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白酒知識 > 什麼時候有的白酒

什麼時候有的白酒

發布時間:2021-01-26 07:31:11

① 高度白酒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比較正式的說法,蒸餾酒是從金代開始出現的,理由是「蒸餾器」是金代的。
在此之前,都屬於「壓榨」或「過濾」酒,即米酒類。酒度大都在十幾度。
當然也有「三碗不過崗」的所謂「高度酒」。多說30多度。

② 中國的酒,是什麼時候就有了

早在5000年前,這里的新石器文明就有了釀酒的歷史。

樟樹市內築衛城遺址(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大量陶皿、酒器,以及吳城遺址(殷商時代)精美的青銅器。

主要有四特酒、貴酒、張家界酒、茅台酒、西鳳酒、五糧液、雙溝大麴、洋河大麴、古井貢酒、劍南春、瀘州老窖、汾酒、伊力特、董酒、山雁王、霸王醉、金門高粱酒等。

傳說在黃帝的時候,有一個叫杜康的人,專門負責管理糧食。當時,隨著農耕的發展,糧食每年都獲得大豐收。可是,糧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儲藏在山洞裡,山洞陰暗潮濕,時間一久,糧食全部腐爛了。杜康見狀,開始苦思冥想儲糧的方法。

這一天,杜康來到樹林里散步,發現了幾棵枯死的大樹,只剩下粗大空盪的樹干。杜康靈機一動,把糧食全部倒進了乾燥的樹干里。過了一段時間,杜康來到樹林里查看糧食,他驚奇地發現:儲糧的枯樹前,橫七豎八地躺著一些野豬、山羊和兔子,一動不動,好像死了一樣。

他連忙走近看個究竟:原來盛糧的樹乾裂開了幾條縫,由里向外不斷滲水。看來,這些動物是舔吃了這水才躺倒的。可這究竟是什麼水呢,杜康湊過去一聞,只覺一股清香撲面而來,他不禁嘗了幾口這濃香水,頓覺神清氣爽。

後來,杜康把濃香水帶回家,請大家品嘗,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說好味道。就這樣,酒在民間逐漸普及開來,杜康也被人們尊稱為「酒神」。

(2)什麼時候有的白酒擴展閱讀:

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學名叫乙醇。乙醇進入人體,能產生多方面的破壞作用。

血液中的乙醇濃度達到0.05%時,酒精的作用開始顯露,出現興奮和欣快感;當血中乙醇濃度達到0.1%時,人就會失去自製能力。如達到0.2%時,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達到0.4%時,人就可失去知覺,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險。

酒精對人的損害,最重要的是中樞神經系統。它使神經系統從興奮到高度的抑制,嚴重地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過量的飲酒就是損害肝臟。慢性酒精中毒,則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

過度飲酒傷身,但是最傷身的是空腹飲酒。空腹飲酒會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空腹飲酒還會引發低血糖,會導致我們體內葡萄糖供應不足,會出現心悸、頭暈等現象。

③ 高度白酒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高度白酒始用於唐代。

高度白酒,酒精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才能算高度酒。白酒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

我國古代文獻中蒸餾酒的稱謂主要有:燒酒、燒春,始用於唐代,但是唐代所說的燒酒,燒春是否指蒸餾酒還有爭論。宋代以後,燒酒、燒春才是真正的蒸餾酒。

白酒和老白乾,這是現代才啟用的名稱。糟燒或糟燒酒,是黃酒過濾後的酒糟經再次發酵, 並經蒸餾得到的蒸餾酒。

在我國古代,由於歷史悠久,地域不一,留傳下的蒸餾酒的名稱很多,但古代文獻中所說的」白酒"這一名稱卻不是指蒸餾酒。只是到了現代,才用白酒代表經蒸餾的酒。

(3)什麼時候有的白酒擴展閱讀

白酒度數分類:

白酒的度數一般是指的酒精合量。按照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少劃分可以將白酒分為兩類:一類是高度白酒,另一類是低度白酒。

1、高度白酒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0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 ,一般不超過65度。

2、低度白酒採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另外還有一種分類:分為三種:高度酒、降度酒、低度酒。

1、高度酒:一般不超過65度。

2、降度酒:主要指五十四度左右的酒。

3、低度酒:採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主要指三十九度、三十八度一檔的酒)。

優質白酒必須有適當的貯存期。瀘型酒至少貯存3~6個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貯存期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貯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為低度酒。

④ 白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夷狄釀酒之說是目前最早的版本,時間是6000年前。


⑤ 酒是什麼時候有的

中國是世界最早的釀酒國家之一,釀酒歷史十分悠久。那麼,我國的酒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人們從古到今愛飲酒,關於酒也就有著種種傳說。

一.酒的起源

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於某某人的發明,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關於酒的起源,古書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儀狄釀酒
《戰國策》、《世本》等書均記載夏禹的儀狄發明了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釀酒始於黃帝時期
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 黃帝內經· 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發明創造都出現在黃帝時期。《黃帝內經》一書實乃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證。

杜康造酒

杜康造酒,流傳較廣,傳說認為釀酒始於夏朝時代的杜康。《事物紀原》則有「杜康造酒」之說;東漢《說文解字》 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但杜康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連古人都難以搞清。宋朝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也說:「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也許杜康是一位釀酒的大師,也許他是用高梁釀酒的創始人。杜康釀酒的遺址也很多:伊川、汝陽及白水縣,且至今都在生產杜康酒。

二.最原始的酒

最原始的酒應該是含糖水果自然發酵而成。也有人稱之為帶酒味的水果,而不稱其為釀酒。

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的酒是游牧時代用獸乳釀造的酒(自然發酵)。有的書稱之為第一代人工飲料酒。據說至今內蒙、西藏等地少數民族地區仍有釀造乳酒的習慣。

三.穀物釀酒

我們現在所說的酒,一般都是指穀物釀酒。

當人類社會進入農業社會後,穀物逐漸多起來,但由於當時的保管方法所限,穀物難免發芽生霉,這時只要水分適當,就有可能進行發酵。經不斷的模仿和摸索,穀物釀酒就「出世」了(可能在7000年前)。漢朝淮南王劉安《淮南子》:「清釀之美,始於耒耜」即穀物釀酒起源幾乎是和農業同時開始的。

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遺址中發現有陶制酒器,距今至少四、五千年。這一發現表明:我國的釀酒業起碼在五千年前就開始了。

四.酒麴

最初的穀物釀酒是用發芽生霉的穀物作曲。在原始社會時,穀物因保藏不當,受潮後會發霉或發芽, 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可以發酵成酒。因此,這些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是最原始的酒麴,也是發酵原料。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發霉的穀物和發芽的穀物是不加區別的,於是,在遠古便有了兩種都可以用來釀酒的東西。發霉的穀物稱為曲,發芽的穀物稱為櫱。到了農耕時代的中晚期,人們不斷試制,終於制出了人工曲,曲櫱分家。

「古來曲造酒,櫱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遂致失傳,則並櫱法亦亡」(中國的「啤酒」從此未能發展下來)

用曲釀酒是我國勞動人民的獨創。曲的出現,是我國古代發酵技術的最大發明;並給現代工業帶來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有了曲,才由櫱糖化(乙醇很低)發展到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復式發酵)直到今天的釀酒工業。

據說直到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法國人從我國酒麴中分離出糖代力強並能起酒代作用的黴菌用於酒精生產,才突破了西方釀酒糖化劑非用麥芽不可的狀況。另外,穀物制曲還是一種用固態培養物保存微生物的好辦法。有人認為,酒麴應與四大發明一起作為五大發明。

五.蒸餾酒的起源

我國的白酒,是世界著名六大蒸餾酒之一。以上所提到的酒,現在看來,都應屬黃酒之列,白酒,必須闖過蒸這一關。

關於蒸餾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種說法。

1.蒸餾酒始創於元代

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於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於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2.宋代已有蒸餾酒

宋代已有蒸餾器是支持這一觀點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南宋張世南在《遊宦紀聞》卷五中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於蒸餾花露。宋代的《丹房須知》一書中還畫有當時蒸餾器的圖形。

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燒酒一詞出現得更為頻繁,而且據推測所說的燒酒是蒸餾燒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錄》卷四記載:"虺蝮傷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燒酒,吮傷以吸撥其毒"。這里所指的燒酒,有人認為應是蒸餾燒酒。

充分的證據證明宋代已有類似今天的蒸餾器,75年河北出土了一套金世宗時代的銅制燒酒鍋,其構造、原理與我國傳統的蒸餾器很相象(據考證,鑄造年代不遲於1161年)。

蒸餾酒與釀造酒相比,在製造工藝上多了一道蒸餾工序,關健設備是蒸餾器。故蒸餾器的發明是蒸餾酒起源的前提條件,但蒸餾器的出現並不是蒸餾酒起源的絕對條件。因為蒸餾器不僅可用來蒸酒,也可用來蒸餾其它物質,如香料、水銀等。

3.唐代初創蒸餾酒

唐代是否有蒸餾燒酒,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燒酒一詞首次是出現於唐代文獻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陶雍(唐大和大中年間人)的詩句"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李肇在唐《國史補》中羅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劍南之燒春」。因此現代一些人認為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的燒酒。但從唐代的《投荒雜錄》所記載的燒酒之法來看,則是一種加熱促進酒的陳熟的方法。如該書中記載道:「南方飲『既燒』,即實酒滿瓮,泥其上,以火燒方熟,不然不中飲」。顯然這不應是酒的蒸餾操作。在宋代《北山酒經》中這種操作又稱為「火迫酒」。故唐代已有蒸餾的燒酒還難以成立。

4.蒸餾酒起源於東漢

近年來,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 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製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 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並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介面,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於東漢的觀點,目前沒有被廣泛接受。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出土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關於蒸餾酒的起源,現代國內外學者對這個問題仍在進行資料收集及研究工作。隨著考古資料的充實及對古代文獻資料的查詢,人們對蒸餾酒的起源的認識將逐步深化。因為這不僅涉及到酒的蒸餾,而且還涉及到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蒸餾器。

⑥ 酒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開始有酒的

傳說是一個叫杜康的人發明的,黃帝時期就有了酒。

傳說在黃帝的時候,有一個叫杜康的人,專門負責管理糧食。當時,隨著農耕的發展,糧食每年都獲得大豐收。可是,糧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儲藏在山洞裡,山洞陰暗潮濕,時間一久,糧食全部腐爛了。杜康見狀,開始苦思冥想儲糧的方法。

這一天,杜康來到樹林里散步,發現了幾棵枯死的大樹,只剩下粗大空盪的樹干。杜康靈機一動,把糧食全部倒進了乾燥的樹干里。過了一段時間,杜康來到樹林里查看糧食,他驚奇地發現:儲糧的枯樹前,橫七豎八地躺著一些野豬、山羊和兔子,一動不動,好像死了一樣。

他連忙走近看個究竟:原來盛糧的樹乾裂開了幾條縫,由里向外不斷滲水。看來,這些動物是舔吃了這水才躺倒的。可這究竟是什麼水呢,杜康湊過去一聞,只覺一股清香撲面而來,他不禁嘗了幾口這濃香水,頓覺神清氣爽。

後來,杜康把濃香水帶回家,請大家品嘗,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說好味道。就這樣,酒在民間逐漸普及開來,杜康也被人們尊稱為「酒神」。

(6)什麼時候有的白酒擴展閱讀:

中國的文化總是豐富飽滿的,在酒的始創者尚無最終定論時,人們還在樂此不疲地做著種種離奇的猜想。除了上面幾種影響比較大的造酒說之外,民間還流傳著堯帝造酒、黃帝造酒等說法。

宋人高承《事物紀原》稱:「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而從考古和歷史文獻記載來看,夏代洛陽已經出現酒器,商代朝歌(今河南淇縣)就有「酒池肉林」的傳說,到了周朝,統治者認為殷商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酗酒亂德是重要的一條。

周公還頒布了《酒誥》,旨在樹立和弘揚優良的酒風。可見,作為「酒祖」杜康,其生活年代應該不晚於夏商時期。

⑦ 什麼時候有的白酒

在我國,從古到今人們愛飲酒,因而對酒的發明人有種種傳說。例如一說酒是夏禹時代一個叫儀狄的人開是造作的,一說發明釀酒的人是杜康,一說神農時代一有酒了;還有所謂「天有酒星,酒之作也」,既認為酒是天上救星開是釀造的。

有一部叫《世本》的書上說「儀狄始作酒醪」,也就是說:酒是一個叫儀狄的人發明的。

儀狄是個什麼人呢?古籍上比較一直的說法是夏禹的一個臣屬。

西漢人劉向(公元前--前6年)編訂的 《戰國冊》中,有這么一段:「西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而絕旨酒。」這是我們見到的關於儀狄作酒的較詳細的記載。但他並沒有明確說是儀狄「始」作酒,也沒有說作的什麼酒。東 漢 人許慎 在他 撰的《說文解字》「酒」條中,也只記了「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的話。《世本》這部書的成書年代和撰寫者,都不很清楚,或者說是先秦史官所撰,或者說作者是劉向。原書約在宋代散佚了,今天只有清代人的輯本。所以很多學者並不相信「儀狄所作酒醪」的說法。特別是古籍中還有一些否定儀狄「始」作酒的記載,例如《皇帝內經》中提到皇帝與醫家歧伯討論「湯液醪醴」的事;還有的書上說神農時代就有了酒,或者說帝堯、帝舜時就有了酒。神農、黃帝、帝堯、帝舜都早與夏禹,可見說「儀狄始作酒」是值得懷疑的。儀狄很可能是夏禹時代的一為釀酒高手,釀出的酒質地美好,因之人們對他念念不忘,生出許多傳說。

關於酒的發明者是誰,流傳最廣的要算「杜康造酒」的傳說了。

杜康是什麼時代的人,是個什麼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遠比儀狄要復雜的多。

⑧ 酒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杜康,有人說他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糧食,杜康很負責任。由於土地肥沃,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糧食越打越多,那時候由於沒有倉庫,更沒有科學保管方法,杜康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裡,時間一長,因山洞裡潮濕,糧食全霉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非常生氣,下令把杜康撤職,只讓他當糧食保管,並且說,以後如果糧食還有霉壞,就要處死杜康。 杜康由一個負責管糧食生產的大臣,一下子降為糧食保管,心裡十分難過。但他又想到嫘祖、風後、倉頡等臣,都有所發明創造,立下大功,唯獨自己沒有什麼功勞,還犯了罪。想到這里,他的怒氣全消了,並且暗自下決心: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裡發現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樹干。樹干里邊已空了。杜康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時,也許就不會霉壞了。於是,他把樹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里了。 誰知,兩年以後,裝在樹洞里的糧食,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躺著幾只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走近一看,發現它們還活著,似乎都是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啥原因,還在納悶,一頭野豬醒了過來。它一見來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緊接著,山羊、兔子也一隻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准備往回走,又發現兩只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麼。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後觀察,只見兩只山羊舔了一會兒,就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只山羊捆起來,然後才詳細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在樹洞上舔什麼。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子,裡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嘗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後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只覺得天旋地轉,剛向前走了兩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時,只見原來捆綁的兩只山羊已有一隻跑掉了,另一隻正在掙扎。他翻起身來,只覺得精神飽滿,渾身是勁,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掙扎的那隻山羊踩死了。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將樹洞里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來後,杜康把看到的情況,向其他保管糧食的人講了一遍,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嘗,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人建議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有的人卻不同意,理由是杜康過去把糧食霉壞了,被降了職,現在又把糧食裝進樹洞里,變成了水。黃帝如果知道了,不殺他的頭,也會把杜康打個半死。杜康聽後卻不慌不忙地對大夥說:「事到如今,不論是好是壞,都不能瞞著黃帝。」說著,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 黃帝聽完杜康的報告,又仔細品嘗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一致認為這是糧食中的的一種元氣,並非毒水。黃帝沒有責備杜康,命他繼續觀察,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頡隨口道 :「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說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子取得好。 從這以後,我國遠古時候的釀酒事業開始出現了。後世人為了紀念杜康,便將他尊為釀酒始祖。

⑨ 真正意義上的白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燒酒指各種透明無色的蒸餾酒,一般又稱白酒,各地還有白乾、老白乾、燒刀酒、燒鍋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別稱。
【我國燒酒的起源】
關於燒酒,一種說法,起源於唐代,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雲:「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田錫寫的《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斤的煙熏令如漆,然後入酒,臘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趙希鵠寫的《調燮類編》中說:「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粉盪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說:「生薑不可與燒酒同用。飲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飲白酒忌諸甜物」(卷三)。
「唐詩《荔枝樓對酒》詩雲:「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唐詩亦有「久聞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長安」之句。」(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以上引文中所說的「燒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單從名字相同還不可定論。有人認為我國民間長期相沿,把蒸酒稱為燒鍋,燒鍋生產的酒即為燒酒。但燒鍋之名起源於何時,尚待考證。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論據尚欠充分。
另一種說法,元代時(1271—1368年)由國外傳入。
元時中國與西亞和東南亞交通方便,往來頻繁,在文化和技術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認為「阿刺古」酒是蒸餾酒,遠從印度傳入。還有人說:「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征西歐,曾途經阿刺伯,將酒法傳入中國。」章穆寫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語也。」現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為譯音,是指用棕櫚汗和稻米釀造的一種蒸餾酒,在元代曾一度傳入中國。
再一種說法,是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段話,除說明我國燒酒創始於元代之外,還簡略記述了燒酒的釀造蒸餾方法,故人以為可信。

⑩ 酒有幾種什麼時候才開始有酒的

中國酒品種繁多襲,風格獨特,大致分為:

1、按酒精含量分:
˙高度酒(51%-67%)
˙中度酒(38%-50%)
˙低度酒(38%以下)

2、按酒的含糖量分:
˙甜型酒(10%以上)
˙半甜型酒(5%-10%)
˙半干型酒(0.5%-5%)
˙干型酒(0.5%以下)

3、按酒的製造方法分:
˙釀造酒
˙蒸餾酒
˙配製酒

4、按商品類型分:
˙白酒
˙黃酒
˙啤酒
˙果酒
˙葯酒
˙仿洋酒
據歷史記載,中國人在商朝時代(約3,700年前)已有飲酒的習慣,並以酒來祭神。在漢(25-189)、唐以後,除了黃酒以外,各種白酒、葯酒及果酒的生產已有了一定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什麼時候有的白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