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minning etgics 英文是什麼意思
我想你是打錯字了
mining ethics
mining 采礦
ethics 首先標准,行業准則
mining ethics 采礦行業准則
㈡ 證監會行業分類標準的13個行業分別是哪些
具體如下:
根據《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
A農、林、牧、漁業
B采礦業本門類
C製造業本門類
D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F批發和零售業
G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本門類
I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J金融業
K房地產業
L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N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P教育
Q衛生和社會工作
R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2)啤酒屬於gics什麼行業擴展閱讀
根據《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
31本《指引》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
T4754—2011),將上市公司的經濟活動分為門類、大類兩級。與此對應,門類代碼用一位拉丁字母表示,即用字母A、B、C……依次代表不同門類;大類代碼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從01開始按順序依次編碼。
㈢ 什麼是GICS產業分類
一、國內外主要行業分類標准比較
國內外比較權威的行業分類標准,主要有六種。總的來說,這六種分類標准可劃分為兩種類型:管理型和投資型。聯合國國際標准產業分類(ISIC)、北美行業分類系統(NAICS)和國家統計局的行業分類標准屬於典型的管理型,而北美行業分類系統(?dard,由摩根斯坦利公司和標准普爾公司聯合發布,簡稱GICS)、富時全球分類系統(FTSE)則屬於投資型,中國證監會的《指引》雖然是針對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劃分,但由於其以國家統計局分類標准為主要基礎,同時參考了國外主要的管理型分類標准,因此仍是屬於政府管理型。上證180指數在編制時即採用了投資型的GICS作為行業分類標准。
二、管理型與投資型兩種分類標準的比較
1、分類標準的定性比較分析
分類的目的管理型分類標準的目的是反映國民經濟內部的結構和發展狀況,而GICS、FTSE均明確說明分類目的是為投資者的投資分析、業績評價、資產配置或指數跟蹤基金服務以及在銀行或經紀人的衍生工具活動中應用。
行業分類原則前者是產品導向,後者以產品導向為基礎,結合消費者的市場需求分類,因此,兩種分類的結構、層次劃分都有很大區別。兩種分類標准在細類的劃分上,仍都以產品同質性為基礎,但在大類的劃分、內容與結構方面差別很大,管理型基本上是站在生產者的立場進行分類;投資型則考慮行業的投資價值同一性,從生產者立場向消費者立場轉移。從結構層次上看,管理型基本上以三類產業的劃分為依據,而投資型將消費特徵作為分類的主要依據,淡化了商品和服務的區別,也淡化了三類產業的概念。
在分類的數量上,前者也比後者詳細得多,如GICS最細一級子行業僅有123個,而NAICS體系中行業一共有1170個,國家統計局標准中行業小類有913個。從管理的角度看,詳細的分類有利於統計和管理的方便,因為分類的對象是數十萬計的產業活動單位;但從投資的角度看,過細的分類會造成行業內公司數太少,從而對經濟狀況的波動以及個別公司不同業務的波動過於敏感,公司子行業歸屬易變,行業缺乏穩定性,同時增加投資者使用的成本和復雜性。
分類對象管理型是對所有以贏利為目的或不以贏利為目的的產業活動單位分類,而投資型僅對上市公司進行分類,是以贏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單位,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種組織協會等是不屬於其分類對象范圍的。管理型分類關注的主要是宏觀的行業總量,計算時是把跨行業經營的公司的產值利潤等分拆後進行的;而投資型分類關注的是微觀的公司個體的投資價值,由於證券都是每個公司作為一個整體發行的,所以投資型分類在計算時是將每個上市公司都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因此相比而言,按管理型標准劃分的行業比較單一,包括各種部門在該行業的產出結果;而投資型分類的行業是主要從事該行業領域的公司的聚合,該行業的公司也可能從事其他領域的活動,所以它的行業概念不是單一的。
公司歸屬方法管理型基本按照產出特徵劃分,主要考察其主營收入;而投資型在考慮收入因素的同時,也考慮其盈利來源特徵,這反映了其為投資者服務的目的,因為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歸根到底取決於其為股東創造利潤的能力。
2、證監會《指引》與GICS分類標準的統計比較
中國證監會《指引》與GICS相比較,前者屬於管理型分類,後者屬於投資型分類,為了明確兩種分類方法在分類上的差異性和相似性,我們進行循環比較,查看它們在各個級別上相同的分類,並對總體分類相似性進行大致說明。
由於兩者在分類的諸多方面有顯著的區別,因此在統計結果上也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除去統計中的重復項,中國證監會一級分類中約有61%的類別可以在GICS中找到,中國證監會二級分類中約有42%的類別可以在GICS中找到,中國證監會三級分類中只有約11%的類別可以在GICS中找到。因此,從整體上看,中國證監會的行業分類與GICS的分類方法的差異較大。三、GICS和FTSE兩種投資型行業分類標準的區別
1、具體分類方法不同對公司進行行業歸類時,GICS首要考慮收入,其次考慮利潤。原因一是收入比利潤波動小,更能准確地反映公司的活動;二是大部分公司都提供收入的行業和地區分解數據,但很多公司並不提供利潤的行業和地區分解數據。然而,由於公司的價值與利潤的聯系更緊密,所以利潤仍然是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而FTSE主要考慮公司各項業務的稅前利潤在總利潤中所佔的比例,並不考慮公司的收入。從可投資性角度而言,同時考慮收入和利潤更科學。
2、分類原則有差異GICS更注重產品的市場需求與消費特徵,而FTSE盡管已經與管理型分類有了質的變化,但與GICS相比,仍更注重產品的經濟性質或生產過程。應該說,注重產品的市場需求在現代社會更能反映公司的投資價值。
3、對行業投資機會的判斷不同FTSE以靜態的角度看待行業,因而非常注重行業的經濟周期敏感性,這是因為如果行業非常穩定,那麼其投資機會就僅在於隨經濟波動而發生的周期性行業增長與衰退。GICS以發展的角度看待行業,認為行業的投資價值在於其未來的發展前景,應該說,注重行業的發展前景更符合現代投資的需要。由於科學技術以越來越快的加速度發展,新興行業的出現和成長也越來越快,使得一些新興行業的投資價值也越來越高,所以,注重新興行業發展前景比注重經濟周期敏感性更有利於判斷行業的投資價值。
4、分類標準的層次不同GICS為四級分類,FTSE為三級分類。分類層次的增加適合於對數目很大的上市公司(例如全球數萬家公司)同時進行分類,但同時會增加使用的成本和復雜性。稍微簡單的分類層次則適合於對單個國家的上市公司進行分類。
中國投資型行業分類標準的確定
一、GICS可作為中國投資型行業分類標準的基本依據
綜合以上各種因素考慮,在現有權威的投資型行業分類標准中,我們認為GICS最適合作為中國投資型行業分類標準的基本依據:
1、對公司進行行業歸類時,收入和利潤兩種因素中,以收入為主更適合中國國情。中國不少上市公司主業虧損,如果僅考慮利潤,極易被歸於非主業行業。
2、採用GICS是中國投資行業與國際接軌、吸引國外投資的需要。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就是以聯合國國際標准產業分類ISIC為基礎而制訂的。
3、GICS更適合現代投資分析的需要,能反映經濟發展的最新特徵。例如重視行業的消費特徵和市場需求,對於商品和服務不加區分等。
4、GICS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產業結構未來發展的趨勢,例如服務業和信息產業的迅速擴張等。因此採用GICS具有前瞻性,一段時期內不需要進行頻繁調整,同時有利於引導中國的產業發展方向和證券市場的投資理念。
二、中國上市公司根據GICS進行分類的實證研究
1、判別行業分類方法優劣的標准和指標的選取
衡量一種投資型行業分類標準的優劣,在於其是否能夠成功區分各個行業所具有的不同投資價值,或者說,其是否能夠將同行業的具有相似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歸為一類,而將不同行業的具有不同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區分為不同的類。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表現,我們認為其最主要的表現指標是權益收益率ROE。至於股票投資的其它特徵指標,如市盈率和換手率等指標,它們反映的是市場在某一時點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主觀評價。因此,我們在實證研究中選擇ROE作為首要的評價指標,但為了考察市場對行業分類標準的認同度,從側面證實行業分類標準的現實適用性,我們又選擇了P/E比率對分類後的上市公司進行了統計分析。
2、研究方法、數據來源及樣本說明
我們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分別根據GICS和證監會《指引》作了行業分類,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分類後各行業上市公司ROE的均值進行了統計分析,剔除了ROE絕對值大於100%的公司。對市盈率進行統計分析時,剔除了市盈率大於300和市盈率小於0的公司。
3、結果與分析
統計結果顯示,根據《指引》分類方法,上市公司行業間ROE均值差異不顯著(F=1.539;P=0.104>0.05);根據GICS分類方法,上市公司行業間ROE均值差異顯著(F=2.354;p=0.012<0.05)。所以,可以認為GICS的分類比《指引》的分類更能區分不同行業ROE的不同,更能反映行業間投資價值的差異。
另外,根據《指引》分類方法,上市公司行業間P/E均值差異不顯著(F=1.261;P=0.237>0.05);根據GICS分類方法,上市公司行業間P/E均值差異不顯著(F=1.648;p=0.098>0.05)。但根據中國證券市場的現實情況,我們將顯著性水平放寬為0.10。在顯著性水平為0.10時,根據《指引》的上市公司分類行業間P/E均值差異不顯著(F=1.261;P=0.237>0.10);而根據GICS分類方法,上市公司行業間P/E均值差異顯著(F=1.648;p=0.098<0.10)。因此,可以認為GICS的分類方法比《指引》分類方法更能區分行業間P/E的不同,更能反映市場對上市公司行業投資價值認同度的差別。
我國上證180指數由於採用了GICS作為行業分類標准,從以上結果可知,能夠更明確區分上市公司行業投資價值,更有利於引導中國證券市場投資理念,更有利於中國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
三、對GICS進行修改的若干建議
中國的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水平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差別較大,而且證券市場尚在高速發展中,上市公司存在一些與國外成熟股票市場上市公司不同的特點,因此在應用GICS對中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分類時,應結合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對GICS做適當的修正。
1、我國上市公司行業特徵不明顯,多元化經營公司比比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對GICS標準的具體分類方法(進入准則)進行適應性調整。
比如,GICS規定,如果公司跨兩個行業,歸於提供了其收入60%以上行業,或者同時提供了收入和利潤的50%的行業,如果不滿足兩個條件之一則根據歷史和未來趨勢進行分析;如果公司跨三個行業,歸於提供了收入或者利潤50%以上的行業,如果不滿足條件,則歸於工業部門的綜合性工業或金融部門的跨部門持股公司。這樣的行業歸屬進入准則完全照辦至我國市場則不太合適,需要根據我國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潤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准則。
上證180指數公布的分類准則就規定:(1)、如果公司某項主營業務的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50%以上,則該公司歸屬該項業務對應的行業;(2)、如果公司沒有一項主營收入佔到總收入的50%以上,但某項業務的收入和利潤均在所有業務中最高,而且均佔到公司總收入和總利潤的30%以上,則該公司歸屬該業務對應的行業;(3)、如果公司沒有一項業務的收入和利潤佔到30%以上,則由專家組進一步研究和分析確定行業歸屬。
2、我國上市公司穩定性差,改變主業或資產置換較為頻繁。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認為,可以適當減少分類標准中子行業的數目,將某些相近的子行業進行適當合並,使分類標准"粗化",從而可以降低公司的行業敏感性,減少公司行業變更的頻率。
3、GICS包含四級分類,雖然分類層次較細有利於分類的實施,但同時也顯得有些繁復,特別是對我國上市公司來說過細的分類反倒劃分困難。因此可以考慮將GICS的四級分類簡化為三級或者兩級分類。
4、根據我國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特點可以對GISC的行業進一步調整,有的應進一步細分,有些應該去掉。比如,我國上市公司比較集中的可選消費品、工業和原材料三個經濟部門,應該進行進一步的細分,而對於Gaming(賭博),CatalogRetail(電視直銷、郵購)等我國根本沒有或者沒有上市公司的行業,在制訂行業分類標准時就應去掉。(上海交通大學證券金融研究所 )
㈣ 什麼是全球行業分類標准
全球行業分類系統(GICS)是由標准普爾(S&P)與摩根斯坦利公司(MSCI)於1999年8月聯手推出的行業分類系統。該標准為全球金融業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全球統一的經濟板塊和行業定義。作為一個行業分類模型,GICS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認可,它的意義在於不僅為創造易復制的、量體裁衣的投資組合提供了堅實基礎,更使得對全球范圍經濟板塊和行業的研究更具可比性。
標准普爾全球指數家族包含的所有公司都已根據GICS進行行業分類,每一家公司都會被分到一個子行業內,同時自動的歸屬於相應的行業、行業組和行業板塊。
目前有42,000家交易活躍的公司已被分類,若包括交易不活躍的公司,則總數已超過48,000家。已分類的全球股票市場資產份額超過90%。
GICS為四級分類,包括10個經濟部門(Economic Sector),24個行業組(Instry Group),68個行業(Instry)和154個子行業(Sub-Instry)。
新的標普全球行業分類標准把標普1500指數的成分股分為10個行業部門、24個行業組、68個行業。10個行業部門如下:
基礎材料(Materials)——化學品、金屬采礦、紙產品和林產品;
消費者非必需品(Unnecessary Consume)——汽車、服裝、休閑和媒體;
消費者常用品(Necessary Consume)——日用產品、食品和葯品零售;
能源(Energy)——能源設施、冶煉、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
金融(Finance)——銀行、金融服務和所有保險;
醫療保健(Medical & Health)——經營型醫療保健服務、醫療產品、葯品和生物技術;
工業(Instry)——資本貨物、交通、建築、航空和國防;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硬體、軟體和通訊設備;
電信服務(Telecom)——電信服務和無線通訊;
公用事業(Utilities)——電力設備和天然氣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