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茅台酒以什麼原料製成
茅台酒的原料來是紅纓子高粱,俗稱紅自梁,是茅台鎮特產的一種有機糯高粱。這種紅梁只能在茅台鎮特有的水分、土壤和氣候環境下種植,這也是茅台鎮醬酒為什麼具有不可復制性的原因之一。
此高粱與東北及其它地區高粱不同的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澱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於茅台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茅台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
茅台酒用高粱皮厚,並富含2%-2.5%的單寧,通過茅台工藝發酵使其在發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台酒香味的前體物質,最後形成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
(1)釀茅台白酒需要什麼原材料擴展閱讀
釀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質好,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故清代詩人曾有「集靈泉於一身,匯秀水東下」的詠句贊美赤水河。
茅台鎮還具有極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它位於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海拔僅440米,遠離高原氣流,終日雲霧密集。夏日持續35—39℃的高溫期長達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悶熱、潮濕的雨霧之中。
『貳』 茅台酒的製作方法
茅台酒幾百年來一直遵循著創始人流傳下來的釀酒工藝,有很多是可謂的獨門秘笈。生產茅台酒有很強的季節性,端午踩曲,重陽節前後投料,(蒸高粱,拌和曲,水等),一年只有一個生產周期,其他白酒在投料後只需幾天,幾十天就烤酒(蒸餾)。而茅台酒需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堆積發酵再重復入窖,一月後再循環蒸酒,再進行下一道同樣的工序,可以說蒸一次酒需要整整一年的漫長時間。這與別的酒迅速發酵,大批量生產有所不同,正是這樣嚴謹的工藝才得以保證了茅台酒的一貫優秀品質。
茅台酒有這幾個特點:高溫制曲,高溫入窖池,高溫取酒,低糖化率,低水份入池,低出酒率,低酒精濃度等工藝特點,統稱為三高四低。這些特殊工藝要求釀造茅台酒需時長,糧食量消耗量大,輪次多,用曲量大,到最後一次蒸酒,曲與糧是對等的。
茅台酒第一次蒸酒就能出酒的情況並不多見,一般要到第二次,第三次才產酒。第一次產的酒是非常重要的酒,可用來調和酒的味道。第三、第四次的出酒量最多,質量也最穩定,是用來做基酒的主要對象。第五到第七次的酒,味道比較淡,這時候的酒麴香味卻更濃。每年酒廠都會挖一些窖底的泥用來烤酒,這些經過長年累月糧食沉浸的泥塊也飽含了酒香,用來調節酒的香氣和口味是最適合的。但這些窖底酒非常寶貴,只需用上一點點就夠了,用多了則會帶有泥土味,反而不美。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鎮山上的紫沙土,此土是用來作窖底和封泥的最佳材料。正是這些內在和外在的細節,符合了茅台酒的釀造條件。當地的特殊地理優勢,水源,溫度和濕度,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等等成就了茅台酒的醬香濃郁,細膩幽雅,留杯持久等特點。
『叄』 茅台酒的原料茅台酒的原料是啥 茅台酒的原料是什麼
本地的糯紅高粱,小麥制曲,還有赤水河的水。。。茅台的酒不是單純的釀造,是經過很多道工序,幾種不同的酒調配而成的,所以其他酒廠沒法復制。
『肆』 誰能告訴,釀白酒怎麼釀,需要什麼材料謝謝
下面主要介紹中國的白酒種類。現代將白酒分為固態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三類。
1、按所用酒麴和主要工藝分類
在固態法白酒中主要的種類為:
(1)大麴酒
大麴酒,以大麴為糖化發酵劑,大麴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量的碗豆。大麴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一般是固態發酵,大麴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麴釀成。
(2)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為原料製成的,多採用半固態發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麩曲酒
這是解放後在煙台操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別以純培養的麴黴菌及純培養的酒母作為糖化、發酵劑,發酵時間較短,由於生產成本較低,為多數酒廠為採用,此種類型的酒產量最大。以大眾為消費對象。
(4)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麴和小曲混用所釀成的酒。
(5)其它糖化劑法白酒
這是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活性乾酵母(或生香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結合法白酒的種類有:
(1)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
這種酒是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於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後蒸餾製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2)串香白酒
這種白酒採用串香工藝製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還有一種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後串蒸而得。
(3)勾兌白酒
這種酒是將固態法白酒(不少於10%)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
(4)液態發酵法白酒
又稱「一步法」白酒,生產工藝類似於酒精生產,但在工藝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傳統工藝,酒質一般較為淡泊;有的工藝採用生香酵母加以彌補。此外還有調香白酒,這是以食用酒精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製的調香白酒經調配而成。
2、按酒的香型分
這種方法按酒的主體香氣成分的特徵分類,在國家級評酒中,往往按這種方法對酒進行歸類。
(1)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醬香型白酒,以茅台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麴多為超高溫酒麴。
(2)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麴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酵採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採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3)清香型白酒
也稱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採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採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5)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徵,這些酒的釀造工藝採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採用串香法。
3、按酒質分
(1)國家名酒
國家評定的質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國家級評比,共進行過5次。茅台酒、 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等酒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
(2)國家級優質酒
國家級優質酒的評比與名酒的評比同時進行。
(3)各省,部評比的名優酒
(4)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產量的大多數,價格低廉,為百姓所接受。有的質量也不錯。這種白酒大多是用液態法生產的。
4、按酒度的高低分
(1)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2)低度白酒
採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伍』 茅台酒是怎麼做出來的
1)獨特的地域環境
茅台酒因產於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鎮而得名。由於茅台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於釀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茅台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證明了茅台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為此茅台酒2001年成為我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2)特有的紅纓子高粱
茅台酒生產所用高粱為糯性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此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高粱不同的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澱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於茅台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茅台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茅台酒用高粱皮厚,並富含2%-2.5%的單寧,通過茅台工藝發酵使其在發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台酒香味的前體物質,最後形成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有機物的形成與茅台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關,也是茅台酒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的重要因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富含一定的多酚類物質,適量飲用,不傷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3)復雜的釀造工藝
如果說茅台酒具有獨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麼茅台酒獨特的釀造工藝就是能工巧匠之妙。概括茅台工藝的特點為三高三長。
茅台酒工藝中的三高是指茅台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茅台酒大麴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麴發酵過程中可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後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高溫堆積發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酵最為經典和獨創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茅台酒生產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茅台酒工藝中的三長主要指茅台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麴貯存時間長;茅台酒基酒酒齡長。茅台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須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幾個月或十多天即可。茅台酒大麴貯存時間長達6個月才能流入制麴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個月,這對提高茅台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麴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茅台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茅台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茅台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茅台酒工藝的季節性生產指茅台酒生產工藝季節性很強。茅台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歷九月重陽節期進行,這完全不同於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採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節;二是順應茅台當地氣候特點;三是避開高營養高溫生產時節,便於人工控制發酵過程,培養有利微生物體系,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象徵天長地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陸』 茅台酒的原材料有哪些
茅台酒以優質高粱為原料,用小麥製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於原料。用專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屬酵,多次取酒等奇特工藝,這是茅台酒作風奇特、品德優良的主要原因。釀制茅台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後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協調醇香,綿軟柔和,方准裝瓶出廠,全體生產進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地域特別的氣象、水質,獨具匠心的釀酒工藝,早為古人所知並加於總結。清道光年間的《遵義府志》載:「茅台酒,仁懷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稱第一。其料用純高粱者上,用雜糧者次。製法:煮料和曲即納窖中,彌月出窖烤之,其曲用小麥,謂之白水曲,黔人稱大麴酒,一曰茅台燒。仁懷地瘠民貧,茅台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這段記錄,精確地描寫了當年茅台酒的品牌、酒質、製造工藝及生產范圍。
『柒』 茅台醬香型酒用什麼糧食做的
醬香型酒用主要原料:高粱,小麥。
醬香型酒以醬香為主,略有焦香,香味細膩、復雜、酯香柔雅協調,先酯後醬,醬香悠長,杯中香氣經久不變,空杯留香經久不散,味大於香,苦度適中,酒度低而不變。
醬香型白酒的標准評語是: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綿醇厚,回味悠長,風格。
(7)釀茅台白酒需要什麼原材料擴展閱讀:
醬香型酒健康特點:
1、易揮發物質少,對人體刺激小
醬香型酒「三高」的特點,蒸餾時接酒溫度高達40度以上,比其他香型的酒接酒時的溫度高出近一倍,高溫下有效地揮發了有害於人體健康的物質。醬香酒要經過三年以上的貯存,容易揮發的物質更能揮發掉絕大部分,所以酒體中保存的易揮發物質少,對人體的刺激小,有利於健康。
2、酸度高,有利於健康
醬香型酒的酸度高,是其他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為主。根據中醫理論,酸主脾胃、保肝、能軟化血管。西醫也認可,食酸有利於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視酸的養生功能。
3、富含有益健康的有效成分
醬香型酒含有SOD,是氧自由基專一清除劑,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人體內多餘的自由基,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明顯。同時,醬香酒還能誘導肝臟產生金屬硫蛋白,金屬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強得多。金屬硫蛋白對肝臟的星狀細胞起到抑製作用,使之不分離膠離纖維,也就形不成肝硬化了。
4、純糧釀造,不添加外來物質
醬香酒由純糧釀造,是天然發酵產品。醬香酒的香氣至今為止尚未找到主體香味物質,所以即使有人想通過添加合成劑作假也無從著手,這就排除了添加任何香氣、香味物質的可能。
『捌』 茅台酒的原料是什麼,有多少人知道
茅台酒是典型的醬香型白酒類最完美的風格,所以「茅台」也被稱為「醬香型」。之所以要喝好,除了釀造工藝、地理位置等,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它的原材料都很特別。
紅纓子高粱
茅台白酒類用於高粱糯高粱生產,當地的紅高粱穗。高粱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不同的是,充分、均勻的固體顆粒,小顆粒粗,支鏈澱粉含量達88%以上,部分是玻璃質地的形狀,對茅台白酒類過程轉烤多輪有益,使茅台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費有一個合理的范圍內。
茅台酒高粱厚,富含2%-2.5%的單寧的前體通過茅台發酵過程中原兒茶酸、香草醛的形成,在發酵過程中阿魏酸和茅台濃香酒,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物質的最終形式。茅台酒高粱和區域微生物這些有機化合物的形成密切相關,也是茅台酒的一個重要因素,優雅細膩,醇厚濃郁的回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中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適量飲用,不傷肝,能治糖尿病,預防感冒。
釀造茅台來自赤水河,古人說:「水為酒之血」,「葡萄酒產地的春天」。赤水河享有「美酒河」,「在百老匯的靈泉,東」,雙方在紫色砂頁岩形成於7000萬年前,沙軟土、碎石土含量高孔隙率高,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非常有利於人體成分的水過濾和溶解紅層。更重要的是,在西部地區現代化和西部大開發的條件下,河流嚴重污染了停車情況,赤水河成為揚子江唯一沒有污染的支流,是當今世界上少有的一個被污染的河流之一。
『玖』 茅台酒是用什麼釀的
告訴你也沒用,你釀不了的!
茅台 釀造工藝: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茅台酒原始、古老、傳統的釀造技術是世界上蒸餾酒中絕無盡有的獨特工藝,其精華主要體現於季節性生產、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蒸餾接酒、長期陳釀、精心勾兌這六個極其重要的生產環節。
——季節性生產。國內一般白酒釀造,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生產,只需經過一兩次,至多四、五次發酵蒸餾取酒,便完成一個生產周期。而茅台酒釀造,則是順應季節變化的自然規律來進行,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端午踩曲,重陽下沙投料」。同一批原料,要歷經八次攤涼及加曲堆積發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復雜生產過程。
——長期陳釀。新酒烤出後,按照七個輪次、三種典型體、不同年份分類裝壇入庫,長期陳釀。從新酒入庫到勾兌,至少要陳釀3年以上,比其他白酒陳釀時間要長,還要用貯存時間更長的老酒勾調。
在茅台廠區,酒庫比生產廠房多,這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茅台酒一律使用傳統的陶瓷壇裝酒入庫,長期陳釀,經過物理和化學變化,在有效保存許多有益香味物質的同時,進一步排除酒體中有害健康的低沸點物質,祛除新酒不愉快氣味,減少辛辣味,酒體變得更加柔和、綿軟,芳香更加突出。
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蒸餾接酒是「高溫釀造」工藝的精髓,是一個最富有科技創新內涵的典型範例。
——高溫制曲。茅台酒制曲溫度高達62℃,需經二次翻曲,40天成熟,再存放半年以上,這是順應自然的古老科學方法。為茅台酒帶來了大量的微生物、香味物質和香味前軀物質,這在世界蒸餾酒中是獨一無二的。
——高溫堆積。這是茅台人針對高溫制曲而設計的堆積工藝,且堆積溫度要達到50℃左右。高溫堆積為入池發酵網羅、篩選、繁殖了大量微生物,並帶來了大量的香味香氣物質及其前軀物質,這在世界蒸餾酒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創舉。
——高溫蒸餾接酒。茅台酒的接酒溫度在40℃左右,比一般白酒高出15℃。高溫蒸餾接酒,能有效排除揮發性強的硫化物和其他剌激性的低沸點物質,更多地保留不易揮發的高沸點香味物質。
——精心勾兌。新酒陳釀三年後,先小型勾兌,再大型勾兌。
茅台酒的風格特徵不能用語言完全表達出來,全憑心靈手巧的感覺器官十分敏感的勾酒師將上百種酒體勾兌出妙不可言的成品茅台。可以說是技術與工藝的完美結合。
茅台酒中從不添加任何外來物質,而是將純糧固態釀制的不同輪次酒、不同典型體酒、不同濃度酒、不同酒齡酒進行勾兌,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也是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茅台酒獨樹一幟的釀酒工藝,既是原始、古老、傳統釀造工藝的經驗積累傳承和創新,又是一項十分科學、合理,符合現代生物技術的釀酒工藝。
此外,規范和統一工藝操作要點的成功實踐,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茅台依靠科技進步,豐富、升華了茅台酒傳統釀造工藝——
統一投料水分、蒸糧時間和各輪次入窖水分,確保水分合理,確保了茅台酒質量;
統一細化工藝操作,控制拌曲用量、上堆溫度,確保了堆積發酵的質量;
統一堆積發酵,控制下窖溫度,確保了偏老不偏嫩的工藝要求;
統一輔料用量,控制谷殼用量,確保了降低半成品酒的邪雜味;
統一入窖尾酒質量,控制入窖尾酒濃度和用量,確保了「以酒養酒」工藝的內在要求;
統一上甑氣壓,控制上甑和吊水時間,確保了糊化時間合理。
『拾』 茅台酒的原料是什麼 怎麼做的
茅台酒以本地優質糯高梁為原料,用小麥製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於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台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
釀制茅台酒要經過兩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加曲(發酵七次)、七次取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後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准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釀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質好,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故清代詩人曾有「集靈泉於一身,匯秀水東下」的詠句贊美赤水河。
茅台鎮還具有極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它位於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海拔僅440米,遠離高原氣流,終日雲霧密集。夏日持續35—39℃的高溫期長達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悶熱、潮濕的雨霧之中。
這種特殊氣候、水質、土壤條件,對於酒料的發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時也部分地對茅台酒中香氣成分的微生物產生、精化、增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如果離開這里的特殊氣候條件,酒中的有些香氣成分就根本無法產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
貴州茅台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於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
茅台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