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坤沙,碎沙,翻沙醬酒的工藝分類有什麼不同
醬香型白酒按工藝可分為分為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串沙酒四個等級。坤沙酒即純正的醬香內型白酒,品容質最好。
坤沙酒——傳統的醬香型白酒,嚴格按照傳統的貴州茅台工藝」12987″進行生產,經過窖藏存儲方能到達其較佳風味。坤沙酒出酒率低,品質最好,具有大麴醬香白酒的典型風格,醬香味突出,優雅細膩,酒體豐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
碎沙酒——破碎的高粱釀出的酒,生產周期比較短,但是出酒率高。不需要嚴格的「回沙」工藝,釀造成本比較低,香味比較大,整體還是比較協調,但是和坤沙工藝的酒相比要單薄不少,空杯留香的時間短,容易出現雜香。
翻沙酒——用坤沙酒蒸煮取酒後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葯後釀出的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高,成本較低。這一類酒的後味帶有焦苦味,空杯留香時間短。
串沙酒——用坤沙酒蒸煮取酒後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餾後的產品。酒的質量差,成本低廉,從嚴格意義上講這種酒算不得是醬香型白酒了。
從醬酒的酒質來講,品質從好到劣依次是: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串沙酒。華人耀醬香型採用坤沙工藝釀制,是純糧釀制的醬香型白酒。
㈡ 坤沙,碎沙,翻沙,串沙酒的區別
一、口味不一樣。坤沙酒,濃漆味,入口醬味響亮,微苦帶甘,醬香中透著淡淡的焦香、花香,在口中逐層釋放,層次細膩,回味優雅且長。
二、製作手法不一樣。碎沙酒,用粉碎的高粱釀出來的酒稱為「碎沙酒」。「碎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較高,品質一般,不需要嚴格的「回沙」工藝,一般烤兩三次就把糧食中的酒取完。此類醬香型白酒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
翻沙酒,用坤沙酒最後第九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葯後釀出的酒稱為「翻沙酒」。翻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高,屬於目前市場上大眾化產品。
串沙酒,用坤沙酒最後第9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採用加入酒精蒸餾後的產品,產品質量差,成本低廉,串沙酒嚴格來說並不是醬香型白酒。
三、價格不一樣。不論是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都算得上嚴格意義的糧食酒,大可放心飲用。只不過,不要花了坤沙酒的價格喝了碎沙、翻沙的酒質。在市面上,一般醬香坤沙酒的價格都在100元以上,碎沙、翻沙的價格則是30-80塊錢不等,而低於30塊錢的,一定是串沙酒。
(2)白酒有坤沙碎沙還有什麼擴展閱讀:
各輪次酒特點
渾沙酒按照香型典型體分成三類:(醬香、窖底香、醇甜)
醬香:醬香(味)突出、豐滿、醇厚、回味悠長。
窖底:窖香濃郁、醇和、味干凈。
醇甜:醬香(味)明顯、醇和、味甜、干凈。
混合:兩種或三種香型兼而有之。
次品:A不符合輪次感官標准,B渾濁、有邪雜味、酸涉味過重;C低於輪次酒精度標准。
三種香型裡面醬香是最重要的,也是記公分的主要指標,所是出產的醬香越多,酒師們的獎金就越多。窖底和醇甜兩種香型要有要求,但佔比很小。
㈢ 想要喝到好的醬香酒,就要懂什麼是坤沙,碎沙,翻沙
一、坤沙酒
在茅台這邊釀酒,如果是正宗坤沙手藝釀成,是要嚴遵守「一二九八七」工藝的(即一個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取酒七次,其中三四五輪次的酒最好,一二七八輪次的稍微差一點。(之所以能取酒這么多次,是因為本地高粱粒小皮厚耐蒸煮,並且要80%以上是完整顆粒沒有碾碎蒸煮的才能叫坤沙酒)。沙就是指本地高粱,因為呈紅色細小顆粒被叫做「沙」。
四、串香酒
最低等級的就是串香酒,用酒精兌水兌香精色素等搞出來的酒精酒,品質口感健康度都是最差的,成本低的難以想像。這種酒的醬香味道都是靠香精調出來的,已經不屬於醬香了。
㈣ 什麼是坤沙,碎沙,翻沙和串香
坤沙---
「沙」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沙子」,而是指「高粱」(醬香酒的主要釀造原料)和其他輔料;而「坤」字是音譯過來的,也做「捆」,是「完整」的意思。所謂坤沙,就是指完整的高粱,茅台鎮本地也叫「捆籽」。事實上,坤沙酒在生產時原料保持仍然會保持大約20%左右的破碎率,並不是真的所有原料都保持完整,因為有破碎後才能更好的帶動發酵。
這個工藝的特點是生產周期長,一年為一個生產周期,分為七次取酒,我們經常說的「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兩次投料」其實說的就是坤沙酒中最上乘的「回沙」工藝。原料經過深度發酵後釀造出來的醬香更加醇厚,得到的酒體風味多,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缺點是酒質比較濃郁,可能會一些人接受不了,此外此種工藝出酒率較低,釀造成本高,通常需陳放三年以上進行二次勾調後才能銷售。
碎沙就是指被碾碎的高粱,是指將原料100%破碎,打磨成粉狀。碎沙酒的生產工藝較為快捷,周期相對較短,出酒率高,不需要嚴格的「回沙」工藝,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糧食中的酒取完,釀造出來的酒也好入口。缺點是相對正統醬香來說要單薄不少,酒體層次感單一,但也正因為這樣,更多的人在初次接觸醬香酒的時候會更容易接受。
純碎沙酒存放多年後的香味提升很小,陳放後主要是口感柔順更好入口。酒友圈裡經常有濃郁派、清淡派的派系之爭,其實就是坤沙酒和碎沙酒之爭。高質量的碎沙酒可以單獨勾調銷售,品質一般的通常和坤沙混合勾調後再進行銷售。
這種工藝被大部分中檔小有名氣的品牌醬香所使用。
翻沙,就是用捆沙酒最後第9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葯後釀出的酒。「翻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質差。這樣的酒僅僅比酒精酒多一點醬味,自身不具備太多經濟價值,同時工藝控制不好會出現苦、糊等邪雜味。
很多大品牌的低端酒,其實用的就是這種工藝。
竄沙酒,也叫串香,則是用捆沙酒最後第9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餾後的產品,產品質量差,成本低廉。市面上出售幾元到20幾元一瓶的醬香酒,基本都是這類產品。自從醬香的GB標准出台後,此法釀造的酒已經不符合醬香酒標准,被淘汰!
㈤ 坤沙酒和碎沙酒有什麼區別
1、兩復者的原材料不同
坤沙酒是指制按照茅台酒傳統工藝,採用完整顆粒的紅纓子高粱,在每年重陽節前後和酒麴按照1:1比例攪拌後製作。
碎沙酒為醬香型白酒生產把高粱原料稱為沙,用粉碎的高粱釀出的酒。
2、兩者的特點不同
坤沙酒醬香(味)突出、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窖香濃郁、醇和、味干凈、醬香(味)明顯、醇和、味甜、干凈。
碎沙酒入口醬香發悶,不響亮,無漆感,但是入口柔和不苦、略發甜、一般頭段無醬感或只有微微醬感、逐步到中段發力但還是綿軟無力。
3、兩者的工藝不同
坤沙酒堆積(堆積發酵):出甑後的酒培首先進行攤涼,然後加入大麴(磨成粉狀),進行堆積發酵(視溫度而定,3-7天)。入窖發酵,堆積發酵完成後就該進入入窖發酵程序。
碎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較高,品質一般;不需要嚴格的「回沙」工藝,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糧食中的酒取完。為了讓酒帶醬香味,一般在發酵時加「圇沙酒」的酒糟在里。
㈥ 醬香酒中的翻砂,碎沙,坤沙是什麼意思
閱讀此文前,醬酒消費免費指導( jjxfmfzd )請你先要弄懂這兩個概念。
概念一、什麼是「沙」?
答:「沙」會讓你聯想到哪些詞語,沙漠,沙灘?是的,你的聯想沒錯,下面我們看看沙漠、沙灘的圖片。
向左轉|向右轉
茅台鎮釀造醬香型白酒的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此高粱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是不是很像「沙」。所以當地釀酒人將這種高粱比作「沙」。沙就是高粱,高粱就是沙。
概念二、什麼是醬香型白酒的「七個輪次酒」?
答:在茅台鎮醬香型白酒的一年一個生產周期中,12月——次年1月,進行第一次蒸餾取酒,我們把這次蒸餾取出的酒稱為一輪次酒,如此周而復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酒取完後,時間已經到了次年的8月,酒廠才開始「丟糟」。
下面介紹什麼是坤沙(捆籽)酒、翻沙酒、 碎沙酒、竄沙(竄蒸)酒。
1、坤沙(捆籽zǐ)酒:坤讀作kūn,捆讀作 kǔn,當地釀酒人把普通話的「整粒」用方言讀作「捆籽」,又因「坤」和「捆」讀音相似,所以坤沙酒就是捆子酒,捆子酒就是坤沙酒。捆籽酒的工藝是大麴醬香工藝。
大麴醬香工藝就是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三種典型體,四十天制曲發酵,五月端午制曲,六個月存曲,七次取酒,八次加曲、堆積、入池發酵,九次蒸煮,十個獨特的工藝,即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接酒、輪次多、用糧多、用曲多、出酒率低、糖化率低、長期儲存、精心勾兌。
市面上我們熟知的飛天茅台酒就是捆籽酒。
2、翻沙酒:「翻」釋義:上下或內外的位置顛倒。翻沙酒就是將捆籽酒七個輪次取完酒後的酒糟加入大麴再繼續釀造一個輪次的酒(當地方言叫作把這些酒糟再翻一道),翻沙酒其實就是八輪次酒。為什麼要再釀一次?因為前七個輪次取完酒後還有百分之十幾的澱粉,這百分之十幾的澱粉可以再次釀酒,但是酒的口感上會有比七次酒更重的焦糊味,還有就是產量低。當然可以繼續釀造九輪次酒,越往後澱粉含量就越低,產量就越低,口感也不好,不管是從產量還是質量的角度來講都沒有必要再繼續釀造下去,所以才有了第三種——碎沙酒
3、碎沙酒:「碎(suì )」釋義:完整的東西破壞成零片或零塊。碎沙酒就是將捆籽酒七個輪次取完酒後的酒糟加入粉碎的高粱為原料,用小麥制高溫大麴、麩曲(當地人叫面分兒曲)、糖化酶等按一定比例做為糖化發酵劑採用條石築的發酵窖發酵或地面直接堆積發酵,經發酵、蒸餾、勾調而成的具醬香型風格的蒸餾白酒。需要注意的是大麴可以不要,但是麩曲、糖化酶必須有,當然質量肯定也會低一點。所以碎沙酒的工藝是麩曲醬香工藝。
碎沙酒的工藝特點發酵時間短、出酒率高、貯存期短、資金周轉快、價廉物美。但與優質大麴醬香型白酒相比,酒質尚有一定差距。
4、竄沙(竄蒸)酒:「竄(cuàn)」釋義:逃跑;亂跑。竄蒸酒就是將食用酒精加入到地鍋後,再在地鍋上面放上捆籽酒七個輪次取完酒後的酒糟、釀造完碎沙的酒糟、釀造完翻沙的酒糟這三種酒糟中的任何一種,讓酒精從下往上,經過這些酒糟,這個過程就叫「竄」。竄是很形象的比喻,好比你吃的串串香一樣,一根竹簽串過去,只是這里的竄酒是讓酒精從下往上經過(竄過)這些酒糟而得到的酒。這種酒質量最差,成本最低,其實和酒精酒沒什麼差別。
下面是質量等級排序
大麴醬香(捆籽酒)>大麴與麩曲混用醬香(碎沙酒)>麩曲醬香(碎沙酒)>翻砂酒>竄蒸酒
本文由醬酒消費免費指導( jjxfmfzd )原創、獨創編寫,醬酒干貨、醬酒知識持續分享中。如果大家有好的醬酒干貨和知識,歡迎與醬酒消費免費指導交流分享。
轉載請務必保留該信息,侵權必究!
㈦ 什麼是回沙酒串沙酒碎沙酒
回沙這個說法比較少,一般醬香按品質高低來分:坤沙酒、碎沙酒、翻砂酒、竄香酒。品質最好的是坤沙酒,串香酒並非是屬於純糧食酒。
坤沙酒,又叫捆沙酒和坤籽酒,也就是常說的醬香型白酒,是嚴格按照傳統的貴州茅台鎮工藝進行生產的,採用當地的糯高粱和小麥,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出酒率低,品質最好。其靈魂是「回沙」工藝。即一年生產、2次投料、9次蒸餾、8次發酵、七次取酒、(也就是常說的12987工藝)。並經過3年以上的天藏、地藏、水藏、洞藏、窖藏,才能出廠,其高粱不能夠粉碎,粉碎率需小於等於20%。市場散酒100左右,品牌200起。
碎沙酒,用粉碎得高粱釀出來的酒稱為「碎沙酒」。「碎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較高,品質一般,不需要嚴格的「回沙」工藝,一般烤兩三次就把糧食中的酒取完。此類醬香型白酒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散酒60左右,品牌150起
翻沙酒,用坤沙酒最後第9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葯後釀出的酒稱為「翻沙酒」。翻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高,屬於目前市場上大眾化產品。散酒30,品牌80起。
串香酒,用坤沙酒最後第9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採用加入酒精蒸餾後的產品,產品質量差,成本低廉,串香酒嚴格來說並不是醬香型白酒。散酒幾塊一斤。品牌上基本上沒有。
我只是一名在酒行業裡面打滾多年的酒農。只想把我了解的知識分享給大家。
好文遇好人,喜逢甘露,為美酒尋找知音。
版權所有:醬香傳說gzmtxt
㈧ 除了飛天茅台,還有哪些是正宗坤沙酒
首先什麼是坤沙酒,然後為什麼酒友們都不約而同的去選擇坤沙酒,現在茅台鎮的醬香酒環境到底是怎麼樣的?這一個問題是很多酒友一直所關心的,下面我們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
坤沙酒用料必須是茅台鎮及周邊生產的紅纓子糯高粱,一年一季,所以產量有限,而適合釀酒的更是少之又少。
釀酒所取的水來自醞釀了茅台、郎酒等數十種蜚聲中外的美酒的赤水河河水,每年重陽節之後,赤水河由渾濁的紅色變得清澈透明,只有此時的水才適合釀酒。
市面的正宗的坤沙酒是很難有了,現在坤沙酒就主要看飛天茅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