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崇明老白酒的簡介
崇明老白酒以純大米釀制而成,又稱「米酒」。早在百餘年前,崇明老白酒已馳名滬內蘇地區。大多用容粳米,然農戶自飲的選料更考究———用糯米。米蒸熟淋後拌上酒葯,發酵之後加適量冷開水,去槽即成可口的老白酒。
崇明老白酒酒度適中,一般在12至13度,入口微甜又略帶酸味,酒香濃郁,獨具風味。它不只是家常酒,而且足可「上台盤」,城鄉居民娶嫁做壽,都用它款待賓客;有朋自島外來,也必有「崇明十大農副產品」之一的老白酒登台亮相。海外遊子、服務於外省市的崇明籍人士回鄉,呷上老白酒,返鄉回親之感覺油然倍增。
春秋季節,崇明老白酒是「冷飲」的,入冬以後「熱飲」,隔水燉至酒面略泛泡即可,一杯入肚,通筋活血,渾身暖和。還得提醒初嘗崇明老白酒的異鄉客,這酒好上口,但頗有「後勁」,喝多了也會醉,且醉得很深哩。
『貳』 如何製作崇明老白酒
崇明老白酒的製作方法如下:
1、先把米淘浄,放在水中浸泡一天後,將已篩選干凈的糯米,放入特製工具中高溫蒸1小時左右,等待米熟透後取出。
(2)上海崇明老白酒價格擴展閱讀:
不同品質的崇明老白酒
每年2—4月份的春季和10—12月份的秋冬季,是釀制崇明老白酒的最佳季節,該時段釀制的崇明老白酒,素有酒中之精品的稱號。
2—4月份是春天,崇明島通過一個嚴冬後,水質清澈,空氣清新,從海上吹來溫暖濕潤的東南和東北季風,均有利於釀酒過程中微生物種群的大量繁殖,那時農家釀出來的老白酒,就如同油菜花一般熱烈、純朴,於是便被喚作「菜花黃」。
10—12月份秋冬季,島上新谷登場,尤其是島上生長的「寒優湘晴」稻米是釀制崇明老白酒的極佳原料。該稻米質軟、心白、米粒飽滿均勻。在釀酒過程中,米粒具有吸水快,易蒸煮、易糊化、膨脹小、彈性強、易糖化等特點,這時的崇明老白酒被喚作「十月白」。
『叄』 崇明老白酒的介紹
崇明老白酒,是我縣傳統特色產品之一。它以糯米為原料,經淋飯後拌葯加水精心釀造而成,加上該酒味道甜潤,色呈乳白,故又有「甜白酒」、「米酒」、「水酒之稱」。崇明老白酒質量地道,風味獨特,有別於一般的白酒與黃酒。該酒上口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適中(12°-13°),後勁足,有回味,是深受歡迎的低度酒,其中尤以「菜花黃」和「十月白」兩個品種為最佳。
『肆』 崇明老白酒哪裡可以買到
去崇明前衛村538號老范農家樂吧!環境不錯的,蔬菜都是自己家種的!還有糯米酒和崇明糕都很好的!有興趣的話提前預定還可以學著做呢!
『伍』 崇明老白酒等同於高酒精度酒釀嗎
崇明老白酒,是以糯米為原料,經淋飯後拌葯加水精心釀造而成,加上該酒味道甜潤,色呈乳白,故又有甜白酒、米酒、水酒之稱。崇明老白酒質量地道,風味獨特,有別於一般的白酒與黃酒。該酒上口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適中(12°-13°),後勁足,有回味,是深受歡迎的低度酒,其中尤以「菜花黃」和「十月白」兩個品種為最佳。
補充:
崇明老白酒以純大米釀制而成,又稱「米酒」。早在百餘年前,崇明老白酒已馳名滬蘇地區。大多用粳米,然農戶自飲的選料更考究———用糯米。米蒸熟淋後拌上酒葯,發酵之後加適量冷開水,去槽即成可口的老白酒。崇明老白酒酒度適中,一般在12至13度,入口微甜又略帶酸味,酒香濃郁,獨具風味。它不只是家常酒,而且足可「上台盤」,城鄉居民娶嫁做壽,都用它款待賓客;有朋自島外來,也必有「崇明十大農副產品」之一的老白酒登台亮相。海外遊子、服務於外省市的崇明籍人士回鄉,呷上老白酒,返鄉回親之感覺油然倍增。
春秋季節,崇明老白酒是「冷飲」的,入冬以後「熱飲」,隔水燉至酒面略泛泡即可,一杯入肚,通筋活血,渾身暖和。還得提醒初嘗崇明老白酒的異鄉客,這酒好上口,但頗有「後勁」,喝多了也會醉,且醉得很深哩。
崇明產的米酒俗稱「老白酒」,很多老百姓都會自己釀造。
逢年過節,佳期吉日,家人團聚,親友相逢,紅白喜事,幾乎家家都用老白酒,或寄情或助興。
常見的老白酒有兩種,一種清、一種渾。前者大多為廠家生產,後者大多為老百姓自己釀造。這種渾酒看似談談的淘米水,上口卻有異香,到了冬天,如把渾酒加熱到面上起水泡,俗稱「吹漠白酒」。更有一種獨特的鄉村風味,小康氣氛。老百姓歌曰:「長生果子海蜇頭,吹漠白酒湯舌頭」。可見崇明人多情有獨鍾米酒了。
米酒是將大米或糯米蒸熟,用米
『陸』 家釀崇明老白酒的鑒別方法
酒在中國的文化中佔有不可或缺的位置,不管是鄉野農婦,還是文人墨客,上到皇帝大臣,下到貧民百姓,對酒都有一種獨特的鍾愛,逢年過節,招待親朋好友都會喝酒,這成為了我們的習俗,一種文化,中國的酒有著很源遠流長的歷史,眾多的酒,讓愛酒的人有時候也分不清酒的好壞,更別談如何鑒別一瓶白酒的價值。喝酒是一種文化,鑒藏老酒也是一種文化。
中國的假貨向來屢禁不止,酒類也是一樣。製造販賣假酒一直是危害企業利益,甚至公民健康安全的大事,這也給收藏老酒帶來了麻煩。鑒定老酒的真偽,開瓶品嘗,甚至化驗成分自然可以得出結論。這樣一來,一瓶酒的收藏價值也就沒了。不開瓶,辨真偽,是鑒定收藏老酒必須具備的功夫。鑒定老酒需要的是足夠的經驗,要對各種酒的商標史、包裝史了如指掌。以茅台酒為例,要知道從1950年起,幾十年來共使用了多少種商標,哪些用於出口哪些用於內銷,用的是什麼材質的紙張、什麼油墨印刷的;要知道這些商標分別使用於哪些具體年份;再細一些,不同的年份,茅台酒的商標的圖案、尺寸都是不同的,哪怕是微小的不同也需要熟練掌握。在包裝上,共使用過多少種瓶子,瓶子的大小尺寸和材質也有不同;還有酒標和背貼,不同年份上的文字、尺寸也有不同。
那如何判斷一瓶老白酒的價值呢?且聽我來說說。
如何品評白酒
首先是飲用價值。
眾所周知,中國白酒通常沒有保質期。酒在存放過程中,會產生多種酯類物質,就是俗稱的「醇化」過程。各種酯類會產生各種特殊的香氣,但這種醇化是非常緩慢的,所以,白酒通常是存放時間越久越好。其中以純糧釀造的高度白酒最適宜久藏,低度酒和「勾兌」酒就不易久藏。
其次是年份。
酒液、酒瓶、酒標、酒包裝,甚至歲月刻在酒瓶上的印記,無不映射著那個時代的特徵和烙印,給經歷了那個時代的人濃重的懷舊氣息。即使沒有經過那個年代,也能感受那份厚重的力量。
自1952年起到1989年止,國家共組織了5次全國范圍的評酒會,先後評選出了17種國家名白酒,涵蓋了我們常說的「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分別是:茅台酒、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董酒、西鳳酒、洋河大麴、雙溝大麴、郎酒、劍南春、全興大麴、古井貢酒、宋河糧液、特製黃鶴樓、武陵酒、寶豐酒、沱牌曲酒。
這些國家名酒,歷史悠長,質量穩定可靠,處在老酒收藏的第一線。此外,一些當年獲二等獎的國家優質酒以及「省優」「部優」、全國各地的地方名酒,也可以入藏。
從年代上劃分,一般來說,建國後到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老酒最具收藏價值。那時期,正值計劃經濟,各酒廠並非以經濟效益為主,甚至在生產上不考慮產量、不計成本,反而成就了好酒。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全國的酒廠紛紛改制,部分酒廠盲目抓產量、講效益的結果是酒質的下降,再加上一段時期「勾兌酒」橫行(傳統釀酒耗糧巨大,成本很高),有的傳統名酒廠也跟風而上,產品質量自然令人堪憂。
當然,現在的白酒也有很多恢復傳統工藝釀造的佳品,其包裝更是無可挑剔,入藏這樣的好酒若干年後不也是古董老酒嗎?
再來看看包裝
要想使老酒長期完好地保存下來,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酒精度數、貯存環境,溫度、濕度、運輸、包裝等。其中包裝是長期保存的關鍵。
民國以前,中國的酒廠多為私營的作坊式,酒的容器大多為陶制的酒壇,由於產量不大,銷售以散酒為主,大多供應本地市場。成品酒以陶罐、陶瓶為主,也有瓷瓶,玻璃瓶的則很少。陶瓶、陶罐儲存酒時間長了一定會有滲漏,不易長期保存,加之我國地大交通不便,異地存酒是很困難的。所以至今保存100年以上或者60年以上的陳年酒絕大多數是散裝酒,均來自酒廠的酒窖。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對酒類產品實行專賣制度,成立了中國專賣事業總公司,各地建有分公司,統一管理私營、公私合營、國營的各類酒廠的銷售。1953年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明確規定:酒精和國家名酒為計劃供應之商品,由總公司掌握,統一分配。既然要「統一分配」,就需要「統一包裝」,玻璃瓶便應運而生。
即使現在,分裝酒類的容器性價比最好的也是玻璃瓶,世界上大多名酒至今沿用最廣泛的也是玻璃瓶。名酒中可查到的汾酒玻璃瓶使用得最早,瀘州老窖也很早就採用了玻璃瓶,茅台一直沿用當地產的上過釉的土陶瓷瓶,1966年以後才使用乳白玻璃瓶至今。
為滿足人民大眾的需要,國家財政稅收、出口創匯的需要「統一管理「統一生產「統一包裝「統一分配」出來的新中國酒業,使得中國古老的釀酒技術綻放了光彩,成就了後來的「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也為我們今天的國酒收藏夯實了基礎。
最後說說封口
即使採用了玻璃瓶裝酒,解決了瓶體的滲漏問題,大多數瓶裝酒依然沒能保存下來。那年頭的瓶裝酒,經常遇到放在家裡沒幾年酒就「不翼而飛」的情況,主要原因就是封口不過關。那時候瓶裝酒的封口,主要是油紙、軟木塞外封塑料包皮(賽璐珞皮),或者鐵蓋,或鐵蓋外包塑料皮。後來,又有使用螺旋塑料蓋、螺旋金屬蓋或塑料蓋再包皮封口。
這些封口方式以及封口製作工藝,即使在特意保存的情況下也不能保證瓶裝酒不發生揮發、滲漏等現象,也就無法使多數瓶裝酒長期保存。
但還是有較多數量瓶裝酒完好地保存至今,有些甚至「一滴未灑」。灌裝時「碰巧」瓶口和封口咬合得很「准確」,又「碰巧」遇到了適當的保存環境,一瓶酒被完美保存下來是極有可能的。但是,與其當年的銷售量相比,與多年的消耗量相比,加之經過了動盪的年代,被完整保存下來的老酒幾乎是「百里存一」甚至「千中存一」。
『柒』 怎麼做崇明老白酒
崇明是長江口的一顆龍珠,崇明的酒當然也不會遜色。作為崇明的土特產內――老白酒如今已被裹上了一容層精美的外殼,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成為了外來遊客必品的佳釀,成為了遠銷海外的崇明特產。看似簡單的老白酒其實製作方法很復雜,一般分為廠家生產和老百姓自己釀造兩種,前者較清澈,濃度在12°-13°左右,較烈;後者則相對渾濁一些,但可以按個人喜好來決定酒的烈度,對於不太喝酒的人來說8°左右為宜。其做法一般分為
1.先把米淘浄,放在水中浸泡一天。
2.將已篩選干凈的糯米,放入特製工具中高溫蒸1小時左右,等待米熟透後取出。
3.把蒸好的米,倒入溫開水中,進行搓洗,可以避免糯米相互粘連。
4.把溫度降至40℃左右的米倒入大缸中,放入一定量酵母攪拌,加水。
5.在大缸的周圍裹上一層稻草來保溫,放上十天便可以吃了。
要注意的是在發酵過程中,發酵不能過度,否則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於濃烈;發酵不足,糯米中就有生米粒,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做酒釀時,一切東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則就會發霉,所以要先把蒸米飯的容器等等都洗凈擦乾,要特別注意衛生。
『捌』 上海市區哪裡可以買到崇明老白酒
我可肯定,農工商金沙江路店大賣場有的。其他農工商大賣場也許也有,但不是天天都有賣的。他們每次進貨都不是很多。還是樓上說的對,去崇明農家樂買,基本是最正宗的。
『玖』 怎麼做崇明老白酒
崇明是長江口的一顆龍珠,崇明的酒當然也不會遜色。作為崇明的版土特產――老白酒權如今已被裹上了一層精美的外殼,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成為了外來遊客必品的佳釀,成為了遠銷海外的崇明特產。看似簡單的老白酒其實製作方法很復雜,一般分為廠家生產和老百姓自己釀造兩種,前者較清澈,濃度在12°-13°左右,較烈;後者則相對渾濁一些,但可以按個人喜好來決定酒的烈度,對於不太喝酒的人來說8°左右為宜。其做法一般分為
1.先把米淘浄,放在水中浸泡一天。
2.將已篩選干凈的糯米,放入特製工具中高溫蒸1小時左右,等待米熟透後取出。
3.把蒸好的米,倒入溫開水中,進行搓洗,可以避免糯米相互粘連。
4.把溫度降至40℃左右的米倒入大缸中,放入一定量酵母攪拌,加水。
5.在大缸的周圍裹上一層稻草來保溫,放上十天便可以吃了。
要注意的是在發酵過程中,發酵不能過度,否則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於濃烈;發酵不足,糯米中就有生米粒,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做酒釀時,一切東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則就會發霉,所以要先把蒸米飯的容器等等都洗凈擦乾,要特別注意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