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調制白酒
准備材料:水果雞尾酒150克、白酒30克、雪碧70克、檸檬30克、冰塊適量
製作步驟:版
1、先將檸檬洗干凈,再權將檸檬切片。
Ⅱ 玉米,小麥,請問怎麼釀酒
純正的苞米酒在東北很普通,喝起來有一股苞米味道,不如高粱酒味道純正專;小屬麥也可以做酒,而且味道比高粱酒還好;只是人們不捨得,我在東北農場的時候喝過。所以,都可以做是沒疑問的,就是白酒,高度的,玉米酒一般50度,小麥酒可以達到65度或更高;具體做法見到過,沒做過,就是普通的白酒釀造技術,我想不會很難。
Ⅲ 我想用小麥釀白酒!誰能告訴我方法
加酒麴釀出來只有8-15度,需設備蒸餾提度
Ⅳ 小麥釀酒要怎麼做才比較好喝
第一步:准來備幾個自瓷壇子,小口大肚那種。
第二步:盛夏造麯。小麥潤潮(用水量2-5%),粗碎(胚乳成粉,麥皮成片),再潤潮(用水量38%左右),踩曲磚,晾硬,入曲房,下鋪麥糠上蓋亂草,草用噴霧器噴濕,密閉七日,升溫,上白衣則翻曲,否則稍噴水再等幾天。翻曲後又密閉七日,再翻,去草蓋,開門窗,又七日干,再拆曲曬極干,收貯。
第三步:種完麥子開始釀酒。白酒以高梁最佳,玉米小麥綠豆地瓜土豆山葯等含澱粉原料皆可。黃酒以糯玉為上,小米黍米等皆可。黃酒法:原料浸20小時蒸熟(或煮作粥),晾冷,加水250%,曲10%,入壇密封,進行糖化和發酵。約一個月酒熟,過濾澄清便是黃酒。上甑蒸餾即成白酒。陳釀至春節飲用正好,如飲不盡,埋於地下,到次年春節愈是陳香。
Ⅳ 小麥怎麼做酒步奏
釀造用小麥的基本要求
1.在啤酒生產中,小麥很少作為輔料使用,主要用於製造小麥芽繼而用於上面發酵啤酒的釀造。如釀制含酵母的小麥啤酒、白啤酒等。
2.適用於釀造小麥啤酒的品種卻很少,其中,白色軟質冬小麥因其蛋白質含量較低,浸出物含量較高而被廣泛用於淡色小麥啤酒的生產。谷蛋白是典型的小麥蛋白質的混合物,約占蛋白質的80%左右。谷蛋白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麥谷蛋白和麥醇溶蛋白。實驗表明,蛋白質含量豐富的小麥不適合釀制小麥啤酒。
3.釀造小麥除應符合GB135186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水分≤13%,發芽率≥90%,千粒重≥35克,澱粉57%-64%,蛋白質≤13%,發芽率≥85%,無水浸出物≥82%,脂肪1.5%-2.3%。
4.由於小麥芽的浸出率較高,所以在釀造小麥啤酒時,小麥芽的使用量一般為50%-60%。
小麥發芽工藝條件及小麥芽的主要指標
1.小麥發芽工藝條件
(1)浸麥度:初始浸麥度為38%-40%,發芽時通過噴霧增至43%-45%。若浸麥度過高,則發芽迅速,品溫上升太快,若小麥顆粒堆積密度大,透氣效果差,容易發生腐爛,各部位的溫差較大且不便於調節和控制。
(2)浸漬時間:一般控制在30小時左右,「浸三斷六,輔以噴霧」。因小麥表面較光滑,水滯留性較差,浸麥時應適當增加噴霧次數,以增加空氣的相對濕度。同時,由於小麥粒度不夠均勻,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較長時間的空氣休止對提高發芽整齊度有利。
(3)浸麥溫度:一般控制在120℃左右。因低溫浸漬有利於控制浸麥度,防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而影響浸漬及發芽效果。
(4)翻麥次數:一般每隔12-14小時翻一次,略小於大麥。
(5)發芽溫度:發芽開始的1-4天控製品溫在14℃-16℃,第五天升至18℃。因低溫發芽有利於蛋白質溶解,後期升溫能使粗細粉差和麥汁粘度協調一致。
(6)乾燥溫度及時間:由於小麥胚乳中纖維素及蛋白酶含量較高,加之表皮薄而少,因而麥汁粘度高,過濾速度慢。所以麥芽乾燥應從45℃開始,並用大風量排潮,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酶的活力;由於在60℃時穿透力較強,小麥中低分子氮較多,顏色容易加深,因而焙焦時間一般控制在1.5-2小時,比大麥芽短1-2小時,焙焦溫度控制在78℃-80℃。
2.小麥芽的質量指標
小麥芽一般應具備下述要求:水分≤5%,α-n(毫克/100克)≥130,糖化時間≤12分,糖化力(wk)≥300,色度(EBC)≤50,庫值(%):38-42。
酵母小麥啤酒(渾濁小麥啤酒)的釀造工藝要點
1.色度的控制
酵母小麥啤酒的顏色區別較大,淺色類在8-14EBC,深色類在25-60EBC。原麥汁濃度通常在10%-12%,也可能升至13%-14%。小麥芽的比例一般在50%-100%。麥汁的顏色可以通過添加深色麥芽,或深色焦香麥芽,以及小麥著色麥芽來調整。
2.糖化工藝要點
糖化工藝必須有利於加強蛋白質的分解,可採用投料溫度為35℃-37℃的兩次煮出糖化法(或一次煮出糖化法)。醪液煮沸時間為20-25分鍾。糖化醪的料液比一般為1∶2.8-1∶3。最終確保發酵度達到78%-85%。
糟化工藝條件:35℃→50℃(40分鍾)→63℃(40分鍾)→68℃(40分鍾)→78℃→過濾→煮沸(25-30分鍾)。
3.發酵工藝要點
(1)接種:接種溫度約12℃-14℃,酵母泥添加量為0.3-1升/百升,並通入適當量的無菌空氣(或氧氣)。
(2)主發酵:主發酵十分強烈,在18℃-21℃下發酵2-4天即可接近最終發酵度。主酵結束後回收酵母(發酵池從上面撈取,錐形罐從錐底抽取)。
(3)後酵:為保證後酵產生足夠的二氧化碳,必須重新添加富含浸出物的麥汁。具體方法如下:
添加「頭道麥汁」。即准確添加定量(6%-7%)的頭道麥汁,頭道麥汁需預先滅菌。添加量應以距離最終發酵度約12%為准。添加的浸出物經過發酵後即可產生足夠的二氧化碳。
添加「打出麥汁」。將主發酵罐內糖度為9%-10%的下面發酵高泡酒加入混合罐內,然後帶壓繼續發酵。
上面兩種情況均需重新追加後酵用的酵母,一般使用下面發酵酵母。
(4)在主酵後進行混合時,必須盡量避免氧的進入。
a、酵母小麥啤酒(渾濁小麥啤酒)的發酵工藝特點
酵母小麥啤酒發酵工藝的一個特點是瓶內發酵,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
●瓶內發酵,無發酵罐中間儲酒過程:添加了「speise」和酵母的嫩啤酒被灌裝至瓶內,並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於12℃-20℃,3-5日,浸出物在此階段被發酵至0.1%-20%,雙乙醯下降,瓶內壓力上升至150-200千帕。
第二階段:於50℃,14-21日,壓力上升至300千帕。
●瓶內發酵,有發酵罐中間儲酒過程:採用這種工藝時,啤酒起發後在發酵罐內被發酵至終了(6日熱階段,14日冷階段1℃),達到成熟,然後在瓶內如上述一樣經過兩個階段發酵。
b、晶瑩小麥啤酒的釀造工藝要點
晶瑩小麥啤酒的原麥汁濃度一般在12.5%-13%,色度為8-12EBC,麥芽使用量的50%-70%,可為淺色小麥麥芽加上著色特種麥芽。
糖化工藝與酵母小麥啤酒相似。只是當前酵進行到距離最終發酵約12%時,不用冷卻,馬上下酒至一高溫發酵罐內。
高溫發酵保壓至400-500千帕,3-7日後冷卻至8℃左右,添加酵母後下酒到低溫發酵罐內。在10日內降溫至0℃,500千帕。過濾前一周降溫至-2℃,並維持此溫度至灌裝。
酒精含量的控制。小麥全啤酒中酒精含量的平均值應控制在3.5%-46%(質量百分數),一般為4.0%左右。
由於小麥啤酒在發酵階段形成很強烈的泡沫,所以發酵罐只能裝50%以下的麥汁,泡沫上升的空間至少為40%。錐形貯酒罐只有很小的泡沫上升空間,不過此空間取決於錐形貯酒罐中的具體工藝情況,若僅進行低溫貯藏,則空餘空間為5%-8%;若還要進行雙乙酸分解,則空餘空間為10%-12%;若要添加高泡酒,則空餘空間為25%。
Ⅵ 小麥如何製造成白酒分幾步
第一步:准備幾個瓷壇子,小口大肚那種。
第二步:盛夏造麯。小麥潤潮(用水量2-5%),粗碎(胚乳成粉,麥皮成片),再潤潮(用水量38%左右),踩曲磚,晾硬,入曲房,下鋪麥糠上蓋亂草,草用噴霧器噴濕,密閉七日,升溫,上白衣則翻曲,否則稍噴水再等幾天。翻曲後又密閉七日,再翻,去草蓋,開門窗,又七日干,再拆曲曬極干,收貯。
第三步:種完麥子開始釀酒。白酒以高梁最佳,玉米小麥綠豆地瓜土豆山葯等含澱粉原料皆可。黃酒以糯玉為上,小米黍米等皆可。黃酒法:原料浸20小時蒸熟(或煮作粥),晾冷,加水250%,曲10%,入壇密封,進行糖化和發酵。約一個月酒熟,過濾澄清便是黃酒。上甑蒸餾即成白酒。陳釀至春節飲用正好,如飲不盡,埋於地下,到次年春節愈是陳香。
白酒(Chinese spirits)的標準定義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麴、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製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而應該稱之為含有酒精的飲料。
白酒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是世界六大蒸餾酒(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中國白酒Spirit)之一,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後經蒸餾而得。
Ⅶ 麥子怎麼做高度白酒
釀酒是一門學問,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而且用的酒麴不同,發酵工藝也不同,用法用量也都不一樣
Ⅷ 小麥能釀白酒嗎
小麥蛋白質含量高,價格貴,不是釀酒的最佳原料。
搜索一下青稞酒工藝,參考意義較大。
Ⅸ 小麥如何釀白酒
能。小麥中的碳水化合物除澱粉外,還有少量的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以及2%—3%的糊回精,小麥蛋白質答的含量為12.1 %,主要是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
在釀酒過程中,小麥蛋白質在一定的溫度、酸度條件下,通過微生物和酶被降解為小分子可溶性物質,參與美拉德反應,生成酒體中的呈香呈味物質,使酒達到香氣濃郁幽雅、豐滿細膩、醇和綿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