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泡酒用那些葯材好
泡葯酒其實是我們廣大人民生活中較常見的生活習好。我也經常泡葯酒,且有10年經專驗了,根據我自身的經驗,屬特向你建議如下:
1、葯酒泡製前,最好把原材料用酒沖洗一下,時間一分鍾就好,否則,散失營養。
2、原料酒最好選擇50度以上的純糧釀酒,千萬不要勾兌的散白酒,這不利於葯酒的成效。
3、玻璃瓶用前,要用沸水至少泡3遍,每次時間不少於30分鍾,以便衛生。有條件,最好在大鍋內用沸水煮10分鍾,或在消毒櫃內進行消毒。
體延堂泡酒料配方: 鹿鞭,海狗鞭,驢鞭各50克,熟地120克白術,枸杞子,鎖陽各30g,山葯,茯苓,人參,肉蓯蓉,淫羊藿,菟絲子,澤瀉,車前子,當歸,補骨脂,首烏各20克等27味葯材
建議:泡酒料講究嚴格的比例配對,每種葯材都有它特有的葯性和葯效,只有經過科學配比的泡酒料才能達到很好的功效的,同時由於市場上大量的充斥著假貨,比如很多的黑心的商家會用牛鞭來代替鹿鞭,在這里大家一定要選擇正規品牌的道地葯材,體延堂泡酒料嚴格按照科學的葯材配比,全部使用道地葯材,在業界有很高的聲譽的。
Ⅱ 什麼酒泡中葯最好
中醫認為,陽熱體質的人適合喝陰虛的酒,即涼性酒泡涼性葯材,而陰虛體質回的人則適答合飲用陽熱的酒,即熱性酒泡熱性葯材,寒熱和諧才能達到補養身體的目的。 葯典規定,沒有特殊要求白酒
不過實際中,一般用兩種,一是米酒,黃酒類,度數較低,常用葯酒同制時,就是葯和米摻在一起做成,二是白酒,常用做泡葯酒,作用多行氣活血補虛,度數較高,一般有應不低於55度在65度以內,泡酒時間為15--100天
Ⅲ 白酒泡什麼葯材對身體最好!
當歸 鹿茸 人參
Ⅳ 泡葯酒用什麼中葯
葯酒分兩類:治病和進補
專家介紹,從中醫角度來講,葯酒一般分兩大類:專一類為以治屬療疾病為主,其作用為祛風散寒止痛,舒筋活血通絡;另一類則是以補虛強體為主。家庭泡酒更多的是注重保健作用,用於治療的葯酒不主張家裡自己泡。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喜歡泡蛇酒,但蛇不能隨意用來泡酒,要經過嚴格處理後才可浸泡,否則容易造成中毒。
補氣葯可選擇人參、白術、山葯、黃芪、黨參、西洋參,具有補脾益肺的作用;活血化淤葯可選丹參、益母草、牛膝、紅花、川芎、鬱金、田七、桑寄生,有疏通血脈、化消淤血、促進血行的功效;
助陽葯可選擇鹿茸、仙茅、蛤蚧、淫羊藿、巴戟天、紫河車、杜仲,溫補腎陽;養血葯可選當歸、桑葚、桂圓、何首烏、熟地、雞血藤,補心益肝,主治血虛。
Ⅳ 什麼酒泡葯材最好
葯酒的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有蒸餾法、熱提取法、稀釋法、冷浸法等,家中自製葯酒因受條件限制,適合採取冷浸法。市售的葯酒價格一般都較為昂貴。如果自己在家中泡製,不僅成本低廉,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變通配方,所以更加適用。 冷浸法就是直接用白酒浸漬葯材。 先取一隻能夠密閉、潔凈的大口玻璃瓶或瓷缸、瓷壇,將葯材切片洗凈、瀝干,或打成粗粉裝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加酒量約為葯材重量的10倍上下。如果是用食物性葯材泡酒,加酒量只需5倍重量即可。白酒加入葯材後搖勻,密封瓶口或壇口,保存於陰涼避光處。浸泡期間應經常搖動容器或攪動葯材,讓白酒充分浸潤葯材,浸泡時間最少要14天以上,有些葯材可浸泡數月或1年。如果處方葯味較多,一次浸取不完全,可以分兩次或多次浸取,但每次加酒量應計算好,不能太多,白酒的總用量應該不變。如果採取多次浸泡的辦法,用酒應少量多次,直至浸泡後的葯酒顏色變得淺淡,這說明葯物成分的萃取比較完全。 浸泡葯酒,最好選用55-60度的優質白酒,不能用乙醇(酒精)浸泡,禁用非葯用乙醇,因其中有對健康有害的物質。劣質白酒也不能用,甲醇殘存量高,釀造原料成分復雜,很難確保葯酒的質量。 家中自行浸泡的葯酒品種很多,常見的如人參酒、參茸酒、參芪酒、鹿茸酒、洋參酒、紅花酒、杜仲酒、枸杞酒、山楂酒、桑椹酒、桔波酒、木瓜酒、烏梢蛇酒等,都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稱量泡製,服用劑量應遵醫囑要求。 家中自製葯酒方法簡便易行,可以根據需要量配製,但並不是所有的中葯都能泡酒,例如含有水溶性有效成分的中葯就不宜用酒來浸取。還有一點,就是作用劇烈或毒性的中葯,如川烏、草烏、附子、毒蟲等,不能隨便配製葯酒。這些葯物都有嚴格、規范的泡製要求,必須由專業中葯師操作。 葯酒的選用,除了要了解前面所講的「葯酒的適用范圍和禁忌」外,還要熟悉葯酒的作用,並選用適宜葯酒。
Ⅵ 什麼牌子白酒泡葯酒好,泡完葯材效果更好
泡泡酒泡酒不一定要買什麼牌子的,但一定要是高度酒。要60度以上的才可以泡。不然的話。喝了對身體不好的。
Ⅶ 用什麼葯材泡酒好喝
你好!!
冬天在家泡葯酒的人很多,因為製作、保存都很方便。但是如果葯材選料不當會影響葯效,甚至產生毒性。
一: 葯酒的作用:
葯酒包含酒和葯物的雙重功效,但主要是葯用。
酒本身也有葯的作用;而且,酒可以把葯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全部溶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葯效。酒和葯能互相提高作用。如果說平時單用葯時能發揮三分葯力,那麼在葯酒中即可達六到八分。而且酒和葯混合後,酒勁會加大,如果平時能喝半杯酒,對於葯酒,就只能喝一口。
二: 葯材選擇:
按其中所含的葯材性質的不同,葯酒可以分為動物葯酒、植物葯酒、動植物葯酒,以及礦物類葯酒。
常用的葯材有人參、蛇、枸杞、鹿茸、鹿鞭、冬蟲夏草、西洋參等。
酒最好用白酒(老白乾),葯材整根或切片。
不同的酒對療效影響不大,一般根據個人喜好選取酒的度數和氣味。酒量小可選38度左右的低度酒;酒量大可選52度左右的高度酒。通常不選曲酒,因為曲酒是由酒麴發酵而成,其內含有的酒麴香會和葯物的氣味混合,產生怪味,令人聞起來不舒服。通常多選老白乾或黃酒,與葯材混合後氣味清淡、芳香誘人。
白酒的好處是不容易變質,存放時間長。但在南方偶爾也用果酒來制葯酒,其酒精含量少,對人體刺激較小。使用果酒製作時,一般採用煮提法——將葯材煮好後,把葯渣去掉,取適量葯液兌入果酒中飲用。
葯材可以整根放,也可以切成3~5毫米的片劑或者段劑,但很少研磨成顆粒。因為顆粒容易使葯液混濁,透光度不好,而且顆粒狀葯物溶解得快,濃度大。除非需要快速溶解者,才會使用大塊的顆粒。
裝葯酒的容器多選磨口的玻璃瓶子,便於密閉、防止葯物氧化。深色的瓶子最好,如果用透明的瓶子,要注意不要在陽光下直射。葯和酒的比例搭配也有講究。一般來說,浸泡後的葯材約佔全部葯酒體積的1/3。
三: 喝葯酒的量:
每次喝一兩半
將葯材泡入酒中,室內常溫保存,但是要注意密閉、避光,每天搖動數次,這被稱為「冷浸法」,是最常用的。還有一種「熱煮法」——將葯材放入酒中加熱煮,可以溫陽解表。但是此種做法酒易揮發,使度數變低,不宜長期保存,因此只適合於短期內服用。
當葯酒的顏色不再加深,表明葯物的有效成分已經停止滲出,葯酒濃度已達到最大,就可以服用了。一般來說,動物類葯酒浸泡1~2周才可以服用,而植物類葯酒3~5天就可以了。有些貴重葯材,可反復浸泡,離喝光前尚有1寸的液高時再次續入新酒繼續浸泡。
一旦出現下述情況,就不要服用了,如葯酒質地混濁、絮狀物明顯、顏色變暗、表面有一層油膜、酒味轉淡、有很明顯的酸敗味道等。
飲用時,每次喝一兩到一兩半。不善飲酒者可將葯酒兌在黃酒或冷開水中,按量飲用。滋補類葯酒服用時間沒有限制;而治療用的葯酒,最好不要在空腹或者吃飯時用;安神類葯酒,適合在睡前1~2小時服用。
比如: 「風痛葯酒」:
主料:丁公藤19.2千克 白芷1.6千克 五加皮1.2千克 麻黃3.2千克 青蒿子1.6千克 當歸1千克 桂枝1.6千克 小茴香1.2千克 川芎1千克 威靈仙 1.6千克 防己1.2千克 建梔1千克 羌活1.2千克 獨活1.2千克 白酒(50°)192千克。
做法:
先將以上15味葯,除白酒外,混勻,再加入白酒密封浸漬,夏、秋45天,春、冬60天,濾取上清液,將葯渣壓榨,榨出液與浸液合並,靜置4天,濾過即得。
服用方法 口服,常用量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功效:
祛風通絡,散寒止痛。用於風濕寒痹,四肢麻木,筋骨酸痛,腰膝乏力,老傷復發
比如: 「復方炙草烏葯酒」
主料:炙草烏100克 威靈仙200克 穿山龍300克 40%食用酒精適量。
做法:
取生草烏加10餘倍水,加熱煮沸,煮3~4小時後(揀大號用刀切開,以內無白心,舌嘗不麻為度,即可)將水燜干,取此灸草烏壓榨與威靈仙、穿山龍粗末混合,用滲漉法提取進行收集,最初的滲漉液850毫升,另器保存,繼續滲漉,收集滲漉液約2000毫升,過濾,取低濕蒸發至成軟膏狀,加入最初收集的漉液850毫升,加食用乙醇(75%)使成1000毫升即得。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10毫升左右,每日2~3次。
功效: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比如:「風濕止痛葯酒」
主料:白酒(8000克) 烏梢蛇(45克) (豕希)薟草(150克) 川烏頭(15克) 附子(15克) 露蜂房(45克) 甘草(15克) 紅花(30克) 青風藤(30克)
輔料:絡石藤(60克) 南藤(60克) 穿山甲(45克) 蜈蚣(30克) 全蠍(45克) 地鱉(45克) 牛膝(15克) 桂枝(45克) 桑寄生(45克) 白砂糖(2000克)
做法:
1.將以上各葯碎斷,裝入布袋,放在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天攪拌一次,浸泡30-40天後取出布袋壓榨,合並,過濾,濾液加白糖,攪拌溶解,密封,靜置15天,過濾,即成。
2.每日服二三次,每次服10-15克,孕婦及小兒忌服。
功效: 祛風散寒,除濕通絡,適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症.
謝謝!!
Ⅷ 白酒泡什麼葯材喝比較好
家庭常用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補氣補血酒
人參33克,黃芪克,當歸身20克,龍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個月。
功能和用法:適用於氣血虛弱、面色蒼白無光澤,乏力,或月經稀少色淡,月經來遲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於飲酒者可將此酒沖入湯水中飲用。或以此酒燉雞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發熱、潰瘍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壯腰補腎酒
巴戟60克,肉蓯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參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對,川續斷30克,骨碎補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個月。
功能和用法:壯陽健腰補腎,適用於男子腰膝酸軟乏力,陽痿;亦可用於女子性慾淡漠,低血壓,腰酸無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壓患者勿飲。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當歸25克,川續斷33克,蘇木28克,川芎30克,紅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個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適用於跌打損傷舊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處。禁忌症:同上。
4.祛風活絡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獨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烏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楓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個月。
功能和用法:祛風活絡,活血止痛,適用於慢性風濕筋骨疼痛,且疼痛多發生於寒冷潮濕天氣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處。
禁忌症:同上。此葯酒含川烏,不能多飲。
三蛇酒
葯物組成:烏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
將三種蛇剁去頭,用酒洗潤切成短節乾燥,冰糖加熱熔化待用。將白酒裝入酒壇。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蓋密閉,每天攪拌1次,10~15天開壇過濾,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除風祛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主治:風寒濕痹。
用法:每次5ml,每日3次。
Ⅸ 用白酒泡什麼葯材喝好
製法:取黨參20g,熟地30g,枸杞子20g,沙苑子15g。仙靈脾15g,公丁香15g,遠志肉lOg,廣沉香6g,荔枝肉lO個。將版諸葯同人權白酒1000ml內,密封浸泡3日後,稍打開口蓋,用文火煮30分鍾,取下稍冷,再密封浸泡2l天後飲用。每日飲2次,每次10~20ml。
功能:助陽益壽灑具有補腎壯陽,益肝養精,健脾和胃,延年益壽等功效。適於脾腎陽虛而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早泄、氣虛少力、頭暈日花、食慾不振及便結泄瀉者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