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描述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的口中品嘗
來源: 北京葡萄酒在線 作者 陸江 Total Views: 26263
關鍵詞:品嘗
1. 直觀感受部分:這部分包括味道,酒體和風味。
主要涉及的是用你口中的味覺、觸覺和嗅覺來感知葡萄酒的味道,酒體和風味。
味道:在白葡萄酒里通常比較容易出現甜和酸的味道。
白葡萄酒里含有甜味,一般來自於酒中的殘糖。主要是由於葡萄發酵時沒有把葡萄里的糖份完全轉化為酒精造成的。保留的甜度對品嘗者來說,有可能很明顯,也有可能感覺不到,這主要取決於濃度和每個人對糖的敏感度。
糖份能夠增加口中粘稠、膩的感覺;
酒精能減弱甜的感覺;
成熟的水果香氣會帶來甜的感覺;
白葡萄酒里含有多種酸,象醋酸、檸檬酸、乳酸和蘋果酸。酸能增加清新尖脆的口感;酸也能使酒中的果香感覺更新鮮活躍。
酒體:指的是酒在口中的重量和濃稠感覺。酒的成分組成了酒體,包括酒精、萃取物、糖分和單寧。
我們可以通過對牛奶的形容,使酒體的概念能比較容易地理解。脫脂牛奶在口中的清淡和水感,可以表述為「輕酒體」;全脂牛奶的略微濃稠,可以說是「中等酒體」;奶油的濃郁,可以被認為是「厚重酒體」。
風味:酒的風味通常就是指葡萄酒在口中的香氣。有時你可以在口中感覺到的香氣種類比鼻子聞的會更多,有時候卻要少些。
2. 總結部分:這部分包括收尾,平衡和復雜性。
收尾:指的是葡萄酒風味在咽下後在口中停留的時間。收尾有短暫、中等和長。一般認為收尾越長,酒質越好(當和味道是令人愉悅時)。回味指的是在較長收尾時反映出來的風味。
平衡:說一款葡萄酒是平衡,或和諧,指的是這款酒不是某項結構組成(酸度、酒精感、甜度或者單寧感)突顯,而是各項均衡。想一想在交響樂中各種樂器的演奏,追求的就是和諧,而不是單一用喇叭或小軍鼓突出的吵鬧。所以如果一項或是幾項(非全部)為主導,這酒就會被描述為「不平衡」、「生硬」或「散亂」。在白葡萄酒中,主要的因素是酸、酒精和甜度或者果味(甜度反映的是糖在酒中的味道;果味主要是成熟水果的風味)。這些因素有以下的關系:
酸度是靠酒精和甜度和果味來平衡的;
一款平衡的白葡萄酒應該是在口中感覺清新活躍,而不是太尖酸,或是太膩,或是來自酒精的熱感;
一款酸度過高的白葡萄酒,會讓人感覺尖酸甚至酸敗;
一款酒精過多的白葡萄酒,會使口中、咽喉有明顯熱感,就象白蘭地或干邑等蒸餾酒在口中的感覺一般;
一款糖份過多的白葡萄酒,會使口中感覺發膩和粗重;
所以可以說,較長的收尾和平衡是葡萄酒優質的一個標志。
復雜性:所有偉大的葡萄酒都是復雜的。復雜特質的葡萄酒有著多種不同的酒香和風味。一款酒如果是特別復雜的話,每次你嘗的時候,都會發現不同的風味或微妙的差別;風味在你的杯子里不斷發展變化。對應的來說,一款帶有很少香氣和風味的葡萄酒,我們稱之為「簡單」。當然葡萄酒並不是說一定要復雜才能令人愉悅的;很多簡單易飲的葡萄酒也能帶給我們不少快樂。
Ⅱ 白葡萄酒是不是白酒
不是的。白葡萄復酒,用優質葡制萄釀制,參照國際名牌葡萄酒生產工藝,經發酵陳釀而成。酒度12%,糖分1.5%以下,衛生指標符合國家規定,酒液呈果綠色,清澈透明,氣味清爽,酒香濃郁,回味深長,含有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具有舒筋、活血、養顏、潤肺之功效。
白酒是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解放後稱為白酒。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Ⅲ 白葡萄酒是什麼顏色的
白葡萄酒是果綠色的,清澈透明。
白葡萄酒,用優質葡萄釀制,參照國際名牌葡萄酒生產工藝,經發酵陳釀而成。酒度12%,糖分1.5%以下,衛生指標符合國家規定,酒液呈果綠色,清澈透明,氣味清爽,酒香濃郁,回味深長,含有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具有舒筋、活血、養顏、潤肺之功效。
大部分白葡萄酒適合即飲,在上市3年~5年期限內飲用最佳,香氣、口感都處於成年期。
(3)白葡萄酒指擴展閱讀:
白葡萄酒的相關知識
1、我國古代釀造葡萄酒就有了名氣,近代葡萄酒的釀造始於清末,是由1892年山東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開始的。解放以來,我國葡萄釀造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其品種豐富多彩,按酒色分,有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淡紅葡萄酒、桃紅葡萄酒、橘紅葡萄酒等。
2、 葡萄酒的釀造工藝,既繼承傳統的操作方法,又不斷革新,一般經過選料、破碎、榨汁、主發酵、後發酵、貯藏、澄清、裝瓶等過程。
3、出廠日期和保質期:葡萄酒一般沒有保質期一說,人們完全可以根據經驗和知識來辨別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期,按有關法律規定必須在標簽上註明保質期可算是我國特色。
白葡萄酒的功效
1、保護視力
研究發現,喝白葡萄酒的人的視力可以得到改善。喝葡萄酒的人比不喝的得白內障的幾率低32%,比喝啤酒的人得白內障的幾率低43%。
2、保護肺部健康
喝葡萄酒可以改善肺部健康,尤其是白葡萄酒。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紅/白葡萄酒中都含有多酚類和黃酮類物質,不過白葡萄酒對改善肺部健康效果更好。
3、緩解偏頭痛
相比其他葡萄酒,白葡萄酒更受偏頭痛患者的歡迎,因為白葡萄酒對緩解偏頭痛有一定的效果。
Ⅳ 白葡萄酒就是香檳嗎
是的
白葡萄酒是從顏色上分類的概念。意思是用白色的葡萄,或者紅皮白肉內的葡萄去皮後釀造容的葡萄酒。
香檳是從形態上分類的概念。意思是一種在瓶中二次發酵後會在帶有二氧化碳的葡萄酒,是一種動態葡萄酒。
香檳一般是白色的,也有粉紅香檳。目前香檳酒特指法國香檳產區出產的動態葡萄酒。
Ⅳ 什麼是甜白葡萄酒
當一個人說他來要買甜葡萄酒的時自候,他一般都是指甜白葡萄酒而不是甜紅葡萄酒。在葡萄酒世界裡,「甜」是與「干」相對的一個概念。葡萄酒按照殘留糖分的含量,可以分為干型(4克/升以下)、半干型(4-12克/升)、半甜型(12-45克/升)和甜型(45克/升以上)。甜白葡萄酒是指由白葡萄品種釀造或者紅葡萄品種不帶皮發酵所得到的、殘留糖分大於45克/升的葡萄酒。想要了解更多,可咨詢「樂勤匯」進口酒加盟店。
Ⅵ 白蘭地和白葡萄酒有什麼區別
白蘭地和白葡萄酒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釀造技術、釀造原料、釀造方法。具體區別如下:
1、釀造技術上
白葡萄酒是發酵酒,白蘭地是蒸餾酒,白蘭地的酒精度更高,通常為40%左右,而白葡萄酒的酒精度通常為8%-15%。
2、釀造原料上
狹義上的白蘭地是以葡萄發酵後經蒸餾而成;而廣義上的白蘭地可以選擇所有水果釀制、蒸餾而成。以葡萄以外的水果釀成的白蘭地,應加上水果的名稱,如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因此,白蘭地和白葡萄酒有部分重合之處。
3、釀造方法上
葡萄酒屬於發酵酒,完成發酵後即可轉入橡木桶進行陳釀。白蘭地屬於蒸餾酒,完成發酵後還需要經過蒸餾,方可轉入橡木桶進行陳釀。
(6)白葡萄酒指擴展閱讀
白蘭地功效
白蘭地可幫助胃腸消化、驅寒暖身、化瘀解毒、解熱利尿之功效;是有效的血管擴張劑,能提高心血管的強度,是心血管病人的良葯。經常飲用白蘭地可幫助胃腸消化,秋天季飲用白蘭地,可以驅寒暖身、化瘀解毒,並對流行性感冒等病症有解熱利尿之功效。
白葡萄酒功效
1、保護視力
研究發現,喝白葡萄酒的人的視力可以得到改善。喝葡萄酒的人比不喝的得白內障的幾率低32%,比喝啤酒的人得白內障的幾率低43%。
2、預防乳腺癌
早有無數研究證明,紅葡萄酒可以降低患某些癌症的風險;白葡萄酒也具有相似的功能,對乳腺癌的預防作用尤其突出。
3、保護心臟
酒類飲料中的酒精本身就可以促進高密度脂蛋白的形成,預防血栓,保護心臟健康。從這一方面來說,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的功效同樣出眾。所以,如果你喜歡白葡萄酒多於喜歡紅葡萄酒,那沒關系,白葡萄酒也具有保護心血管的的能力。
4、保護肺部健康
喝葡萄酒可以改善肺部健康,尤其是白葡萄酒。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紅/白葡萄酒中都含有多酚類和黃酮類物質,不過白葡萄酒和肺部健康的聯系更緊密。
Ⅶ 白葡萄酒和起泡酒有什麼區別 哪一種更適合女孩子喝呢
最明顯的來區別就是起泡酒有氣泡自泡,其次就可能是從製作的工藝上面不同,發酵次數不一樣而已。起泡酒適合女孩子喝。
白葡萄酒,用優質葡萄釀制,參照國際名牌葡萄酒生產工藝,經發酵陳釀而成。酒度12%,糖分1.5%以下,衛生指標符合國家規定,酒液呈果綠色,清澈透明,氣味清爽,酒香濃郁,回味深長,含有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具有舒筋、活血、養顏、潤肺之功效。
白葡萄酒一般採用白皮(淺色)葡萄品種作原料,有時也使用紅色玫瑰香葡萄,但必須進行脫色。方法是:在100升果汁中加50~150克骨炭,靜置10~12小時。為防止在脫色時發酵,每100升果汁中,可加入10~15克偏重亞硫酸鉀。
Ⅷ 香檳和白葡萄酒有什麼區別
紅酒是葡萄酒的通稱,並不一定特指紅葡萄酒。紅酒有許多分類方式。以回成品顏色來說答,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其中紅葡萄酒又可細分為干紅葡萄酒、半干紅葡萄酒、半甜紅葡萄酒和甜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則細分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香檳酒只是葡萄酒的一種,是採用瓶內二次發酵工藝的起泡葡萄酒。
香檳酒起源於法國,因地方而得名。香檳(Champagne)原是法國巴黎東北部的一個省名。相傳在1760年,香檳省的郝特威爾修道院的修士柏里容,把葡萄酒加上糖,裝在玻璃瓶內,牢牢地塞上木塞,保存起來。幾個月後,他想起他保存的葡萄酒,打開木塞時,瓶中的葡萄酒充滿了二氧化碳氣味,香氣撲鼻,與當初保存的葡萄酒有很大不同。最早的香檳酒就這樣誕生了。
柏里容修士在酒瓶中加糖保存葡萄酒的奧妙,就是那葡萄酒在酒瓶中進行了二次發酵。香檳酒實際上是經過兩次發酵的葡萄酒。只有法國香檳地區產的起泡酒才可以叫香檳(產區保護產品),而其它地區生產的都叫起泡酒。
Ⅸ 香檳和白葡萄酒有什麼區別
紅酒是葡萄酒的通稱,並不一定特指紅葡萄酒。紅酒有許多分類方式。以成品專顏色屬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其中紅葡萄酒又可細分為干紅葡萄酒、半干紅葡萄酒、半甜紅葡萄酒和甜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則細分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香檳酒只是葡萄酒的一種,是採用瓶內二次發酵工藝的起泡葡萄酒。
香檳酒起源於法國,因地方而得名。香檳(Champagne)原是法國巴黎東北部的一個省名。相傳在1760年,香檳省的郝特威爾修道院的修士柏里容,把葡萄酒加上糖,裝在玻璃瓶內,牢牢地塞上木塞,保存起來。幾個月後,他想起他保存的葡萄酒,打開木塞時,瓶中的葡萄酒充滿了二氧化碳氣味,香氣撲鼻,與當初保存的葡萄酒有很大不同。最早的香檳酒就這樣誕生了。
柏里容修士在酒瓶中加糖保存葡萄酒的奧妙,就是那葡萄酒在酒瓶中進行了二次發酵。香檳酒實際上是經過兩次發酵的葡萄酒。只有法國香檳地區產的起泡酒才可以叫香檳(產區保護產品),而其它地區生產的都叫起泡酒。
Ⅹ 白葡萄酒象徵意義
漢化葡萄酒
在六年前, 我就覺得如果要讓中國人喝葡萄酒,就必須要漢化葡萄酒,而我真正做是四年前移居到上海才開始,經過這些年的實踐,我覺得這條路是走對了.所謂」漢化葡萄酒」 指的是以中國文化和習慣為本,將葡萄酒嫁接過來,用漢語的語境來表達葡萄酒的意涵,俗一點講,既以中國人的方式和方法以及認知度來解釋葡萄酒.如果是用一棵葡萄樹來形容的話,葡萄的根必須是扎在中國土地上的根,而嫁接的種是西方的,因為葡萄酒畢竟是西方文明.
西方人講求事物的本質,而東方人講求事物的象徵意義,從葡萄酒來看,西方人要喝葡萄酒,關鍵看這酒是不是對自己的胃口,看這酒里的滋味如何,比如說白葡萄酒有檸檬\蘋果\荔枝,紅葡萄酒有香草\有櫻桃等等.而東方人喝酒,從溝通的角度來看,要做成生意\要與別人建立友好關系,請喝的酒是不是高檔等等.從傳統習慣來看,春節到了,要喝酒,要喝紅的,因為紅的喜慶.而從現代所謂的時尚來看,結婚了,如果沒有葡萄酒,那就是老土的婚禮,太趕不上潮流了.等等其它事例就不一一舉例,這也足以表明東西方的文化和習慣相差懸殊.
完全中國化和完全西化都不一定是合理的,也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因為東西方都具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要追求完全統一基本是不可能的.從葡萄酒的角度出發,我是想將本質葡萄酒和中國象徵意義的葡萄酒做到一個綜合,從而實現葡萄酒的中國意義又不失其本質.
如果單一的照搬西方,象我這樣的人(葡萄酒作者)就沒有必要存在了,完全可以翻譯西方名酒評人的評語就可以了.然而葡萄酒跟哲學還不一樣,葡萄酒歸類為飲食以及飲食習慣的范疇,從生理角度出發,西方人感官以及胃的喜好和東方人有著很大的區別,大家可以想像在中國長大的人如果去了西方國家,他們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接受西方飲食,再也不喜歡吃中國飯呢?!到今天我是沒有見到和聽到有這樣一位中國人是如此的.
東西方人的感官和胃是不屬於一個范疇的,這是由東西方傳統的飲食習慣所造成的,自然東西方人的喜好也是如此的,當然東西方人和東方人由於共性的飲食習慣,他們也會表現出共性的地方,但西方人就是西方人的,東方人也是東方人的,這是無法攙和的,這也是西方人有他們自己認同的酒評人,而東方人也將會有自己國家的酒評人.
我欣賞西方從本質上的正確的東西,但從來不迷信西方,特別是西方的食材往往在中國很難看得到,比如說黑加侖子\紅菊苣,然而東方的食材較於西方是相當豐富多彩的,比如說我們的紅色和黑色的棗\我們的地瓜(紅薯)\我們豐富的草葯的材料,這些氣味同樣可以在葡萄酒中找到.
從文化上來看,我一直熱衷於將葡萄酒融入中國人傳統的認知,比如說中秋節\端午節\元宵節應該喝什麼酒,從酒本身的滋味聯繫到人們對節日象徵意義,這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因為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根,我們有了自己的根才足以證明我們存在的獨特性,而不是從屬於西方的附屬品.
大陸的中國和台灣同屬於傳統的中國文化和習俗,香港則屬於殖民地文化,而上海是一個雜合的,舊上海導致的上海的半殖民\半封建\半資本主義雜合一處,這並不代表真正的中國,我心目中的中國是傳統的但又能夠兼容並進現代西方高科技以及事物本質的中國.盡管我住在上海,但我從來沒有認為葡萄酒進上海就等於進了中國,相反,在上海,信息量太多,再加上一些人盲目的媚外,造就了一些人的朝秦暮楚,葡萄酒根本不可能在這里紮根.
如何才能做開中國的葡萄酒市場?一直以來都困惑著國內外眾多的酒商和酒廠,絕大多數外國酒商都認為中國是全世界最難以理解的也是最難以克服的市場,而他們的最難以克服其實是難以克服中國的文化和傳統的習慣.而他們歷來用自己的方式(西方)和方法來做,認為你們中國人不懂酒,而我們的方式和方法是最先進的,然結果呢?經過這么多年,大家都看到了,這是行不通的,特別是這種方式和方法帶著傲慢的氣勢,尤其是法國人,要知道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真要研究葡萄酒,這並不算很復雜的課題,只不過是目前的中國人在這樣的體制以及民眾的認知狀態下無暇顧及罷了!
話說回漢化葡萄酒,本人只不過是起個頭,如果讓中國的學者真正了解葡萄酒,並實實在在的品嘗了葡萄酒,才能講葡萄酒文化真正的深入中國了,當然必須得迎合當下,畢竟目前的國人崇尚西方文化,而傳統的文化也得改良,如同傳統的旗袍,不改良的話總覺得像中餐廳的服務員,而不是摹登的中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