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啤酒為什麼會產生泡沫
因為啤酒是一種氣泡酒,瓶裝或者灌裝的啤酒是二氧化碳的飽和溶液,這些二內氧化碳可以是發容酵過程中產生的,也可以是在灌裝的過程中加入的。
在密封的條件下,壓強越高,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開瓶時,由於壓強變小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會從啤酒裡面分離出來,形成很多的氣泡。
而且啤酒裡面,含有來自麥芽等原料的多種有機物,其中的多肽和蛋白質等物質,可以起到表面活性劑的作用,讓氣泡不容易破碎,更容易形成穩定的泡沫。
啤酒的釀造原料
麥芽:既發芽的大麥或小麥,有時也使用燕麥、元麥、黑麥等穀物的發芽體。
麥汁糖漿:為了方便家庭釀造的使用,有些廠家將麥芽糖汁濃縮後形成糖漿或者糖粉作為家庭自釀的原料。這種原料使用更加簡單,但是部分喪失了麥芽的原味,而且不方便家釀者獨立調節配方。
啤酒花:決定啤酒的苦度和香味,其形狀有顆粒或花蕾。
酵母:分桶上發酵酵母和桶底發酵酵母。(窖藏啤酒和愛爾啤酒)常用的啤酒酵母根據其來源的不同又有不同的性能。
水:釀制啤酒的水需要無色無嗅的水源。水內部的各種礦物質會影響到啤酒的質量。
其他可發酵物:家庭自釀啤酒還可以選擇蔗糖、蜂蜜等可發酵糖來增加啤酒的風味。
⑵ 為什麼啤酒剛打開喝了一口酒使勁往出冒泡
啤酒會冒來泡的原因:
啤酒源中壓入了很多二氧化碳氣體 ,二氧化碳氣體可以在高壓下與水形成碳酸。倒出啤酒後,氣溫變高,氣體溶解度變小,氣體就跑出來,氣溫升高,碳酸就分解,氣體跑出來,倒出來的時候,成為大氣中的壓強,比瓶中的壓強小,所以會出現冒泡現象。
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是形成泡沫的關鍵成分,泡沫可使啤酒花的苦味和酒精的刺激性變得柔和,從而增加飲後爽快的感覺。溫度不同,啤酒的泡沫多寡不一,其風味優劣也會有明顯的差異。泡沫還有使啤酒與空氣隔絕的功用,它可減弱空氣對啤酒的氧化,而氧化了的啤酒,其爽口風味將全部消失,甚至不堪入口。
⑶ 為什麼啤酒會冒泡
啤酒中壓入了很多二氧化碳氣體 ,二氧化碳氣體可以在高壓下與水形成碳酸。
倒出啤酒後
(1)氣溫變高,氣體溶解度變小、碳酸分解。氣體就跑出來——冒泡
(2)倒出來,成為大氣中的壓強,比瓶中的壓強小,氣體沒有壓力管制,就冒出來。
⑷ 啤酒為什麼會冒泡
含有二氧化碳。
啤酒是以小麥芽和大麥芽為主要原料,並加啤酒花,經過液態糊化和糖化,再經過液態發酵而釀製成的。其酒精含量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營養。啤酒的90%是水分,除了水之外,麥芽是製造啤酒的原料,佔75%以上,甚至不用大米或其他糧食等輔料,而全部採用麥芽來釀造啤酒,特殊情況下也有採用其他糧食製造。
啤酒酵母是一種不能運動的單細胞低等植物,只有藉助顯微鏡才能看見。在啤酒的生產中酵母需要純粹的培養而獲得。啤酒中的酒精和二氧化碳都是啤酒酵母菌發酵而生成的。
(4)為什麼啤酒會冒泡擴展閱讀:
啤酒的其它作用:
1、喝剩的啤酒可用來清除煤氣灶上的污垢。啤酒中的糖分能分解油污,因此用抹布蘸上啤酒來擦拭,就能迅速去污。如果是難去除的頑垢就先浸泡一下再擦洗。擦拭後啤酒獨特的氣味約10分鍾後就會消失。
2、可用來美容。選用生啤,倒入小容器中(如玻璃杯),用醫用棉紗(葯店可買到,選小號的)浸泡在其中,拿起後敷在臉上,十分鍾左右。可以去除皮膚表面小顆粒,因為啤酒中的蛇麻子有此功效。
3、用啤酒洗頭時,先將頭發洗凈、擦乾,再將整瓶啤酒的1/8均勻地抹在頭發上,做一些手部按摩使啤酒滲透頭發根部。15分鍾後用清水洗凈頭發,再用木梳或牛角梳梳順頭發。啤酒中有效的營養成分對防止頭發乾枯脫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以使頭發光亮。
⑸ 啤酒里為什麼會有氣泡
啤酒會冒泡的原因:
啤酒中壓入了很多二氧化碳氣體 ,二氧化碳氣體可以在高壓下與水形成碳酸。倒出啤酒後,氣溫變高,氣體溶解度變小,氣體就跑出來,氣溫升高,碳酸就分解,氣體跑出來,倒出來的時候,成為大氣中的壓強,比瓶中的壓強小,所以會出現冒泡現象。
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後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啤酒於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屬外來酒種。啤酒是根據英語Beer譯成中文「啤」,稱其為「啤酒」,沿用至今。
啤酒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被稱為「液體麵包」,是一種低濃度酒精飲料。啤酒乙醇含量最少、故喝啤酒不但不易醉人傷人、少量飲用反而對身體健康有益處。
喝啤酒的好處:
1、啤酒具有較高的水含量,可以解渴;同時,啤酒中的有機酸具有清新、提神的作用。一方面可減少過度興奮和緊張情緒,並能促進肌肉鬆弛;另一方面,能剌激神經,促進消化;除此之外,啤酒中低含量的鈉、酒精、核酸能增加大腦血液的供給,擴張冠狀動脈,並通過提供的血液對腎臟的剌激而加快人體的代謝活動。
2、喝啤酒有助於穩定情緒。一旦有煩躁不安的情緒時,坐下來就著清淡的小菜,適量地喝點啤酒,就會對波動的情緒起到穩定的作用。
3、喝啤酒有美容美體的作用。啤酒中含有豐富的女性荷爾蒙,常喝啤酒的女性朋友,由於肌膚光滑細致、乳房豐滿、體態勻稱,更能夠展示出女性的魅力。另外,啤酒中的蛇麻子還含有清涼成分,對於面皰和膿皰等有很不錯的預防作用。
⑹ 為什麼在啤酒里撒鹽會冒泡
鹽進入啤酒中會迅速溶解,使啤酒中的含鹽量增加。
啤酒中是有一定的二專氧化碳含量的,它溶解屬於啤酒中,當啤酒中的含鹽增加後,二氧化碳的溶解會降低,導致一部分二氧化碳析出,並以氣態的形式溢出,就是你看到的冒泡了。
⑺ 啤酒為什麼冒泡
啤酒中壓入了很多二氧化碳氣體 ,二氧化碳氣體可以在高壓下與水形成碳酸。倒出啤酒後氣溫變高,氣體溶解度變小、碳酸分解,氣體就跑出來。
⑻ 啤酒怎麼會冒泡
從瓶子里往杯中倒啤酒,急性子的人,把瓶子拿得很高,有點像倒大碗茶似地,讓啤酒水柱沖向杯底,結果總是倒滿一杯泡沫,且泡沫流淌得一桌子,待泡沫消失後,杯子里的啤酒卻所剩無幾。
熟練的服務員則將杯子盡可能傾斜,將瓶口緊靠杯沿,讓啤酒緩慢地沿杯壁流向杯底,隨著杯子里啤酒增多,再徐徐將杯子傾角調正到豎直的位置,這樣可以倒滿一杯啤酒而不產生多少泡沫。人們不無詼諧地把這種倒啤酒的竅門總結為三個含諧音的成語:「歪門斜倒(邪道),杯壁(卑鄙)下流,改斜(邪)歸正。」
啤酒、香檳酒、可樂等清涼飲料,都是二氧化碳的過飽和溶液。在不密封的條件下,二氧化碳也會慢慢分離而散逸到空氣中去。這類新鮮的清涼飲料,含二氧化碳愈多品質就愈高。這也正是往杯中倒啤酒帶來麻煩的原因。
我們把前面說的兩種倒啤酒的方法稱為直沖式與斜溜式。為什麼斜溜式產生的泡沫少,而直沖式的倒法產生的泡沫多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氣體的溶解度開始研究。
二氧化碳溶解到水中的量,通常用單位體積水能溶解多少體積的二氧化碳來度量,稱為溶解度,是同溫度和壓強有關的量。溫度低時溶解度大,高時溶解度小。在高壓下溶解度大,低壓時溶解度小。如果在高壓強條件下新鮮啤酒突然減小壓強,就會分離出二氧化碳而冒泡。在密閉的容器里,冒出的氣泡使容器內的壓力升高後,隨之溶解度也增高了,氣泡就不再冒了。我們在開香檳酒瓶時,聽到「啪」地一聲;報上也曾刊載開啤酒瓶時,瓶蓋飛出傷人的消息,這都是因為容器里壓力較高的緣故。
歷史上有過一則有趣的事。上世紀中,在倫敦的泰晤士河床下打了一條隧道,當隧道峻工時,當地政界人物在隧道里舉行慶典。令人掃興的是發現帶到隧道來的香檳酒都跑了氣而無味。然而當慶典過後人們走出隧道回到地面時,不幸的事發生了,酒在肚子里發脹了,氣從鼻子嘴裡不斷冒出來,有的人穿的馬甲被脹開,有的人則不得不重新返回隧道以減輕這突然襲來的痛苦。
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隧道比地平面低數百米,那裡氣壓較高,二氧化碳溶解度也高,所以香檳酒就像跑了氣似地無味。等回到地面,氣壓低了,二氧化碳分離出來,把紳士們的肚子撐了開來。通常在海平面,每升高100米,氣壓即降低2190Pa,氣壓的這種微小的變化,對於過飽和的二氧化碳溶液而言,其氣體分離與否則表現得很明顯。
現在再來討論往杯子里倒啤酒的問題。靜止在杯中的啤酒,壓強各處基本上是均勻的,上層壓強略小於杯底,所以也是表面冒泡稍多。但是如果杯里的啤酒產生了不均勻流動,則各點上的壓強是不同的,這從流體力學伯努利定律可知,沿一根流線,速度大的局部壓強小,因此這些速度大的地方便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泡。為了說明這一事實,取一杯靜止的新鮮啤酒,我們看到它基本上不冒氣泡。如果用一根筷子一攪,就會發現在筷子運動的尾部會冒出大量氣泡,正是那裡壓強較低的緣故。如果把筷子在杯里作圓形攪動,使杯中啤酒旋轉起來,拿出筷子,啤酒在杯中形成旋渦,由理論分析知道,旋渦中心壓強小,所以那裡產生一串氣泡,就像在陸地上看到的龍卷風一樣,非常有趣。關於旋渦中心壓強小的事實,在江河裡游泳的人會有親切的體會,游泳到旋渦邊上,會被旋渦中心吸進去,是非常危險的。
這就是說,如果你想讓啤酒不冒泡地倒滿杯子,你就應當在倒的過程中,盡量減小啤酒杯中液體的相對速度,盡可能使注滿杯子的過程變為准靜態。前面說的直沖式之所以不適用,就是因為這種方式使啤酒柱有較大的動量,從而杯中的啤酒速度差加大,即易形成大量的小旋渦。而斜溜式,一方面降低了啤酒從瓶口到接觸杯子這段落差,使啤酒入杯時的動能減小;另一方面杯子傾斜可以將啤酒柱對杯子的正沖擊變為斜沖擊,從而減小啤酒接觸瞬時的動量改變;再者斜溜過程,增加啤酒溜到杯底的路程,在這溜的過程中杯壁近處的邊界粘性層造成對啤酒的阻力也可以減小啤酒到達杯底的速度。所以它基本上滿足盡可能准靜態的要求,使整個過程中泡沫較少。
啤酒中含二氧化碳較多,為什麼喝起來就會覺得舒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溶解度與溫度的依賴關系。當你倒滿一杯冰過的碑酒後,試用一根筷子插入杯中,你就會發現筷子周圍爬滿了小氣泡。這是因為筷子初始溫度比啤酒高,筷子周圍啤酒中的二氧化碳在溫度高時溶度小,便分離出來爬在筷子上。同樣啤酒喝進體內,體內溫度比啤酒高,在從口、食道與胃壁的粘膜上也會很快地附著大量的氣泡。我們還知道氣泡的熱傳導效率是比較低的,這就是當你喝了比體溫低很多的清涼飲料時你並不感到有過分冰涼的原因。我們又知道,粘膜驟然溫度下降,會使它附近的血管收縮,神經活力降低,同時消化能力和胃口也相應地變得遲鈍。而啤酒中氣泡的作用也正是使人既覺得涼爽又不致倒胃口而保持旺盛的消化能力。由於這個原因,你也許注意到,在炎熱夏季,當你吃完一杯冰激凌再開始吃飯,會覺得胃口不佳,而喝完涼啤酒再吃飯,還會吃得津津有味,這就是因為後者產生氣泡的緣故。
所以,為了啤酒好喝,必須注意從釀造、貯運、從瓶中往杯中倒等一系列環節中,不使二氧化碳跑掉,以使它進入口中以後能產生較多的小氣泡。在貯運過程中,要避日光曝曬,要適當降溫;不要過分激烈地搖晃,以免二氧化碳過多跑掉,否則即使在密閉容器中,也會使分離出的二氧化碳氣體由於壓力過高,導致爆炸事故。還要注意在倒啤酒時,利用斜溜式,而不要在「入口」前這最後一道程序上跑掉過多的二氧化碳。還應當提及的是啤酒中氣泡形成不僅與壓強和溫度有關,還和一定的氣化核心有關。氣泡總是先在微小的固體近處、或瓶子內表有毛刺處形成。試往啤酒杯里放一小撮砂子,隨著砂子下沉,啤酒就會像開了鍋一樣冒出大量氣泡。而且,微小氣泡一旦形成,氣泡自己又可以作為氣化核心而加速氣泡的形成。所以啤酒冒泡在實際上是如同雪崩一樣的非線性過程。即,氣泡愈多便愈容易增加氣泡。所以一旦大量氣泡冒出來,便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溢出杯子,即使停止倒啤酒也還會再冒一陣,直至二氧化碳跑得差不多了才會停下來。
在生活中把這種多了就更多,少了就更少的非線性現象稱為馬太效應。它來自聖經上馬太福音中的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種效應在力學與物理學中,隨處都可以遇到。河道彎了,由於流動沖刷就更彎;地不平了,在徑流沖刷下就更不平;大氣電離了,局部就更易於電離直至放電。一定程度上窮富差別加大,股市行情暴漲暴落,經濟危機等都是馬太效應。我們這里說的啤酒冒泡也是。要想精確地描述啤酒冒泡的非線性過程,還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因為泡沫是一種分形結構,不同尺度的泡沫行為也不同。
討論完啤酒,我們來看一看水,它和啤酒同是液體。啤酒里溶解的是二氧化碳,水呢?水中通常溶有少量空氣,進一步說,水的分子群可以轉化為氣體——水蒸氣。在這一點上說,它同啤酒沒有什麼不同。不同的是,水分子在較低的壓強下才會變為氣體,產生氣泡,這種氣泡稱為空泡,也稱為空穴。空泡有時小到直徑只有10-5厘米,可別小看這種不起眼的空泡,它曾經是而且現在還是航海事業的可怕障礙。
1894年,英制240噸的小型驅逐艦「勇敢號」初試航時,螺旋槳轉速只能達到384轉,比額定設計轉速低1.54%,幾經調試,直到1897年,總工程師Barnaby才在造船工程師會上發表論文說明最初成績不良是由於螺旋槳發生了空泡現象。過了20年,1915年,英制的新魚雷艇「德林號」駛入大西洋試驗,它的設計速度比前一型號大一倍,但是當艦艇機器以最大轉速工作時,艇尾抖動,尾部海水泡沫翻騰,猶如倒啤酒時一樣,速度和前一型號一樣。當魚雷艇回到基地時,螺旋槳已破爛不堪了。這又是空泡在搗亂。直到1971年,有人對上千艘船做了調查發現,其中有30%的螺旋槳在使用一年後,由於空泡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為了研究空泡產生的機理及其作用,人們從上世紀就開始了理論與實驗研究。1895年,英國建造了專門研究空泡問題的小型水洞,隨後在本世紀20~30年代,英、德、法、蘇、美等國相繼建造了較大型的空泡水洞。同時理論研究也取得了相應的進展。
高速水流為什麼會冒氣泡?原來水在標准大氣壓下(1個大氣壓相當於101325Pa),溫度達到100℃,水就會沸騰,「沸騰」就是水內部能冒氣泡的現象。不同溫度下,水沸騰的壓強是不同的,這個壓強稱為飽和蒸氣壓,也稱蒸氣壓。水在不同溫度之下的飽和蒸氣壓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在壓強為2338.1Pa時,水在20℃就開了,這種在常溫下沸騰的現象,可以稱作「冷沸騰」。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面,由於那裡的氣壓低,沸點只有86℃,所以在那裡煮東西不容易熟。在壓強達到198490Pa時,即約不到兩個大氣壓時,水到120℃才開,這個壓強差不多是通常高壓鍋的壓強。
前面說過,流體高速運動,會造成局部壓力減小,特別是高速艦船、螺旋槳、魚雷等在水中運動時,會造成局部水的壓強很大,達到常溫下的蒸氣壓。這就是高速航行水中產生氣泡的原因。
一旦產生了空泡現象,阻力就會加大,產生氣泡會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船速再也上不去了。如果不採取對空泡問題的特殊對策,那麼大部分大船速度將超不過26節(約14米/秒)。
然而空泡對航海帶來的危害還不止如此,問題是空泡在低壓區形成後,隨著流動流到高壓區,在那裡壓力增高,空氣泡無法存在而閉合。空氣泡閉合會造成類似於爆炸的高壓,甚至會達到100 000大氣壓。在這種大氣壓下,任何金屬材料都會被破壞,於是螺旋槳很快便被空泡咬得百孔千瘡。類似的問題在大型水電站與大型水壩上也產生過,如泄流洞水速高了,水泡可以侵蝕洞壁,水電站渦輪機葉片可以在幾天之內被水泡吃掉數十毫米厚。
水滴石穿,不間斷的水滴可以將堅硬的石頭打穿。起先,人們認為是由於水流長時間沖刷造成的,原來也是由於空泡在起作用。隨著高速攝影機的發展,有人以每秒1500張的攝影機對准液滴「著陸」的地方。液滴由圓而扁然後四散濺開,就在這一瞬間在液滴中心附近的一些局部流速相當大,足以達到產生空泡的低壓。於是空泡逐漸將堅硬的石頭咬去。在濤濤流動的江河中,流水拍擊岩岸,「亂石穿空、驚濤裂岸」,水的這種作用,恐怕也是空泡在作怪。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注意到:將一杯剛煮開的水潑到地面,聽到的是噗地一響,而冷水潑到地面,則聽到清脆的啪地一響。這響聲的不同也是由於氣泡。如果你將一杯新鮮的啤酒潑向地面,響聲同潑開水一樣。剛煮開的水近於100℃,往地下一潑,水與地面沖擊,流體的局部速度較大,因而壓強減小,這個小的壓強會使流體重新沸騰起來,在地面與水之間隔著一層氣泡當然與沒有氣泡聽起來響聲不同了,而冷水向地面沖擊時局部壓強降低不足以使流體沸騰。
拿一把鋁壺,燒一壺開水,當水滾開時,你一隻手將壺提離爐子並輕輕將壺底放在另一隻手上。這時你竟然會發現,這只手可以托起整個鋁壺而不感到燙手。這又是水泡在起作用。原來剛燒開的壺底壁上爬著一層細微的水泡,它隔熱性能很好,當你用手托壺底時,壺底鋁的熱容量較小,很快與手溫平衡,而壺中水的熱量卻由於一層氣泡的隔熱,使手不感到發燙。不信請試試。
本世紀初,人們逐漸認識了超聲現象。1917年法國科學家郎之萬發明了壓電晶體超聲波發生器,之後超聲波進入了應用研究階段。值得注意的是,超聲波在水中傳播引起水的局部高頻振盪,這種振盪產生的負壓足以產生空泡,從而使超聲波在清洗零件、乳化、加速化學反應與粉碎等方面都得到廣泛應用。
也正好是在1917年,英國學者瑞利,首先計算了不可壓流體中球形空泡閉合時,可以在中心造成無窮大的壓強。當液體是可壓時,這個壓力雖不是無窮大,但仍非常大。對空泡的認識至此卻遠沒有終止。早在60年前,人們就發現當把超聲波通到水中,頃刻之間水中可以發出光來。這個現象一直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直到1959年人們才首次論證,光是由空泡破滅時產生巨大能量集中所發出來的。
據最近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近幾年來,人們逐漸用更精確的模型來計算空泡這一現象。先後有3個美國人得到了不同的結果。1986年一個美國人算出氣泡破滅可以造成5000K的高溫,1993年又有人改進計算,說是可以達到7000K的高溫,這已經是太陽表面的溫度了。到1994年11月美國全國聲學會議上,有人宣布用精細模型並用計算機算得,氣泡破滅時的溫度可以達到2 000 000 K,這個溫度是聚變熱核反應所需溫度的一半。
如果上述計算理論是對的,我們又能夠依靠近代技術去實現的話,說不定空泡還是一條通向可控熱核反應的可行途徑呢!這是一個多麼誘人的前景啊!退一步講,即使達不到所計算的高溫,人們不是也可以利用這一超常的高溫去開辟許多新的應用領域嗎!
啤酒冒氣泡可以帶來美味,也可以帶來麻煩。同樣,空泡可以是危險分子,也可以為人類造福。天下大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而怎樣除弊興利,全靠對它的機理有充分的了解。倒啤酒尚且如此,對待空泡更是如此。
⑼ 啤酒打開後倒在杯子里 為什麼會冒泡很多
因為啤酒中壓入了復很多二氧化碳制氣體、二氧化碳氣體可以在高壓下與水形成碳酸。倒出啤酒後氣溫變高、氣體溶解度變小、碳酸分解,氣體就跑出來。
啤酒泡沫是酒花中的異律草酮和來自麥芽的起泡蛋白的復合體。優良的酒花和麥芽,能釀造出潔白、細膩、豐富且掛杯持久的啤酒泡沫來;啤酒花有利於麥汁的澄清。在麥汁煮沸過程中,由於酒花添加,可將麥汁中的蛋白絡合析出,從而起到澄清麥汁的作用,釀造出清純的啤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