群居區。這是由於當時這些地區,氣候溫和與土地肥沃,所以遠離該地區的原始部族人,紛紛遷移至此定居。在綠樹成蔭的山丘地帶種植葡萄,而在平原地區的廣闊田野,從事農業生產。從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日漸向遠方流傳。
在希臘,在考古發掘中,在一座古墓窟里,發現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紀的浮雕;希神阿波羅(Apollon)和勝利女神(Victoire)共向造物主(God)敬獻葡萄的景觀;古希臘人喜歡葡萄酒。荷馬史詩中多次提到葡萄酒。古希臘的葡萄酒神是迪奧尼索斯(Dionysos).
在古埃及,特別在尼羅河河谷地帶,從發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學家發現一種底部小圓,肚粗圓,上部頸口大的盛液體的土罐陪葬物品;經考證,這是古埃及人用來裝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時期的納黑特(Nakht)古墓中,發掘出一幅壁畫(fresco),上有一站著面略向左側一方而穿一白色服裝的貴夫人,從其左腳跟起,經頭部向右腳跟,用一串葡萄蔓藤葉飾物圍著,而在其兩側,左為一狼頭人身,而右則為一美麗年輕的仕女,他們各擎一長圓形酒杯似向女主人從頭上澆葡萄酒之狀。
古羅馬帝國的軍隊征服歐洲大陸的同時也推廣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公元1世紀時,征服高盧 (今法國),法國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種植在法國南部羅訥河谷。2世紀時到達波爾多地區。古羅馬人喜歡葡萄酒,有歷史學家將古羅馬帝國的衰亡歸咎於古羅馬人飲酒過度而人種退化。古羅馬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
葡萄酒在中世紀的發展得益於基督教會。聖經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說「麵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視為聖血,教會人員把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作為工作。例如,法國勃艮第產區的葡萄酒釀造就歸功於修道士們的精心栽培及從羅馬遷居於阿維農的教皇們的喜好。
葡萄酒隨傳教士的足跡傳播世界。西方葡萄酒的在17世紀傳入中國也是傳教士所為。
1864年,葡萄蚜蟲災害曾席捲法國,法國的大部分葡萄園被毀,幸虧人們發明了把法國葡萄枝嫁接在抗蟲害的美國葡萄根上,才使法國葡萄種植絕處逢生。

據史料記載:
約離現今,耶穌基督誕生4000年時,由於海陸交通,縮短了時空距離,酒文化通過文人筆下的文章或詩歌流傳開來。此時的埃及,雖然它的農業。手工業和航海已很發達,但其進步的曙光才剛剛露頭……。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傳埃及神話中的地獄神的奧西里斯(Osiris)被公認為葡萄樹(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
至於對法國而言,從歷史的長河中,這與鄰國的義大利,日後成為世界四大陸上,栽種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最發達的國家,並從中得益非淺。當然,法國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適宜葡萄的生長。從8月開始的三個月中,從南向北,整個法國處於喜悅的葡萄收獲期。在此期間,法國的葡萄產區,沉湎於品嘗葡萄新酒的醇美的歡樂之中。
據法國兩位名畫家的作品中顯示出:
公元1574年到1665年,法國畫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 Poussin)畫的一幅畫:秋天,一群從巴勒斯坦來的打工者,正在法國葡萄園中採摘串串成熟的葡萄放入附近的籮筐中;
公元1789年至1863年,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斯(Eugere Delocrcix)所作的一大型壁畫:希神巴克科斯(Bacchus)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喂一頭大獅子。
此外,法國學者在墓葬中發現公元前一世紀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販正在出售葡萄酒給一位消費者的場景。

綜觀上述史話,葡萄酒為全人類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飲料,也為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於葡萄酒的起源說,已並不重要,讓它留待史學家們繼續去挖掘和研討的學術問題;而對於現代人來說,飲葡萄酒,尤其是名貴的葡萄酒,這是一種美好的享受,並為人類創造了一份不小的財富。

葡萄酒的歷史
[編輯本段]
考古學家證明,葡萄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起源不太明確的葡萄的釀造技術從沒有停止過改進,而實際上這又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
多少世紀以來,葡萄酒曾是一種保存時間很短的手工作坊產品。今天的大型商業化的葡萄酒產品應歸功於一些發明創造,如高質量的玻璃和密封的軟木瓶塞,以及19世紀法國葯物學家巴思特有關發酵的微結構的發現。
葡萄酒的演進、發展和西方文明的發展緊密相銜。葡萄酒大約是在古代的肥沃新月(今伊拉克一帶的兩河流域)地區,從尼羅河到波斯灣一帶河谷的遼闊農作區域某處發現的。這個地區出現的早期文明(西元前四千至三千年)歸功於肥沃的土壤所致,也是釀酒用的葡萄最初開始茂盛生長的地區。隨著城幫的興盛取代原始的農業部落,懷有領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從最早的腓尼基(今敘利亞)人一直到後來的希臘、羅馬人等――也廣泛地將葡萄樹種與釀酒的知識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個歐洲大陸。
當羅馬帝國於在西元五世紀滅亡以後,分裂出來的西羅馬帝國(法國、義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詳細記載了關於葡萄的收成和釀酒的過程。這些巨細靡遺的記錄有助於培植出在特定農作區最適合栽種的葡萄品種。西元768年至814年統治西羅馬帝國的查理曼大帝,其權勢也影響了此後的葡萄酒發展。這位偉大的皇帝預見了法國南部到德國北邊葡萄園遍布的遠景,著名布根地(Burgundy)產區的「可登-查理曼」頂級葡萄園(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經一度是他的產業。
大英帝國在伊莉莎白一世女皇的統治下,成為擁有一支壯大的遠洋商船船隊的海上強權。她的海上貿易將葡萄酒從許多個歐洲產酒國家帶到英國,英國對烈酒的需求,亦促成了雪莉酒、波特酒和馬德拉白酒類的發展。
在美國獨立戰爭的同時,法國被公認是最偉大的葡萄酒盛產國家。湯瑪斯•傑佛遜(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曾熱心地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論及葡萄酒等級,並且也鼓吹將歐陸的葡萄品種移植到新大陸來。這些早期在美國殖民地栽種、採收葡萄的嘗試大部分都失敗了,而且在本土美國的樹種和歐洲的樹種交流、移植的過程中,無心地將一種危害葡萄樹至深的害蟲給帶到歐洲來,其結果便是十九世紀末的葡萄根瘤蚜病,使絕大多數的歐洲葡萄園給毀於一旦了。不過,若要說在這一場災變中有什麼值得慶幸的事,那便是葡萄園的慘遭蹂躪啟發了新的農業技術,以及歐洲釀制葡萄酒版圖的重新分配了。
自20世紀開始,農耕技術上的利多發展使得各地釀制葡萄酒的業者,都可以保護作物免於遭到像黴菌、動物蟲害等常見的侵害。葡萄的培育和釀制過程逐漸變得科學化。同時本世紀也廣泛立法來鼓勵製造信用好、品質佳的葡萄酒。今天,葡萄酒在全世界氣候溫和的地區都有生產,並且有數量可觀的不同葡萄酒類可供消費者選擇。 從早期的農業社會一直到現在,葡萄酒釀造的進展歷程可說是一篇令人著迷不已的傳奇史;也披露出葡萄酒在西方文化中的根本意義。

2. 法國南部的奧克地區的葡萄酒都有哪些歷史故事呢

產區:奧克產區((Vin de Pay D'oc))
級別:IGP
年份:2010年
類型:干紅

葡萄品種:梅樂(Merlot),歌海娜(Grenache)
品鑒記錄:亮麗的紫紅色,香氣以新鮮的草莓和紅色水果為主,入口柔順,單寧絲滑是一款簡單易飲的美酒。餘味悠長,有一些淡淡的薄荷的味道。
飲用溫度:16-18度
配餐建議:口感柔和,在配餐上沒有特別的要求,搭配一些簡單的肉類即可。
試飲場合:適合各種場合
消費人群:適合剛開始接觸葡萄酒的人
產區故事:法國南部的奧克地區向全球提供質量上乘,品種越來越豐富的佳釀。這里的葡萄酒種類豐富,既有口感清新細膩、色調熱後淡雅、讓您輕盈飄繞的美酒,又不乏鮮艷絳紅、濃郁芬芳,令飲用者暢快淋漓的葡萄酒。這里陽光亮媚、氣象土壤都合適栽植葡萄。據考證,早在公元前 6 世紀,古希臘人就已經開端在此栽植葡萄 ,400 年後,古羅馬部隊的到來使這里成為法國最早的葡萄酒產地。歷史上,這里的葡萄酒不僅進貢過法國國王,從 17 世紀起還遠銷英倫和北歐。 1986 年,為了應對新世界葡萄酒的挑釁,奧克地域葡萄酒業有識之士決議變更傳統,范圍種植,下降本錢,適應新的花費習慣,出擊國際市場。為了保證質量,他們還將奧克地區餐酒「 Vin de PaysD'OC" 」作為一種法定稱號保存下來,並制定了嚴厲的質量尺度:必需由區內四省釀造,並採取法定的葡萄品種,堅持 100 %葡萄品種,並經地區委員會品嘗鑒定。現在,這里是法國最大的地域餐酒產地,葡萄種植面積達 30 萬公頃,法國人餐桌上的葡萄酒有 44 %來自於此。這里的范圍種植 , 緊急時刻,也使它成為法國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基地,和世界三大葡萄酒產區之一。

3. 法國葡萄酒的介紹

葡萄酒是以用新鮮葡抄萄果實或果汁,經完全或部分酒精發酵釀制而成的飲料。法國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產地,其生產葡萄酒的歷史悠久。法國最古老的超一級酒庄是呂薩呂斯酒堡。法國法律將法國葡萄酒分為4級:法定產區葡萄酒、優良地區餐酒、地區餐酒、日常餐酒。其中,法定產區葡萄酒佔全部產量的35%,優良地區餐酒佔22%,地區餐酒為15%,日常餐酒為38%。

4. 關於紅酒的小故事或傳說,請給我說一個!

葡萄酒為什麼有干紅呢?
這個問題說起來,可就話長啦……
首先,從歐洲的飲食習慣來說。一個地域的飲食習慣,決定了這個地域的人在用餐的時候搭配什麼樣的飲料。歐洲人做菜的方法只有3個:煎、烤、煮,他們不會炒、不會燉、不會蒸,所以食物的吃法遠遠不及中國(沒有的意思啊)。比如歐洲最愛吃的海鮮,他們只能先煮出來,然後再配上作料吃(不會中國的醬爆啦,紅燒啦之類的做法),所以海鮮經常很清淡,有時還有很大的腥味。這時如果再配上一支甜酒,海鮮的鮮味不但會被掩蓋,甜甜膩膩的味道恐怕下次不是不想喝這個酒了,而是不想吃海鮮了吧!再比如牛排,幾分熟的牛排灑上胡椒粉,真是美味啊!但是如果這時配上甜紅酒,甜甜的口味改變了本身偏鹹的牛排,而且也不能襯托出牛排的勁道。所以他們費勁了千辛萬苦,就是想要把葡萄酒中的糖去掉!還有他們吃菜的順序都是一道一道的,這個吃完了撤下盤子去,才上那道菜,相應的,白葡萄酒喝完了,才開始喝紅酒。還有還有,他們愛喝咖啡啊,而且是黑咖啡,因為他們喜歡吃苦,所以一些葡萄酒又苦又澀,正好對了他們的胃口……
再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歐洲人每天都吃那麼多的乳酪和黃油了,如果喝的飲料里再有n多的糖,那他們的身體早就完了,所以都靠干葡萄酒在這兒撐著呢!葡萄酒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類物質、鈣磷等多種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有的是從葡萄那裡來的,有的則是發酵過程中產生的。而產生的芳香類物質(如多酚類、黃酮類)也給葡萄酒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香氣和滋味,品評葡萄酒已經成為了葡萄酒愛好者飲用葡萄酒時最大的樂趣了。
我覺得根本不能怪中國人喝乾紅兌可樂,干白兌雪碧,因為我們就是喜歡口味甜啊,我們不喜歡吃苦啊!而且中國菜系那麼多,一個桌子上擺好幾道菜,只一種酒怎麼可能搭配的過來?不過兌可樂雪碧呢,不但把酒自身的特色都掩蓋了,最嚴重的是破壞了葡萄酒本身的香氣和酒體。所以愛喝甜口味的葡萄酒的人,完全可以選擇本身發酵出來就是甜酒的葡萄酒,甜酒里既有你想要的芳香、滋味和酒精,也能滿足甜甜的口感了!酒滿倉中就有你想要的各種類型的葡萄酒。

5. 拿破崙和葡萄酒有什麼故事

拿破崙和很多葡萄酒都有故事,不知道你問的哪一個
首先,這傢伙特好白蘭地,也喜歡咖啡。因此在遠征俄國的路上發明了著名的皇室咖啡。
第二,拿破崙的御醫為他身體考慮建議晚年建議他喝點產自香貝天的酒,結果他一喝就愛上了,所以在法國,香貝天的酒可是被稱為御酒的。據說拿破崙遠征俄國的時候帶了大批的香貝天隨行,結果隨著法軍的潰敗,俄國在歐洲邊境上四處可見一種沒有任何標簽的酒。據俄國商人稱這些都是繳獲來的御酒...當然,沒有一瓶是真的。
第三,拿破崙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勃艮第的武喬住過,那裡是勃艮第特級園最多的地方(Clos Vougeot本身就是一個特級園,不過通常認為,他最優秀的葡萄園是大德園)。1777年,他被父親大米拉波伯爵以激進之名關進伊夫堡。三年牢獄之苦後,他竟不回巴黎而直接來到杜福爾酒庄。在他後來寫的回憶錄中,他說在杜福爾酒庄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為快樂的時光。「白天在索恩河邊陪著葡萄曬太陽,晚上在酒窖里聞香得鑽心得酵母味……
之後的故事上邊的朋友已經提到過了~
總之。可以看出:1.和所有巴黎貴族一樣,拿破崙是個勃艮第控
2.和所有巴黎貴族一樣,拿破崙喜歡亂搞風流韻事
3.和所有巴黎貴族不一樣,拿破崙個頭很矮..

6. 求一本愛情小說的書名,內容有關法國葡萄酒的,愛情故事,大概是講女孩和男孩在法國發生過愛情,後來女

真的是好肉麻!居然有這樣的問題

7. 求關於葡萄酒的故事

古希臘的酒神是誰?
古希臘神話里的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是葡萄酒與狂歡之神,也是古希臘的藝術之神。據最流行的傳說,他是宙斯(Zeus)和西姆萊公主(Semele)所生的兒子。宙斯的妻子赫拉(Hera)是只醋壇子,凡是宙斯與別人相愛,她一定要作陷害性的報復。赫拉勸誘懷了孕的西姆萊公主請求宙斯現出本相,以證明愛情的神聖性。原來,宙斯與人間女子相愛時,都以化身出現。在西姆萊的請求下,宙斯表示同意。宙斯是希臘宗教和神話里的主神,他的威力太大,西姆萊這個凡間女子無法承受,結果被雷霆擊死。宙斯從西姆萊的腹中取出未足月的胎兒,縫入自己的大腿。宙斯在這段時間里成了瘸腿。兒子足月後出生,取名為「狄奧尼索斯」 意思是「宙斯瘸腿」。這樣,狄奧尼索斯出生過兩次。
狄奧尼索斯的生死神奇傳說以及他同美女阿里阿德涅的婚姻,使得他在有些地方,人們幾乎把他和太陽神阿波羅(Apollo)同等對待。酒神的表徵是一個由常春藤、葡萄蔓和葡萄果穗纏繞而成的花環,一支杖端有松果形物的圖爾索斯杖和一隻叫坎撤洛斯的雙柄大酒杯。在早期的繪畫藝術中,他被描繪成一個蓄須男子,但後來又變成了一個有女性味道的青年男子,並常由女祭司們陪伴和長笛演奏者們簇期著。希臘國家博物館的古幣館中陳列著一枚鑄有狄奧尼索斯頭像的古希臘錢幣。酒神面帶希臘眾神所共有的平靜表情,他的頭發用葡萄蔓結成發髻,葡萄葉裝飾著他的前額,猶如頭戴王冠。
早在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就有了「大酒神節」(Great Dionysia)。每年3月為表示對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舉行這項活動。人們在筵席上為祭祝酒神狄奧尼索斯所唱的即興歌,稱為「酒神贊歌」(Dithyramb)。與比較莊重的「太陽神贊歌」相比,它以即興抒情合唱詩為特點,並有蘆笛伴奏,朗然起舞的酒神贊歌受到普遍的歡迎。到公元前6世紀左右,酒神贊歌開始負盛譽,並發展成由50名成年男子和男孩組成的合唱隊、在科林斯的狄奧尼索斯大賽會上表演競賽的綜合藝術形式。偉大的酒神贊歌時代也是偉大的希臘抒情合唱詩盛行的時代,井導致了古希臘戲劇、音樂藝術的發展。古希臘的悲劇、喜劇和羊人劇都源於「大酒神節」。
羅馬的酒神是誰?
羅馬帝國時期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他是葡萄與葡萄酒之神,也是狂歡與放盪之神。在羅馬宗教中,有為酒神巴克斯舉行的酒神節(Bacchanalia)。這個節日從義大利南部傳人羅馬後,起初秘密舉行,且只有女子參加,後來男子也被允許參加,舉行的次數多達一個月5次。節日期間,信徒們除了狂飲外,還跳起狂歡的酒神節之舞。這種成了狂歡酒宴的節日使羅馬元老院於公元前186年發布命令,在全義大利禁止酒神節。但多年來這一節日在義大利南部卻沒有被取締。
有關巴克斯酒神的出生,在梵蒂岡博物館收藏的一塊古代浮雕上記錄了與狄奧尼索斯類似的場景。從西姆萊女神腹中取出巴克斯後,朱庇特主神( Jupiter)將孩子置於大腿中三個月,從浮雕中可以看見巴克斯足月後正從父神的腿中降臨出來。此時,站在一旁的畜牧神海爾梅斯(Hermes)手捧衣衫,准備為幼神接生,而掌握生、死、命運的三位帕爾卡女神(Parques)則要為新生的幼神禱告。十七世紀義大利著名畫家卡拉瓦喬,以他「無情的真實」表現手法創作了《年青的巴克斯》等多幅已克斯酒神形象。
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美國蓋洛(Gallo)葡萄酒公司的蓋洛牌商標上,畫了一隻公雞,公雞的上端則畫了一個穿寬松長袍的羅馬酒神巴克斯,並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快樂的蓋洛老爺爺」。該公司在各地搞促銷活動時,還常常僱傭一個人穿著寬松長袍,裝成巴克斯酒神的樣子,身前身後還各掛一塊廣告牌,上面寫著:「啊哈,快樂快樂,請買蓋洛」。巴克斯酒神在羅馬帝國時期名聲不好,在羅馬的教義中作用也不大,但『移民」到美國後,即展示了非凡的廣告魅力,使蓋洛公司的葡萄酒佔領美國25%的市場,並成為美國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商,蓋洛兄弟也從赤貧的義大利移民後裔,成為美國酒王。
諾亞( Noah)醉酒是怎麼回事?
古希臘人和羅馬人有他們的葡萄酒神,希伯萊人則有自己的有關葡萄和葡萄酒的傳說。《聖經·舊約·創世記》是希伯萊民族關於宇宙和人類起源的創世神話。書中記載,上帝(God)在創造了宇宙、世界、光明與黑暗以後的第三天,開始在地球上創造有生命的植物,其中也包括葡萄。第五天則創造了各種動物;第六天,他用泥土創造了世上第一個男人——亞當( Adam),然後,取亞當的肋骨創造了第一個女人——夏娃(Eva),他們就是人類的祖先。
亞當與夏娃的子孫中,有一個名叫諾亞的男人,十分虔誠地信奉上帝,而且十分善良。當上帝發現世上出現了邪惡和貪婪後,決定要用洪水淹沒世界,但願意赦免諾亞一家。諾亞遵循上帝的旨意,挑選世上潔凈的植物和配對的動物,帶著他的三個兒子,登上了漆過松脂的柏木大船,即著名的諾亞方舟( Noah』sark)。上帝連降了四十晝夜的滂沱大雨,洪水泛濫,水位比大地上最高的山峰還高出七公尺。150天以後,洪水漸漸退去,世上就剩下諾亞一家和方舟里的動植物。
此後,諾亞開始耕作土地,開辟了一個葡萄園,並種下了第一株葡萄。後來,他又著手釀造葡萄酒。一天,他喝了園中的酒,赤身裸體地醉倒在帳蓬里。他第二個兒子可汗( Coham)看見後,去告訴兄弟西姆(Sem)和雅弗(Japhet),後兩人拿著長袍,倒退著進帳篷背著面給父親蓋上,沒有看父親裸露的身體。諾亞酒醒後,就詛咒可汗,要神讓可汗的兒子迦南一族做雅弗家族的奴隸。自己酒後失禮,卻遷怒於兒子,更有甚者,還要罰自己的孫子為奴。『酒後無德」,看來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
《聖經》里,隨處可見葡萄園與葡萄酒的記載。據法國食品協會( S0PEXA)的統計,《聖經》中至少有521次提到葡萄園及葡萄酒。
1872年,英國博物館的約翰·史密斯成功地解釋了巴黎盧浮富所藏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該篇文字被命名為「伊爾加美許敘事詩」,其中第九、十兩章記敘了大洪水來臨之前,人們造方舟以便乘坐的故事。在敘事詩中,提到了僱主請造船工人飲用葡萄釀成的紅、白葡萄酒。
古埃及的酒神是誰?
俄賽里斯(Osiris)是古埃及主神之一,也是公認的葡萄樹(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他統治已故之人,並使萬物自陰間復生,如使植物萌芽,使尼羅河泛濫等。對俄賽里斯的崇拜遍及埃及,而且往往與各地對豐產神和陰間諸神的崇拜相結合。在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67-前1085)以前,俄賽里斯的形象是一具干屍,雙臂交叉在胸前,一手拿著彎仗,另一手拿著連枷,額下胡須編成辮,頭戴阿特夫冠,即上埃及白色王冠,兩側各飾一根紅色羽毛。
什麼法典是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
就如同建在古巴比倫城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被徹底毀掉一樣,文明古國巴比倫的文獻大都湮滅了,卻留下了極有價值的《漢穆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漢穆拉比(?-公元前175O)是巴比倫第一王朝的第6代國王,自公元前1792-前1750年統治巴比倫。他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並把首都巴比倫城(位於伊拉克巴格達之南88公里)建成財富顯赫的商業和行政中心。漢穆拉比在位期間,提倡科學,獎勵學術,頒布了著名的《漢穆拉比法典》。法典被刻在巴比倫馬爾杜克神廟內一座閃長岩石柱上。這282條法律包括經濟條款、家庭法,以及刑法和民法。其中就有4條是關於酒的買賣以及飲酒的規定。據專家們的意見,該法典中所指的酒就是葡萄酒。因此,古巴比倫的《漢穆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

8. 法國葡萄酒的發展歷史

最早的歷史:
公元前7000-5000年的亞美尼亞地區(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交界)專-波斯灣,公元前4000-3000年-希臘、羅屬馬-歐洲大陸
中世紀之後:
羅馬帝國於公元5世紀滅亡,分裂出西羅馬帝國(法國、義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

9. 紅酒拉菲故事

拉菲葡萄酒是拉菲庄園出產的享譽世界的法國波爾多葡萄酒之一。拉菲庄是由一名姓拉菲(Lafite)的貴族創園於1354年,在十四世紀已相當有名氣。到了1675年她由當時世界的酒業一號人物希剛公爵(J. D. Segur)購得。今天中國品牌網小編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就是拉菲葡萄酒的品牌故事。
希剛當時在酒界叱吒風雲,他同時擁有頂級的歷史名庄拉圖(Chateau Latour)、木桐(Chateau Mouton)和凱龍世家(Chateau Calon-Segur)。法王路易十四曾說希剛家族可能是法國最富有的家族。在十七世紀,法國基本上是勃艮第(Burgundy)酒的天下。而當時上流社會的著名「交際花」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迪因在羅曼尼酒庄的爭奪中,輸給了路易十五的堂兄弟,波旁王朝的親王,康帝親王(Prince de Conti),因而把興趣轉投向拉菲,令拉菲往往成為凡爾賽宮貴族們的杯中佳物。
1755年希剛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去世後,拉菲產權進入了一段較為混亂的歷史時期。但拉菲酒的品質依舊不為人失望。直至1868年詹姆士·羅斯柴爾德爵士(Baron James Rothschild)在公開拍賣會上以天價四百四十萬法郎中標購得。該家族擁有拉菲庄一直至今,而且一直能把拉菲庄的質量和世界頂級葡萄酒的聲譽維持至今。
波爾多在1855年對該區的名庄進行了評級。當時他們在多如繁星的庄園中選出了61個最優秀的名庄叫作Grand Cru Classe(中文可稱作列級名庄)。在61個中又分為5個級別。其中第一級有四個,它們分別是拉菲庄園(Chateau Lafite)、拉圖庄園(Chateau Latour)、瑪歌庄園(Chateau Margaux)和紅顏容庄園(Chateau Haut - Brion)。而四個中拉菲排名第一。後將二級酒庄「武當王」提升為一級酒庄,所以現在又稱「五大名庄」。
美國的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不單是總統,他還是十八世紀最出名的酒評家。相當於今天的世界頭號評酒大師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瓶1787年由托馬斯傑弗遜簽名的拉菲以十萬五千英鎊的高價由Forbes雜志老闆Malcolm Forbes投得。創下並保持了世界上最貴一瓶葡萄酒的紀錄。
拉菲庄園的土壤及所處地方微型氣候(Micro Climate)得天獨厚。拉菲庄園總面積90公頃,每公頃種植八千五百棵葡萄樹。其中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佔70%左右,梅樂(Merlot)佔20%左右,其餘為嘉本納弗郎(Cabernet Franc)。平均樹齡在四十年以上。每年的產量大約三萬箱酒(每箱12支750ml算)。此產量居所有世界頂級名庄之冠。以此產量及其能維持的價格相比,拉菲庄的成就真是無人能及。拉菲庄的葡萄種植採用非常傳統的方法,基本不使用化學葯物和肥料,以小心的人工呵護法,讓葡萄完全成熟才採摘。在採摘時熟練的工人會對葡萄進行樹上採摘篩選,不好不採。葡萄採摘後送進壓榨前會被更高級的技術工人進行二次篩選,確保被壓榨的每粒葡萄都達高質要求。在拉菲每2至3棵葡萄樹才能生產一瓶750ml的酒。為了保護這些矜貴的葡萄樹,如沒有總公司的特約,拉菲庄一般是不允許別人參觀的。除此之外,拉菲庄還是出名願花重本僱用最頂級釀酒大師的名庄。拉菲酒的個性溫柔婉細,較為內向,不像同產於菩依樂村的兩大名庄拉圖和武當王的剛強個性。拉菲的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順,所以很多葡萄酒愛好者稱拉菲為葡萄酒王國中的「皇後」。
在拉菲酒庄,2-3棵葡萄樹才能產一瓶紅酒,整個酒庄年產量控制在2—3萬箱(每箱12支,每支750ml)。由於供不應求,拉菲紅酒的預訂都是在葡萄成熟的半年前進行,而且每個客人最多隻能預訂20箱。而年代久遠的拉菲紅酒,更是存世稀少,因此受到紅酒收藏家的狂熱追捧。
拉菲酒的苛刻標准使副牌拉菲珍寶也具有了與正牌相近的品質。由於它含有的梅洛比例比正牌要高,加之其產地卡許阿德台地的風土特徵,它又具有獨特的個性。酒的名字來自於與拉菲古堡所踞的小山丘接壤的卡許阿德台地,此處的幾個地塊於1845年被拉菲古堡購入。
19世紀時,卡許阿德的酒與拉菲分別銷售, 後來,卡許阿德這一名字被用於標識拉菲古堡的副牌酒。副牌酒最開始被稱為「卡許阿德磨坊」,從1980年代起更名為拉菲珍寶,30年來釀造拉菲酒的苛刻標准使副牌拉菲珍寶也具有了與正牌相近的品質。
2012年3月,很多葡萄酒愛好者高喊「拉菲來了」——由葡萄酒企業法國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投資的拉菲酒庄項目在山東蓬萊正式開工建設。經過在中國15年的種植基地考察後,蓬萊成為繼阿根廷、智利之後,全球第三、亞洲唯一的拉菲生產基地。3月11日,法國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投資的拉菲酒庄項目在山東蓬萊正式開工建設。據了解,拉菲集團未來將在蓬萊建成一座中西合璧的葡萄酒堡和25公頃葡萄種植園,每年將產出12萬瓶拉菲酒。
目前,拉菲年產量最多是24萬瓶。據浙江省工商局的調查,拉菲每年在中國市場大約能分到5萬瓶。年產24萬瓶的拉菲,分到中國市場約5萬瓶,可是中國一年卻能消耗200萬瓶,多出來的上百萬瓶「拉菲」究竟從哪裡來的?
在2012年2月,浙江省工商局查處了義烏市程盛副食品商行經銷裸裝葡萄酒一案。據了解,程盛商行老闆分別從河北昌黎、山東煙台購入了大量裸瓶葡萄酒,又在香港注冊了「法國拉菲葡萄酒(香港)有限公司、法國皇家卡斯特庄園有限公司」等兩家銷售公司,然後再將自行印刷的這兩家空殼公司的標簽貼在裸瓶上,使國產酒搖身變成了名牌酒。形形色色的山寨拉菲紅酒,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經濟中等發達的城市,從場所上看,「傍名牌」的「XX拉菲」主要集中在KTV和酒吧,而偽造商標的純粹假酒,反而集中在會所等高檔消費場所。

10. 葡萄酒與名人的故事

查理曼大帝改紅為白: 在勃艮第產區,有家頂級酒庄叫"高頓-查理曼酒庄",是法國著名的白葡萄酒酒庄。傳說,這里原產上好的紅葡萄酒,公元8世紀時,法國國王查理曼大帝飲用此酒,怕 此酒染紅了他的大白鬍子,下令改紅為白,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白葡萄酒Corton-Charlemagne。
=================================================
拿破崙獨愛香貝丹紅葡萄酒Chambertin: 拿破崙的御醫建議他飲用"香貝丹"Chambertin紅葡萄酒,拿破崙每次出征都隨軍攜帶一車香貝丹紅葡萄酒,酒桶上刻上N標記。拿破崙自己飲用,也御賜下屬。傳說,滑鐵盧一役,他因未飲此酒而心情不佳,遂致戰敗。
=========================================================

龍船庄就在聖祖利安村靠近吉隆河邊的土地上,後花園一直延伸到河邊 龍船庄,因此可看到來往的船隻甚多。往來船隻上的人知道海軍總將Duc D'Epernon就住在庄園內,為了表示對他的臣服和敬仰,都自覺向他敬禮。但由於河面太寬,用手敬禮未必能被看見,因此他們後來以斜下半帆以示敬禮。久而久之,這就成為了不成文的約定。船員們經過這里河面上都在大聲喊「Baisse-Voile,就是法文的下半帆之意。總司令聽見後明白其意,非常喜歡。所以決定酒庄的標志就以一艘下著半帆的龍船為記,並以象音單詞「Beychevelle」代表「Baisse-Voile」作為酒庄名字。此乃龍船酒標和名字的傳奇故事。總司令和夫人經常住在酒庄,所以還蓋起了大型的酒庄城堡和後花園。直到現在人們還稱之為波爾多的凡爾賽宮,是波爾多最大的酒庄城堡。
===========================================================

在十七世紀,法國基本上是勃艮第(Burgundy)酒的天下。而當時上流社會的著名「交際花」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迪因在羅曼尼酒庄的爭奪中,輸給了路易十五的堂兄弟,波旁王朝的親王,康帝親王(Prince de Conti),因而把興趣轉投向拉菲,令拉菲往往成為凡爾賽宮貴族們的杯中佳物。1755年希剛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去世後,拉菲產權進入了一段較為混亂的歷史時期。但拉菲酒的品質依舊不為人失望。直至1868年詹姆士·羅斯柴爾德爵士(Baron James Rothschild)在公開拍賣會上以天價四百四十萬法郎中標購得。該家族擁有拉菲庄一直至今,而且一直能把拉菲庄的質量和世界頂級葡萄酒的聲譽維持至今。
========================================================

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在哲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等領域是一代偉大的導師,而且他們在品評葡萄酒方面也不愧為權威人士。馬克思在寫給他女婿保爾-法拉格的父親(親家公)佛郎斯瓦-法拉格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衷心的感謝您寄來的葡萄酒。我出身於葡萄酒產區,自己也是葡萄園主,所以能恰當的鑒賞和品評紅酒。我和路德(馬丁-路德)老頭一樣的甚至認為,不喜歡葡萄酒的人永遠不會有出息(永遠沒有無例外的規則)」。馬克思在這里引用了馬丁-路德的原話,高度評價了葡萄酒。但馬克思是一個思維嚴謹的人,所以他在那個「不喜歡葡萄酒的人永遠不會有出息」後面又加上了(永遠沒有無例外的規則)。
=====================================================

凡·高在1886年到達巴黎後,就中了酒神的咒語,從此,酒如影隨形地跟著他直到生命的盡頭。

從事創作的人,多少希望借著喝酒引發內心深處的狂想。凡·高象別的藝術家一樣,到酒館里去尋找靈感,捕捉人生百態。在巴黎時他常進出鈴鼓酒館,喝酒交朋友或是尋找適合的模特兒。《鈴鼓咖啡屋的女人》就是以老闆娘為描繪對象,凡·高抓住雅歌斯蒂納空洞、漫不經心的眼神,盛著酒的杯子大模大樣地放在桌上,點出整幅畫的情景。

1888年,凡·高離開巴黎到南方尋找平靜,但飲酒仍在他的生活中揮之不去。凡·高住在阿爾時,常常去咖啡屋觀察那些消沉的靈魂。在《夜間的咖啡屋》這幅畫里,畫面人物散發著頹廢的氣息,像是喝醉的落魄漢縮在椅子上,打撞球的人一臉倦容,還有躲在一角幽會的情侶。整個咖啡館里,空盪盪的。畫中濃烈的黃、紅、綠形成強烈的對比,像是在高溫下空氣蒸騰的景象。在阿爾,他在酒館里花掉大半的生活費用,使他走向瘋狂之途。

他與沉淪的人感同身受,但是畫畫卻使他超越自我的限制,展開生命的光采。唯有作畫,才能使他的感情與能量得到釋放,作畫是為了生活,而喝酒則是為了作畫。凡·高就是在不斷的酗酒、畫畫中,耗盡了他的理想和精神。他在麥田裡自殺,讓血流下來滋養大地。就像法國劇作家阿爾托所說:「這血、這酒,雖然陰郁卻喜悅,散發出苦澀的酒味…….」。

閱讀全文

與法國葡萄酒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