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精釀啤酒市場份額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接觸了精釀啤酒,據相關數據顯示:精釀啤酒在2018年佔比專不足1%的市場份額,但年增屬長率卻已達到40%。由此可見精釀啤酒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人們的條件富裕了,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健康選擇精釀啤酒。
⑵ 年產5000噸精釀啤酒設備一套
中啤啤酒設備,精釀抄啤酒在21世紀市場發展需要越來越大,各地的中小型啤酒廠設備在各個城市建立起來,現在精釀啤酒市場的發展,國家政策對中小型精釀啤酒廠的支持力度也大了起來。第一選好廠房,不同的地區租金是不一樣的,幾十萬的到上百萬的都有。啤酒設備主要是看設備配置和型號大小,投資在60-290萬左右,人員配置2名左右即可。灌裝設備投資10-30萬左右。從廠房到設備到生產運營,銷售啤酒。所有的環節都有一定的費用。具體還要看你設備型號選擇等情況。
⑶ 開辦一家小型精釀啤酒廠需要多大投資要辦什麼資質和審批
開個小型釀酒廠需要的資金:
熟釀:10萬元。
需要發酵池(缸)和蒸餾設備,還有儲存酒的設備。以發酵期30天日產200千克65度原酒計算,從原料的貯備和設備的製作或購買最少需要8萬的投資,再加上流動資金2萬。
生釀:4-8萬
投資少,酒的味道不如熟釀的好喝,具體投多錢還得看市場實際的價格。
開小型釀酒廠通常需要辦理如下手續:
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衛生許可證、健康證。
環境審批和生產許可證(難點):
釀酒廠,屬於食品類生產型企業范疇,所以必須向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辦理生產許可證(通常是取得環評和消防那個合格後才能辦理)。
1.具體辦理流程按當地環保局要求即可。
2.消防需要當地消防部門或安監局進行現場審查。
衛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
1.到轄區內的衛生監督部門申請受理。由申請人填寫《衛生許可證申請表》一式兩份,並提供准確、真實、合法、有效的資料。如受理部門對申請人填寫的《衛生許可證申請書》內容與所提供的資料經責任監督員核對無誤後進行登記。
2.承辦監督員依照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衛生標准、衛生要求的規定,對申請人提供的材料進行審核,三個工作日內做出是否受理的決定。符合申請資格且資料齊全的予以受理並根據需要進行現場審查。
3.現場審查結束後,符合規定的,承辦監督員開具《收費通知單》受費,在《衛生許可證發放登記表》上登記,經主管領導審批後,由申請人前往衛生局辦理領取《衛生許可證》有關手續。
營業執照:
1.申請人攜帶個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到當地工商部門登記名稱;
2.領取衛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後,就可以憑證及相應的房屋租賃證明、身份證,到當地工商部門申請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申請從事飲食業、食品加工和銷售業的,應出具食品衛生監督機關核發的證明。
稅務登記證:
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要向當地稅務局申請領取地稅稅務登記號。帶上營業執照的副本及復印件,還有經營者的身份證。個體工商戶開的小餐館,要交5%的營業稅。另外需交城建稅、教育附加稅,稅額是營業稅的11%,還有一部分其他的稅額,所佔份額非常小。
健康證:
按照衛生監督機構確定的人員名單到健康體檢單位進行預防性健康檢查,統一使用衛生部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性健康檢查用表》。
一:辦理健康證前先進行健康查體。
二:查體結果符合發放健康證條件的,經衛生監督機構組織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合格後,將本人一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到所管轄的衛生局衛生監督所辦理健康證明。查體結果不符合發放健康證條件的,不予辦理健康證。
⑷ 關於精釀啤酒你了解多少
近年來,精釀啤酒風靡世界,素有「液體麵包」的美譽。精釀啤酒品種按原料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可釀造多種風味和香味的黃啤、白啤、紅啤、黑啤、棕色啤、大麥啤
⑸ 自釀啤酒1升需要多少成本
1升自釀啤酒成本不到5毛錢?
自釀扎啤的利潤空間究竟有多大?一升價格不到五毛錢!
從事二十多年食品機械工作的汪先生告訴記者,「目前自釀扎啤的利潤驚人,你可能想不到,一升自釀扎啤的成本不到五毛,利潤率近2000%。」
高額利潤驅「自釀」成風
「現在扎啤機當道,很多人便誤以為擁有自釀設備的餐飲企業,就一定信得過,實際上這也是誤區。」汪先生介紹到:「年初花園路附近的一家烤肉店花三十多萬買了我們一台設備,設備安裝調試時,老闆就不停打聽降低成本的竅門」。汪先生無奈地嘆了口氣。
汪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釀扎啤成本大約一千多元一噸,但一到酒店就搖身一變就成為十幾元、二十幾元一升。根據啤酒的密度來計算,一噸啤酒為1250升,銷售額為25000元/噸,利潤近2000%。
就是這樣的高利潤,店家還在不斷算計成本。汪先生在日常維護中發現,這家店主拋棄質量好價格高的澳麥,採用國產的普通大麥,並減少啤酒花的使用量,有時候甚至完全不用,僅依靠添加劑來達到進口啤酒花的效果。這樣,成本竟低到每升0.5元,沒出三個月就賺出了設備的錢。
市場運作藏各種貓膩
除了利潤高,記者了解到自釀扎啤在市場運作方面也存在很多貓膩。
「自釀過程中麥芽度和純度完全由酒店自行掌握,兌水多少都憑老闆的良心。同樣,酒店隨意加水跟舊啤重填更是屢見不鮮。為了降低成本,無良餐飲企業甚至可以把售出的酒重新打入罐內,這也是很多消費者感覺扎啤沒味或者很淡的緣由。」一業內人士向記者說到。
同時,自釀扎啤在燒烤攤等大排檔處,往往又會以「品牌扎啤」的形式出現。記者了解到,有不少扎啤攤將采購的自釀啤酒裝入標有品牌名稱的扎啤桶中,按其正常市場價格銷售。拿趵突泉扎啤來看,20升裝零售價在40元左右,2元/升,如此算來成本就算為0.5元的話,商家的利潤依舊是300%。
同樣,借自釀扎啤不少商家還搞起了夏日促銷的活動。濟南一家火鍋店,近日搞起了「原漿鮮啤 喝一贈一」的活動,記者了解到,其一紮2升左右的扎啤售價28元,買一贈一之後一紮也得14元。「很多消費者以為便宜實惠,其實偷著樂的是商家。
⑹ 精釀啤酒是啥意思
由於精釀啤酒這個概念是美國人發起的,所以我們引用美國釀造者協會BA對精釀釀造者的要求:
1、小
年產量小於600萬桶(95.388萬噸),生產的啤酒用於商業交易。
2、自主權
非精釀釀造者或公司機構,其占股份不能超過25%。
3、傳統
釀造者所釀造的大部分啤酒的風味都應該是從傳統的原料與發酵工藝中獲得。
(以上取自網路)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屬於工業啤酒,比如青島、雪花、燕京、百威、喜力、嘉士伯等。
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兩者:
1、釀造原料。前者一般只使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釀造,後者會加成本更低的玉米和大 米這類的輔料來釀酒的。
2、發酵工藝。前者多採用Ale工藝技術,後者多採用Lager工藝技術(保質期應該會更久)。 具體可以去所以搜兩者區別,在這里就不多說啦。
3、發酵時間。前者發酵的時間更充分,風味更好,不過成本會高;後者為了產量和成本利 潤,會縮短發酵時間,發酵相對不充分,風味相對叫清淡些。
4、產量區別。受市場成本需求和發酵時間的影響,可想而知,前者產量會相對後者少上很 多,生產規模相對小型;而後者就屬於大型的工廠了,由我們平日的飲用量來看嘛,坑定 都是大型的才能有更多的供應啦。
5、風格種類。前者在味道上會不同於平常的啤酒,其生產質量與創新並存,傳統與創新的結 合,風情特色更足,種類也更多元化;後者從釀造方式和風格上都相較單一。
6、品嘗方式。前者通常口感較濃郁厚重,酒精度高,適合慢慢品嘗;後者通常口感清淡,酒 精度低,適合大口飲用。
7、價格高低。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前者價格較昂貴,較少見,可以說是高端啤酒的代名詞;而後者價格相對會更親民些,較多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有不足的地方也可以指正哦。
⑺ 一升精釀啤酒的成本是多少
一升精釀啤酒的成本大約在1.5-2元之間
⑻ 我想建個年產1000噸的精釀啤酒工坊,要購買多大的設備呢,如何配置
你好,年產1000的精抄釀啤酒工坊,一年365天不襲可能按同樣的生產量來分配,而且啤酒銷售還有明顯的淡旺季之分。在此建議你上套日產3000升的啤酒設備。還要看你准備生產幾種啤酒,來決定你發酵罐的數量。當然,所生產的幾種啤酒,有的銷量大,有的只不過是個特色而已。整套設備基本配置包括粉碎系統,水處理系統,糖化系統,發酵系統,製冷系統,灌裝系統。如果有條件,可以上套小型實驗室和酵母培養系統,對控制產品質量和成本有很大的好處。設備的質量和價格參差不齊。內部構造和焊接工藝也有著千差萬別。設備的設計合理性對出好的啤酒有很大的關系。當然,還有很多細節問題,我們再次溝通。
⑼ 精釀啤酒的介紹
美國釀造者協復會(BA)對精釀釀造者制的要求
小型:年產量少於600萬桶(約70.2萬噸)
獨立:非精釀釀造者/公司機構所佔股份不能超25%
傳統又創新:釀造者所釀造的大部分啤酒的風味,都從傳統或者創新的原料與發酵工藝中獲得。
簡單描述,所謂精釀啤酒,是指小型且產能限量的酒廠所生產的態度上注重多元風格,具有傳統和創新並進的釀酒精神的啤酒,通常和那些商業酒廠所生產的單一產品所區分。
我認為的精釀,就是小型獨立的酒廠或啤酒屋,以誠實的態度生產的特色啤酒,強調創新,強調多元化,本土化,符合這個精神,就可以被稱作精釀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