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白酒知識 > 白酒行業近年推出多少款新產品

白酒行業近年推出多少款新產品

發布時間:2021-02-16 15:25:39

白酒行業新出了一個驢踢馬,有人聽過嗎

清香復型吧,據說是由中國評酒制大師高連華和貢獻文老師親自把關,綿柔凈爽,回味悠長」的口感體驗,實現了「三個純」:純糧品質、純粹體驗、純正血統。800年皇家貢酒的純正血統,不添加食用香精、食用酒精的純糧釀造,極具性價比。

Ⅱ 2013年白酒行業都會有哪些新的產品

貴州紅仁酒業所釀紅仁醬香白酒,晶瑩透明,口感醇厚柔和,烈性微弱,清冽甘爽、醇香馥郁、入口綿柔、余香不盡。

Ⅲ 近年瀘州老窖不斷推出年輕化新產品,為何還是沒能重回「白酒前三」

瀘州老窖作為中國四大名酒之一,近些年來的銷售幅度暴跌。而近年瀘州老窖不斷推出年輕化新產品,還是沒能重回「白酒前三」,其主要原因還是其品牌觀念與當代年輕人的理念不符。而不能被當下新消費群體的年輕人接受,就只有面臨銷售暴跌的現實。

後來當瀘州老窖意識到問題所在時,已經為時已晚。現在,瀘州老窖面臨的問題很多,不僅僅要提高自身質量和股價,還要與新生代的消費者建立起新的消費圈,而且還要不斷與新生代的消費者的要求變化不斷的迎合,這些都是瀘州老窖需要解決的問題。

Ⅳ 酒類行業現狀如何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酒類流通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釀酒企業數量

2014-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釀酒企業呈現出波動平緩下滑的趨勢。截至2019年10月,全國規模以上釀酒企業大幅下滑,其數量為2126家,較2018年末下滑16.50%。


Ⅳ 中國有多少家酒水生產企業,發展情況如何

近年酒水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行業規模及增長速度

我國飲料酒製造業近幾年仍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其中,2009年全國白酒產量達706.93萬噸,同比增長23.82%,比2008年15.8%的年度增幅提高8個百分點;全國啤酒產量為4236.38萬噸,同比增長7.09%,基本保持在低穩增長的態勢;全國葡萄酒產量為96萬噸,同比增長27.63%,實現工業總產值超過200億元,同比增長20.4%;黃酒產量為106.29萬噸,同比增長13.99%,增速有所提升。

二、市場集中度及品牌發展

1.白酒

中國白酒行業企業林立,既有獲得生產許可證的正規企業,又著數量眾多的作坊式企業,甚至無證作坊。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白酒企業的保守數量要在18000家以上。由於白酒企業大多採取多品牌經營戰略,導致行業內實際運營的品牌數量要遠超過這個數字。可以預測,白酒行業內產品品牌總量要超過40000個。

從1996-2001年,中國白酒產量基本呈持續下滑態勢。自2003年以來,中國白酒產量基本步入穩定期,並且穩從中略升。2010年,白酒行業生產勢頭良好,預計產量可達到500萬噸以上,甚至可以逼近700萬噸大關。相對於2009年的白酒產量,2010年白酒產量增速有望超過20%。

中國白酒市場正在從無序走向有序,從市場分散走向市場集中,盡管行業成熟進程相對於其他食品行業來說步調較慢。目前,市場集中之勢正在白酒行業上演,這包括品牌集中與地理集中。在白酒行業多品牌共存的市場格局中,市場份額將向大型名優白酒企業的強勢品牌集中的趨勢。我國白酒市場集中度向著大型企業、「大品牌」集中:前20位的骨幹企業的銷售收入基本上佔全行業的40%之多,利稅佔全行業的60%左右,產量約佔全行業的30%。另外,白酒市場的地理性集中也很明顯,白酒產銷的地理性優勢明顯:中國白酒銷售額1/3在四川實現,還有1/3在河南、安徽、山東、貴州、廣東等省份實現,另外1/3在其他省份實現。如今,川酒的雄風依舊在。

2.啤酒

經過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及企業間的並購整合,目前中國啤酒企業數量為250家左右,擁有工廠550家,以及1500個啤酒品牌。總體來說,中國啤酒市場供過於求,產過於銷。

在2002年,中國啤酒產量就已達到2386萬千升,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啤酒生產大國。到2009年,中國啤酒產量超過4200萬噸,已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

啤酒行業是一個追求「新鮮」的行業,啤酒產銷轉化效率越高,市場形勢越好。市場容量增大,市場需求增加,這是導致啤酒產能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啤酒市場集中度也越來越高,十大啤酒企業的市場集中度已經達到70%。其中,華潤雪花、青島、燕京均已成為全國性啤酒品牌,均佔有10%以上的市場份額,並共同占據了行業4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作為市場第二梯隊的金星啤酒、重慶啤酒、珠江啤酒、金威啤酒市場份額一般要在5%以下。另據數據顯示,在國內啤酒市場中,中高端啤酒只佔不到20%的市場份額。而在啤酒高端市場上,以百威、喜力、嘉士伯等為主的國外品牌則占據了大約70%的市場份額。在國內千家啤酒廠商中,也只有青島、燕京、珠江等品牌一直致力於中高端啤酒。在中高端市場上,外資品牌已佔據了大半壁江山。

3.葡萄酒

根據2010年1月份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9年全年葡萄酒產量為96萬噸,增速27.63%,較2008年回升3.8個百分點。從單月來看,葡萄酒12月產量為13.24萬噸,同比上升72.78%,較11月的增速繼續提升15個百分點。從2009年5月開始,葡萄酒的產量開始轉正,進入四季度,葡萄酒的產量增速一度超過白酒,成為釀酒行業中的領頭羊。2009年全國(不含港澳台地區)進口葡萄酒總量達1.7億升,比2008年增長4.93%。

三、銷售渠道現狀

如今,白酒市場細分標准已經呈現出多元化態勢:按香型、按文化、按性別、那年齡、按區位、按功用、按情境、按渠道,等等。不管白酒企業怎樣細分市場,必須要確保市場規模化,以及細分市場必須有其濃厚的專屬文化,具有獨特的文化特質與獨特的生活方式。

總體來說,白酒銷售渠道主要有七類:一是流通型渠道,如批發市場、商超、專賣店、名酒店等。二是餐飲型渠道,如中高端酒店、KTV、酒吧、咖啡廳等。三是慶典型渠道,諸如家庭聚會、同學聚會、商務聚會等。四是服務型渠道,如企業組建品牌俱樂部,或加入目標消費者聚集的外部俱樂部,以及組織會員到開展戶外旅遊、探險活動等。五是禮品收藏渠道,不僅可以是禮品,還可以是收藏品,更可以作理財產品。六是團購渠道,企事業單位福利性購買,或者消費者聯合起來的集團性購買。七是創新型渠道,諸如郵政銷售渠道、煙草渠道、客運渠道(列車、飛機等)……

對於啤酒市場來說,市場細分標准主要有四個:

第一,按原料細分,可分為黃啤酒、黑啤酒,它們是採用不同發麥芽為原料,而產生不同色度的啤酒。黑啤酒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在市場上具有良好的成長性。

第二,根據滅菌方式細分,可以分為生啤酒與熟啤酒。而純生啤酒比熟啤酒更純正、更新鮮、更富有營養、更具市場潛力,將成為企業角逐的重點。日本純生啤酒產銷量占啤酒總產銷量的比例為95%,德國純生啤酒產銷量已佔總產銷量的50%,美國純生啤酒市場份額也能佔到30%以上,但在中國,純生啤酒產銷量不足5%,足可見空間之大。

第三,按消費群體的消費層次,包括身份、地位、經濟實力、購買力等因素,可細分為高端啤酒、中端啤酒與低端啤酒。高端啤酒的利潤高於中低端啤酒數倍,中高端啤酒市場成為啤酒企業爭相發力的目標。

第四,按銷售渠道細分。有些啤酒針對中小零售終端,而有些啤酒針對中高端餐飲酒店或夜場,或者服務於專供渠道。

第五,按性別細分,有啤酒企業根據性別,分別推出更具有針對性的男士與女士啤酒。諸如藍帶啤酒,推出女士啤酒——「藍帶L」和男士啤酒——「藍帶B2」。

中國葡萄酒營銷渠道是從白酒渠道上復制過來的,復制有其可行之處,因此,現在中國葡萄酒市場還是按終端賣場、餐飲、特殊渠道等來運作的。

四、酒水行業面臨的競爭

1.白酒行業的競爭特徵

一是高端市場競爭喧囂吵鬧。高端酒市場規模雖然不及中低端市場,但卻有著利潤空間巨大、有利於提升品牌形象等特點。實際上,白酒市場的產銷量和經營利潤分別呈「金字塔」和「倒金字塔」型,高端白酒雖然比例小,但利潤約佔50%;而中端白酒的比例和利潤均為35%;低端白酒的比例最大,但利潤最小。

二是「強龍」難壓「地頭蛇」。在大部分省份,區域性強勢品牌率占據市場龍頭地位,並且區域性品牌已經建立了穩健的「市場根據地」。但是,全國性性大品牌在市場下沉過程中,必然會大力拓展區域性市場,這樣「強龍」與「地頭蛇」之間難免會短兵相接。不過,即便全國性大品牌,對於區域性強勢品牌亦很難撼動其在區域市場上的統治地位。尤其是中低端白酒品牌,區域性品牌更是占盡了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優勢。

三是「正規軍」難打贏「游擊隊」。在中國,農村人口占據大半,農村的白酒市場可謂潛力非凡。就白酒的消費者群來看,占人口總量20%的城市人口白酒消費佔55%,而占人口總量80%的農村人口消費佔45%。但是,在鄉村市場,很多全國性品牌卻幾乎無所作為。結果,「正規軍」斗不過「土八路」,農村市場被一些「雜牌」、「小品牌」、「鄉村品牌」所佔據,甚至壟斷。很多大中型酒企在農村市場上無所作為,甚至被「小品牌」、「雜牌」所打敗,原因很復雜:一是價值偏差,二是價格偏差,三是傳播失靈。在農村市場,消費者品牌觀念相對弱化,於是會出現一線品牌不敵二三線品牌的現象。

四是市場競爭陣地明顯轉移。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從線下營銷到線上營銷,如董酒成立了北京董酒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在網路上銷售公司旗下的系列產品。二是商超渠道潛力有限,白酒企業將精耕細作餐飲渠道。三是新型渠道爭奪戰將上演,由於新型渠道畢竟不是傳統渠道,很難做到多品牌經營或合作,這就決定型渠道資源的稀缺性與價值性,如河南張弓酒業、寶豐酒,賒店老酒等品牌都利用郵政渠道買過酒,而五糧液金葉神則開發了煙草系統,等等。第五,替代品競爭介入度高,任何一個白酒品牌都要面對直接競爭對手與間接競爭對手,而間接競爭對手則常為替代品與他擇品。替代品主要是紅酒、黃酒、洋酒或者啤酒,這對白酒市場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白酒市場萎縮與這些替代品市場的成長有一定關系。

2.啤酒行業的競爭特徵

一是品牌競爭。啤酒產品日益同質化的今天,品質不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部分,競爭力則體現為品牌。如今,啤酒市場競爭已經進入品牌競爭的時代,品牌將成為啤酒企業今後的競爭焦點。

二是布局競爭。啤酒企業不用產品競爭市場,而是用資本來擴張市場,通過有效戰略布局,進行市場並購,收割區域性品牌。在啤酒行業在銷售服務上,有一個有效半徑問題,即可輻射150-200公里,所以戰略布局是其拓展全國市場的重要舉措。

三是產品競爭。啤酒同質化程度很高,啤酒企業無不想通過產品創新實現差異制勝的夢想,往往通過市場細分,或者新的市場機會,但這種創新往往具有很大的風險。啤酒行業產品線單一,產品結構很難合理,產品組合很難做到優化。

四是規模競爭。啤酒企業曾一度跑馬圈地,擴大企業規模、生產規模、銷售規模與品牌規模。因為擁有規模,才能產生規模效益,既有利於市場佔有,又有利於降低成本,還有利於提升贏利能力。

五是價格競爭。在中國啤酒供求矛盾不能得到改善,反而加劇,品牌效應得不到充分發揮的情況下,啤酒行業長期的「價格戰」並不能因規模擴張而得以扭轉,反而會因局部市場競爭程度的加劇而愈演愈烈,「價格戰」把整個行業都打得很痛。

3.葡萄酒行業的競爭體現

一是進口「洋文化」的延續。葡萄酒不是中國的主流酒文化。不可否認,經歷過自由競爭市場經濟的發達國家,其品牌文化的基礎與客觀的品質特點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但是長期以來也形成了「進口的就是好」的觀點。而對於起步較晚及作為新世界的中國葡萄酒來說更是如此。

二是國產葡萄酒品質問題造成進口酒市場需求增加。葡萄酒的質量是種出來的,而不是做出來的,「七分種植,三分工藝」即是此意。葡萄才是中國葡萄酒的核心競爭力。雖然,在發展上,國產葡萄酒已經實現了勾兌酒向國際標準的轉變;實現了工業產品向農業產品的轉變;實現了原料由不適宜地區向適宜地區即西部轉移;與歐洲葡萄酒國家橫向對比中,我們已經掌握了最先進的生產工藝、更優秀的設施設備並擁有更大的規模、更美觀的酒窖;從消費市場上講,國內快速增長,它們逐年下降,並且比它們活躍得多……但是,我們在葡萄種植上的理念與技術上的短板,已經讓我們落後在起跑線上。

三是高端消費市場的帶動影響。國際政務與商務交流、海歸人員、進出口貿易等方式,讓一部分社會高端人群提前接觸體驗到了進口葡萄酒的文化並帶回國內,從而成為進口葡萄酒文化的傳播者與市場推動者,有效帶動並拉動了市場需求。

Ⅵ 2020年白酒行業市場前景如何未來白酒行業還能否回暖

我國白酒行業現處於下行階段,但是高端白酒消費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此外,利好政策的落地,促進白酒行業更好更快地發展。最近各省市對於白酒行業的支持舉措正逐步出台,這也是判定行業未來發展趨於樂觀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貴州省為例,從2012年開始,貴州深入實施白酒行業發展戰略,結合市場不斷轉變生產經營發展思路,推動白酒全面升級發展。數據顯示,2012-2017年貴州省白酒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2018年1-10月,貴州省白酒產量為30.6萬千升,同比增長0.9%。

2018年底,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白酒產量達到50萬千升,產值達到1200億元;到2022年,白酒產量達到80萬千升,白酒產值達到1600億元。

從近年的白酒產量來看,2016年以前,白酒產量呈現穩步增長,年產量由2010年的890.8萬千升增長至2016年的1358.4萬千升。但在2017年,受外部環境影響,白酒產量出現明顯下滑,全年白酒產量下滑至1198.1萬千升,比2016年少160.3萬千升,同比下降11.8%。隨著經濟的回升,利好政策的落地,2018年1-11月白酒產量累計達814.7萬千升,同比微增2.0%。

隨著政策的利好,未來幾年白酒行業市場規模將維持低速增長,2023年白酒行業市場規模7071億元。

白酒在我國盛行已久,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如下:

宏觀經濟方面。2018年,我國經濟有所放緩,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白酒的消費需求。近年來,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依法打擊粗製濫造、存在質量隱患的劣質白酒產品,規范白酒行業的發展。未來隨著經濟的回暖,法律法規逼退中小白酒企業,有利於高端品牌白酒企業的發展。

消費基礎方面。白酒作為我國獨有的酒種,是我國傳統的飲品之一,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地位和獨特的文化底蘊,擁有廣泛的消費群體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含酒精飲料。經過歷史的沉澱,我國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白酒飲用文化,滿足了人們喜怒哀樂的情感需要和人際關系調節的社會需要。

消費升級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逐步改變,消費不斷升級。理性飲酒、健康飲酒的消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在白酒消費的選擇上,消費者的品牌意識逐步增強。因此,隨著消費理念的升級,健康理性的飲酒方式將是中高檔白酒發展的動力。

基於上述現狀分析,我國白酒行業現處於下行階段,未來發展需謹慎樂觀。在行業下行階段,高端酒消費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一方面,消費需求的改善和升級拉動下,高端及次高端白酒的銷量佔比有望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我國200元/升以上白酒消費量僅佔4%左右,而高端伏特加酒在德國和法國的佔比分別為12.5%和9.4%,高端酒消費佔比遠遠超過我國,我國仍有提升空間。

長遠來看,白酒行業分化趨勢非常明顯,強者恆強、弱者愈弱已是一個行業常態,具有較高品牌影響力的酒企抗風險能力最強,也最容易調整恢復過來,最具有業績增長的持續性。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Ⅶ 白酒新產品如何進入市場

新產品剛出來時,外界對它的了解很少。要想盡快為外界所接受,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適度宣傳
在宣傳上,用詞要准確,要客觀地將新產品的優點告訴消費者,不能夠誇大其詞,更不能漫無邊際的亂吹。因為在消費者群體中不乏很多內行,這些人都是有一定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如果亂吹,很容易被識破,那麼,這些內行只要稍稍一點破,就足以將胡亂宣傳的效應抵消得無影無蹤。另外,過分誇大的宣傳還會給消費者一個不好的印象,那就是生產企業的誠信度受到懷疑。如果成了這樣,該企業的宣傳就成了一個公知的假話,再也沒有人相信了。
新產品生產出來後,也可以組織一些產品推介活動。將一些新產品推介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實際接觸到新產品。「耳聞不如眼見」。消費者親眼所見所產生的效果要遠遠大於「傳聞」。也可以將一些新產品送給一些比較有影響的人士試用,擴大其產品的影響。
(2)保證產品質量
新產品生產出來之後,人們對其會有一定的新奇觀念。如果該新產品能夠一直堅持保證優秀的質量,就會一直以比較好的勢頭擴大影響,佔領市場。這也是企業所希望的。如果新產品的質量並不穩定,一陣子好,一陣子差,則消費者就會對該新產品產生較差的印象。有時候,很長時間優秀產品所帶來的印象會被短時間的次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所抵消。「一粒老鼠屎壞一鍋湯」,其結果,對企業整個產品的銷售是很不利的。
為了保證企業的生產質量,可以在社會上聘請一些有影響的人作為企業的質量監督員,利用這些企業監督員來促進企業質量提高,保證企業質量的優秀。
(3)合理的價位
在給新產品定價時,需要考慮生產與管理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潤。不能以新產品為由無限提高價格,那樣很容易走向短期行為。民間有「三分利吃飽飯,對半利餓死人」的說法,就是這個道理。
(4)不斷增加新產品的內涵
新產品長久佔領市場是企業的希望。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可以在不改變新產品名稱的前提下,在一段時間內將新技術添加到原產品中。通過新的技術內涵的補充,不斷增強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佔有量。

Ⅷ 白酒新產品上市如何打開市場

去酒類招商網站發布招商信息,宣傳你的產品。有很多這類網站回。
去谷歌搜索
酒業招答商網

他們大多都是免費注冊,免費發布招商信息的。如果你想效果更好點,可以做一下廣告。要利用好互聯網這個工具哦~!!!祝你生意興隆哦。哈哈……

Ⅸ 繼星座預調酒後推出白酒斷片雪糕,為何瀘州老窖近年新產品側重年輕化

年輕的這一代群體的消費能力也較高,他們比起老一代消費者會更有消費意願。

閱讀全文

與白酒行業近年推出多少款新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