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早的白酒是
很高興在這里回答你的問題。 杜康酒,李白就最愛喝杜康,呵呵,我們河南產的。希望能夠被採納。
❷ 「觀雲」是一種什麼樣的酒
觀雲是2014年創立的,產地是江蘇省雙溝鎮。觀雲酒通過技術調整酒體,弱化傳統白酒中的糟香和曲香,平衡酸味和甜味,突出果香和糧香。調整酒體的過程就是一個迭代的過程。
從2014年至今,觀雲迭代了三個版本,雖然都是濃香型白酒,但風格不同。每次產品更新,都會把老產品下架,保持只有一款酒在售。如果三個版本都喝過的話,就會發現它們在風格上的差別。
觀雲的基礎產品,42度的觀雲強調淡雅和平衡。好入口,滋味足,醒酒快,很適合作為白酒愛好者的「主糧」。也適合第一次接觸白酒的朋友感受這種獨一無二的烈性酒的魅力。隨後,觀雲還會推出52度,甚至更高度數版本。
(2)觀雲出東方白酒怎麼樣擴展閱讀:
從2105年至今,這個中國白酒品牌僅僅有兩年的歷史。觀雲創始人陳振宇,則是一個90後,是典型的青年創業者。在中國浩浩盪盪的創業者群體中,27歲的陳振宇從事的中國白酒,卻是一個頗具歷史的行業。
陳振宇把程序員的思維方式融入到白酒產品的生產中,整個流程變成了一個復雜系統的演算法優化。觀雲白酒不僅繼承了江蘇白酒傳統的選料精嚴,味道綿長,口感香甜,而且因為使用了納米級別的過濾技術,極大的降低了飲用中國白酒頭暈頭痛的不適感,醒酒快。
❸ 想問一下,重慶那的觀雲府怎麼樣,聽說是領地的,值不值得入手呢
對於觀雲府項目我還是了解的,作為領地集團的標桿人居之作,領地•觀雲府低密純躍層洋房採用了新現代建築風格,融合東西方建築精粹,在延續中式美學的同時輔以西式設計手法及藝術,集天下大美,為我所用,東魂西技美學情韻,更符合現代人居格局,讓一城為之側目。
❹ 江蘇地區較出名的白酒也有哪些
最有名的是蘇酒集團,蘇酒集團持有洋河,雙溝兩大品牌,其次還有一個品牌叫今世緣,好像有一個創業品牌叫「觀雲」。產品都很不錯。
❺ 日上東方觀雲行,乾坤清氣今光明,二十四氣皆清潔,求財做事皆有成
為了提倡環保,節省紙張,在春節千萬別送我賀卡,請在盡可能大的人民幣上寫下祝福的話送我就可以了,節約是美德,祝春節快樂!
5
❻ 今年新出的白酒有哪些品牌
1、江小白
2、厚道小生
3、小郎酒
4、牛欄山二鍋頭
5、紅星蘇扁二鍋頭
6、瀘小二
7、雲小白
8、小糊塗
9、習酒
10、筷子兄弟
❼ 我國白酒的歷史地位應該怎麼排
中國的酒有五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就是以生長黴菌為主要微生物的酒麴為糖化發酵劑,復式發酵,半固態發酵為特徵。這成為東方釀酒業的典型代表。
中國的酒主要是以糧食原料釀制而成的。並有少量的果酒;近代以來,啤酒在中國的發展很快,目前年產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按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我國飲料酒可分為發酵酒(Fermented alcoholic beverages),蒸餾酒(Distilled spirits) 和配製酒( integrated alcoholic beverages)三大類。發酵酒又細分為啤酒(Beer)、葡萄酒(Wines)、果酒(Fruit wine)、黃酒(Chinese rice wine)和其它發酵酒五種;蒸餾酒細分為白酒(Chinese Spirits)和其它蒸餾酒(如白蘭地、威士忌、俄得克、老姆酒)。
在中國人的觀點中,酒並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在社會生活中,酒卻具有其它物品所無法替代的功能。從酒的後面可以了解中國社會各個方面,中國的政治,經濟,農業生產,商業,歷史文化,都可以在酒文化中找到可貴的資料。 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首先,中國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因此一切政治、經濟活動都以農業發展為立足點。而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以糧食釀造的,酒緊緊依附於農業,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部分。糧食生產的豐歉是酒業興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統治者根據糧食的收成情況,通過發布酒禁或開禁,來調節酒的生產,從而確保民食。反過來,酒業的興衰也反映了農業生產的狀況,也是了解歷史上天災人禍的線索之一。
在一些局部地區,酒業的繁榮對當地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酒與社會經濟活動是密切相關的。漢武帝時期實行國家對酒的專賣政策以來,從釀酒業收取的專賣費或酒的專稅就成為了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酒稅收入在歷史上還與軍費,戰爭有關,直接關繫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稅(或酒的專賣收入)還與徭役及其它稅賦形式有關。酒的厚利往往又成為國家、商賈富豪及民眾爭奪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換交替,反映了各階層力量的對比變化。酒的賜晡令的發布,往往又與朝代變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動有關。酒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給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中國古人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類:酒以治病,酒以養老,酒以成禮。幾千年來,酒的作用關不限於此三條,起碼還包括:酒以成歡,酒以忘憂,酒以壯膽,酒也使人沉湎,墜落,傷身敗體。歷史上還有不少國君因沉湎於酒,引來亡國之禍。總之,酒是社會文明的標志。研究社會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國酒文化中的豐富內涵,會給人們帶來樂趣和啟示。在我國,由穀物糧食釀造的酒一直處於優勢地位, 而果酒所佔的份額很小,因此,釀酒的起源問題主要是探討穀物釀酒的起源。
一、釀酒起源的傳說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於某某人的發明,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由於影響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統的觀點。對於這些觀點,宋代《酒譜》曾提出過質疑,認為「皆不足以考據,而多其贅說也」。這雖然不足於考據,但作為一種文化認同現象,不妨羅列於下。主要有以下幾種傳說。
1、儀狄釀酒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了釀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日:『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釀酒另一則傳說認為釀酒始於杜康(亦為夏朝時代的人)。東漢《說文解字》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
3、釀酒始於黃帝時期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黃帝內經·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發明創造都出現在黃帝時期。《黃帝內經》一書實乃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證。
4、酒與天地同時更帶有神話色彩的說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與天地並矣」。 這些傳說盡管各不相同,大致說明釀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這是 可信的,而這一點已被考古學家所證實。夏朝距今約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經出土距 今五干多年的釀酒器具。(<<新民晚報>>1987年8月23日"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在山東 莒縣發現,"副標題為"同時發現五干年前的釀酒器具")。這一發現表明: 我國釀酒 起碼在五干年前已經開始,而釀酒之起源當然還在此之前。在遠古時代,人們可能 先接觸到某些天然發酵的酒,然後加以仿製。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
二、考古資料對釀酒起源的佐證穀物釀酒的兩個先決條件是釀酒原料和釀酒容器。以下幾個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時期的情況對釀酒的起源有一定的參考作用。(1)裴李崗文化時期(公元前5000-6000年)(2)河姆渡文化時期(公元前4000-500年)上述兩個文化時期,均有陶器和農作物遺存,均具備釀酒的物質條件。(3)磁山文化時期磁山文化時期距今7355-7235年,有發達的農業經濟。據有關專家統計:在遺址中發現的"糧食堆積為100m3,摺合重量5萬公斤"還發現了一些形制類似於後世酒器的陶器。有人認為磁山文化時期,穀物釀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4)三星堆遺址該遺址地處四川省廣漢,埋藏物為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2870年之間的遺物。該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銅酒器,其器形有杯,觚,壺等。其形狀之大也為史前文物所少見。(5)山東莒縣陵陰河大汶口文化墓葬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山東莒縣陵陰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發掘到大量的酒器。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其中有一組合酒器,包括釀造發酵所用的大陶尊,濾酒所用的漏缸,貯酒所用的陶瓮,用於煮熟物料所用的炊具陶鼎。還有各種類型的飲酒器具100多件。據考古人員分析,墓主生前可能是一職業釀酒者(王樹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釀酒",《中國烹飪》,1987.9)。在發掘到的陶缸壁上還發現刻有一幅圖,據分析是濾酒圖。在龍山文化時期,酒器就更多了。國內學者普遍認為龍山文化時期釀酒是較為發達的行業。以上考古得到的資料都證實了古代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夏禹時代確實存在著釀酒這一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