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蒸餾白酒時渾濁怎麼辦
渾濁的處理
酒是醇、酸、酯、醛等有機物質和水的混合體。各種香型白酒的主體香味物質與其他微量香味成分間的平衡、匹配構成了諸味協調的酒體。如前所述,沉澱物質實際上是白酒中的某些香味成分或其前體物質。除濁和保持香味風格是低度白酒生產所面對的一對矛盾。因此應在盡可能保持酒體的香味風格前提下,除去低度白酒中的沉澱物質,或除去低度白酒中潛在的會引起沉澱的物質,以免出現沉澱現象。
如何在不影響產品原風格,又能使白酒清亮透明,且符合國家衛生標准,有效地進行處理過濾,處理的方法各廠不盡相同,但不外乎兩種方法:一是冷凍處理法;二是吸附法(澱粉吸附、活性炭吸附、離子交換分子篩法等)[3]。
2.1 冷凍過濾法
根據3種脂肪酸酯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少,將加水渾濁後的白酒冷凍到-12~-15℃,並保持數小時,使高級脂肪酸乙酯絮凝、析出,顆粒增大,並在低溫度條件下過濾除去上清液的混合物,便可獲得澄清透明的低度白酒。由於沉澱物是油性物質,過濾時困難,可加石棉、纖維粉作助濾劑。
這種方法雖然有效果,但需要一套高製冷量的冷凍設備和一個低溫過濾房間,酒溫必須冷至-12℃以下,否則低度白酒以後遇冷又會出現渾濁,因而設備投資大、生產費用高。
在北方可利用冬季室外氣溫低的條件,將酒基降度以後放在室外進行自然冷凍,也有一定效果。但由於室外溫度變化大,冷凍效果差,需要的冷凍時間較長,過濾速度也較慢。
2.2 吸附法
利用吸附劑表面許多微孔形成的巨大表面張力對低度白酒中的沉澱性物質進行吸附。吸附劑的使用原則是:既能除去酒中沉澱性物質,又不使酒中的香味物質產生較大吸附損失,更不能影響酒體的風味和風格。
2.2.1 澱粉吸附法
取樣品若干個,分別按不同比例加入澱粉搖勻後靜止24小時。過濾後比較可知,澱粉對呈香物質吸附較小,易保持原酒風格,但用量不易過大,否則會給酒帶來不良氣味。
2.2.2 活性炭吸附法
採用果殼粉狀活性炭,按不同的比例加入樣品中,隔4小時攪拌一次,24小時後過濾比較,入口糙,後味稍淡,需在調味上下工夫,方能保證質量。
B. 求自釀白酒渾濁,如何能變清澈。
白酒降度引起渾濁的主要表現形式有:白色片狀沉澱、白色絮狀沉澱、棕黃色沉澱和油狀物等。經過梳理分析,主要是三部分原因引起的,即水質原因、原酒因素、生產過程因素。解決白酒渾濁的方法一一介紹。
1、冷凍過濾法
根據三種高級脂肪酸酯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降低的特點,將待處理的白酒冷凍至負15-負12℃,保持數小時後,高級脂肪酸脂積聚致顆粒增大析出,可在低溫狀態下吸取上清液過濾,並去除絮狀沉澱物,即可獲得澄清透明的低度白酒。 由於過濾的是油狀物,一般要採用石棉、纖維素粉等助濾劑。
由於該種方法投資大、費用高,特別是需要一套高製冷的冷凍設備和低溫過濾房間,且溫度必須在-12℃以下,會產生1%-2%的浪費,因此,較少採用(特別是南方)。盡管北方可以利用冬季室外溫度低的自然條件進行冷凍除濁,但受溫差、時間等因素的限制,過濾速度慢,因此,建議只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考慮。
2、吸附法
原理:利用吸附劑表面許多微孔形成的巨大表面張力,對低度白酒中的沉澱物質進行吸附。吸附能力與分子大小成正比,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亞油酸乙酯等油性高級脂肪酸酯的化學結構、相對分子質量、化學鍵,均與其他微量成分差別大,易被吸附。
一般來說,吸附劑作用的強弱與其性質和結構關系密切,吸附能力與吸附劑的比表面積大小有關,表面積愈大,吸附能力愈強,吸附劑孔隙愈多,平均微孔徑與被吸附分子的大小尺寸匹配性愈好,那麼吸附能力愈強。
使用原則:既去除酒中沉澱性物質,又不使酒中的香味物質產生較大損失,同時不會影響酒體的風格和特點。
3、硅藻土過濾
硅藻土是單細胞藻類植物遺骸的礦物成分,為非品質的氧化硅,由於殼體上微孔密集,堆密度小,比表面積大,因此具有較強的吸附力和過濾性能,能吸附大量微細的膠體顆粒、濾除粒子和細菌。目前使用較多,有一定的普遍性,有時也會出現處理不徹底的現象,一定要選用材質好的硅藻土過濾機和介質。但據報道,美國提出有些硅藻土存在毒性問題。
4、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技術(超濾法)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其選擇性地使棕櫚酸、油酸、亞油酸及其酯類不能通過,而其他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酸、醇、酯類能通過微孔孔徑的超濾膜,並通過位於膜表面的微孔的篩選,可以有效地截留沉澱性物質,並可以通過等壓沖洗和反沖洗進行再生。但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兩個:
一是由於酒體是酵類物質,所以膜材料要具有對醇的穩定性;二是膜要有適宜的孔徑和孔分布,以使酒的有效成分能通過膜,而有害成分被膜截留。這種效果明顯,通過近年來的發展普及,使用成本逐步降低。
5、再蒸餾法
酒中三種高級脂肪酸乙酯在蒸餾時多積累於酒頭和酒尾中,利用它們不溶於水的特點,將基礎酒加水稀釋至酒精體積分數為30%,再進行蒸餾,並截頭去尾,這樣所得的酒再加水稀釋時不會出現渾濁,但這種方法使酒中的香味物質損失較多,消耗能源大,生產成本高。
專欄
全套小曲白酒釀造法
作者:王傑釀酒
¥89.9
11人已購
查看
6、增溶法
使用增溶劑(或稱助溶劑)等表面活性劑(即吐溫昆合物)改變液體的表面張力,產生增溶作用,可保留原酒的香味成分,對保持酒的風味有重要作用。表面活性劑能使渾濁的低度白酒在不除去沉澱性物質和全部保留原酒中固有風味物質的前提下變得清亮透明,這樣既不減少白酒中香味成分的含量,又不影響香味成分的配比,是白酒除濁技術中最簡單、最方便、成本最低的一種方法。而且不僅局限於處理低度白酒。
表面活性劑是由非極性的親油的碳氫鏈部分和極性的親水的基團共同構成的,這兩部分處於分子的兩端,形成不對稱的結構,在低度白酒中形成親油基向里、親水基向外的層狀或球狀的分子聚集物(膠團)而呈溶解狀態。這樣,高級脂肪酸乙酯等油性分子進入表面活性劑膠團的中心或其夾縫中而為膠團的親油基所溶解;表面活性劑分子的親水基一端伸在水中,親油基一端吸附在白酒中渾濁物固體粒子表面,在固體表面層形成親水性吸附層,從而使溶液穩定,並呈透明狀態。添加適量的抗凝劑後,使白酒中的各種物質,尤其是沉澱性物質,在一定的酒精濃度和溫度條件下,保持溶液的相平衡,防止溶質凝聚析出。
此間,相關人員也對增溶法進行了研究,有的還申請了國家專利。但該法缺陷是,處理的酒經振盪後會出現泡沫,影響酒的外觀。由於當時的局限性,未深入進一步研究。
C. 怎麼使黃顏色的白酒變成白色
可以加入活性炭攪拌過濾使白酒脫色,有一些作用的;另一個辦法是重新蒸餾色澤有些微黃的白酒,這個辦法可以提高白酒的品質,但損耗率較大。
D. 剛釀出的白酒顏色變黃是什麼原因謝謝!
新釀造的白酒就帶有黃色,應該考慮設備問題。
白酒蒸餾過程,含有固態的鹽類一般不會帶出來,多數是甑鍋、冷卻器的管路有鐵管道,是鐵銹溶到白酒中所致。查一下釀酒設備吧。
E. 蒸餾白酒儲存時變渾濁 原因
白酒來原酒儲存過程變渾濁的原源因很多,像容器帶來、光照、接觸鐵質工具等,最常見的是蒸餾溫度太高,流酒速度太快,帶來水分太多,接入尾酒太多,溫度較高時不易看出,溫度較低時容易析出的脂肪酸酯類物質,酒就不清亮了。
F. 白酒發黃怎麼回事
回答:白酒發黃的原因為——
白酒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生復雜的糖酵解反應,酒中的某些物質會發生呈色反應故而會呈微黃色,隨著時間推移,黃色會越來越重。最常見的有名的茅台酒,顏色微黃是其標志性特點,不黃的話反而讓人懷疑是不是真的茅台酒。
同時,生產過程中操作不當也可能出現的白酒發黃,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可以使用活性炭過濾。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的白酒發黃均屬於正常現象,不必太過擔心。
拓展資料:(通過顏色來鑒別是否是正品白酒的方法)
用氫氧化鈉,也就是大家平常說的燒鹼。
把要檢測的白酒以50:1燒鹼的比例放入放入試管中,也可以用我們平常家中的可以加熱的杯子,然後放入熱水沸騰幾分鍾就行了。
如果是糧食釀造的白酒,試管內的白酒會變成黃色。如果顏色很淡那就是純糧酒不純,含有酒精勾兌成分。不變色為純酒精勾兌酒,因為劣質的白酒是酒精加香料甜味劑勾兌的,遇到燒鹼不會起化學反應。
酒精勾兌的酒因為酒精的問題喝下刺喉、反胃、燒心、烈、口乾、口渴、上頭,而純糧酒入口香而不嗆,微苦而不澀,不嗆嗓,喝後不口乾、不上頭、不難受,醉酒之後蘇醒較快,對人體刺激性小。
拓展鏈接:網路:純糧酒
G. 蒸餾白酒渾濁解決方法
1. 將渾濁的酒,下回放入鍋底重新蒸餾。同時,加大鍋的高度,出酒多,清澈的酒(高度酒)就多。
2. 不好,因為渣子中含有很多酒份。
3. 冷凝水自然溫度即可,最高不超過30℃。
H. 用大米蒸餾的白酒,顏色怎麼有點偏黃了
蒸餾酒,不應該變色。出現變色,應該考慮釀酒設備、貯存容器的金屬離子溶解到白酒中所致。
I. 白酒倒出後變色
酒中的乙醇揮發,酒精度變低,而酒里的高級脂肪酸又不溶於水中,就出現了酒體渾濁現象,這種現象低度白酒在天冷時比較容易出現,這說明你的酒是原曲酒,裡面沒有勾兌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