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黃雞」出自杜甫的一首詩 它的意思是
「黃雞」一詞均未見於正統的工具書中,應為對雞的一俗稱。有的地方稱為三黃雞,即:嘴黃、毛黃、腳黃(或:嘴黃、皮黃、腳黃)。黃雞出於詩詞中以蘇軾為多,另也見於白居易、辛棄疾的作品中:
蘇東坡:
【浣溪沙】
(一題作公守湖,辛未上元日,作會於伽藍中。時長老法惠在坐,人有獻剪綵花者,甚奇,謂有初春之興。作《浣溪沙》二首,因寄袁公濟。)
雪頷霜髯不自驚,更將剪綵發春榮。羞顏未醉已先赬。
莫唱黃雞並白發,且呼張丈喚殷兄。有人歸去欲卿卿。
【與臨安令宗人同年劇飲】
我雖不解飲,把盞歡意足。試呼白發感秋人,令唱黃雞催曉曲。與君登科如隔晨,敝袍霜葉空殘綠。如今莫問老與少,兒子森森如立竹。黃雞催曉不須愁,老盡世人非我獨。
白居易:
【醉歌(示伎人商玲瓏)】
罷胡琴,掩秦瑟,玲瓏再拜歌初畢。誰道使君不解歌,
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
腰間紅綬系未穩,鏡里朱顏看已失。玲瓏玲瓏奈老何,
使君歌了汝更歌。
辛棄疾:
【水調歌頭】
日月如磨蟻,萬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滾滾自東流。風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樓春到,老子已菟裘。歲晚問無恙,歸計橘千頭。
夢連環,歌彈鋏,賦登樓。黃雞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水調歌頭】
說與西湖客,觀水更觀山。淡妝濃抹西子,喚起一時觀。種柳人今天上,對酒歌翻水調,醉墨卷秋瀾。老子興不淺,歌舞莫教閑。
看尊前,輕聚散,少悲歡。城頭無限,今古落日曉霜寒。誰唱黃雞白酒,猶記紅旗清夜,千騎月臨關。莫說西州路,且盡一杯看。
B. 「黃雞」出自杜甫的哪首詩它的意思是
「黃雞」一詞均未見於正統的工具書中,應為對雞的一俗稱。有的地方稱為三黃雞,即:嘴黃、毛黃、腳黃(或:嘴黃、皮黃、腳黃)。黃雞出於詩詞中以蘇軾為多,另也見於白居易、辛棄疾的作品中;多形容時光。(唱黃雞:時光流逝)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宋代:蘇軾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譯文: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代: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譯文:白酒剛剛釀熟時我從山中歸來,黃雞在啄著穀粒秋天長得正肥。
浣溪沙·雪頷霜髯不自驚 宋代:蘇軾
莫唱黃雞並白發,且呼張丈喚殷兄。有人歸去欲卿卿。
譯文:不要在年老的時候才感嘆時光流逝,且把張丈殷兄叫上一起同行遊玩觀賞。看到有人歸去就想到了你。
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宋代:辛棄疾
夢連環,歌彈鋏,賦登樓。黃雞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解析:「黃雞」兩句:想像楊民瞻返鄉後雞酒秋社的歡樂情景。
陽羨歌·山秀芙蓉宋代:賀鑄
解佩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社。元龍非復少時豪,耳根洗盡功名話。
譯文:解綬帶投冠簪,歸隱躬耕田間,黃雞白酒漁樵社。陳登不復少壯豪,耳邊再無功名噪。
C. 語文課,這句話講述的是什麼意思
講的是一種態度,或者說一種境界。
是一種淡然,坦然的胸懷的人生境界。
與世無爭的態度。
D.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下句應該說什麼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是一幅對聯,沒有專下一句。
出自:《菜屬根譚》,作者是洪應明。
意思是:對於一切榮耀和屈辱都泰然處之,用平靜的心情欣賞庭院中花開花落。對於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觀看天上浮雲隨風聚散。所謂身不驚,才有閑看的雅緻。心無意,才有漫隨的風情。 這是一種境界,對名利應有的態度,得不喜,失不憂。
(4)黃雞白酒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幅看似簡單的對聯,只有寥寥數語,卻道出了它博大精深的涵義,體現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能心境平和、淡泊名利。看庭前三字,頗有我行我素,我樂我憂的情懷。望天上三字則盡顯放眼天外,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胸懷;那句雲卷雲舒更有能屈能伸,曠達風流的境界。
E. 黃雞白酒雲山約 雨夜風花日夜稀 這付對聯的意思好不好,對的工整嗎
不是山約,是山葯。山葯燉黃雞就白酒。
黃雞白酒雲山葯 ——仄起
雨夜風花日夜稀 ——平收
F. 誰來解釋「醉墨卷秋瀾」一句的意思
古人酒後作畫,時值秋天,淫雨霏霏。古人借著酒興將秋意轉到筆頭,付予紙面。
G. 人事紛紛難料,世事悠悠難說,何處問穹蒼什麼意思
「人事紛紛難料,世事悠悠難說,何處問穹蒼」的意思是:人的境遇很難去預料,世上的事也很難說得明白,又該去哪裡問蒼天呢?
「人事」是指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難料」是指世事難料指世間的事情變幻莫測、錯綜復雜,很難預料到會發生什麼事情,常用於表示突如其來的變故或情況、形勢的重大改變;「世事」是指世上的事;「穹蒼」亦作「 穹倉 」,是指蒼天。
「人事紛紛難料,世事悠悠難說,何處問穹蒼」出於宋朝吳潛的《水調歌頭·送叔永文昌》。
(7)黃雞白酒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水調歌頭·送叔永文昌
吳潛 (宋)
才惜季方去,又更別元方。驚心天上雙鳳,接翅下高岡。萬里瞿塘煙浪,一片昭亭雲月,渺渺正相望。夜雨連風壑,此意獨凄涼。
杜鵑聲,猶不住,攪離腸。黃雞白酒,吾亦歸興動江鄉。人事紛紛難料,世事悠悠難說,何處問穹蒼。肯落兒曹淚,一笑付滄浪。
譯文:剛剛珍惜此時季節便離去,現如今有換了新的季節。因天上出現兩只鳳凰而感到吃驚,從高山上飛下來的鳥兒可真多啊。一望無際的瞿塘煙波漫漫,雲中的月兒照亮了亭子,它們正在悠悠地對望。雨夜時大風刮著深谷,此時的意境無比凄涼。
杜鵑的聲音像是不會停止,它攪動我離別的哀愁。對著這酒和肉,我也是對家鄉充滿著思念。人的境遇很難去預料,世上的事也很難去說得明白,又該去哪裡問蒼天呢?作為兒輩,我常常會落下眼淚,也對著這蒼茫的世間一笑而過。
H. 聽任庭前花開花落,坐看天上雲卷雲舒是什麼意思
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明代洪應明《菜根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評價
一副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一個看庭前三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則又顯示了放大眼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一句雲卷雲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與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在是異曲同工,更頗有魏晉人物的豁達風流。
(8)黃雞白酒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事例
故事一
唐明皇的時候,安祿山叛亂,唐室眼看就要崩潰的政權,等於是郭子儀一個人打回來的。按理說,功高蓋主的人是難長命百歲的,但在歷史上,唐代將軍中能富貴壽考的,只有郭子儀一人。之所以能如此,全憑郭子儀的曠達人生觀。
郭子儀退休以後,皇帝賜他一個汾陽王府。在興工動土的時候,他閑來無事,拄一支手杖,到工地上去監工。他吩咐一個正在砌牆的泥工說,牆基要築得堅固。
這名泥水匠對郭子儀說,請王爺放心,我家祖孫三代都在長安,都是作泥水匠的,不知蓋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見過房屋換主人,還未見過哪棟房屋倒塌了的。郭子儀聽了他的這番話,拄著杖走了,再也不去監工。
這個泥水匠講的,是祖孫三代的實際經驗,而郭子儀聽了以後,卻想透了人生的一個道理,不是消沉,而是更通達了。
故事二
唐末楊玢在尚書任內,快要告老還鄉的時候,他在故鄉的舊屋地產,有些被鄰居侵佔了。於是他的家人們要去告狀打官司,把擬好的起訴書送給他看。楊玢看了,便在後面批說:「四鄰侵我我從伊,畢竟須思未有時。試上含元殿基望,秋風秋草正離離。」
這首詩的大意是四鄰侵佔我們的房產那就讓他們去侵佔好了,畢竟要想想當初未曾置辦這些房產之時。如果你們還想不通,不妨到唐代的含元殿的殿基上望一望,當年是何等繁華富麗,而今卻是秋風蕭瑟,荒草離離。言淺意深,頗有警世作用。
他的家人看了後就不去告狀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
I. 但願人長久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是詞牌名之一,又名《元會曲》、《凱歌》、《台城游》、《水調歌 》,雙調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唐朝大麴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 。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麴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後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後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於句句用韻者。
名篇有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陳亮的《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毛澤東的《水調歌頭·游泳》《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等。
《隋唐嘉話》:「隋煬帝鑿汴河,自製《水調歌》。」
《脞說》:「《水調》、《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
《明皇雜錄》:「祿山犯闕,議欲遷幸,帝置酒樓上,命作樂,有進《水調歌》者,上問誰為此曲,曰李嶠,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嘗命樂工楊花飛奏(水調詞)進酒,花飛惟唱『南朝天子好風流』一句。」白樂天聽(水調)詞雲:「五言一遍最殷勤,調少情多但有因。」
《碧雞漫志》:「《水調歌》,《理道要訣》所載唐樂曲,南呂宮,時號《水調》;世以今《水調歌》為煬帝自製,今曲乃宮中呂調。」
綜觀以上諸說,本調創始隋唐間,為五言曲調。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變新腔,而成今調。當時最為通行,詞人填者極多。吳夢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後遂句為本調異名。至所謂「歌頭」者,乃首章之一解也。
2詞牌格律編輯
定格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
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
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
中平中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擬借寒潭垂釣,又恐相猜鷗鳥,不肯傍青綸。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例一
(夾葉仄韻)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附註:「去」與「宇」,「合」與「缺」,夾葉仄韻。
含有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例二
(平仄韻通葉)
南國本瀟灑,六代浸豪奢。台城遊冶,襞箋能賦屬宮娃。
雲觀登臨清夏,璧月留連長夜,吟醉送年華。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
訪烏衣,成白社,不容車。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
樓外河橫斗掛,淮上潮平霜下,檣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猶唱《後庭花》!
——賀鑄《水調歌頭·台城游》
例三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
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
擬借寒潭垂釣,又恐相猜鷗鳥,不肯傍青綸。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蘇舜欽《水調歌頭·滄浪亭》
例四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痴計,不解舉吾杯。
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
3典範詞作編輯
蘇軾
1、(北宋)·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歲雲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
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一任劉玄德,相對卧高樓。
2、(北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1]
3、(北宋)·蘇軾《水調歌頭·落日綉簾卷》
落日綉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
蘇軾 《水調歌頭》
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4、(北宋)·蘇軾《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
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回首暮雲遠,飛絮攪青冥。
眾禽里,真彩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
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2]
黃庭堅
5、(北宋)·黃庭堅《水調歌頭· 瑤草一何碧》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黃鸝,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
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米芾
6、(北宋)·米芾《水調歌頭·中秋》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
可愛一天風物,遍倚欄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辛棄疾
7、(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白日射金闕》
湯朝美司諫見和,用韻為謝
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開。見君諫疏頻上,談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義膽,萬里蠻煙瘴雨,往事莫驚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邊來。
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未應兩手無用,要把蟹螯杯。
說劍論詩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頗堪哀。白發寧有種?一一醒時栽!
8、(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
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血污,風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遊欲去江上,手種桔千頭。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9、(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長恨復長恨》
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
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
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10、(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日月如磨蟻,萬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滾滾自東流。
風雨飄泉夜半,花草雪樓春到,老子已菟裘。歲晚問無恙,歸計橘千頭。
夢連環,歌彈鋏,賦登樓。黃雞白酒,君去村舍一番秋。
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其他
11、(北宋)·賀鑄《水調歌頭·台城游》
南國本瀟灑,六代浸豪奢。台城遊冶,襞箋能賦屬宮娃。
雲觀登臨清夏,璧月留連長夜,吟醉送年華。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
訪烏衣,成白社,不容車。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
樓外河橫斗掛,淮上潮平霜下,檣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猶唱《後庭花》!
12、(南宋)·汪宗臣《水調歌頭·候應黃鍾動》
候應黃鍾動,吹出百葭灰。五雲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
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
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彩雲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13、(南宋)·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 。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14、(南宋)·張孝祥《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
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湧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雲冠。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翳鳳更驂鸞。
15、(近代)·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16、(近代)·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J. 夜雨連風壑,此意獨凄涼!是什麼意思
才惜季方去抄,又更別元方。驚心天上雙鳳,接翅下高岡。萬里瞿塘煙浪,一片昭亭雲月,渺渺正相望。夜雨連風壑,此意獨凄涼。
杜鵑聲,猶不住,攪離腸。黃雞白酒,吾亦歸興動江鄉。人事紛紛難料,世事悠悠難說,何處問穹蒼。肯落兒曹淚,一笑付滄浪。
你剛剛離去 天氣迅速轉涼 一夜大雨 伴隨著呼嘯的風 這意境就更加凄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