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酒的執行標准和生產標准一樣嗎濃香型白酒的執行和生產標準是什麼
不一樣。
濃香型白酒執行標準是GB/T 10781。
1-2006生產標準是固態法專白屬酒就是GB/T2082。
1-2007液態法白酒是GB/T20822-2007。
『貳』 如何判斷真假濃香型白酒
在包裝方面,消費者一定要注意百年老店濃香型白酒的外在包裝。真正的好酒在標簽的印刷,紙張的使用,圖案的套色以及油墨線條都十分講究,包裝盒的邊緣接縫松緊均勻,不存在留縫隙的現象。另外,現在不少酒企還加大了防偽技術的應用,例如一次性扭斷防偽封口蓋的使用有效的防止了造假行為。而假的白酒在包裝上不會做到如此的細致,標簽的使用和顏色,圖案看上起都是不講究的。
聞香辨味是辨別真假百年老店濃香型白酒的另一常用手段。在辨別時將少量的白酒倒在透明的杯子里,鼻子靠近杯子,聞一下白酒香氣的濃淡與酒香屬於哪種香氣,接下來蘸少許白酒用舌尖分辨,真正的白酒口味醇厚,甘冽,入口有種甜味,還有餘香。而假酒則聞起來嗆鼻,品嘗起來有辣的感覺。
『叄』 白酒的外包裝有什麼法律的硬性規定
可以的。沒有法律要求。只是一般國內白酒不做外貿,就省了英文標示。
『肆』 濃香型白酒適合儲存嗎
濃香型白酒適合儲存。
1、濃香型白酒,特別是固態法濃香白酒可以收藏上百年,液態法白酒相對於固態酒沒那麼適合收藏,但是放個幾十年也是沒問題的。質量好的成品白酒,密封的好,儲存在合適的環境下,放50年是沒有問題的。
2、白酒收藏要選擇高度酒,50度是白酒品質的分水嶺,50度以上的白酒一般是由純糧食釀造,適宜收藏,而50度以下的低度酒多為勾兌,酒內的乙醇很容易揮發,酒質亦容易變壞,無法長期保存。
3、除了度數以外,白酒的香型也與收藏有很大關聯,業內人士表示,收藏主要應以醬香、董香和濃香為主。因為這兩種香型覆蓋了大部分名酒,從工藝上講,醬香型和濃香型更加復雜,有人說收藏白酒和集郵很相近,既講究成套,又講究特殊意義。所以特殊年份、特殊意義、特殊事件、專供、特供、出口等決定收藏的重要因素。
原料處理:
1、濃香型白酒生產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高粱,但也有少數酒廠使用多種穀物原料混合釀酒的。以糯高粱為好,要求高粱籽粒飽滿、成熟、干凈、澱粉含量高。
2、原料高粱要先進行粉碎。目的是使顆粒澱粉暴露出來,增加原料表面積,有利於澱粉顆粒的吸水膨脹和蒸煮糊化,糖化時增加與酶的接觸,為糖化發酵創造良好的條件。但原料粉碎要適中,粉碎過粗,蒸煮糊化不易透徹,影響出酒;原料粉碎過細,酒醅容易發膩或起疙瘩,蒸餾時容易壓汽,必然會加大填充料用量,影響酒的質量。
3、由於濃香型酒採用續渣法工藝,原料要經過多次發酵,所以不必粉碎過細,僅要求每粒高粱破碎成4~6瓣即可,一般能通過40目的篩孔,其中粗粉佔50%左右。
4、採用高溫曲或中溫曲作為糖化發酵劑,要求曲塊質硬,內部乾燥並富有濃郁的曲香味,不帶任何霉臭味和酸臭味,曲塊斷面整齊,邊皮很薄,內呈灰白色或淺褐色,不帶其他顏色。為了增加曲子與糧粉的接觸,大麴可加強粉碎,先用錘式粉碎機粗碎,再用鋼磨磨成曲粉,粒度如芝麻大小為宜。
5、在固體白酒發酵中,稻殼是優良的填充劑和疏鬆劑,一般要求稻殼新鮮乾燥,呈金黃色,不帶霉爛味。為了驅除稻殼中的異味和有害物質,要求預先把稻殼清蒸30~40min,直到蒸汽中無怪味為止,然後出甄涼干,使含水量在13%以下,備用。
『伍』 白酒標准
1、國標規定,高度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下,一般不超過65度。低度白酒,採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2、國標規定,60%vol蒸餾酒的鉛含量不得超過1mg/L(以Pb計)。鉛超標會引起中毒。
3、國標規定,以糧谷類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過0.6g/L,以其他原料生產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過2.0g/L。
4、國標規定,衛生標准要求錳在酒含量中,不得超過2mg/l(以Mn計)。錳是人體正常代謝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的錳進入機體可引起中毒。
一、基礎標准
GB2757—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蒸餾酒及其配製酒
GB8951—1988白酒廠衛生規范
GB10344—2005預包裝飲料酒標簽通則
GB/T10346—2006白酒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GB/T15109—2008白酒工業術語
GB/T17204—2008飲料酒分類
GB23350—2009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
GB/T23544—2009白酒企業良好生產規范
GB/T24694—2009玻璃容器白酒瓶
SB/T10391—2005酒類商品批發經營管理規范
SB/T10392—2005酒類商品零售經營管理規范
二、產品標准
GB10343—2008食用酒精
GB/T1078.1.1—2006濃香型白酒
GB/T10781.1—2006《濃香型白酒》國家標准第1號修改單
GB/T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
GB/T10781.3—2006米香型白酒
GB/T14867—2007鳳香型白酒
GB/T16289—2007豉香型白酒
GB/T20821—2007液態法白酒
GB/T20822—2007固液法白酒
GB/T20823—2007特香型白酒
GB/T20823—2007特香型白酒》國家標准第1號修改單
GB/T20824—2007芝麻香型白酒
GB/T20825—2007老白乾香型白酒
GB/T23547—2009濃醬兼香型白酒
GB/T26760—2011醬香型白酒
GB/T26761—2011小曲固態法白酒
『陸』 白酒執行標准gbt20822
gbt20822是固液結合法白酒的執行標准。
具體內容: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固液態法白酒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要求、分析方法、檢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本標准適用於固液法白酒的生產、檢驗與銷售。
衛生要求
除甲醇、鉛應符合表3的要求外,其餘要求應符合GB2757的規定。
凈含量
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第75號令執行。
分析方法
感官要求、理化要求的檢驗按GB/T10345執行
衛生要求的檢驗按GB/T5009.48執行。
凈含量的檢驗按JJF1070執行。
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按GB/T10346執行。
標簽應符合GB10344的規定。酒精度可表示為「%vol」。酒精度實測值與標簽標示值允許差為±1.O%vol。
(6)濃香型白酒的包裝要求擴展閱讀:
固液結合法白酒生產
固態法白酒採用高粱、大麥、小麥(2526,2.00,0.08%)、豌豆或其他糧食原料,通過在窖池中或地缸中發酵,然後上甑蒸餾,蒸出70—85度之間的原酒(基酒)。再通過長期儲存、陳化老熟、勾調降度後成裝為成品酒。
根據固態法白酒的工藝和香氣、口感風格的不同,形成了目前市場上消費者見到的清香型、濃香型、醬香型、兼香型等合計12種香型。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名優白酒或知名品牌均為純糧固態發酵。
液態法白酒以穀物、薯類以及含澱粉、含糖的代用品為原料,經液態法發酵、蒸餾、貯存、勾兌而成的蒸餾酒。如紅薯酒、木薯酒。
QB1498-92液態法白酒標准中指出:「本標准適用於以穀物、薯類、糖蜜為原料,經液態法發酵蒸餾而得的食用酒精為酒基,再經串香、勾兌而成的白酒。」在標準的技術要求中也明確寫出:「所用酒基必須符合GB10343食用酒精的要求」。
固液結合法白酒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於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後蒸餾製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另外一類與新工藝白酒接近,將固態法白酒(不少於10%)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