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沒有人知道洛陽酒水市場的情況,知道的可以告知一二
洛陽概況
洛陽地處河南省西部,新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吉利六個城市區;總面積1520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544平方公里;總人口600萬,其中城市人口120萬。
洛陽素稱「九朝古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旅遊業發達。另外,大中型骨幹工業企業集中,使得洛陽的經濟水平尤為可觀。
洛陽的經濟水平僅次於鄭州。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為白酒市場的提供了先決條件。酒水市場容量超過10億元。地產品牌中兩家杜康的明爭暗鬥和外來品牌的強勢攻擊,讓洛陽白酒市場顯得異常熱鬧。河套、豐谷、四特等都對洛陽給予厚望,特別是河套和豐谷都創造過銷售神話,並成為當地的主流品牌。然而,目前的市場局勢已經發生變化,汝陽杜康已經拍賣。
「杜康之爭」:對於古都洛陽,大家都不陌生,「杜康之爭」在業界早有報道,作為地處同一座城市的兩家老牌酒廠——汝陽杜康酒廠和伊川杜康酒廠因商標之爭糾纏多年,但這並沒有影響洛陽人對杜康酒的信任和熱愛,「官司照打酒照賣」成為兩家杜康的真實寫照。在洛陽市,隨處可見帶有「汝陽杜康」招牌的副食店,也隨處可見酒店角落裡堆放的伊川杜康國花酒的空酒盒,而中國杜康、一星中華杜康、大釀坊(汝陽杜康的子品牌)等品牌更是俯拾皆是,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兩家杜康在洛陽明爭暗鬥的激烈狀態。
但是,今年的6月22日汝陽杜康拍賣,接下來的局勢還在期待中。
中檔酒:也許正是兩家杜康的「德比大戰」,讓外來品牌有了生存下來的縫隙。60元—100元的終端價格是洛陽白酒消費的主流價位,也是白酒競爭最為慘烈的區間。目前,這一價位的品牌有河套老窖、大釀坊、雙溝大麴、中華杜康等,且競爭方式相對簡單,除了人海戰術就是價格戰,而消費者也沒有什麼忠誠度可言,只要口感過得去就中。」因此,洛陽可以看作是中檔酒的天堂。
從現在來看,豐谷、河套雖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他們快速成功的經驗對現在的品牌來說還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豐谷:豐谷進入洛陽的時間大約是2001年的下半年,但真正起來是從2002年開始的。啟動初期,豐谷採取的策略主要是促銷,一方面是促銷力度大,幾乎每個酒盒內都放有禮品,這在當時促銷品興起時間不長的洛陽對消費者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是促銷有新意。比如當時比較暢銷的三星豐谷王中,每瓶酒都放有十二生肖的精美打火機,在酒店很受歡迎。為了保證市場既有推力又不致於導致價格失衡,終端促銷初步成功以後豐谷在促銷手段上對渠道開始控制。豐谷的總經銷商對分銷商的渠道促銷分兩部分兌現:一部分現兌,另一部分則過一段時間再兌。但最終的促銷力度(豐谷給分銷商的促銷主要體現在供貨價上)大小是根據銷量多少來定的,銷量越大,享受的供貨價越低,但前提必須是保證市場秩序的良好。這一措施讓豐谷在後期對市場控制自如。
河套:比豐谷進入洛陽時間晚一點的是河套。河套主打中低檔市場,其主推產品的市場零售價在30元左右。河套同樣在洛陽取得了大豐收,2004年銷售額接近5000萬。河套的成功主要緣於對經銷商採取了返現金的獎勵政策,即經銷商每賣一瓶酒,就可以獲得廠方提供的相應額度的現金返利。這和很多品牌返實物不返現金的銷售策略形成了較大區別,也極大地調動了經銷商的積極性。此外,河套也在促銷上下足了功夫。因豐谷、四特等在促銷花樣上幾乎全部用過了,所以河套的策略就是促銷力度大。其連續開展了「開瓶有獎」、贈送打火機或現金等促銷手段。有些消費者明確表示,就是為了拿禮品才點名要喝河套老窖。
但從去年開始,不管是豐谷還是河套,與之前幾年相比銷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並逐漸退出了「主流品牌」行列。當地業內人士分析說,炒作和促銷是這兩個品牌操作成功的共性原因,但同樣也是其產生下滑的主要因素。在洛陽不具備品牌基礎的情況下僅靠促銷和炒作很難真正在消費者心中紮下根。對於河套的下滑還有一種說法是經銷商注意力的轉移。河套市場逐漸成熟以後該品牌經銷商自己買了汝陽杜康的一款系列,這樣在河套身上下的功夫自然要減少許多。盡管如此,目前河套在洛陽依然保持著相當的走量。
地產酒——汝陽杜康:一般情況每個地方的地產酒勢力很強。但洛陽就有些例外,汝陽杜康和伊川杜康與外地品牌相比明顯處於下風。然而從2005年開始,地產酒中汝陽杜康開始突然發力,並迅速成為洛陽白酒市場的主力品牌。
汝陽杜康的一星中華杜康(當地人俗稱長脖子杜康)是最紅的一個品牌,市場零售價每瓶30多元。其次汝陽杜康的眾買斷品牌也分別占據著一部分市場,比如大釀坊,終端價位每瓶在30元到40元之間。自去年5月上市以後,該品牌幾乎每個月都有大型的促銷或宣傳活動,迅速成為汝陽杜康系列中的干將。
汝陽杜康的成功主要得益於其大量開發子品牌的策略。而這種策略被陝西的西鳳、山西的汾酒等成功運用過,我刊稱其為「狼群戰術」。
從去年開始,汝陽杜康利用自身品牌在當地的影響力開始大力度開發買斷品牌,數量之多令人感到驚奇。經銷商估計大概有數百個。
大量開發子品牌對汝陽杜康的洛陽重塑市場地位起了巨大作用。首先是有效整合了經銷商資源。由於利潤豐厚,當地絕大多數優秀經銷商都在汝陽杜康開發了自己的品牌,這樣無疑讓外地品牌很難找到合作夥伴。其次,多個汝陽杜康的產品每個都有一點走量,合計下來所佔市場份額必然會很大。而且這樣容易形成旺銷的市場氛圍。再次,由於買斷比代理的利潤要豐厚得多,經銷商操作積極性遠比以前要高漲,也敢於往市場上投入。大釀坊就是其中一個。該品牌幾乎每個月都有大型的促銷或宣傳活動。再比如買店。據說只要河套等外地品牌買店以後,汝陽杜康不管是那個系列就會立即通過各種手段重新將該酒店買下來,這樣使得外地品牌很受排擠。
實際上,據說汝陽杜康的這種策略並不是有意識的,而是前幾年酒廠在發展上遇到了一些困難不得已才「出售品牌資源」的。而且品牌開發的門檻特別低,「幾十萬元就能買斷一個」,這也是今天汝陽杜康品牌子數量如此之多的主因。但不想這種策略居然讓酒廠的日子一下子從溫飽過渡到了小康。
但是,好景不長,汝陽杜康仍沒有逃脫被拍賣的厄運。時至今日,已事隔半月有餘。汝陽杜康雖是由白瑞信託收購,但誰是其幕後委託人成為業內人士競相猜測的話題,愈猜愈熱。杜康之爭暫告段落。
老白汾:當然,盡管汝陽杜康一路領先,其他品牌並沒有因此而懈怠。伊川杜康作為當地一較具實力的地產酒,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而老白汾酒則是目前在中高檔市場(零售價70多元)沖勁較大的品牌。據調查,老白汾是從2006年春節開始操作的,兩條腿一起走,名煙名酒店和酒店同時啟動。煙酒店的策略是買酒贈酒,一瓶老白汾120-130,贈送價值20多元的香煙一盒;而餐飲渠道則是明促暗促一起上。另外給經銷商的政策也比較優厚;頭一年的市場投入費用實報實銷。但很多人搞不清到底是哪個企業做的。因為河南世嘉、石家莊橋西以及洛陽當地都有老白汾,甚至僅「十年老白汾」就有五六種。所以老白汾之亂也是商家最為頭疼的事情。目前老白汾看起來勢頭很猛,但還沒有上量,只有近200萬的銷售額。
其他:此外,道光廿五從今年春節前也開始操作,前期免費鋪貨,但沒有什麼銷量,一是剛開始操作就遇到了淡季,二是人員還沒有穩定下來。詩側太白從去年開始發力,由於餐飲渠道費用居高不下,詩側太白選擇了從流通和煙酒店下手。西鳳目前也是比較看好的品牌,消費者非常認可。
主要品牌
主推產品及終端售價
發展趨勢
豐谷
★★★★☆
河套
零售價在30元左右的產品
★★★☆☆
汝陽杜康
一星中華杜康:30多元(市場零售價);
大釀坊:30-40元(終端價)
★★★★☆
老白汾
零售價70多元的產品
★★★☆
渠道與市場動態:
餐飲渠道:
中型以上的飯店約有1500家左右,特別上檔次的有100多家。中檔飯店的進店費一般在500-2000之間。近年來還出現了「大包商」現象,即經銷商買斷酒店的供貨權。因此不少新品開始避開酒店操作。
商超渠道:
洛陽的商超業比較發達,很多全國大型連鎖超市比如、丹尼斯等都在洛陽有連鎖店,有的甚至開設了多家店面。此外當地的大張超市也是頗具規模的,其連鎖的有40多家。商超內每個品牌的進場費大概需要4000元左右。
自帶酒水和煙酒店:
自帶酒水現象在洛陽已經相當普通,當地業內人士估計約有70%都是自帶的。原因就是酒店和商超及煙酒店內的差價太大。而迅速嗇的煙酒店已經成為自帶酒水的重要渠道。煙酒店現在在洛陽已經頗具規模,並且有的是連鎖型。目前有些品牌開始嘗試從煙酒店尋求突破。
渠道
特點
數量
進場費用
酒店
中型以上
近年來出現「大包商」現象,即經銷商買斷酒店的供貨權。因此,不少新品開始避開酒店操作。
1500家左右
500-2000元之間
上檔次
100多家
商超
比較發達
很多
4000元
煙酒店
頗具規模,是自帶酒水的重要渠道
很多
市場分析
洛陽的消費者有兩大特點:一是沒有品牌忠誠度,只要口感對了就可以接受;二是喜歡湊熱鬧,哪家的促銷力度大就選哪家的酒。基於這樣的消費習慣,高檔名酒對於經銷商來說賺不到太多的錢,只能成為經銷商代理其他品牌的資本。真正賺錢的是二線名酒,這些產品給經銷商的發揮空間大,我們產品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來運作市場。我們對產品運作的效果如果能很好地把控,就可以達到搶占市場的目的。
那麼,針對洛陽這個白酒銷量的大市,我們不能掉以經心。然而,要想搶占市場,首要的問題是培養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
那麼什麼是品牌忠誠度以及如何培養消費者對其的忠誠度呢?
品牌忠誠度一般分為行為忠誠和情感忠誠,行為忠誠度是指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上能夠持續的購買某一種品牌的產品,這種持續的行為可能源於消費者對這種品牌的好感,也可能是由於購買沖動、活動促銷、消費慣性、轉換成本或者市場覆蓋率高於其它競爭品牌等與情感無關的因素促成的。情感忠誠度一般是指某一品牌的文化與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相吻合,消費者對該品牌產生了很深的感情,甚至引以為豪,並將此作為自己的一種精神寄託,進而表現出持續購買的慾望和行為。
作為一個品牌,贏得消費者的好感和信賴,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讓消費者更滿意,是獲得品牌忠誠度的基本條件,也是保持企業利潤不斷持續增長的重要保證。那麼,如何才能獲得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呢?經過研究和分析,我們認為,不斷地提升品牌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是獲得品牌忠誠度的根本之所在,通常情況下,打造品牌的吸引力主要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最大限度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買走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而且還包括產品的文化、功能、特性、服務以及由此帶來的種種好處,在產品價值同質化的狀態下,通過提升附加價值來實現品牌的差異化,從而達到鞏固品牌忠誠度的目的成為一種必要的手段,具體一點來講,就是在滿足消費者物質需求的同時,讓消費者感受到精神層面的享受,使消費者產生購買樂趣和服務享受。
二、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創新能力。產品的質量和創新,也是吸引消費者對品牌忠誠的基礎條件之一,縱觀中外各大名牌產品,無一不是把產品質量和產品創新放在首要位置的,只有過硬的質量才能打造成金字招牌,只有不斷地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才能更緊密地聯系消費者,以達到維護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
三、企業進行有效的溝通,暢通的信息互動也是保持消費者對品牌忠誠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可以通過建立資料庫、定期拜訪、公共關系、廣告、網路傳播等形式與消費者建立長期而穩定的互動交流機制。
四、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與產品的功能、價值、質量、技術含量等不同,企業形象是提供消費者品牌忠誠度的一個重要部分,它需要企業進行長期的、全方位的努力,任何一個損害企業形象的失誤,都有可能會消弱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甚至會導致消費者對品牌選擇的轉移
洛陽中意禮品 致力於為你創造更多
② 洛陽人都喝什麼牌子的啤酒
洛陽宮
金星
奧克
基本上以這三個牌子為主
③ 洛陽名人的故事說幾個!急急!!
朱敦儒(1086—1175年),字希真,河南洛陽人。她出生在一個小官僚家庭,具有超然不群、不受鳳凰管、不歸麒麟轄的性格,他常以梅花自喻,不與群芳爭艷。早年隱居不仕。兩次舉薦為官而不出。紹興二年(1132年),宣諭伎明又向朝廷推薦朱敦儒,言敦儒深達治體,有經世才,很多翰廷在臣也稱頌他的學問與人品,所以高宗皇帝下詔命他為右迪功郎,並命肇慶府督促他赴臨安任職,敦儒仍不肯受詔,在眾朋的勸勉下,他方應詔到了臨安。賜進士出身,授以秘書正字,爾後兼兵部郎官,遷兩浙東路典獄。後來因主張抗戰,發表主戰言論,並於主戰派李光等人交通,受到右諫議大夫汪勃的彈劾,於1149年被罷官。朱敦儒是宋代一位著名的詞人。其負早期秀婉工麗,注意詞的格律和四聲,多寫隱居生活。南渡後,家國之難,流離之苦,尤其是壯志難酬的無限悲慨使他的詞風大有改變,使他唱出了具有這個時代特徵的憤激慷慨的主旋律。後來秦檜當政,選用一些文人來裝點門面。加之秦檜之子秦(火+喜)喜歡工詞與樂府,朱敦儒再次出仕,被任命為鴻臚少卿,秦檜死,郭儒又被罷官。他的後來出仕,眾說不一。宋高宗說:「此人朕且囊薦以隱逸命官,置之館閣,豈用始怡退而晚奔竟耶。」看來,他後來出仕是有難言苦衷的
④ 洛陽人喜歡喝五糧液烤酒嗎多少錢的
洛陽人喜歡喝五糧液,但更喜歡喝杜康,因為杜康是在汝陽生產的,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級別價格是不一樣的
⑤ 洛陽神話與民俗
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夏太康遷都斟,商湯定都西毫;武王伐紂,八百諸候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相襲,共十三個王朝。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
河洛民俗文化里飄出的酒香是濃郁的、熱辣的,那感覺正如這些民俗活動本身,每個場景都展示著說不盡的喧囂和熱鬧:百年好合、孩子滿月等喜事當然是觥籌交錯、喜氣洋洋,連送別、喪葬等悲傷之事也是大擺酒宴、熱鬧非凡。
這中間蘊藏著河洛百姓的大智慧:人生本來孤寂,何必鬱郁寡歡?不如豁達一點,用喧鬧驅逐寂寞,用火辣辣的美酒溫暖生命原本的凄清,多好!
洛陽民俗文化是河洛民俗文化的濃縮和沉澱,要認識河洛百姓的這種大智慧,還須細品彌散在洛陽民俗中的酒香。
一
酒在洛陽民俗活動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其表現形式更是生動活潑、姿態萬千。農歷狗年春節將至,這幾天結婚的人特別多,滿街都是花車,滿城都是喜氣。圖個喜慶,咱就從婚禮中的酒事活動開始,品品酒香里泡出來的民俗風情到底是何滋味。
洛陽人娶媳婦,從提親到訂婚的每一個環節,酒是少不了的:媒人去姑娘家提親,得捎上酒;婚宴上,新人要向親朋好友敬酒;新人入洞房,得飲「交杯酒」……其中最有趣、最好看的環節應當是新郎、新娘共飲「交杯酒」。這本是我國婚禮程序中的一項傳統儀式,藉以讓新人互表忠心、明誓守貞,氣氛本應莊重,但在河洛地區卻有另外一種色彩。
不久前,我去參加一個好朋友的婚禮。當司儀唱到「夫妻共飲『交杯酒』」時,新郎、新娘兩臂相交,新郎很爽快地一飲而盡,新娘舔了舔,眉頭一皺,偷偷將酒倒在左手所執的花束中。她的動作不明顯,幾乎瞞過了婚禮上所有的人,但當時我就坐在離她不遠的酒桌上,抱著采訪的「居心」觀察婚禮儀式,所以看得很清楚。
新娘為什麼要將酒倒掉呢?並不是因為她不會喝酒,擔心醉了出醜,而是那酒杯中盛的並不是單純的酒——洛陽民間風俗,供新人們飲用的「交杯酒」中要摻入胡椒粉、鹽、醋、醬油等作料,攪拌出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滋味,寓意人生路上的萬般艱辛。新人交臂而飲,可表達同甘共苦、白頭偕老的決心。這樣的酒味道自然不好,於是便有些「膽小」而且思想解放的新娘,索性將酒倒掉。還有些新人,乾脆在事前拜託負責端「交杯酒」的伴娘或是伴郎手下留情,換成一杯白開水應景。
這是新派做法,老一輩人看不慣。采訪中,很多「老洛陽」告訴我:飲「交杯酒」是神聖的,無論酒杯中盛的是啥,新人們都應該義無反顧地喝下去。如果連飲一杯酒都怕,又如何能讓人相信你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有一位老司儀,為了證明婚禮中喝「交杯酒」這個步驟必不可少,還就古時婚禮中用酒的習俗,很耐心地給我上了一課:
婚禮中用酒,可以追溯到周代。那時,曲櫱的應用使得釀酒業空前繁榮,酒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禮儀風尚已經聯系得相當緊密,用酒的方式也開始規范化、系統化。男女結婚,須得共同食用祭祀後的肉食,並共飲水酒,以酒明誓,表達忠貞不渝、白頭偕老的願望。
當然,那時的「交杯酒」還不叫「交杯酒」,而是稱為「合巹」。所謂「巹」,就是將一個大葫蘆剖成兩個瓢。《禮記》中有「合巹而醑」的記載:「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醑。」就是說,新婚夫婦
各執一瓢飲酒,象徵夫婦二人合為一體。這在古代婚禮中是最重要的儀式之一,所以,婚禮又被稱為「合巹禮」。
到了唐宋時期,新婚夫婦在婚禮上所飲之酒開始被稱作「交杯酒」、「合歡酒」。酒具也不再用瓢,而是用彩絲綰結的兩個酒杯。酒杯上系有同心結,由夫妻互飲或夫妻傳飲。這些細節,在古裝電視劇中可以看到,從唐初詩人宋之問的詩句「莫令銀箭曉,為盡合歡杯」中也可見一斑。若還是有疑問,可以讀讀宋人所著的《東京夢華錄》,那裡面的記載更為詳盡:「凡娶媳婦,撤帳後,用兩盞以彩結系之,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酒』。飲訖,擲盞並花冠子於床下。盞一仰一合,俗雲大吉。」
由於寓意深遠,從古到今,飲「交杯酒」的風俗在我國各地非常普遍,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如在紹興地區,新人在喝「交杯酒」時,要由男方親屬中兒女雙全、有福氣的中年婦女主持。喝「交杯酒」前,主持人先要給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吃幾個小湯圓,然後,斟上兩盅「花雕酒」,分別給新婚夫婦各飲一口;再把兩盅酒混合在一起,分為兩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讓新郎、新娘喝完,並向門外撒大把的喜糖,讓外面圍觀的人爭搶。
「花雕酒」其實與我們平時所說的「女兒酒」(又稱「女兒紅」)無異,因裝酒的壇子上雕有花卉、鳥獸等圖案而得名。在南方,家中有女兒的人家在女兒年幼時就開始釀制此酒,並裝壇埋在池塘中,待女兒出嫁時,才取出宴請賓朋。
我挺羨慕紹興的姑娘們,出嫁時有如此充滿詩意的美酒相伴。老司儀聽後一笑,說:婚姻可沒有想像的那樣富有詩意,咱洛陽的「交杯酒」之所以百味雜陳,就是要給新婚夫婦提個醒兒,作好面對現實的准備。
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個理兒,我頓時為那位倒掉「交杯酒」的新娘惋惜:生命中如此庄嚴而有意義的體驗,怎麼就錯過了?
看來,每個地方的民俗習慣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能想當然地更改或是拋棄。不知這位新娘在喝「會親酒」和「回門酒」時會不會爽快一點?應該不會再倒掉了吧?
咦!你還不知道啥叫「會親酒」、「回門酒」?那可是咱洛陽的老風俗了。
「會親酒」就是舉行訂婚儀式時擺的酒席。到場喝此酒的一般是訂婚雙方的直系親屬。喝了「會親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約已經生效,此後男女雙方不得隨意退婚、賴婚。現在,很多城裡人嫌訂婚麻煩,乾脆直接舉行結婚典禮,省略了「會親酒」,但在農村,喝「會親酒」的風俗仍存在。
「回門酒」是婚後第二天,新婚夫婦回女方娘家探望長輩時喝的酒。說是「回門酒」,不一定真要喝酒。女方的家人擺出一大桌飯菜款待新人,但滿桌可能只有女婿吃得歡喜,老丈人和丈母娘則是一肚子惆悵,因為吃完這頓飯,女兒就要到女婿家住了,是「人家」的人了。
洛陽人認為,「會親酒」和「回門酒」一輩子只能飲一回——再婚者例外,「餞行酒」、「收淚酒」、「壽酒」等則有可能喝很多次。
二
「餞行酒」也叫「送行酒」,是為將要遠行的朋友舉辦的酒宴,表達的是設宴者的依依惜別之情。
最初,「餞行酒」是以祭祀神靈的形式出現的。古人稱保佑行人的神為「祖」,遠行前,要設宴歡飲,祭拜「祖」,以求出行平安。後來,祭祀的意味逐漸轉化為對遠行人的祝福,但送別時設酒宴的習俗仍舊沿襲下來。
「餞行酒」最能考驗人的酒量。酒宴上都是好朋友,且中間的一位馬上就要遠行,再見面不知是哪年哪月了,此時不醉,更待何時?至少要遠行的那個人是一定要醉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多麼充分的理由!這酒中盛的可是朋友真誠的祝福,你不喝怎麼能行?
我曾采訪過一名退伍軍人,說到退伍前的那場「餞行酒」,他眼圈發紅:幾百個「兄弟」歡聚一堂,大碗喝酒,不能喝白酒的,就對著啤酒瓶「吹」。沒有人多說話,但誰都知道大家想說什麼,每個人的笑容里都藏著閃閃的淚花……
在這名退伍軍人看來,「餞行酒」就是傷感的代名詞,每喝一次,就意味著身邊的朋友又少了一個。其實,沒有離別的苦澀,哪有重逢的喜悅?與其像林黛玉那樣,將「歡聚酒」當作「餞行酒」咽下,不如將「餞行酒」當作「歡聚酒」來享用。
惜乎有些離別,是再無重逢的機會了,比如死別。但以佛家的眼光來看,生命本就虛無,肉體的消失又何足掛齒?所以舊時河洛地區的喪宴上有「收淚酒」——勸死者親屬節哀的酒,大家照例熱熱鬧鬧地喝,頗有置生死於度外的灑脫。
洛陽地區還有喝「壽酒」、「滿月酒」、「開業酒」的習俗,大家耳熟能詳,就不多介紹了。馬上要過年了,講究的人家可能已經在准備祭祀祖先的酒菜,下面,還是來說說洛陽民俗中的祭祀用酒吧!
三
祭祀用酒的習俗由來已久。我國古代的統治者認為「國之大事,在祀在戎」,因此常把酒作為美好的東西奉獻給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
祭拜酒涉及的范圍較廣,一般分為兩類:
一是建房造屋、修橋鋪路要飲祭拜酒。凡破土動工,有冒犯山神、地神之嫌,因此要置辦酒菜,在即將動工的地方備上酒菜,祭拜山神和地神,以求工程能順利進行。洛陽民間的「上樑酒」和「進屋酒」就屬於這一類。
先說「上樑酒」。在洛陽農村,蓋房子是件大事,蓋房過程中,上樑又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樑這天主家要辦「上樑酒」,以酒澆梁,祛邪氣、保平安。
至於「進屋酒」,就是舉家遷入新居時要辦的酒宴,俗稱「燎鍋底」,作用與「上樑酒」一樣,也是祛邪、祈福。
二是逢年過節、豐收喜慶時,要喝祭拜酒。比如除夕夜,各家各戶要在祖先的靈像前擺上酒菜,並焚香、燃燭、化紙錢,請祖宗亡靈回來過除夕。其間,家中的後輩要由長至幼依次磕頭,表達對死者的哀思和敬意。然後,家長將所敬之酒倒在靈像前,祭拜儀式才算結束,全家方能用餐。又如舊時豐收之際,農戶們要宰殺牲畜、潑灑美酒,祭拜五穀之神。
這些祭拜活動都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可以將其視作感恩:對祖先繁衍後代的感恩,對老天常賜富足的感恩。
但有些祭拜用酒就讓人無法理解了:有一些守舊之人,一有病,就認為是得罪了神靈以致妖魔附體,於是置辦酒席,請來巫婆、神漢到家中唱念,乞求神仙寬恕。這是封建糟粕,應該摒棄!
說來說去一句話:無酒不成禮!洛陽民俗文化的「風情萬種」,就是在酒香里泡出來的
⑥ 河南人喝酒劃拳口訣
河南人酒桌上老規矩太多了,對客人太熱情了,喝得太厲害了,讓人太受不了了,弄得我天天醉醺醺。 年輕的老闆進入河南的當天晚上做客鄭州,有朋友設下接風宴盛情款待。開宴後朋友斟滿七杯酒,對他介紹說:按照我們河南的規矩,貴客臨門先端酒,七杯酒是最高禮節,請笑納。 老闆入鄉隨俗,喝下七杯酒。朋友說咱倆再碰一杯,這叫「端七碰一」,客人第一次上門就這個數。客人第二次上門是「端五碰二」,第三次上門是「端三碰三」,主、客碰三表明雙方平等了,以後再來便是常客,喝酒就隨意了。 接著幾個陪客的紛紛「端七碰一」,老闆知道這是規矩,又覺得對方熱情,便一一受用。不想受用七次便是七八五十六杯,還沒等回敬主人就醉倒了。 到了洛陽市,在朋友的陪同下看了龍門石窟、佛教第一寺白馬寺、宋陵等名勝古跡,晚上再赴酒宴。老闆對朋友說不要喝酒了,受不了。朋友說這地方是酒祖杜康的故鄉,酒風極盛,少喝可以,不喝不行。老闆心想該喝不喝也不對,只要不像昨晚的喝法就行。 開宴後老闆首先聲明:「端七碰一」不要搞了,昨晚上在鄭州領教過了,被搞醉了。 朋友說:您到河南得有思想准備,不管到哪裡初次見面酒是少不了「端七碰一」的,否則讓主人感到沒盡到心意。尤其到了杜康的故鄉,這種老禮節更改不了,實在喝不了,可以倒淺點。 因為倒的淺,「端七碰一」酒喝了一圈沒覺得過量。可是在場的一位作家話題扯到河南的酒文化,這酒便收不住了。比如,為什麼男人喝酒女人不上桌?為什麼劃拳不能單出食指和小拇指?為什麼家家有酒待客?為什麼場場有人醉?這些帶有濃厚古文化色彩的話題讓老闆覺得極新鮮。於是他忍不住說:到了河南多喝酒也有意思,不醉幾次不算到酒鄉,來,我敬大家!老闆一興奮難免再次醉倒。 此後又到了開封、許昌、南陽等地,老闆幾乎天天遇酒天天醉。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全醉在「端酒」上了。 的確,外地人到河南,酒量再大也經不住你端給他幾杯、我端給他幾杯,尤其是初到河南,就沖河南人那種熱情好客的勁頭,往往是怎麼端就怎麼喝,不好意思拒絕,這種喝法還有不醉的? 許多外地人招架不住河南人這種端法,難免覺得河南人總給客人「端酒」自己卻不喝,不但不公平,還有點耍賴的嫌疑。外地人有所不知,在河南,酒桌上最講究「先端為敬」,這是最高禮節。第一輪酒先給客人端幾杯,請客人先喝下去,主人不陪。杯數一、四、七、九不等,主人視情而定,一般多為四、七杯。端酒是河南人雷打不動的規矩,遇到誰都一樣。端酒完畢再行正宴,該咋喝就咋喝。如果客人享受不到這種禮節,說不定還對主人有意見呢,認為自己不受尊重。 外地人搞不懂河南人這種做法,肯定是河南人只顧端酒而沒把「先端為敬」的來歷講清楚,如果講清楚了,客人會深感榮幸被端醉也心甘情願。 自古至今,河南都是窮地方。窮歸窮,河南人熱情好客的習慣總也不減。就說老祖先們喝酒,來了客人,家裡再窮也要備下薄酒,總覺得酒不多,還總怕不夠客人喝,便想著法先盡著客人,自己盡量少沾,於是也就有了「先端為敬」的酒俗。大家細想想,古時候酒可是好東西呀,尋常人家哪個喝得起?只有待客時才捨得開一壇子來。這么好的東西自己捨不得享用,先盡著客人,也只有河南人才這般先人後己。雖然當今酒已算不得什麼希罕之物,都買得起了,不管主人或者客人要喝多少也供得起,河南人為什麼還是端酒成風?沒辦法,這是酒俗,這是河南人熱情好客的一種表現,先端出的是酒,而酒中盛滿了敬意,若不然何以叫「先端為敬」? 所以外地人去河南,別拒絕人家端酒,接受和拒絕的都為好客之情,還是喝下為快。話說兩面,也得提醒河南人,端酒可以,別太猛了,象徵性地端幾杯不中嗎?盛情雖然可嘉,但端得那麼實惠,幾下把客人端暈了,也不太美網上找的不知道對您有用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