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斤糧食能出多少白酒
老話常說:無酒不成席。酒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古代的時候,還有很多的大文豪都和酒有關,甚至還寫出了許多和酒相關的千古名句。比如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他平生就有兩大愛好,寫詩和飲酒,尤其是愛飲酒作詩,他的很多作品就多是在醉時寫出來了。
在民間還有著“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的俗語,可見自古以來人們對於酒的喜愛。在過去農村裡有很多釀酒坊,也有不少人家中自己釀酒。那一斤糧食能釀多少白酒呢?為什麼現在農村裡釀制糧食酒的越來越少了呢?
(2)為何現在農村釀制糧食酒的越來越少了?
這種現象確實存在,像以前農村的鎮上至少有幾家酒坊,專門釀制糧食酒售賣。而如今我們鎮上一家也沒有了,想要吃糧食酒除非是自己釀制。而導致現在釀制糧食酒的越來越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釀酒的成本高。前面也說了三斤糧食才能釀制一斤的白酒,雖然糧食的價格不是太高,但是還有人工成本,其他的原材料等等,這些隱形成本加起來還是比較高的。
其次現在會這個手藝的人不多了。以前會釀酒的老師傅現在都已經老去了,而年輕人多數在外面打工,他們也知道釀酒不掙錢,所以不願意學習這門技術,於是就出現了技術失傳。
再次,農村喝酒的人越來越少了。現在農村留下的多數是一些老人,年輕人很多都在外面打工。而且現在很多人都買車了,而喝酒不開車也成為了共識,所以喝酒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最後,糧食酒價格高,而品牌酒到處都是,價格還便宜。糧食酒雖然好喝,但是沒有包裝,難登大雅之堂,並且價格也比較貴。像一些便宜的糧食酒和包裝的品牌酒差不多。而貴一點的又買不起,再加上現在遍地都是賣酒的,品種多、價格低、包裝美,所以糧食酒就逐漸沒什麼市場了,因此農村的酒坊也就逐漸消失了。
『貳』 一斤高粱能出多少酒
清香型白酒半斤,瀘州一半。江蘇是一個普遍的酒,生麥曲,多糧酒,五糧液是利用生產過程中,現在生產的單一型糧食白酒廠家很少是
『叄』 幾斤高粱可以釀造1斤酒
看糧食是否潔凈,
糧食以無雜質,苞滿,水份以南方天氣在倉庫中存放一年不變質的標准.
兩斤高粱能釀一斤57°度白酒.
通常都是以兩斤糧食一斤酒這樣說的.
以前國家標準是57°如果換成60°減0.6錢.也就是30g
兩斤糧食釀60°白酒470g
粗算,決定產量的因素很多.
『肆』 高粱與釀造白酒的比例關系,1斤高粱可以釀多少酒
白酒出酒率與釀造工藝有關,清香型白酒,產量型的可以達到45%以上(65度計算),濃香型白酒可以達到40%以上,芝麻香型白酒可以達到30%以上,醬香型白酒與芝麻香白酒相似30%以上。
『伍』 100斤高粱能釀出多少斤白酒求大神幫助
大約50到70斤白酒抄。
看當時的溫度襲,酵母品種,高粱品種,蒸餾工藝等等方面因素。
適合的溫度,良好的酵母品種,優良的高粱品種,先進的蒸餾工藝能大大提高出酒率。
『陸』 請問專家煮高粱白酒從煮高粱到出白酒的整個過程1斤能煮多少白酒
如果按續渣法投糧生產,不算加曲量只算高粱出酒,一斤高粱實際能出0.37斤60度左右的白酒。
『柒』 1斤糧食能釀多少酒
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麴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
原料配方 凡含有澱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澱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澱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麴、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麴。以澱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澱粉需要經過多種澱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麴、糖化曲)。曲是以含澱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黴菌,積累大量澱粉酶,是一種粗製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麴(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製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於便於蒸煮,使澱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佔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澱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澱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鬆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澱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澱粉糊化。有利於澱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鍾。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
將原料和發酵後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後,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
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採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後,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麴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於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後,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並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澱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並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捌』 100斤高粱能釀出多少斤白酒
大約50到70斤白酒。
看當時的溫度,酵母品種,高粱品種,蒸餾工藝等等內方面因素。
適合容的溫度,良好的酵母品種,優良的高粱品種,先進的蒸餾工藝能大大提高出酒率。
『玖』 一斤高粱釀造多少斤60度的高粱白酒
1斤高粱(澱粉含量以65%計)的能釀320g的白酒。一般情況下,高梁含水13—14%,含澱粉64—65%,含粗蛋白9.4——10.5%等。
材料:高粱、水、酒麴
1、高粱用冷水浸泡二十四小時,期間每隔六七個小時換水一次,之所百以換幾次水,是因為更徹底的去掉糧食中的單寧和果膠。
(9)1斤高粱能釀出多少白酒擴展閱讀:
釀酒的材料不同,所以酒的種類就有很多,其性味功效大同小異。一般而論,酒性溫而味辛,溫者能祛寒、疏導,辛者能發散、疏導,所以高粱酒能疏通經脈、行氣和血、蠲痹散結、溫陽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暢意;又酒為穀物釀造之精華,故還能補益腸胃。
此外,高粱酒能殺蟲驅邪、辟惡逐穢。《博物志》有一段記載:王肅、張衡、馬均三人冒霧晨行。一人飲酒,一人飲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飽食者病,飲酒者健。這表明「酒勢辟惡,勝於作食之效也。酒與葯物的結合是飲酒養生的一大進步。
有效成分
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質及水不能溶解、需用非極性溶媒溶解的某些物質,均可溶於酒精之中。中葯的多種成分都易於熔解於酒精之中。酒精還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夠較容易地進入葯材組織細胞中,發揮溶解作用,促進置換和擴散。
防腐作用
一般葯酒都能保存數月甚至數年時間而不變質,這就給飲酒養生者以極大的便利。
『拾』 1000斤高粱可以燒多少酒
1000斤高粱(澱粉含量以65%計)的能釀320kg的白酒。
一般情況下,高梁含水13—14%,含澱粉64—65%,含粗蛋白9.4——10.5%等。
理論界有個公認的數字,理論上每162.15公斤來純澱粉,可產純酒精92.14公斤,則澱粉的理論產純酒精率為56.82%,65度白酒的重量百分比為57.16%(w%),所以:65度標准白酒理論出酒率(%)=56.82/57.16×100=99.41%。
1斤高粱(澱粉含量自以65%計)的出酒率(65%的標准酒)是:1×65%×99.41%=64.62%
(10)1斤高粱能釀出多少白酒擴展閱讀:
1、原料粉碎的目的在於便於蒸煮,使澱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高粱、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佔60%以上。
2、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澱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澱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鬆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澱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利用蒸煮使澱粉糊化。有利於澱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鍾。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
將原料和發酵後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後,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