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啤酒知識 > 原漿啤酒在國內市場怎麼樣

原漿啤酒在國內市場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1-02-25 03:59:28

① 想代理原漿啤酒,請問國內的那個牌子比較好

如果你有抄經驗,那就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選擇就好。如果沒做過,那就要慎重了。
目前大品牌啤酒的代理商市場都已經被瓜分完了。如果現在開始做,最好是從市場新品牌做起。
一般新品牌公司的支持力度都比較大,是尋求共同發展的。而成熟的啤酒品牌一般都是尋找有能力的代理商,做的不好會取消代理資格。
雖然前期需要投入很多資源,如果你稍稍的去開發銷售渠道和地方關系,微微的堅持一下,基本是沒問題的。
選擇之前一定要問廠家業務支持的品牌情況,最好是像歐特斯啤酒那樣有業務員在跑市場。

② 中國啤酒市場的現狀

從2003年開始,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加入WTO之後,進一步開放的中國市場逐漸融入到了世界經濟的均衡游戲中,外資對於中國市場化的走向進一步確定。

進入2005年,外資進入中國啤酒業的步伐更為快速:

合資公司華潤雪花啤酒4月11日以1.25億人民幣收購阜陽市雪地啤酒;

青島啤酒當天也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批准美國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在青島啤酒的股權比例將由原來的9.9%增加至27%,成為青島啤酒最大的非政府股東;

4月18日,全球啤酒著名品牌「喜力」在上海簽約收購了「蘇啤老大」——大富豪公司40%的股份;

同期,燕京啤酒也拋出全國發展新策略:公司正瞄準華東及華南啤酒市場,今年起擬斥資3億至5億元人民幣用作收購,預期今年落實一至兩個項目。

比利時英特布魯、英國紐卡索、荷蘭喜力、丹麥嘉士伯、日本朝日等跨國啤酒巨子也通過各種形式介入了中國啤酒產業。

「隨著外資收購速度的加快,中國啤酒市場的競爭正在發生變化:最初啤酒行業有1000多家企業,經過收購兼並,目前還剩下400多家,今後啤酒企業的數量還將減少。而這種競爭最終將帶來更高層面的較量。」對於外資的強勢進入,燕京啤酒集團副總經理畢貴索認為,「中國啤酒市場現在全球最大,而歐美多數市場已經飽和甚至萎縮,中國顯然是國際資本的一個理想目標,國內啤酒企業不但要抗衡外來資本,還要應對國內市場的競爭和整合,我們任重而道遠!」

資本整合:規模≠效益

整合大潮一浪勝似一浪,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兼並整合後的兩家人如何實現「1+1≥2」,處在第一、第二啤酒集團之外的300多家啤酒廠如何在國際化的市場大潮中定位自己,無疑成為眾多企業面臨的新課題。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外資就已看好中國的啤酒市場,50多家洋啤酒潮湧而至,當時國內的多數大中啤酒集團被外資控股或收購,經過幾年時間的磨合最終還是因為不適應中國特殊的國情和市場環境而紛紛兵敗。

經過十幾年的拼殺,以青啤、燕京、雪花為代表的中國啤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但目前我國整體上仍有1/3的啤酒廠不具備盈利能力,靠低成本收購完成其擴張的青島啤酒總經理金志國感觸頗深:「與國際啤酒大公司相比,青啤在資產、贏利能力、創新能力、國際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著很大差距!」

啤酒行業是一個靠規模實現效益的行業,但「規模≠效益」。稍微回顧一下,我們不難發現,青島啤酒在早期的收購過程中,過於強調擴張的低成本概念,結果背負了一大堆「小舢板式」啤酒企業,當期成本低而運營成本高,較重的歷史包袱使青啤到現在為止仍沒有形成真正的戰斗能力。青啤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積極探索國際化合作,引入成熟的管理理念,以彌補前期的不足。

反觀燕京,則採用了「強強聯合」的模式,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雖然當期成本高,但後面的工作相對比較好開展。「強強聯合」模式的難處在於雙方都比較強大,個性十足,都是稱雄一方的諸侯,誰都不服誰,這是問題的一面。但也正是由於都有這樣的個性,他們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像燕京收購的漓泉啤酒,其總資產貢獻率現在達46.7%,居全國同行業首位,單產產量、利稅晉升到行業5強,雙方的市場、人才、機制優勢和資本、技術、品牌優勢均得到了較好發揮,規模效應得到充分展現。

「規模對啤酒行業來講是有意義的,但現在很多大廠的規模效應沒有發揮出來,這跟他的整合能力或者思路有關系。好多大公司表面上是一個公司,是一個大老闆,實際上還是自己管自己那一塊、各自為政,規模效應沒有發揮出來。啤酒作為一種快速消費品,規模、布局確實是比較重要的因素,它是幫助我們實現市場佔領和品牌提升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或過程,但它僅僅是一個過程,而非最終目的。」對於如何解決「1+1≥2」的問題,快速成長為行業三巨頭之一的華潤雪花啤酒的老總王群也深有感觸。

狂歡序幕拉開

經過產業整合後的啤酒企業,已經認識到了產業整合中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建立全國性品牌的價值和意義。其中南北市場資源整合成為各家企業市場競爭力提升戰略的工作重點。去年和今年,青島、燕京、華潤三巨頭都已到或將到廣東投資建廠,繼華潤啤酒6.8億元在東莞建立年產30萬噸啤酒的生產基地後,燕京啤酒又在佛山設下10萬噸生產線,而青島啤酒已在粵形成深圳、佛山、珠海三個生產基地。

2005年,各家企業在積極落實區域布局的同時,更是積極實施自己的差異化產品戰略,紛紛爭搶高端產品市場。雖然其市場較小,但利潤很高。2004年燕京啤酒用占總產量20%的高端啤酒實現了50%的利潤,高端啤酒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目前已有多家在2004年有重大舉動的外資啤酒企業宣稱,今明兩年將向市場全面推出自己的高檔品牌,除去塑造其品牌形象的意圖而外,更是期望在高檔啤酒市場中能夠分得一杯羹。

另外,今年南(廣州)北(北京)兩個市場的動態也非常值得關注。去年和今年,青島、燕京、華潤三巨頭紛紛到北京、廣東投資建廠,構築戰略要塞;而青島啤酒今年更是大舉進軍北京市場,高、中、低端全面進入,南北對決之勢業已形成。

品牌打造上各方亦是不遺餘力,華潤2004年請來世界級營銷大師科特勒,為其「雪花」品牌出謀劃策,顯示出本土啤酒品牌意識的不斷深入。

燕京在2005年新年剛過,便傾力參與「世界十佳運動員」的評選活動,借勢掀起了新一輪的體育營銷高潮……

理性看待國際化

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場,經過一番並購和發展後,現在的青啤、燕京、華潤三大啤酒集團暫居第一梯隊,珠啤、重啤、哈啤、金星緊隨其後。

但AB、SAB、英特布魯、喜力這些世界啤酒行業的巨頭,在經過了原始積累階段後,還會久居人下、藏身其後嗎?中國的啤酒企業如何與這些世界級選手同場競技?結果會怎樣?一二軍團中僅有的兩個未被外資操縱的本土啤酒企業——燕京和金星未來的命運又會如何?

「我們必須明確:國際化只是一個過程,並不是最終的結果!」在關於國際化的問題上,燕京啤酒集團的副總經理畢貴索明確表示:「燕京啤酒國際化的最終目的必然是為了發展中國的民族啤酒工業、打造世界級的中國啤酒品牌。」

如今世界幾大啤酒巨頭均已在中國安家落戶,面對新一輪來勢洶洶的國際資本浪潮,擺在中國啤酒業面前的是鮮花還是荊棘?是坦途還是陷阱?是國際化還是被國際化?在未來的幾年時間里,中國啤酒業將走向何處?國際啤酒巨頭與中國啤酒的角力誰能勝出?中國的啤酒品牌能否成功突圍?

我們拭目以待……(來源:經濟參考報)

③ 誰能告訴我現在中國的啤酒市場是怎麼樣

你可以看一下《中國啤酒工業發展研究報告》,目前國內最權威的分析了~

④ 暢瑞原漿啤酒怎麼樣呢

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後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專料。啤酒於屬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屬外來酒種。啤酒是根據英語Beer譯成中文「啤」,稱其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被稱為「液體麵包」

⑤ 什麼是國內真正可以流通銷售的原漿啤酒

精釀啤酒原料簡單,麥芽、酵母、啤酒花,不添加大米、玉米澱粉等輔料,內全麥芽發酵容26天以上,不添加利尿劑,最大程度保持啤酒的新鮮;麥香濃郁,泡沫細膩持久。山東煙台的吉斯波爾精釀啤酒就是此類精釀啤酒的代表。

⑥ 精釀原漿啤酒有發展前景嗎

精釀啤酒市場遇上世界盃「東風」
近一年「來勢洶洶」的精釀啤酒市場遇上世界盃「東風」。日前,精釀啤酒佔比顯著上升。然而,啤酒指數未受惠於世界盃,出現累計下跌。啤酒市場到底有沒有在世界盃經濟中獲利?
啤酒指數累計下跌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啤酒行業品牌競爭與消費需求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世界盃前四場比賽,用戶場均下單40萬瓶(罐)啤酒,其中精釀啤酒佔比顯著上升,用戶場均要喝掉近60000瓶(罐)。然而,該板塊自5月底以來已經萎靡不振了。6月初至今啤酒指數累計下跌6.74%,7隻成份股無一倖免全部下跌。歷年的「體育大年」都顯示,啤酒行業不但沒有受惠,還不升反降。
這些公開的數據並不可能及時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國內應該沒有企業可以做到終端數據及時匯集,在超市和酒館賣掉多少啤酒,並沒有人知道,只有月底才可能匯總數據。此前啤酒股票走勢相對向下,符合股市規律,除了跟季節、行業有關,還有其他因素,屬於正常的波動。
在世界盃期間,精釀啤酒展示了強而有力的增長勢頭,從產業端到渠道端都有所發展,符合中產崛起、消費升級的特點。他認為,世界盃帶來的消費檔次的提高,以及對客單量的培養,將令精釀啤酒行業發展得更大、更快。也有啤酒企業人士認為,精釀啤酒的全年消費總量只佔整個啤酒消費市場的一小部分,不可能在一個月內對啤酒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
精釀酒吧短期,營業額增長不明顯
精釀酒吧也分不同類型,在世界盃期間策略各有不同。除了自主經營的酒吧外,還與其他人合作,其中一種是大型精釀酒吧,當然不會放過世界盃的商機,一般會投入資金購買設備如投影儀,而另一種是面積不太大、甚至主打外賣的小店,只會把觀看世界盃的設備當作「裝飾」,提供給有需要的顧客。
世界盃主要影響的還是我們行業稱為『水啤』的產品,因為這種啤酒味道淡、更適宜於暢飲,所以世界盃期間的銷量比較容易激增。
消費精釀啤酒的世界盃觀看者,大部分對酒沒有太高要求,因為看球時間很長,有時候長達4~5個小時,他們不可能選擇很重的精釀,一般選擇口感清爽的、解渴的啤酒。
精釀啤酒市場樂觀
廣州的精釀啤酒市場在最近一年左右出現爆發式增長,多了不少精釀酒吧,也讓許多「小白」進入精釀圈,成為粉絲。他認為,廣州消費者在餐飲消費上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隨著「精釀風」來襲,他們會越來越接受在精釀啤酒上的投入。
消費升級是一個主流的趨勢,越來越多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更加追求消費品質;從業者都在創新別出心裁的經營模式,令行業充滿生機。盡管他認為目前精釀啤酒市場還很小,但發展趨勢令人樂觀,精釀啤酒有可能呈現高速增長,占據中國啤酒市場一個不小的份額。

⑦ 中德做的原漿鮮啤酒市場怎麼樣

由於鮮啤酒銷售不來存在長距源離運輸和貨架壽命問題,更重要的是生產過程中不予考慮令整個啤酒界和啤酒學術界棘手的非生物穩定性和風味穩定性難題。因而其生產過程可採用純生物工程技術,不需通過人為地去破壞和改變其物質組成成份和結構。如不經過濾,無需高溫處理,糖化麥汁無需過熱煮沸,因而生物合成和分解過程中的大量鮮活酵母(蛋白質含量50%以上)、多族維生素、多種寡糖、活性物質、輔酶因子、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尤其人體不能合成的多種氨基酸等得以盡在其中。
世界各地鮮啤酒的發展勢頭強勁。德國約有250家、日本約有280家、奧地利57家、加拿大133家。啤酒大國美國共有804家自釀啤酒廠,占啤酒廠總數58%;而中國目前還是剛剛起步,占啤酒生產廠總數不足20%
山東中德設備有限公司是國內鮮啤酒的研發中心,小啤酒設備的領導者,未來幾年內,中德的自釀鮮啤酒會遍布國內大中小型酒店,人們可以隨時喝到營養豐富,口味純正的德國鮮啤酒。

⑧ 原漿啤酒有發展前景嗎

個人認為沒有什麼發展前景··工藝不精細

⑨ 原漿啤酒究竟好在哪裡

原漿啤酒採用進口原料釀造而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和香精,口感醇厚,麥香濃郁,對人身體沒有傷害。

閱讀全文

與原漿啤酒在國內市場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