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葡酒知識 > 紅葡萄酒品牌文化故事

紅葡萄酒品牌文化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27 18:41:10

A.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故事

名人美酒留佳話
1、毛主席和錢三強
錢三強,著名科學家,中國原子能事業的奠基人
1955年1月15日下午3時,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召開。毛主席親自主持會議。與會人員到齊後,他對李四光、錢三強兩位科學家說:「今天,我們這些人當小學生,就發展原子能有關問題,請你們來上一課。」
在認真聽完李四光和錢三強的講解後,已經是晚上7時後,毛主席請大家吃晚飯,上的是豆豉臘肉等6樣湖南風味菜,主食是大米飯加小米粥。毛主席平時不喝酒,那天格外高興,准備了通化紅葡萄酒,還舉杯向大家祝酒:「為我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乾杯!」----《錢三強回憶錄》
2、毛主席和莫文驊
莫文驊: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
1951年5月,我從廣西去東北,路過北京去拜訪毛主席,他留我吃晚飯。四碟菜一碗湯,碟子很小,兩葷兩素,其中有一小碟油炸青辣椒。因為待客,才加了一瓶通化葡萄酒。解放幾年了,主席工作那麼忙,吃這么簡單能頂得住么?為什麼不改善一下?這件事,如果不是自己親身經歷是不敢相信的。----《莫文驊回憶錄》
3、通化葡萄酒穆青的第一張出國通行證
穆青:著名記者,新華社前社長。新聞史上許多不朽的名篇都與他的名字連在一起。
……那時是1946年,去朝鮮既不需要外交簽證,只需集安政府開一張介紹信。信開好後,他們由縣上一位向導和翻譯帶他們過橋。誰知到了橋邊,守橋的蘇聯紅軍就是不放行。後來向導說:「蘇聯人喜歡喝酒,你們只要給他們幾瓶酒,保准能過。」於是,他們就在當地買了幾瓶通化葡萄酒,沒想到還真管用,守橋的蘇軍看到酒,一個個笑逐顏開,馬上揮手放行。就這樣,幾瓶通化葡萄酒竟成了穆青第一次出國的通行證。----《穆青傳》
4、38軍和通化葡萄酒 抗美援朝停戰後,38軍的駐地落戶通化山城,與山城人民結下了深厚的魚水情誼,也與通化葡萄酒廠也建立了密切的軍民關系。
1973年秋,通化葡萄酒廠喜獲山葡萄大豐收,送葡萄的車隊拉的足足有一公里之長,收購台的葡萄堆積如山,工人們日夜不停工作也缷不完。38軍知道後,當即派一個排的戰士和工人一起缷葡萄、倒葡萄、清理廠區環境,整整勞動了72個小時,這件事酒廠的老同志至今還記憶猶新。
5、馮驥才的好心情:如暢飲通化葡萄酒
馮驥才,中國當代作家和畫家。現任中國小說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等職。
馮驥才在1982年3月寫給李陀的信中說,「我急急渴渴地要告訴你,我像喝了一大杯味醇的通化葡萄酒那樣,剛剛讀了高行健的《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如果你還沒見到,就請趕緊去找行健要一本看。我聽說這是一本暢銷書。在目前『現代小說』這塊園地還很少有人涉足的情況下,好像在空曠寂寞的天空,忽然放上去一隻漂漂亮亮的風箏,多麼叫人高興!」
6、新中國成立時800人國宴用酒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800人國宴用酒,紅色國酒-通化葡萄酒與共和國的發展和成就息息相關。共和國的每一個重大歷史事件,都有通化葡萄酒為之慶賀的身影,共和國的每一位偉人,都體味過通化葡萄酒的醇厚芳香。

B. 關於紅酒文化。

紅酒在公元前1000年到前500年之間在法國南部出現,而後開始在地中海盆地的大部分地區進行繁衍傳播。早期,紅酒一直被視認是一種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高尚飲品,也是一種用來敬拜酒神巴克斯(Bacchus)的祭神用品。

紅酒在全世界的基督教徒的心中還代表了耶穌基督的血液,這點促進了紅酒的平民化,使得平常民眾也擁有了飲用甘美的紅酒的權利。

(2)紅葡萄酒品牌文化故事擴展閱讀

紅酒注意事項:並不是年份越老就越好。紅酒上面的年份是指用當年的葡萄所釀造的。大部分(99%)的葡萄酒不具有陳年能力,最佳飲用期視不同的酒而不同,一般在2--10年之間。只有少部分特別好的葡萄酒才具有陳年能力。

儲存葡萄酒的溫度最好要保持恆定,需要盡量避免短期的溫度波動。

通常貯存葡萄酒的最佳溫度為攝氏10°C,一般來說,攝氏7至18°C的溫度也不會有損害。要盡量避免酒窖內的溫度波動:溫度不穩定會給葡萄酒的品質帶來一定的影響。要盡量避免在攝氏20°C以上長期存放葡萄酒,也不能低於0°C。

品酒常識

將酒杯在純白色的背景前傾斜45度,以分辨色調和濃淡。葡萄酒貼近杯壁最外緣的區域稱為酒緣,通常越濃厚的酒,酒緣越窄,越清淡或越老的酒,酒緣會越寬。紅酒尤為明顯。

酒在手中以後,為了增加酒與空氣的接觸面,充分散發它的香味,我們應該搖晃手中的酒杯,以與桌面平 行的圈狀旋轉為原則。至於應該順時針還是逆時針,端看個人喜好習慣而定。搖杯後的葡萄酒會在酒杯的內璧留下一條條酒痕來,越密、越粗、越長、越持久。

C. 關於紅酒的小故事或傳說,請給我說一個!

葡萄酒為什麼有干紅呢?
這個問題說起來,可就話長啦……
首先,從歐洲的飲食習慣來說。一個地域的飲食習慣,決定了這個地域的人在用餐的時候搭配什麼樣的飲料。歐洲人做菜的方法只有3個:煎、烤、煮,他們不會炒、不會燉、不會蒸,所以食物的吃法遠遠不及中國(沒有的意思啊)。比如歐洲最愛吃的海鮮,他們只能先煮出來,然後再配上作料吃(不會中國的醬爆啦,紅燒啦之類的做法),所以海鮮經常很清淡,有時還有很大的腥味。這時如果再配上一支甜酒,海鮮的鮮味不但會被掩蓋,甜甜膩膩的味道恐怕下次不是不想喝這個酒了,而是不想吃海鮮了吧!再比如牛排,幾分熟的牛排灑上胡椒粉,真是美味啊!但是如果這時配上甜紅酒,甜甜的口味改變了本身偏鹹的牛排,而且也不能襯托出牛排的勁道。所以他們費勁了千辛萬苦,就是想要把葡萄酒中的糖去掉!還有他們吃菜的順序都是一道一道的,這個吃完了撤下盤子去,才上那道菜,相應的,白葡萄酒喝完了,才開始喝紅酒。還有還有,他們愛喝咖啡啊,而且是黑咖啡,因為他們喜歡吃苦,所以一些葡萄酒又苦又澀,正好對了他們的胃口……
再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歐洲人每天都吃那麼多的乳酪和黃油了,如果喝的飲料里再有n多的糖,那他們的身體早就完了,所以都靠干葡萄酒在這兒撐著呢!葡萄酒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類物質、鈣磷等多種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有的是從葡萄那裡來的,有的則是發酵過程中產生的。而產生的芳香類物質(如多酚類、黃酮類)也給葡萄酒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香氣和滋味,品評葡萄酒已經成為了葡萄酒愛好者飲用葡萄酒時最大的樂趣了。
我覺得根本不能怪中國人喝乾紅兌可樂,干白兌雪碧,因為我們就是喜歡口味甜啊,我們不喜歡吃苦啊!而且中國菜系那麼多,一個桌子上擺好幾道菜,只一種酒怎麼可能搭配的過來?不過兌可樂雪碧呢,不但把酒自身的特色都掩蓋了,最嚴重的是破壞了葡萄酒本身的香氣和酒體。所以愛喝甜口味的葡萄酒的人,完全可以選擇本身發酵出來就是甜酒的葡萄酒,甜酒里既有你想要的芳香、滋味和酒精,也能滿足甜甜的口感了!酒滿倉中就有你想要的各種類型的葡萄酒。

D. 求關於葡萄酒的故事

在全法國,也只有杜福爾酒庄能用拿破崙像來作酒標,因為杜福爾酒庄與拿破

侖之間還有一段鮮文人知的故事!

原來,當年那個讓拿破崙少尉痴迷因而丟了一個月軍餉的漂亮姑娘,就是

讓 杜瓦曾祖父的外孫女。他們是在博訥的一個小酒館里認識的,當時那個姑娘是小

酒館的服務員。因為會唱歌還經常家裡釀的好酒拿到酒館里來賣,所以很博男

人喜歡。自從見到了拿破崙後,兩人便一見鍾情,甚至還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後來拿破崙被召回巴黎,臨行前特意送了 一枚戒指給姑娘,並答應過幾年退

役後就來博訥跟姑娘完婚。姑娘當真,等了一年又一年,卻等來了她的情人當

上法蘭西皇帝的消息。這時,昔日美麗的少女已成了半老徐娘,只有那枚戒指

,成了她青春的回憶。

後來,讓 杜瓦的曾祖父得知,法蘭西的的皇帝曾經喜歡過自己的外孫女。便對

外孫女說,能不能跟皇帝商量一下,生產一款以他名字命名的酒。姑娘真的就

寫了一封信,託人帶到了巴黎。據說拿破崙收到這封信時正好打了個大勝仗,

心情特別的好,便委派信使告訴博訥的那個小姑娘,拿破崙皇帝同意她的請求

。信使還帶來了一幅隨軍畫師畫的拿破崙一身戎裝站在橡木桶邊喝酒的畫像。

後來,這幅畫像便成了這款酒的酒標,並一直沿用到現在。

E. 關於葡萄酒的故事

葡萄酒的起源
關於葡萄酒的起源,眾說紛紜,有的說,起源於古埃及,或古希臘,抑或希臘克里特島(Crete)。而據現有的葡萄酒檔案資料來研究分析,確切地說,應是一萬年前我們共同的祖先釀造了葡萄酒,從而隨著葡萄酒文化流傳到今天。
據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釀造技術,是隨著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從小亞細亞(AsiaMinon)和埃及,在到達希臘及其諸海島之前,先流傳到希臘的克里特島,再經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北非的利比亞和義大利,從海上到達法國瀕臨地中海東南的瓦爾省(Var)境內靠海的普羅旺斯地區和西班牙沿海地區;與此同時,通過陸路,由歐洲的多瑙河河谷進入中歐諸國。
在上述最早的發源地,在生活和勞動中,偶然發現了在大自然中早已生長著的野生葡萄,從而釀造出最原始的飲料,日後稱之為葡萄酒。人類隨著火的發現和應用,而進入捕魚、狩獵、家畜飼養和農業的時代。在此漫長的歲月中,穀物種子和葡萄苗木或葡萄蔓藤一起流傳於世,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考古學家考證,人類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葡萄酒釀造。通常認為,葡萄酒起源於公元前6000年的古波斯,那時有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
在新石器時代,瀕臨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納托利亞(Aratolia)(古稱小亞細亞)、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已成為部落的群居區。這是由於當時這些地區,氣候溫和與土地肥沃,所以遠離該地區的原始部族人,紛紛遷移至此定居。在綠樹成蔭的山丘地帶種植葡萄,而在平原地區的廣闊田野,從事農業生產。從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日漸向遠方流傳。
在希臘,在考古發掘中,在一座古墓窟里,發現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紀的浮雕;希神阿波羅(Apollon)和勝利女神(Victoire)共向造物主(God)敬獻葡萄的景觀;古希臘人喜歡葡萄酒。荷馬史詩中多次提到葡萄酒。古希臘的葡萄酒神是迪奧尼索斯(Dionysos).
在古埃及,特別在尼羅河河谷地帶,從發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學家發現一種底部小圓,肚粗圓,上部頸口大的盛液體的土罐陪葬物品;經考證,這是古埃及人用來裝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時期的納黑特(Nakht)古墓中,發掘出一幅壁畫(fresco),上有一站著面略向左側一方而穿一白色服裝的貴夫人,從其左腳跟起,經頭部向右腳跟,用一串葡萄蔓藤葉飾物圍著,而在其兩側,左為一狼頭人身,而右則為一美麗年輕的仕女,他們各擎一長圓形酒杯似向女主人從頭上澆葡萄酒之狀。
古羅馬帝國的軍隊征服歐洲大陸的同時也推廣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公元1世紀時,征服高盧 (今法國),法國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種植在法國南部羅訥河谷。2世紀時到達波爾多地區。古羅馬人喜歡葡萄酒,有歷史學家將古羅馬帝國的衰亡歸咎於古羅馬人飲酒過度而人種退化。古羅馬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
葡萄酒在中世紀的發展得益於基督教會。聖經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說「麵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視為聖血,教會人員把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作為工作。例如,法國勃艮第產區的葡萄酒釀造就歸功於修道士們的精心栽培及從羅馬遷居於阿維農的教皇們的喜好。
葡萄酒隨傳教士的足跡傳播世界。西方葡萄酒的在17世紀傳入中國也是傳教士所為。
1864年,葡萄蚜蟲災害曾席捲法國,法國的大部分葡萄園被毀,幸虧人們發明了把法國葡萄枝嫁接在抗蟲害的美國葡萄根上,才使法國葡萄種植絕處逢生。

據史料記載:
約離現今,耶穌基督誕生4000年時,由於海陸交通,縮短了時空距離,酒文化通過文人筆下的文章或詩歌流傳開來。此時的埃及,雖然它的農業。手工業和航海已很發達,但其進步的曙光才剛剛露頭……。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傳埃及神話中的地獄神的奧西里斯(Osiris)被公認為葡萄樹(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
至於對法國而言,從歷史的長河中,這與鄰國的義大利,日後成為世界四大陸上,栽種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最發達的國家,並從中得益非淺。當然,法國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適宜葡萄的生長。從8月開始的三個月中,從南向北,整個法國處於喜悅的葡萄收獲期。在此期間,法國的葡萄產區,沉湎於品嘗葡萄新酒的醇美的歡樂之中。
據法國兩位名畫家的作品中顯示出:
公元1574年到1665年,法國畫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 Poussin)畫的一幅畫:秋天,一群從巴勒斯坦來的打工者,正在法國葡萄園中採摘串串成熟的葡萄放入附近的籮筐中;
公元1789年至1863年,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斯(Eugere Delocrcix)所作的一大型壁畫:希神巴克科斯(Bacchus)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喂一頭大獅子。
此外,法國學者在墓葬中發現公元前一世紀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販正在出售葡萄酒給一位消費者的場景。

綜觀上述史話,葡萄酒為全人類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飲料,也為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於葡萄酒的起源說,已並不重要,讓它留待史學家們繼續去挖掘和研討的學術問題;而對於現代人來說,飲葡萄酒,尤其是名貴的葡萄酒,這是一種美好的享受,並為人類創造了一份不小的財富。

葡萄酒的歷史
[編輯本段]
考古學家證明,葡萄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起源不太明確的葡萄的釀造技術從沒有停止過改進,而實際上這又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
多少世紀以來,葡萄酒曾是一種保存時間很短的手工作坊產品。今天的大型商業化的葡萄酒產品應歸功於一些發明創造,如高質量的玻璃和密封的軟木瓶塞,以及19世紀法國葯物學家巴思特有關發酵的微結構的發現。
葡萄酒的演進、發展和西方文明的發展緊密相銜。葡萄酒大約是在古代的肥沃新月(今伊拉克一帶的兩河流域)地區,從尼羅河到波斯灣一帶河谷的遼闊農作區域某處發現的。這個地區出現的早期文明(西元前四千至三千年)歸功於肥沃的土壤所致,也是釀酒用的葡萄最初開始茂盛生長的地區。隨著城幫的興盛取代原始的農業部落,懷有領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從最早的腓尼基(今敘利亞)人一直到後來的希臘、羅馬人等――也廣泛地將葡萄樹種與釀酒的知識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個歐洲大陸。
當羅馬帝國於在西元五世紀滅亡以後,分裂出來的西羅馬帝國(法國、義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詳細記載了關於葡萄的收成和釀酒的過程。這些巨細靡遺的記錄有助於培植出在特定農作區最適合栽種的葡萄品種。西元768年至814年統治西羅馬帝國的查理曼大帝,其權勢也影響了此後的葡萄酒發展。這位偉大的皇帝預見了法國南部到德國北邊葡萄園遍布的遠景,著名布根地(Burgundy)產區的「可登-查理曼」頂級葡萄園(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經一度是他的產業。
大英帝國在伊莉莎白一世女皇的統治下,成為擁有一支壯大的遠洋商船船隊的海上強權。她的海上貿易將葡萄酒從許多個歐洲產酒國家帶到英國,英國對烈酒的需求,亦促成了雪莉酒、波特酒和馬德拉白酒類的發展。
在美國獨立戰爭的同時,法國被公認是最偉大的葡萄酒盛產國家。湯瑪斯•傑佛遜(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曾熱心地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論及葡萄酒等級,並且也鼓吹將歐陸的葡萄品種移植到新大陸來。這些早期在美國殖民地栽種、採收葡萄的嘗試大部分都失敗了,而且在本土美國的樹種和歐洲的樹種交流、移植的過程中,無心地將一種危害葡萄樹至深的害蟲給帶到歐洲來,其結果便是十九世紀末的葡萄根瘤蚜病,使絕大多數的歐洲葡萄園給毀於一旦了。不過,若要說在這一場災變中有什麼值得慶幸的事,那便是葡萄園的慘遭蹂躪啟發了新的農業技術,以及歐洲釀制葡萄酒版圖的重新分配了。
自20世紀開始,農耕技術上的利多發展使得各地釀制葡萄酒的業者,都可以保護作物免於遭到像黴菌、動物蟲害等常見的侵害。葡萄的培育和釀制過程逐漸變得科學化。同時本世紀也廣泛立法來鼓勵製造信用好、品質佳的葡萄酒。今天,葡萄酒在全世界氣候溫和的地區都有生產,並且有數量可觀的不同葡萄酒類可供消費者選擇。 從早期的農業社會一直到現在,葡萄酒釀造的進展歷程可說是一篇令人著迷不已的傳奇史;也披露出葡萄酒在西方文化中的根本意義。

F. 葡萄酒的文化

http://ke..com/view/2249791.html?wtp=tt

G. 紅酒拉菲故事

拉菲葡萄酒是拉菲庄園出產的享譽世界的法國波爾多葡萄酒之一。拉菲庄是由一名姓拉菲(Lafite)的貴族創園於1354年,在十四世紀已相當有名氣。到了1675年她由當時世界的酒業一號人物希剛公爵(J. D. Segur)購得。今天中國品牌網小編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就是拉菲葡萄酒的品牌故事。
希剛當時在酒界叱吒風雲,他同時擁有頂級的歷史名庄拉圖(Chateau Latour)、木桐(Chateau Mouton)和凱龍世家(Chateau Calon-Segur)。法王路易十四曾說希剛家族可能是法國最富有的家族。在十七世紀,法國基本上是勃艮第(Burgundy)酒的天下。而當時上流社會的著名「交際花」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迪因在羅曼尼酒庄的爭奪中,輸給了路易十五的堂兄弟,波旁王朝的親王,康帝親王(Prince de Conti),因而把興趣轉投向拉菲,令拉菲往往成為凡爾賽宮貴族們的杯中佳物。
1755年希剛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去世後,拉菲產權進入了一段較為混亂的歷史時期。但拉菲酒的品質依舊不為人失望。直至1868年詹姆士·羅斯柴爾德爵士(Baron James Rothschild)在公開拍賣會上以天價四百四十萬法郎中標購得。該家族擁有拉菲庄一直至今,而且一直能把拉菲庄的質量和世界頂級葡萄酒的聲譽維持至今。
波爾多在1855年對該區的名庄進行了評級。當時他們在多如繁星的庄園中選出了61個最優秀的名庄叫作Grand Cru Classe(中文可稱作列級名庄)。在61個中又分為5個級別。其中第一級有四個,它們分別是拉菲庄園(Chateau Lafite)、拉圖庄園(Chateau Latour)、瑪歌庄園(Chateau Margaux)和紅顏容庄園(Chateau Haut - Brion)。而四個中拉菲排名第一。後將二級酒庄「武當王」提升為一級酒庄,所以現在又稱「五大名庄」。
美國的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不單是總統,他還是十八世紀最出名的酒評家。相當於今天的世界頭號評酒大師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瓶1787年由托馬斯傑弗遜簽名的拉菲以十萬五千英鎊的高價由Forbes雜志老闆Malcolm Forbes投得。創下並保持了世界上最貴一瓶葡萄酒的紀錄。
拉菲庄園的土壤及所處地方微型氣候(Micro Climate)得天獨厚。拉菲庄園總面積90公頃,每公頃種植八千五百棵葡萄樹。其中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佔70%左右,梅樂(Merlot)佔20%左右,其餘為嘉本納弗郎(Cabernet Franc)。平均樹齡在四十年以上。每年的產量大約三萬箱酒(每箱12支750ml算)。此產量居所有世界頂級名庄之冠。以此產量及其能維持的價格相比,拉菲庄的成就真是無人能及。拉菲庄的葡萄種植採用非常傳統的方法,基本不使用化學葯物和肥料,以小心的人工呵護法,讓葡萄完全成熟才採摘。在採摘時熟練的工人會對葡萄進行樹上採摘篩選,不好不採。葡萄採摘後送進壓榨前會被更高級的技術工人進行二次篩選,確保被壓榨的每粒葡萄都達高質要求。在拉菲每2至3棵葡萄樹才能生產一瓶750ml的酒。為了保護這些矜貴的葡萄樹,如沒有總公司的特約,拉菲庄一般是不允許別人參觀的。除此之外,拉菲庄還是出名願花重本僱用最頂級釀酒大師的名庄。拉菲酒的個性溫柔婉細,較為內向,不像同產於菩依樂村的兩大名庄拉圖和武當王的剛強個性。拉菲的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順,所以很多葡萄酒愛好者稱拉菲為葡萄酒王國中的「皇後」。
在拉菲酒庄,2-3棵葡萄樹才能產一瓶紅酒,整個酒庄年產量控制在2—3萬箱(每箱12支,每支750ml)。由於供不應求,拉菲紅酒的預訂都是在葡萄成熟的半年前進行,而且每個客人最多隻能預訂20箱。而年代久遠的拉菲紅酒,更是存世稀少,因此受到紅酒收藏家的狂熱追捧。
拉菲酒的苛刻標准使副牌拉菲珍寶也具有了與正牌相近的品質。由於它含有的梅洛比例比正牌要高,加之其產地卡許阿德台地的風土特徵,它又具有獨特的個性。酒的名字來自於與拉菲古堡所踞的小山丘接壤的卡許阿德台地,此處的幾個地塊於1845年被拉菲古堡購入。
19世紀時,卡許阿德的酒與拉菲分別銷售, 後來,卡許阿德這一名字被用於標識拉菲古堡的副牌酒。副牌酒最開始被稱為「卡許阿德磨坊」,從1980年代起更名為拉菲珍寶,30年來釀造拉菲酒的苛刻標准使副牌拉菲珍寶也具有了與正牌相近的品質。
2012年3月,很多葡萄酒愛好者高喊「拉菲來了」——由葡萄酒企業法國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投資的拉菲酒庄項目在山東蓬萊正式開工建設。經過在中國15年的種植基地考察後,蓬萊成為繼阿根廷、智利之後,全球第三、亞洲唯一的拉菲生產基地。3月11日,法國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投資的拉菲酒庄項目在山東蓬萊正式開工建設。據了解,拉菲集團未來將在蓬萊建成一座中西合璧的葡萄酒堡和25公頃葡萄種植園,每年將產出12萬瓶拉菲酒。
目前,拉菲年產量最多是24萬瓶。據浙江省工商局的調查,拉菲每年在中國市場大約能分到5萬瓶。年產24萬瓶的拉菲,分到中國市場約5萬瓶,可是中國一年卻能消耗200萬瓶,多出來的上百萬瓶「拉菲」究竟從哪裡來的?
在2012年2月,浙江省工商局查處了義烏市程盛副食品商行經銷裸裝葡萄酒一案。據了解,程盛商行老闆分別從河北昌黎、山東煙台購入了大量裸瓶葡萄酒,又在香港注冊了「法國拉菲葡萄酒(香港)有限公司、法國皇家卡斯特庄園有限公司」等兩家銷售公司,然後再將自行印刷的這兩家空殼公司的標簽貼在裸瓶上,使國產酒搖身變成了名牌酒。形形色色的山寨拉菲紅酒,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經濟中等發達的城市,從場所上看,「傍名牌」的「XX拉菲」主要集中在KTV和酒吧,而偽造商標的純粹假酒,反而集中在會所等高檔消費場所。

H. 請大家幫忙找一些關於紅酒的故事和資料

故事: 關於紅酒的起源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嗜愛葡萄的國王與一個失寵的妃子,國王將葡萄貯存起來卻遺忘了,失寵的妃子欲尋短見,誤將發酵的葡萄汁當毒葯喝下,結果當然是死不了,還愈發美艷動人,最後當然是皆大歡喜的團圓結局,妃子再度受寵,葡萄酒也因此產生並廣泛流傳,受到人們的喜愛。 資料: 紅酒(Red Wine)是葡萄酒的通稱,並不一定特指紅葡萄酒。紅酒有許多分類方式。以成品顏色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其中紅葡萄酒又可細分為干紅葡萄酒、半干紅葡萄酒、半甜紅葡萄酒和甜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則細分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功能效用
紅酒與健康
美國研究人員分析了7萬多名中年男性的數據,4年間,210人被診斷患肺癌。研究發現,喝啤酒、白葡萄酒或含酒精飲料與肺癌的發病無關,但隨著這些人消費的紅葡萄酒的增加,患肺癌的風險逐漸減少,每增加一杯酒一個月相應下降約2%的患病風險。
寒風銜著冬天而來,此季節正是人體養藏的最好時刻。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各項生理功能和食慾等均會發生變化。怎樣才能調整好身體狀態,順利越冬?生活家特別推出冬季健康指南系列文章,為您綜合冬季保健的各類資訊,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
每天少量喝點紅葡萄酒的好處很多,但最近有研究發現,喝紅酒還能減少人們罹患肺癌的風險。
這對於男性煙民來說,應該算個好消息,每天喝一杯紅葡萄酒可能會減少60%的患肺癌風險(相比那些不喝紅葡萄酒的男性煙民)。
紅酒健康食譜
紅酒浸雪梨
材料:雪梨一個,紅酒適量,香葉和冰糖少許。
做法:1.將梨去皮放在砂鍋中,加紅酒和香葉後燒開,放入冰糖,慢火燉半小時,使梨的顏色變成紅色。2.將燉好的梨放在碗中,再將紅酒汁倒在四周。紅酒燉蘋果
做法:
1、蘋果去皮,用切蘋果的刀切成瓣狀。
2、把蘋果放入鍋里(深一點的奶鍋),倒入紅酒沒過蘋果即可。
3、用中火燉煮蘋果15分中關火。
4、蘋果在紅酒中浸泡兩個小時後食用最好。
提示:
如果喜歡可以加糖和蜂蜜,可以當作甜點來吃。
主要功效:
活血化瘀,對女性生理期肚子痛有療效。另外紅酒可以美容哦。
紅酒與美容
喝紅酒對皮膚有益的理由是:紅葡萄酒中的萃取物,可控制皮膚的老化—在植物界中常出現的強力抗損壞物質,在紅葡萄酒中就含有。並且存在10種以上的成分,特別是所含有生成紅色素的成分,能防止損壞活性氧氣,功效非常明顯。對抗炎症預防癌症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從紅葡萄酒中提取出的抗氧化物質白藜蘆醇有助於對抗身體中的炎症。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人員在2日出版的《美國實驗生物學學會聯合會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將實驗鼠分為兩組,先給其中一組注射白藜蘆醇,再向兩組小鼠同時注射強炎性葯劑。結果未注射白藜蘆醇的小鼠表現出嚴重的敗血症症狀,而事先注射白藜蘆醇的小鼠則安然無恙。研究發現,白藜蘆醇抑制了引發炎症的兩種主要蛋白質。 研究人員說,白藜蘆醇存在於葡萄皮中,它在紅葡萄酒中的含量要高於白葡萄酒。 參與研究的阿利里奧·梅倫德斯說,敗血症等嚴重的炎性疾病很難治癒,全球每天都有許多人死於這類疾病,炎症給患者器官帶來的傷害也嚴重影響著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研究成果可用來開發治療此類疾病的新葯。 據報道,白藜蘆醇對人體有多種益處。此前的研究證明,白藜蘆醇可用於防止血液凝塊和對抗癌症。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吃肉的時候喝杯紅酒,其中的多酚就可以防止肉在胃裡分解為有害物質。

I. 紅葡萄酒的歷史

關於葡萄酒的起源,古籍記載各不相同。大概是在一萬年前誕生,已遠至歷史無法記載。葡萄酒是自然發酵的產物,在葡萄果粒成熟後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滲出的果汁與空氣中的酵母菌接觸後不久,最早的葡萄酒就產生了。我們的遠祖嘗到這自然的產物,從而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釀酒過程。因此,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酒的起源是經歷了一個從自然酒過渡到人工造酒的過程。
歷史的考究要加上葡萄酒交易的活動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和廣州福亞展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2013第四屆中國(廣州)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 」,簡稱WINEXPO 2013,於2013年5月10-12日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隆重續辦。中國(廣州)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s Exhibition (簡稱「WINEXPO」),
聖經中創世紀第八、九章說道諾亞醉酒的故事:諾亞是亞當與夏娃無數子孫中的一個男人,十分虔誠地信奉上帝,他也就成了後來人的始祖。當上帝發現世上出現了邪惡和貪婪後,決定在地球上發一場大洪水,來清除所有罪惡的生靈。諾亞遵循主的旨意,挑選地球上所有的植物(他挑選的植物就是葡萄)、動物種各一對雌雄,帶著自己的3個兒子(西姆Sem、可汗 Coham和迦費特Japhet),登上了自製的木船,即著名的諾亞方舟。經過150天的洪水淹沒後,在第七個月零17天,方舟被擱在了阿拉拉特山上(土耳其東部,亞美尼亞共和國與伊朗交界的邊境地區)。此後,諾亞開始耕作土地,並種下了第一株葡萄植株,後來又著手釀酒。一天,他一人在帳篷里獨自開懷豪飲,爛醉如泥。他的兒子可汗發現諾亞赤身裸體的醉躺在地上後,叫來了西姆和迦費特,後兩人拿著長袍,倒退著進帳篷背著面給父親蓋上,沒有看父親裸露的身體。諾亞酒醒後,就詛咒可汗,要神讓可汗的兒子迦南一族做迦費特家族的奴隸。自己酒後失禮,卻遷怒於兒子,更有甚者,還要罰自己的孫子為奴。「酒後無德」,看來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
雖然聖經上並沒有提到諾亞是否有帶葡萄酒上船,但從他一下船就先栽培葡萄以便釀造葡萄酒看來,似乎可以推斷他心目中除了感謝上帝以外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種葡萄釀酒。當然,諾亞釀酒是希伯萊人的神話故事,而絕非事實。
據史料記載,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瀕臨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區,安納托利亞(Aratolia)(稱小亞細亞)、喬治亞和亞美尼亞,都發現了積存的大量的葡萄種子,說明當時葡萄不僅僅用於吃,更主要的是用來榨汁釀酒。多數史學家認為,葡萄酒的釀造起源於公元前6000年古代的波斯,即現今的伊朗。對於葡萄的最早栽培,大約是在7000年前始於前蘇聯南高加索、中亞細亞、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後來隨著古代戰爭、移民傳到其它地區。初至埃及,後到希臘。但是,有真正可尋的資料中還是從埃及古墓中發現的大量遺跡、遺物。在尼羅河河谷地帶,從發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學家發現一種底部小圓,肚粗圓,上部頸口大的盛液體的土罐(圖1)陪葬物品,經考證,這是古埃及人用來
裝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特別是浮雕中(圖2),清楚地描繪了古埃及人栽培、採收葡萄、釀制步驟和飲用葡萄酒的情景,這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此外,埃及古王國時代所出品的酒壺上,也刻有伊爾普(埃及語,即葡萄酒的意思)一詞。西方學者認為,這才是人類葡萄與葡萄酒業的開始。以葡萄酒為主題的著名作家休?約翰遜(Hugh Johnson)曾描寫到:「古埃及有十分出色的品酒專家,他們就像二十世紀的雪利酒(Sherry)產銷商或波爾多酒經紀的酒樣,可以自信並專業地鑒定酒的品質。」
對於希臘,是歐洲最早開始種植葡萄與釀制葡萄酒的國家,一些航海家從尼羅河三角洲帶回葡萄和釀酒的技術。葡萄酒不僅是他們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時還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希臘荷馬的史詩(Iliad和Odyssey)中就有很多關於葡萄酒的描述,《伊利亞特》中葡萄酒常被描繪成為黑色。而他對人生實質的理解也表現為一個布滿黑葡萄的田園風情的葡萄園。據考證,古希臘愛琴海盆地有十分發達的農業,
人們以種植小麥、大麥、油橄欖和葡萄為主。大部分葡萄果實用於做酒,剩餘的制干。幾乎每個希臘人都有飲用葡萄酒的習慣。釀制的葡萄酒被裝在一種特殊形狀的陶罐里(圖3),用於儲存和貿易運輸,這些地中海沿岸發掘的大量容器足以說明當時的葡萄酒貿易規模和路線,顯示出葡萄酒是當時重要的貿易貨品之一。在美錫人(Mycenaens)時期(公元前1600-1100年),希臘的葡萄種植已經很興盛,葡萄酒的貿易范圍到達埃及、敘利亞、黑海地區、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地區。
葡萄酒不僅是貿易的貨物,也是希臘宗教儀式的一部份,公元700年前,希臘人就會舉行葡萄酒慶典以表現對神話中酒神的崇拜。對葡萄酒和醉酒有關的狄俄尼索斯(Dionysos)神的崇拜禮儀以及葡萄栽培,盛行整個希臘。狄俄尼索斯神是希臘的葡萄酒神,也是希臘最重要、最復雜的神之一。花瓶上的狄俄尼索斯和跟隨他的瘋狂女人(由畫家Amasis創作)他是宙斯神(Zeus)與西姆萊女神(Semele)在離奇的情況下所生的兒子。狄俄尼索斯神在希臘意味著快樂的生活、游戲與盛大的節日,因為他喜歡端著酒置身於女祭司們的喧鬧之中。希臘人認為他是出自於某種盛典節日之時的保護神。一個出自於公元一世紀的新雅典風格的波黑斯(Borghese)陶瓶上,雕刻有狄俄尼索斯神醉酒的場面:由一個森林之神撒提亞斯(Satyrs)攙扶著爛醉如泥的酒神,酒神手中的杯子掉在地上。而巴克斯(Bacchus)則是羅馬的葡萄酒神,他是羅馬象徵葡萄與葡萄酒、荒淫與放盪之神。他就好似希臘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但在羅馬的教義中作用不大,荒淫、放盪的巴克斯和他的追隨者(由Cornelis De Vos創作)而是特別受到少數入教的信徒的崇拜。在充滿神秘氣氛的酒神節中,教徒們跳起狂歡的酒神之節舞,以至於羅馬元老院不得不出面干涉,以平息混亂。有關巴克斯神的出生,在梵蒂岡(Vatican)博物館的一塊古代淺浮雕上記錄了這一場景:從西姆萊女神腹中取出巴克斯後,朱庇特主神(Jupiter)將小巴克斯置於大腿中3個月。小巴克斯足月後從父神的腿中降臨出來。此時,站在一旁的畜牧神海爾梅斯(Hermes)手捧衣衫,准備為幼神接生。其後掌握生、死、命運的三位帕爾卡(Parques)女神為這位新生神嬰禱告。十七世紀義大利著名畫家卡拉瓦喬(Canavaggio,1573-1610)以他「無情的真實」表現手法,創作了多副巴克斯形象。
公元前六世紀,希臘人把葡萄通過馬賽港傳入高盧(法國),並將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傳給了高盧人。但在當時,高盧的葡萄和葡萄酒生產並不重要。羅馬人從希臘人那裡學會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後,在義大利半島全面推廣葡萄酒,很快就傳到了羅馬,並經由羅馬人之手傳遍了全歐洲。在公元一世紀時葡萄樹遍布整個羅納河谷(Rhne Valley);二世紀時葡萄樹遍布整個勃艮第(Burgundy)和波爾多(Bordeaux);三世紀時已括抵盧瓦爾河谷(Loire Valley);最後在四世紀時出現在香檳區(Champagne)和摩澤爾河谷(Moselle Valley),原本非常喜愛大麥啤酒(cervoise)和蜂蜜酒(hydromel)的高盧人很快地愛上葡萄酒並且成為傑出的葡萄果農。由於他們所產生的葡萄酒在羅馬大受歡迎,使得羅馬皇帝杜密遜(Domitian)下令拔除高盧一半的葡萄樹以保證羅馬本地的葡萄果農。
葡萄酒是羅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為羅馬帝國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羅馬帝國勢力的慢慢擴張,葡萄和葡萄酒又迅速傳遍法國東部、西班牙、英國南部、德國萊茵河流域和多瑙河東邊等地區。在這段期間,有些國家曾實施禁止種植葡萄的禁令,不過,葡萄酒還是在歐陸上大大風行。其後羅馬帝國的農業逐漸沒落,葡萄園也跟著衰落。古羅馬人喜歡葡萄酒,有歷史學家將古羅馬帝國的衰亡歸咎於古羅馬人飲酒過度而人種退化。
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正式公開承認基督教,在彌撒典禮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長了葡萄樹的栽種。當羅馬帝國於公元五世紀滅亡以後,分裂出的西羅馬帝國(法國、義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詳細記載了關於葡萄的收成和釀酒的過程。這些巨細靡遺的記錄有助於培植出在特定農作區最適合栽種的葡萄品種。葡萄酒在中世紀的發展得益於基督教會。聖經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酥在最後的晚餐上說 「麵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視為聖血,教會人員把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作為工作。葡萄酒隨傳教士的足跡傳遍世界。
公元768年至814年統治西羅馬帝國(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曼(Charlemagne),其權勢也影響了此後的葡萄酒發展。這位偉大的皇帝預見了法國南部到德國北邊葡萄園遍布的遠景,著名勃艮第產區的「可登-查理曼」頂級葡萄園(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經一度是他的產業。法國勃艮第地區的葡萄酒,可以說是法國傳統葡萄酒的典範。但很少人知道,它的源頭竟然是教會——西多會(Cistercians)。
西多會的修道士們可以說是中世紀的葡萄酒釀制專家,這故事源於1112年。當時,一個名叫伯納杜方丹(Bernard de Fontaine)的信奉禁慾主義的修道士帶領304個信徒從克呂尼(Cluny)修道院叛逃到勃艮第的葡萄產區的科爾多省,位於博恩(Beaune)北部,西托(Citeaux)境內一個新建的小寺院,建立起西多會。西多會的戒律十分殘酷,平均每個修道士的壽命為28歲,其戒律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求修道士們在廢棄的葡萄園里砸石頭,用舌頭嘗土壤的滋味。在伯納德死後,西多會的勢力擴大到科爾多省的公區釀制葡萄酒,進而遍布歐洲各地的400多個修道院。
西多會的修士,沉迷於對葡萄品種的研究與改良。二十世紀傑出的勃艮第生產商拉魯列洛華(Lalou Bize-Leroy)相信西多會修士會用嘗土壤的方法來辨別土質,事實上正是這些修道士先提出「土生」(cru)的概念,即相同的土質可以培育出味道和款式一樣的葡萄。也就是他們培育了歐洲最好的葡萄品種。在葡萄酒的釀造技術上,西多會的修士正是歐洲傳統釀酒靈性的源泉。大約十三世紀,隨著西多會的興旺,遍及歐洲各地的西多會修道院的葡萄酒贏得了越來越高的聲譽。十四世紀阿維翁(Avignon)的主教們就特別偏愛勃艮第酒,豪爽的勃艮第菲利普公爵就是他的葡萄酒的名公關:1360年在布魯日(Bruges)的天主教會議上,與會者能喝多少酒,他就提供多少,當然博恩的稀有的葡萄酒,就僅僅能夠提供他們嘗一點的量了。
「飲少些,但要好」(Drink less but letter)是葡萄酒的一句不朽的諺語。不過從那時起至今,上等的紅勃艮第的確從來沒有大規模發展過;它的歷史不如說是科爾多省地優良土壤長出的黑品諾得以盡善盡美地表現出其品質。用小桶小批量地生產,是他們的游戲特色。尤其是1789年法國革命後,由於修道院的解散和舊制度的貴族庄園被清算,勃艮第地區的葡萄園也化整為零。
到十五、十六世紀,歐洲最好的葡萄酒被認為就出產在這些修道院中,16世紀掛毯描繪了葡萄酒釀制的過程而勃艮第地區出產的紅酒,則被認為是最上等的佳釀。此期間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傳入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朝鮮和美洲等地。
等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傳教士在十六世紀將歐洲的葡萄品種帶到南美洲,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半島和亞利山那等地栽種。後來,英國人試圖將葡萄栽培技術傳入美洲大西洋沿岸,可惜的是,美洲東岸的氣候不適合栽種葡萄,盡管作了多次努力,但由於根瘤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侵襲以及這一地區氣候條件的影響,使這里的葡萄載培失敗了。到十九世紀中期,有人利用嫁接的技術將歐洲葡萄品種植在美洲葡萄植株上,利用美洲葡萄的免疫力來抵抗根瘤蚜的病蟲害。至此美洲和美國的葡萄酒業才又逐漸發展起來,南北美洲都有葡萄酒生產,著名的葡萄酒產區有阿根廷、加利福尼亞與墨西哥等地。
在中古世紀後,葡萄酒被視為快樂的泉源,幸福的象徵。並在文藝復興時代,造就了許多名作。
十七、十八世紀前後,法國便開始雄霸了整個葡萄酒王國,波爾多和勃艮第兩大產區的葡萄酒始終是兩大樑柱,代表了兩個主要不同類型的高級葡萄酒:波爾多的厚實和勃艮第的優雅,並成為釀制葡萄酒的基本准繩。然而這兩大產區,產量有限,並不能滿足全世界所需。於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六、七十年代開始,一些酒廠和釀酒師便開始在全世界找尋適合的土壤、相似的氣候來種植優質的葡萄品種,研發及改進釀造技術,使整個世界葡萄酒事業興旺起來。尤以美國、澳洲採用現代科技、市場開發技巧,開創了今天多彩多姿的葡萄酒世界潮流。以全球劃分而言,基本上分為新世界及舊世界兩種。新世界代表的是由歐洲向外開發後的酒,如:美國、澳洲、紐西蘭、智利及阿根廷等葡萄酒新興國家。而舊世界代表則是有百年以上釀酒歷史的歐洲國家為主,如: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家。
相比之下,歐洲種植葡萄的傳統更加悠久,絕大多數葡萄栽培和釀酒技術都誕生在歐洲。除此之外,新、舊世界的根本差別在於:「新世界」的葡萄酒傾向於工業化生產,而「舊世界的葡萄酒更傾向於手工釀制。手工釀出來的酒,是一個手工藝人勞動的結晶,而工業產品是工藝流程的產物,是一個被大量復制的標准化產品。
目前為止,葡萄酒產量仍由歐洲最多,其中又以義大利為世界第一。每年都有大量葡萄酒出口到法國、德國和美國,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閱讀全文

與紅葡萄酒品牌文化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