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明宮酒的將進酒(李白)多少錢一瓶
搜一下:大明宮酒的將進酒(李白)多少錢一瓶?
② 詩仙李白到底能喝多少酒
李白愛酒人盡皆知。杜甫著名的《飲中八仙歌》里,以李白「酒中仙」壓軸,「李內白斗容酒詩百篇」。一斗4斤,也就說李白一次飲酒就達4斤之多。當然,此酒是低度酒,你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啤酒。但即便如此,在當代也算很多了。
③ 李白關於酒的詩
1、《客中行》
唐·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2、《月下獨酌四首》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如錦。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
辭粟卧首陽,屢空飢顏回。
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3、《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4、《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5、《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樓觀岳陽盡》
唐·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6、《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④ 李白酒詩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回朝如答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⑤ 李白寫酒的詩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qiāng)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zhuàn)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lè),斗酒十千恣歡謔(xuè)。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jìng)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jiang)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少年行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行路難三首】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爛草,
誰人更掃黃金台。行路難,歸去來。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
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
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⑥ 李白買酒詩 中李白有多少酒 就是說李白有多少酒
李白街上走,提壺去買酒.
遇店加一倍,見花飲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回.
請君猜一猜,壺中原有酒.
((x×答2-1)×2-1)×2-1=0
x=7/8
不過如果遇見店和花的順序不一樣會有不同結果,我是按照先遇店後遇花交叉算的
⑦ 李白究竟能喝多少酒,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酒
通常的印象,彷彿古代的詩人都挺能喝酒,特別是李白,他的《將進酒》中說「將進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斗詩百篇」。可見李白是很愛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夠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
這得先從「斗」說起。現在已經沒人用鬥了,我們曾經見過的斗,一般是稱量糧食的工具。一斗大約是50斤糧食。誰要是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驚人。古時候量酒用的也是斗,但是跟現代稱糧食的斗並不是一回事。《公羊傳》:「熊蹯不熟,公怒,以斗擊而殺之。」這斗就是喝酒的杯子,能夠順手拿起來投人,體積一定是有限的。《史記項羽本紀》中,劉邦從鴻門宴上逃走時,讓張良送給項羽白璧一雙,送給范增玉斗一雙,這玉斗也是酒器,張良可以隨身帶著,體積也不是很大。
還有另一種稱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來的形狀就是這種斗的樣子,這種斗有長長的柄,實際是盛酒的勺子。《詩經大雅行葦》有「酌以大斗,以祈黃考」。朱熹註:「大斗,柄長三尺。」古代的三尺,也就是現在的二尺多一些。大斗如此,小斗一定還要小。從出土的青銅斗看,也就是現在家裡飯勺大小,一斗的容量也就是現在常用的一個玻璃杯。《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問淳於髡能喝多少酒,淳於髡答:「臣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一斗亦醉」,這是說喝得很少,不算什麼;「一石亦醉」,這是說喝得很多。
古代酒的度數很低,喝上一斗酒是很容易的事,也就跟現在的一杯啤酒差不多。《水滸》中的武松,在景陽岡上喝了十八碗,是懸了點,但這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並不為過。如果換成現在的白酒,那可就懸了,沒有可信性了,成了「廣州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成了敗筆。只有李白喝酒的記錄,沒有發現李白連氣喝上幾斗酒的記錄,估計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杜甫《飲中八仙歌》說:「汝陽三斗始朝天」,「張旭三杯草聖傳」,「焦遂五斗方卓然」,只有「李白一斗詩百篇」。比較起來,人家是三斗始迷糊,五斗「方卓然」,可老李只一斗就「長安市上酒家眠」了。論酒量,李白顯然不如那幾位。
杜甫說他「一斗詩百篇」,實際意思是,李白只要喝上一斗酒,就能夠寫出許多詩來。只喝那麼一杯啤酒,就上了詩情,顯然是酒精起了作用,這正說明了他酒量並不大。從李白的詩作來看,他喝酒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求醉,更不追求喝進肚裡多少,而是借酒抒情,借酒發泄。
⑧ 李白與酒有什麼關系
李白的一生,與酒可謂是密不可分。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出生於盛唐時期。二十五歲時就隻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會稽(紹興),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投奔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逝。
李白非常熱愛美酒,他的很多詩詞里邊都包含有酒,被封為詩仙的李白也屬於酒仙之列,因為在某種意義上說,沒有酒,便沒有輝煌了中國文學史的詩仙李太白,「李白斗酒詩百篇」便是佐證。李白被稱為詩仙,而其詩歌創作和酒有著很大的淵源。
李白的飲酒,體現的是一種帶有審美趨向的生命價值,它在追求肉體刺激的同時,還是給人有益的啟示,而沒有把人帶向頹廢,這就是李白的酒和詩流傳千古的原因。
(8)李白酒多少錢擴展閱讀:
李白的《將進酒》是詩與酒融合一體的傑出代表作。在詩中,李白寫出了不同情境下的人與酒的關系:高興得意時需要酒的助興:「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有朋來訪需要酒與喜悅的分享:」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激憤塵世時離不開酒的麻醉:「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寂寞無言時可與酒神對話:「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窮窘之境離不開酒的宣洩:」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如此的酒人合一,世間僅有!
⑨ 酒仙李白到底能喝多少酒,他真是千杯不醉嗎
李白向來有「詩仙」之稱,同時,他又不愧於「酒仙」的稱號。杜甫就曾經說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他自己也宣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但是,李白喝醉以後不同於其他人,他喝酒以後,詩寫得更好。《清平調》三首著名的詩,就是他醉後寫的,這里有個有趣的故事。
開元年間,皇宮中初次種植牡丹,紅的、紫的、粉的、白的都有。唐玄宗很喜歡這些花,就移植了一些在興慶宮龍池東面的沉香亭前。一天,牡丹盛開,玄宗與楊貴妃一起來賞花,並選出一些特別出色的樂工,寫出了十六部新曲譜。著名樂師李龜年,拿著樂器和樂工們一起前來准備唱歌助興。
玄宗說:「今天賞花王牡丹,又有貴妃在,怎麼能再用舊歌詞呢?」於是命令李龜年速召翰林居士李白進宮,寫新歌詞再唱。
李龜年帶人到翰林院,李白卻一早出去喝酒了。於是李龜年又到長安市中找。忽然聽到一座酒樓上有人高聲放歌: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莫為醒者傳。
李龜年忙上樓一看,果然是李白,於是便上前高聲說:「奉旨立宣李學士沉香亭見駕。」誰知李白已酩酊大醉,口中念道:「我醉欲眠君且去。」說完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李龜年沒辦法,只好叫隨從抬著李學士下樓,用馬把他馱到興慶宮。
李龜年扶著李白來到玄宗面前,李白醉極了不能朝拜。玄宗因為愛惜李白的才華,所以一點也不怪罪,讓人在亭子邊鋪了條毛毯,讓李白躺下,又讓歌女念奴含冷水灑面。李白醒後,見到皇帝,連忙掙扎著跪下說:「臣該萬死。」玄宗叫人立即做醒酒湯來,湯來後又親自用勺子調溫後,讓李白喝下,然後說:「今天牡丹盛開,我和貴妃賞玩,不想聽舊歌詞,所以請你來做幾首新的。」
李白聽了,就說:「這倒不難,只是請皇上賜酒。」玄宗聽了,有點不高興:「剛把你弄醒,你又要喝酒,是不是存心違抗我呢?」李白說:「皇上,我是斗酒詩百篇,喝了酒才做得出好詩。」玄宗就讓人捧來酒。李白一口氣喝了好幾杯,立即提筆,在鋪好的紙上龍飛鳳舞起來,三首《清平調》一會兒就完成了:
⑩ 李白詩歌中寫到酒的總共有多少首
《尋李白》、《襄陽歌》、《江上吟》、《將進酒》、《青青陵上柏》、《短歌行》、《名都篇》、《漁家傲》、《江行寄遠》、《餞校書叔雲》、《少年行》其一、《烏棲曲》、《笑歌行》......詩題中出現酒或與酒有關的如「酌」「飲」「醉」之類的有,如:《飲酒》之十四、《對酒》、《九日龍山飲》、《月下獨酌》等共50篇;詩行中出現「酒」「醉」之類的有2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