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東北抗聯電影
《白山黑水》。
② 東北抗聯到底有多麼苦
能吃到的糧食,多是帶殼的。
③ 東北抗聯,和國軍有一毛錢關系么
這個說沒關抄系也確實沒關系,說襲有關系吧也解釋的通。
說沒關系是因為東北抗聯TG領導的隊伍,是不被國軍承認的一隻武裝,畢竟國民政府歷史上是承認了滿洲國的存在,滿洲國內的武裝反叛,在國民政府當時只能認為是滿洲國內部事務,不能幹涉其內政。
說有關系吧,當時國共合作,TG的軍隊也被整編成了國軍,而抗聯作為TG領導下的武裝,也算是國軍的旁支吧。
④ 哈爾濱壯歌東北抗聯基地門票多少錢
學校收138元,就是不明白剛上小學一年級,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去有什麼意義,過後就忘了,初中生去的話還能留下印象。
⑤ 9.3東北抗聯是什麼意思
9.3是抗日勝利紀念日,東北抗聯是東北抗日聯軍的簡稱,東北抗聯對牽制日本關東軍起了巨大作用。
⑥ 東北抗聯
《東北抗日義勇軍史》(上、下);《東北抗日聯軍》第一、二、三、四、五版、六、七、權八~十一,個人感覺挖掘的算是不錯的,有相當不錯的史料價值;
2.第四軍軍長李延祿的回憶錄《過去的年代》;
3.第二路軍總司令周保中的日記《抗日游擊日記》,原汁原味的日記史料;
4.中共歷史資料叢書《東北抗日聯軍》(上下),檔案史料;
5.中華民國史料叢稿《關於東北抗日聯軍的資料》(第一分冊、第二分冊),檔案史料;
6.彭施魯回憶錄《我在抗聯十年》;
7.《東北抗日聯軍游擊斗爭實錄》共八冊,由第一軍寫到第八軍,此文發表於1937年,沒有後來的粉飾,相當不錯。
還有許多,本人所能記憶的就是上述幾種。東北抗聯史料魚龍混雜,有些冠以紀實的作品千萬看不得,特別是近一二十年由一年無知的文人創作的東西,憑空臆造,胡說八道,有百害而無一益,如果是想研究歷史,建議看原始的史料,不要看由今天的人們編撰的所謂紀實。
⑦ 東北抗聯簡介
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東北抗聯,是中國東北人民抗日武裝。其前身是1933年5月成立的東北人民革命軍,1936年2月改稱東北抗日聯軍,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改稱東北人民自衛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和東北軍隊部分愛國官兵紛紛組成義勇軍、救國軍、自衛軍等抗日武裝,統稱抗日義勇軍,約50餘萬人,在東北各地抵抗日軍進攻。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大部分傷亡散落。
從1932年初開始,中共滿洲省委先後創建了巴彥、磐石、海龍等反日游擊隊。主要領導人有楊靖宇、趙尚志、李紅光、童長榮、夏雲傑、崔石泉等。同時,中共滿洲省委還派周保中、李延祿等共產黨員到抗日義勇軍中進行改造工作,建成綏寧反日同盟軍、抗日救國游擊軍。游擊隊不斷壯大,游擊活動遍及三十餘縣。
1933年5月,中共滿洲省委決定以游擊隊為基礎,組建東北人民革命軍。從1933年下半年至1936年春,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二、三、六、八軍和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
1936年2月20日,中共東北黨組織和人民革命軍領導人於發表了《抗日聯軍統一建制宣言》,決定將東北人民革命軍等抗日武裝統一改稱為東北抗日聯軍。原人民革命軍、抗日同盟軍和反日聯合軍加上1936年5月之後編入抗聯隊伍的其他抗日武裝,形成了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至第十一軍。
1939年秋冬,日偽軍繼續進行瘋狂「討伐」。由於斗爭形勢惡化,各軍減員較多。1940年1月,中共吉東、北滿省委決定將各軍縮編為支隊,繼續在極端困難情況下進行游擊戰。
1940年秋冬,日軍對抗聯進行更殘酷的「討伐」,形勢愈加嚴重。此時,第一、二路軍大部已轉移至蘇聯境內,成立南、北野營進行整訓,一部分在遼寧、吉林東部邊境和完達山區堅持斗爭。第三路軍繼續在黑嫩平原和大小興安嶺地區開展游擊活動。
1945年8月,抗聯教導旅協同蘇聯紅軍向中國東北進軍,參加對日作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抗聯部隊利用與蘇軍配合作戰的有利條件,迅速佔領了戰略要地。隨後,回到東北和在東北堅持斗爭的抗聯部隊與挺進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合編為東北人民自衛軍。
東北抗聯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獨立奮戰十四年,作戰數萬次,傷亡三萬餘人,共殲日偽軍二十二萬餘人,其中日軍十七萬多人,牽制了數十萬日軍,不僅在戰略上配合了全國抗戰,也支援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
⑧ 東北抗聯各軍分別有多少人
長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並列為中國革命史上三場最艱苦的奮斗,盡管存在一回些教訓,但是答東北抗聯在及其惡劣的條件下英勇奮斗的精神和他們建立的功績還是應該永遠被人們所懷念的。東北抗日聯軍共有11個軍,人數最多時有4萬多人。從1931年到1945年,日軍在東北共死傷18萬餘人,偽軍死傷5萬餘人。抗日聯軍傷亡3萬餘人,其中師以上幹部約百人。東北抗日聯軍的斗爭,對全國抗戰起到了戰略上的配合作用,為抗日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⑨ 東北抗聯的問題
對東北抗聯精神內涵的概括,既要體現抗戰精神的核心內容,更應該突出體現東北抗聯抗戰的特殊性,即呈現出的長期性、艱苦性、殘酷性和復雜性的四大特點,使其內涵更有代表性,更能反映東北抗聯精神獨特思想內涵。
如正是有了堅定的信仰信念,正是有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正是有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英勇犧牲精神,正是有了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優良作風,正是有了真誠合作、共同禦侮的國際主義精神。
東北抗聯在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實現了中、朝、蘇人民共同抗日,譜寫了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詩。這一切正是東北抗聯精神的生動體現。
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的時代價值。第一,堅持思想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思想理論武裝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對崇高理想的堅定信仰和對黨的忠誠是抗聯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克敵制勝的強大思想武器。在今天就要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把好世界觀這個「總開關」,增強政治「免疫力」。
要堅持原則,敢於亮劍,在大事大非面前要旗幟鮮明;要堅定三個自信,踐行「三嚴三實」,不斷培植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第二,勇於責任擔當敢於攻堅克難。勇於責任擔當體現的是對國家、民族和人民負責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感,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共產黨人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馮仲雲、李兆麟、趙一曼等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捨生忘死抗擊日偽軍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
在今天就是要敢於涉險灘,闖關奪隘,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敢於面對發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直面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要敢擔當,敢打硬仗,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為黨和人民奉獻自己的力量。
要發揚奮發有為、開拓創新的精神,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勇氣和毅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