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一生嗜酒成性,一句關於酒的詩句,也成為經典,千古流傳。後人也將他稱頌為詩仙。而古代的酒真的那麼好喝嗎?它有多少度?又是什麼味道呢?
據歷史資料分析,中國就酒歷史源遠流長,釀酒歷史可追溯的夏禹時期。先秦時代釀酒,兼用曲、櫱兩種酒母,到了漢代,以櫱釀造的醴逐漸消失,漢人制曲,多以麥為原料,有大麥、小麥、細餅等多種酒麴。到唐代,釀酒技藝較之魏晉有了很大的進步,首先出現了以大米為原料,直接由曲母培養而成的紅曲,有更強的糖化力和酒精發酵力。度數達到8、9度上下。
而北宋釀酒在用曲方法上採用了「連渣拌飯法」,即把米淘洗干凈,蒸成飯,令其極冷,然後連同曲渣一起投入,充分發揮曲渣中有益黴菌的作用。四時用曲各不相同,春冬釀造周期長,曲要搗作小塊子,像骰子或皂子大小,如此則發酵有力而使酒味醇濃,秋夏釀造周期短,則曲要略細些,為的是曲和米能很快接觸而使酒成熟的快。度數可以達到11-18度
但是到了宋朝末年,游牧民族從北方把蒸餾技術傳入中國以後,中國的酒精度數從此提高了。到明朝時,好漢們只能小口小口地喝酒了,因為有了酒精度提高,再像從前那樣大碗酒的牛吹,說不定隨時會猝死呢!傳統中國的黃酒酒精度數,在自然發酵情況下,若能達到20來度的酒精度已算不錯,這是因為酵母發酵的過程中產生的酒精,到達一定濃度後也會殺死酵母所局限的。
古代的酒主要是用來解渴的,而不是像現在的烈酒,越喝越渴。濁酒有點像現在的雞尾酒,七八度左右吧,所以有李白斗酒詩百篇的美贊。水滸傳中武松更是連幹了18碗,平常人是三碗不過崗。可能是這家店鋪有什麼獨特的蒸餾技術,可是最多也就類似現在的啤酒的度數15度左右吧。所有平常人三碗不過崗,誰知武松海量,連干18碗。
因為以前的酒是用糧食釀的,老百姓哪能吃的起糧食,自己吃都不夠,更別說是用來釀酒了,所以在老百姓中喝酒是一種很奢侈的東西,只有貴族才能引用。由此可見,如果憑我們現代人的酒量回到古代,估計各各都是喝酒達人。而武松喝的那十八碗酒,也就相當於今天的一瓶二鍋頭吧!
㈡ 明朝的白酒有多少度
我國白酒釀制,到了明朝才有成熟的蒸餾技術,白酒濃度從以前的3-10度提高到了60-75度。
㈢ 古代人喝的酒多少度
古代的酒度數不高,一般在十幾度左右,最高不高於二十度,沒有現代的酒度數那麼回高。
古人釀酒,答大多用五穀或者果子來釀酒的,所以釀出來的酒有點類似我們現在的葡萄酒。這種酒對身體有好處,一般古代女人也喝,但大多不會貪杯。
(3)民國時白酒多少度擴展閱讀:
當時最有名的應該是米酒,米酒釀制工藝簡單,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極少,因此深受人們喜愛。當時能喝酒的名人號稱「千杯不醉」幸虧酒的度數不高,否則會大傷身體。
酒文化雖然是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但長期飲酒還是會引起身體的不適,也絕對不是你過度貪杯的理由,保持適度的飲酒習慣,才不失酒文化的真正內涵。我們現代人,一定要秉承著對自己好更是對家人好的思想,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家人負責。
㈣ 民國時期的白酒有多少度
老白乾、二鍋頭,幾百年來一直是65度左右。
當然,酒度的「測定」靠酒師的感官鑒定,各家、每批之間都有一定的誤差。
㈤ 明清時候的白酒有多少度啊
20度左右.
㈥ 七八十年代的白酒多少度
那個時候的酒度數都比較高
㈦ 古代酒的度數是多少
古代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
㈧ 民國時期中國白酒酒精度多少度
民國時期白酒採用公賣制度(相當於現在專賣制度,如煙草),政府批發62度以上,民間銷售的60度左右,勾兌低度酒屬於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