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世界各大葡萄酒王是什麼
1. 白馬庄(Chateau Cheval Blanc)——聖達美隆的驕傲
白馬庄不僅在聖達美隆的列級名庄中排位第一級,也是A組的兩個名庄中排名第一的酒庄,是近年來世人常稱的波爾多八大名庄之一。白馬庄所處的位置緊挨寶物隆法定產區,但它的葡萄園和寶物隆酒的風格卻很不一樣,許多酒評家都說:白馬庄年輕時清雅、和順、自然,陳年後反而有力,濃郁且復雜。
2. 木桐庄(Mouton Rothschild)——波爾多一級庄新晉貴族
盡管從波爾多酒庄的評級時間看,木桐酒庄是五大一級庄中的新晉,但它一直以來卻備受眾多酒評家青睞。美國著名酒評家Robert Parker品嘗2006年新酒後,在「五大」中給予了木桐最高分數。木桐不僅是極品美酒的同義詞,更凝聚了其它酒庄無法效仿的藝術氣質。米羅、夏加爾、布洛克、畢加索、沃霍爾、巴貢……很多頂級藝術家都為木桐酒設計過酒標。1973年,法國政府對酒庄分級制度進行了唯一一次改動,破格晉級的酒庄只有一家,就是木桐庄。
3. 稀雅絲(Chateau Rayas)——隆河谷頂尖酒王
稀雅絲絕對是一款飲家的酒,如果不經常喝世界各地珍品葡萄酒的話,是不會知道它的,被譽為南法國的酒王之王、法國南部的柏圖斯。因為產量稀少,是南法國葡萄酒中的珍稀藝術品,口感復雜、充滿濃郁的荔枝香甜又不失優雅,單寧圓潤豐厚,就像一個養在深閨的絕色美女,靜靜等待懂得欣賞她的人來掀開面紗。
4. 滴金庄(Chateau D'yquem)——最後貴族的「液體黃金」
滴金庄的酒是眾多葡萄酒愛好者夢寐以求的至愛。一瓶1784年的滴金庄葡萄酒,1986年由倫敦佳士得拍賣行售出,售價高達5.6588萬美元,創下當時白葡萄酒售價的最高紀錄,而它曾經的主人就是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18年後,紐約葡萄酒商扎奇斯和洛杉磯沃利斯共同舉辦的葡萄酒拍賣會上,單瓶 1847年的滴金酒拍賣額高達7.1675萬美元,再次刷新白葡萄酒拍賣紀錄。1855年法國實行葡萄酒定級制度時,滴金庄在蘇玳和巴薩區的葡萄酒評級中成為唯一被評為超頂級葡萄酒園的酒庄。這一至高榮譽使得當時的滴金庄比拉圖、拉菲、瑪歌(Margaux)、紅顏容(Haut-Brion)、木桐五大紅酒品牌還高出一個等級。
5. 歐頌庄(Chateau Ausone)——明日頂級貴價明星
歐頌庄是聖達美隆地區兩大超級名庄之一,與白馬庄齊名。它只有7公頃土地,年產2500箱左右,品質極高但產量很少,因此酒評家預測,以後可能會在價格上超過美度五大酒庄和白馬庄,成為可以挑戰美物隆幾大頂級的聖達美隆一級精品。
6. 拉菲庄(Chateau Lafite)——世界上最出名的葡萄酒
在世界上各國各地、各門各派的酒王中,最出名的酒王應該算是法國波爾多菩依樂村的拉菲庄了。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貴的一瓶葡萄酒的紀錄保持者,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瓶由美國第三任總統、18世紀最出名的酒評家托馬斯·傑弗遜簽名的拉菲以10.5萬英鎊的高價由《福布斯》雜志老闆投得,至今無出其右者。在拉菲庄,每2至3棵葡萄樹才能生產一瓶750ml的酒,為了保住這些金貴的葡萄樹,如沒有總公司特約,一般不允許任何人參觀。
7. 拉圖庄(Chateau Latour)——全球最昂貴的酒園
拉圖庄位於法國波爾多的美度區,是一個早在14世紀的文獻中就已提到的古老酒庄,1989年裡昂聯合集團以近2億美元的天價將波森集團的股份購回,每公頃單價1400萬法郎,換算到每棵葡萄樹就價值1800法郎,堪稱全球最昂貴的酒園。1993年,法國春天百貨老闆又以7.2億法郎天價購下拉圖莊主控權。拉圖庄種植的葡萄以嘉本納沙威濃(Cabernet Sauvignon)為主,佔80%,最好陳放10到15年才會完全成熟。成熟後的拉圖庄有極豐富的層次感,酒體豐滿細膩。
8. 羅曼麗·康帝(Romanee-Conti)——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品
在介紹羅曼麗·康帝酒業集團前,可以先看一場拍賣會。2006年10月,在巴黎市政廳舉辦了一次紅酒拍賣會,有6000瓶葡萄酒參與了競拍,而這些葡萄酒的主人是當時的法國總統希拉克。最終,1986年的「布根地紅酒王」 羅曼麗·康帝以5000歐元每瓶的價格,成為當場單瓶成交價最貴的葡萄酒。用世界著名酒評家Robert Parker的話說,「羅曼麗·康帝是百萬富翁喝的酒,但只有億萬富翁才喝得到」。
9. 柏圖斯(Petrus)——波爾多酒王之王
波爾多是當今世界上公認的頂級紅酒區,那些售價不菲被投資家追捧的名酒大多產自此地。波爾多最著名的四個優質紅酒產區分別是:美度(Medoc)、格拉芙(Graves)、聖達美隆(St.Emilion)和寶物隆(Pomerol)。寶物隆雖然沒有美度那樣光輝的歷史,又是四大產區中最小的區域,但卻是波爾多目前最璀璨的明珠。區內酒庄數目只有不到200個,但這里的酒沒有便宜貨,其中第一把交椅無可爭議由柏圖斯奪得。它不僅受到白金漢宮貴胄們的青睞,曾出現在伊麗莎白二世的訂婚宴和伊麗莎白女王的婚宴上,而且在白宮也曾是肯尼迪總統的至愛。
10. 卓龍(Chateau Trotanoy)——葡萄酒飲家的酒
寶物隆區的卓龍由Giraud家族建立於18世紀末期,很快它已成為該區最有名氣的優質酒庄,當時在寶物隆區能與它相比的只有威登庄園一家。卓龍酒庄的土壤含有豐富的鐵礦質,由於離柏圖斯酒庄只有一公里左右,所種植的葡萄和柏圖斯一樣佔90%梅樂(Merlot),由配製柏圖斯的原班人馬釀制。從上世紀 70年代起,由於樹齡的成熟加上追求完美的釀造工藝的配合,風格很接近柏圖斯,但因為懂得此酒的人不多,價格一般不會超過柏圖斯的20%,是葡萄酒飲家們最愛的酒款。
Ⅱ 太陽油畫背景 米羅 1967年
1973年作 雕刻時光 布面油畫
從現代到當代—繪畫形式的演變
編號:0160
估價:140,000-180,000
編號:0161
估價:110,000-150,000
編號:0162
估價:60,000-80,000
編號:0163
估價:150,000-180,000
140,000至180,000
畫面尺寸55×38.5cm;含框尺寸71×54cm
09:00-- 20:00
北京亞洲大酒店
拍賣會名稱
拍賣會專場
北京亞洲大酒店
說明 左下角有簽名,畫框背面橫桿上標注編號 藝術家簡介:馬克斯·阿古斯第尼,當代印象派色彩大師 祖籍科西嘉島的馬克斯·阿古斯第尼1914年出生於巴黎。還在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當學生的時候,他就顯示出了他在印象派技法方面的非凡才華。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他入伍參戰。可是不久之後便成為戰俘,在獄中度過三年。 戰後,他在法國中部的夏托魯市工作多年。出色的繪畫才華,尤其是肖像畫與風景畫,使他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之後,他搬往普羅旺斯的加爾吉列斯小鎮,並定居下來,直到1997年1月逝世。入院前幾天,他仍然堅持作畫,留下了精彩的作品。 阿古斯第尼在世界各國都被認為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色彩畫家。他一直鍾情於描繪巴黎、克勒茲地區或是南部地區,一心致力於創建一個安寧幸福的世界,不被二十世紀紛紛擾擾的各家藝術學派所左右。他與「詩意寫實主義運動」的畫家們交往甚密,包括莫里斯·布里昂肖(Maurice BRIANCHON)和羅蘭·奧杜(Roland OUDOT),他不停地思考,試圖遠離動盪生活的俗世煩惱,只留下敏銳的感覺。他利用光影和色彩的律動,來展現鍾情的主題:吉維尼小鎮的田野和花園,普羅旺斯的葡萄園,海港,沙灘,靜物。在他生前,在巴黎舉辦過大量畫展。麗春花、水景、熏衣草田野、春天的田野、花束等題材的作品,都令他名列當代印象派佼佼者之列。他在作品中常以鮮艷的油彩來描繪充滿生機、朝氣蓬勃的花卉。在他看來,花束代表著幸福與希望的凝聚。他的畫向我們闡述幸福的歲月。 一些相關的專業藝術書籍中都提到這位藝術家的名字。 1998年,馬克斯·阿古斯第尼回顧展畫冊《創作的奧妙—馬克斯·阿古斯第尼()回顧展畫冊》出版。畫冊收錄了這位當代印象派大師的797件作品。 作品簡介:《雕刻時光》是一部被凝固了的時光,黃黃暖暖的色調讓我們想起甜蜜的溫馨。黃色的桌子和淡黃的背景相呼應,瓶中紅黃相間的鮮花和瓶身上的紅黃印花相呼應,整個畫面圓滿溫和,猶如紀念一段美好的戀情,回憶起來總是眷戀,意猶未盡,蜜般的甜美。 畫框為蒙帕納斯式木雕框,框角與中央飾有百合花樣漆米灰色塗層。1940年代巴黎手工製作。狀況良好,格調優雅,與畫面本身相得益彰。 此作品有法國巴斯蒂亞法庭授權鑒定師,「古玩、傢具、繪畫」鑒定專家協會成員Gilbert POLVERELLI出具的鑒定證書。 藝術家生平: 1914:出生於巴黎。父親在他出生前不久、戰爭爆發初期去世。 :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顯露出印象主義繪畫才華。 青年時代的阿古斯第尼在科西嘉島聖達米亞諾阿爾茲教堂創作壁畫 1942年,被捕入獄,與其他同為戰俘的畫家朋友被送往東普魯士。 馬克斯·阿古斯第尼(正中坐)正在創作畫像 :應征入伍,戰爭期間被捕入獄,三年戰俘。 :返回巴黎,開始藝術家流浪生活。 :前往定居法國中部的夏托魯市,創作風景作品,為美國駐軍官員創作肖像畫。 馬克斯·阿古斯第尼在法國南部的加爾吉列斯為阿斯先生創作肖像畫。這位戰爭期間來到這座小鎮避難的阿斯先生在逝世之後,將這件肖像畫捐贈給卡吉萊斯市政廳,作為永久展示作品。 1969:結識了前拍賣人皮埃爾·馬丁-卡耶,與他簽訂了獨家代理協議,由讓娜·格林貝格主持的埃克斯-普羅旺斯的馬丁-卡耶畫廊獨家代理作品。這家畫廊使他的作品得到世人的關注和賞識。 1970:阿古斯第尼前往法國南部普羅旺斯一年,前六個月寫生創作春季和夏季風景,冬季六個月在位於克茲的工作室創作。 1997:馬克斯·阿古斯第尼於1月14日逝於普羅旺斯奧巴涅醫院 1998:馬克斯·阿古斯第尼回顧展畫冊《創作的奧妙—馬克斯·阿古斯第尼()回顧展畫冊》出版,畫冊收錄了這位當代印象派大家的797件作品。 色彩是繪畫的兩大基本元素之一。通過對色彩的運用,藝術家既能發揮無限的想像力,又能表達豐富的情感。不同的色彩也能帶給觀眾不同的視覺體驗,激發不同的情感共鳴。下面兩幅作品就是很好的比較。 這兩幅作品分別是馬克斯·阿古斯第尼的布面油畫(左圖)和米羅·沃基奇的紙上油畫(右圖)。它們都描繪了相同的主題:花卉靜物。兩幅畫的構圖也非常相似:畫家都是正面視角構圖,花瓶置在畫面的正中央,統一的顏色使背景抽象化;瓶里的花束矗立挺拔,可以看出它們都是鮮活水靈,兩幅畫中的花朵也多為紅黃兩色。 簡單的構圖實際上重新採用了傳統的花卉靜物畫的構圖,也就是在16世紀荷蘭靜物花卉畫剛剛成為獨立題材時候典型的構圖(如圖所示,荷蘭16-17世紀畫家Jan Brueghel the Elder,,的作品,畫於1603年)。 顯然,色彩對於兩位畫家來說比構圖重要,他們都想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色彩上。事實上也是如此。馬克斯·阿古斯第尼的《雕刻時光》以黃色作為主色調:放置花瓶的平面是黃色的,背景也是用了大面積的淺黃,就連綠色的枝葉和紅色的花朵也摻雜了很多黃色。整個畫面分成上下兩部分:畫面上方是紅、黃、綠三色組成的花;畫面下方前景也是由紅、綠、黃三色組成的花瓣、葉子和背景;它們相呼應,使得畫面重心平均地分布在上下方。而中間的藍色花瓶連接了上下兩部分,瓶子上的紅、黃花朵圖案形成了既是色彩的、又是構圖的過渡。通過不同顏色在空間中的重復運用,藝術家在尋求色彩的平衡和畫面的和諧。 米羅·沃基奇的《藍色的爛漫》看似和馬克斯·阿古斯第尼的《雕刻時光》類似,但是米羅·沃基奇尋找的不是色彩的平衡,而是它們之間的對比游戲,而且他把這一游戲進行得更加徹底。藝術家把色彩中的三原色- 紅、黃、藍- 全運用到一起。描繪枝葉的綠色實際上混合了藍色的顏料,它們看上去並不明顯,幾乎和背景的顏色混為一體。這也是畫家刻意的安排,與其說畫家運用色彩來描繪一張花朵的圖案,倒不如說畫家通過描繪花朵進行了一場大膽的色彩游戲。通過處理三原色在畫面中的相互關系,藝術家探索顏色在空間中的運動和由此帶來的視覺效果。而且,這些色彩之間的關系並不是平衡的,而是循序漸進的:背景和花瓶構成了大面積的藍色,隨之是形成半個圓形的紅色花朵,而兩朵黃色的畫點綴其中,同時零星分散幾點黃色。紅、黃、藍三色之間的關系既錯落有致,又對比鮮明。 不同的顏色也激發了觀者心中不同的情感。馬克斯·阿古斯第尼的《雕刻時光》通過大量的黃色和紅色給人帶來熱情和溫暖。而米羅·沃基奇《藍色的爛漫》中的藍色讓人聯想到憂傷或寧靜。一動一靜,形成了耐人尋味的對比。 《追憶似水年華》 —法國名家靜物油畫作品選 年華似水,流逝無邊。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用呢喃夢語在《追憶似水年華》這部宏大的小說中紀錄了一段關於他心愛之人的回憶。其中的歡快,悲傷,惆悵和無奈,融合了作家的所聞所思和所感,與其說是紀錄了一段回憶,倒不如說紀錄了一段混合了作家回憶和想像的自我認知的過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記憶何嘗不是呢?記憶不是單純的過去,它是某種情懷的化身,安放著曾經的渴望。追憶似水年華,是尋找深埋的記憶,追隨遠去的情懷…… 繼春拍的法國優秀風景繪畫專題廣受好評之後,秋拍將呈現給大家一組迷人的法國名家靜物作品。大家一定會被其令人驚嘆的技巧和深邃內斂的氣質深深吸引。 就讓我們以這件創作於1890年象徵著巴黎美好年代夢幻般生活的《追憶似水年華》掀開此次藝術之旅的序幕。 藝術家布呂奈爾是法國19世紀跨20世紀的寫實主義大師之一。他1852年生於巴黎,以靜物畫和動物畫著稱。尤其是對貓入木三分的描繪,使得他的作品被製作成為郵票發行。他的風格是學院派和印象派的精妙結合。1879年起,年僅27歲的布呂奈爾成為「法國藝術家協會」成員,開始參加由協會舉辦的畫展,首幅參展的作品為《靜物蘋果與葡萄》。此後直至1909年,協會的展出中都能看到他的作品。1907年,他成為協會的合作會員。水果靜物畫是布呂奈爾創作的一大特色,他尤其能通過對色彩和光感的完好把握,來游刃有餘地把各種材質、以及它們之間的反差對比描繪得十分形象逼真,如水果表面的柔潤光澤,以及柳條籃或是彩陶等盛器的獨特質地等。此外,布呂奈爾也很善於描繪銅罐類盛器的質地和光澤。他在這方面的技藝常常被作為範例提及。這件《追憶似水年華》猶如一首述說人生的詩歌,細膩、華麗。如此大尺幅的靜物油畫比較少見,也體現了畫家宏大的意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3月,由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主辦,朱青生教授主持的「法國經典藝術賞析暨歐洲經典藝術研討會」上,這件作品作為歐洲經典作品的範例被重點講析,受到中央美院趙力教授和清華美院張敢教授的高度評價。作為本專題最著重推薦的作品,在後續篇章裡面我們會對這件作品進行非常深入的探討。 來自拿破崙故鄉科西嘉島的法國畫家阿古斯第尼1914年出生於巴黎。還在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當學生的時候,他就顯示出了他在印象派技法方面的非凡才華。作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色彩畫家,他一直鍾情於描繪巴黎、克勒茲地區或是南部地區,一心致力於創建一個安寧幸福的世界,不被二十世紀紛紛擾擾的各家藝術學派所左右。他與「詩意寫實主義運動」的畫家們交往甚密,包括莫里斯·布里昂肖(Maurice BRIANCHON)和羅蘭·奧杜(Roland OUDOT)等。他不停地思考,試圖遠離動盪生活的俗世煩惱,只留下敏銳的感覺。他利用光影和色彩的律動,來展現鍾情的主題:吉維尼小鎮的田野和花園,普羅旺斯的葡萄園,海港,沙灘,靜物。他生前在巴黎舉辦過大量畫展。麗春花、水景、熏衣草田野、春天的田野、花束等題材的作品,都令他身處當代印象派佼佼者之列。這件動人心弦的《雕刻時光》是一部被凝固了的時光,黃黃暖暖的色調讓我們想起甜蜜的溫馨。黃色的桌子和淡黃的背景相呼應,瓶中紅黃相間的鮮花和瓶身上的紅黃印花相呼應,整個畫面圓滿溫和,猶如紀念一段美好的戀情,回憶起來總是眷戀,意猶未盡,蜜般的甜美。1998年藝術家的繼承人出版了藝術家作品全集,這件作品被收錄在內。 阿梅格里奧的《流浪者之歌》激起我們心底對吉卜賽人自由的嚮往。藝術家日生於義大利的聖雷默。在蔚藍海岸一帶度過的無慮童年讓他對地中海地區的光色變化有著一種天生的敏銳。他先是在法國南部開始繪畫學習,當時的創作題材多為法國南部風景。1938年,阿梅格里奧北上來到那個年代的世界藝術中心—巴黎蒙瑪特高地,繼續他的藝術追求。蒙瑪特藝術區成了他後來一生的主要居住地,那裡也是他藝術成長的搖籃。他在蒙瑪特高地的克魯澤爾街23號(23, rue Clauzel)建了畫室。雖然阿梅格里奧自稱是一個自學成材的畫家,但其實,他的繪畫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他與當時許多著名藝術家的交往,以及隨之結下的深厚情誼。他在巴黎結識了很多先鋒藝術家,包括畢加索、立體派畫家雅克·維永(Jacques Villon)、讓-保羅·弗朗索瓦·加爾(Jean Paul Francois Galle)、凡·東根(Van Dongen),還有未來派畫家塞弗里尼(Severini)等。這些都是後印象派,抽象畫派和未來派等新興藝術運動的代表畫家。阿梅格里奧成為法國藝術家協會會員後,定期參加協會的展出。1938年的國際藝術博覽會上,他以作品《魯昂聖母院》贏得觀眾的喝彩,獲得了他平生的第一次榮耀,自此奠定了他在繪畫上的成就。法國著名藝術評論家馬塞爾·齊斯托(Marcel Guicheteau)這樣評價阿梅格里奧:「這位藝術家的作品總是充滿了一種夢幻般的意境。他筆下和諧的構圖,柔和的色彩,細膩的筆觸,都令他成為一位畫家中的詩人。」法國貝內茲特藝術家辭典(The Benezit Dictionary of Artists, pp.266)中收錄了阿梅格里奧的簡介、兩種常用簽名等信息。日,在他離世的前一年,巴黎著名的坎帕塞雷斯畫廊(Galerie Cambacérès)為他舉辦了一場回顧展。梅里奧·阿梅格里奧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公共及私人藏家收藏。在法國藝術市場,他那些採用印象派傳統技法、在自然露天條件下完成的油畫作品持續受到青睞。 《戲耍》是一件典型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作品,來自一座比利時城堡的收藏。 在歐洲的「美好年代」,貴族階層發展了一種新的家庭生活藝術。一方面,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再次成為家庭的核心,另一方面,家庭中出現了陪伴孩子們玩耍的寵物—貓和狗。於是,畫家們也開始以家庭為主題,孩子和寵物漸漸成為畫家們筆下偏愛的繪畫主體。本件作品是比利時畫派畫家貝爾維赫的佳作,通過寵物來表現兒童情趣。畫中的小狗就像是家中的長子,而三隻可愛的小貓可以看作是他的三個妹妹。精心設想的畫面場景讓人感受到溫馨、輕松而詼諧的氣氛。畫家的筆觸細膩,小貓小狗的皮毛有著毛茸茸的質感,表現得栩栩如生,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撫摸它們。這件溫暖的作品幾乎是美好生活的象徵,我們期待著某個藏家像寵愛自己的小狗小貓一樣寵愛它。 艾米麗娜·德拉克羅瓦是幼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用一種近乎原始的創作方法為自己的作品帶來了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顏料好像是直接擠堆在畫面上,濃厚、凹凸不平,讓作品充滿立體的雕塑感。顏色是幾乎沒有經過混和的原色,運用得單純徹底。她的風格返璞歸真,是從心底直接流出的質朴,不加任何賣弄技巧的雕琢。就好像天真無邪的童年,干凈簡單,沒有摻雜任何世故圓滑。《馬蹄蓮》從視覺上給觀者強烈的浮雕感。有趣的是,我們所有人都希望得到畢加索的作品,畢加索卻鍾情於德拉克羅瓦的作品。他經常到藝術家位於法國南部的畫室造訪並收藏了不少她的作品。無獨有偶,鼎鼎大名的克拉克· 蓋博也是收藏她作品的眾多名人之一。 這個專題中還有一件大尺幅的作品,那就是來自藝術家雷米·赫托的《悠閑時光》。但與前面我們介紹過的布呂奈爾的《追憶似水年華》相比,更多的是輕松,沒有束縛。畫面背景以淺色調為主,相對淡雅,物體卻填充了較鮮艷的顏色。構圖偏於抽象,藝術家雖然用物體前後疊加的方式表現了畫面縱深感,但是他又削減了透視法的存在,所有的物體好像是懸浮在同一個平面上。同時,每個物體的造型都故意幾何化,它們更像一個個符號。和其他的作品相比,赫托的靜物畫是抽象的遐想,天馬行空,是拋開現實的規矩,隨心所欲地異想天開。 藝術家畢業於法國國家裝飾藝術學院,他畢生嘗試以不同技法進行創作。這件作品具有濕壁畫的效果,令人過目難忘。試想一下,在客廳的舒適沙發上捧著一杯香濃的咖啡欣賞對面牆上的這件作品會是怎樣的感覺…… 在介紹這件《靜思》之前,我們得先說說藝術家馬克萊。這位曾被認為是蒙馬特高地的傳奇人物一生坎坷,但是在最艱難的歲月里依然沒有忘記藝術,沒有忘記用亮麗的色彩描繪他對生活的熱切嚮往。他生前的好友郁特里羅曾說馬克萊是蒙馬特最後的藝術家。這件《靜思》就是藝術家人生態度的真實寫照。他用明亮的色綵帶給我們歡快的心情。作品構圖並不復雜,桌上的物體沒有占據大面積的畫面空間,但感覺離我們非常近,就像一個特寫鏡頭捕捉到的畫面。前景的三個水果用鮮艷的顏色奪人眼球。左上角的那抹紅色看似和綠色的背景毫不相干,但它和水果的紅色前後呼應,平衡了畫面。中間瓷瓶的造型略顯圓渾壯碩,從遠處看,它成了畫面的主角,不僅占據中心位置,而且用藍色的冷色調與整個環境形成了鮮明卻不突兀的對比。如果不加思考的話,《靜思》簡直就是是悠閑生活的一個點綴,一個小品,鏡子一樣反射了我們內心雅緻的情調;而它卻是一顆飽受蹂躪摧殘的靈魂獻給人類的精神佳釀!當我們紀念馬克萊時,我們內心滿懷憐憫和敬重。 本專題里最具力量感的作品當屬普希京的《烙印》。用色厚重,筆觸強烈,棕黑與暗紅統領了畫面。每個物體的輪廓被黑色粗壯的線條再次強調。黑色是神秘的顏色、象徵的顏色,它將光線吸收,捉摸不定,神秘莫測,又暗藏了強烈的爆發力。這也是為什麼畫中的葉子看起來會像種子一樣,粗曠,結實,孕育了即將爆發的生命力。 藝術創作的結果總是與過程密切相關,總是與藝術家的生活和經歷密切相關。要是你知道他曾從戰俘營逃脫並徒步跨越波蘭回到家鄉,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作品裡面能夠蘊涵如此飽滿的力量。他的靜物畫,用的是表現主義手法。每樣物體都圈上黑色,凸現在畫面上,非常醒目。包含了日耳曼與法蘭西兩個民族的特色,具有不同一般的表現力。這或許與畢加索也有一定關系—他們倆曾在瓦洛里斯共同創作了七個月。總之這是一件不同凡響、不太常見的作品。 米羅·沃基奇,是一位南斯拉夫裔的法國藝術家。他臉龐上如刀刻般的硬朗線條讓人過目難忘。他在二戰之後來到法國,開始了以表現主義風格為主的繪畫創作。他的作品蘊含著一股波西米亞式的張力和激情,剛勁有力的線條,詩意般的畫面,詮釋了戰後五六十年代巴黎的種種風情。藝術家最終定居在蔚藍海岸,那裡的風景也成了藝術家所鍾情的入畫主題。沃基奇在九十年代成為「捍衛造型藝術」協會主席,他也是著名法國藝術家漢斯· 哈同、雕塑家愷撒和著名雕塑家阿曼等人的好友。來看他這件《藍色的爛漫》,給人緊張、激烈的印象。畫家把紅、黃、藍三種繪畫中的原色全部運用到一起。與其說畫家用色彩描繪了一張花朵的圖案,倒不如說畫家通過描繪花朵進行了一場大膽的色彩游戲。顏色的對比濃烈刺激,就像冰與火的對峙。畫家用筆也是稜角分明,每一筆都像是鋒利尖刻的碎片,特別是藍色的背景,如同一片片破碎的玻璃。這是否是一段傷心決絕的感情表白?曾經濃郁猛烈,愛憎分明,最後只留下「安得與君相決絕,免叫生死作相思」的心碎。紙上的油彩散發出幽藍的金屬光澤,指引我們去尋找最終的答案。 供稿:藝融拍賣 西畫部專家組 專家組成員:Philippe CINQUINI 法國夏爾·戴高樂大學 藝術史博士 朱萃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 藝術史碩士 肖潔 法國布萊茲·帕斯卡勒大學 藝術項目策劃與管理碩士
Ⅲ 智利,多少錢一瓶
智力的紅酒,是比較好的
還有就是葡萄牙的也比較多
而價格也是根據年份、庄園 會有很多波動
十大葡萄酒庄園
白馬庄(Chateau Cheval Blanc)——聖達美隆的驕傲 白馬庄不僅在聖達美隆的列級名庄中排位第一級,也是A組的兩個名庄中排名第一的酒庄,是近年來世人常稱的波爾多八大名庄之一。白馬庄所處的位置緊挨寶物隆法定產區,但它的葡萄園和寶物隆酒的風格卻很不一樣,許多酒評家都說:白馬庄年輕時清雅、和順、自然,陳年後反而有力,濃郁且復雜。
木桐庄(Mouton Rothschild)——波爾多一級庄新晉貴族 盡管從波爾多酒庄的評級時間看,木桐酒庄是五大一級庄中的新晉,但它一直以來卻備受眾多酒評家青睞。美國著名酒評家Robert Parker品嘗2006年新酒後,在「五大」中給予了木桐最高分數。木桐不僅是極品美酒的同義詞,更凝聚了其它酒庄無法效仿的藝術氣質。米羅、夏加爾、布洛克、畢加索、沃霍爾、巴貢……很多頂級藝術家都為木桐酒設計過酒標。1973年,法國政府對酒庄分級制度進行了唯一一次改動,破格晉級的酒庄只有一家,就是木桐庄。
稀雅絲(Chateau Rayas)——隆河谷頂尖酒王 稀雅絲絕對是一款飲家的酒,如果不經常喝世界各地珍品葡萄酒的話,是不會知道它的,被譽為南法國的酒王之王、法國南部的柏圖斯。因為產量稀少,是南法國葡萄酒中的珍稀藝術品,口感復雜、充滿濃郁的荔枝香甜又不失優雅,單寧圓潤豐厚,就像一個養在深閨的絕色美女,靜靜等待懂得欣賞她的人來掀開面紗。
滴金庄(Chateau D'yquem)——最後貴族的「液體黃金」 滴金庄的酒是眾多葡萄酒愛好者夢寐以求的至愛。一瓶1784年的滴金庄葡萄酒,1986年由倫敦佳士得拍賣行售出,售價高達5.6588萬美元,創下當時白葡萄酒售價的最高紀錄,而它曾經的主人就是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18年後,紐約葡萄酒商扎奇斯和洛杉磯沃利斯共同舉辦的葡萄酒拍賣會上,單瓶 1847年的滴金酒拍賣額高達7.1675萬美元,再次刷新白葡萄酒拍賣紀錄。1855年法國實行葡萄酒定級制度時,滴金庄在蘇玳和巴薩區的葡萄酒評級中成為唯一被評為超頂級葡萄酒園的酒庄。這一至高榮譽使得當時的滴金庄比拉圖、拉菲、瑪歌(Margaux)、紅顏容(Haut-Brion)、木桐五大紅酒品牌還高出一個等級。
歐頌庄(Chateau Ausone)——明日頂級貴價明星 歐頌庄是聖達美隆地區兩大超級名庄之一,與白馬庄齊名。它只有7公頃土地,年產2500箱左右,品質極高但產量很少,因此酒評家預測,以後可能會在價格上超過美度五大酒庄和白馬庄,成為可以挑戰美物隆幾大頂級的聖達美隆一級精品。
拉菲庄(Chateau Lafite)——世界上最出名的葡萄酒 在世界上各國各地、各門各派的酒王中,最出名的酒王應該算是法國波爾多菩依樂村的拉菲庄了。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貴的一瓶葡萄酒的紀錄保持者,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瓶由美國第三任總統、18世紀最出名的酒評家托馬斯·傑弗遜簽名的拉菲以10.5萬英鎊的高價由《福布斯》雜志老闆投得,至今無出其右者。在拉菲庄,每2至3棵葡萄樹才能生產一瓶750ml的酒,為了保住這些金貴的葡萄樹,如沒有總公司特約,一般不允許任何人參觀。
拉圖庄(Chateau Latour)——全球最昂貴的酒園 拉圖庄位於法國波爾多的美度區,是一個早在14世紀的文獻中就已提到的古老酒庄,1989年裡昂聯合集團以近2億美元的天價將波森集團的股份購回,每公頃單價1400萬法郎,換算到每棵葡萄樹就價值1800法郎,堪稱全球最昂貴的酒園。1993年,法國春天百貨老闆又以7.2億法郎天價購下拉圖莊主控權。拉圖庄種植的葡萄以嘉本納沙威濃(Cabernet Sauvignon)為主,佔80%,最好陳放10到15年才會完全成熟。成熟後的拉圖庄有極豐富的層次感,酒體豐滿細膩。
羅曼麗·康帝(Romanee-Conti)——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品 在介紹羅曼麗·康帝酒業集團前,可以先看一場拍賣會。2006年10月,在巴黎市政廳舉辦了一次紅酒拍賣會,有6000瓶葡萄酒參與了競拍,而這些葡萄酒的主人是當時的法國總統希拉克。最終,1986年的「布根地紅酒王」 羅曼麗·康帝以5000歐元每瓶的價格,成為當場單瓶成交價最貴的葡萄酒。用世界著名酒評家Robert Parker的話說,「羅曼麗·康帝是百萬富翁喝的酒,但只有億萬富翁才喝得到」。
柏圖斯(Petrus)——波爾多酒王之王 波爾多是當今世界上公認的頂級紅酒區,那些售價不菲被投資家追捧的名酒大多產自此地。波爾多最著名的四個優質紅酒產區分別是:美度(Medoc)、格拉芙(Graves)、聖達美隆(St.Emilion)和寶物隆(Pomerol)。寶物隆雖然沒有美度那樣光輝的歷史,又是四大產區中最小的區域,但卻是波爾多目前最璀璨的明珠。區內酒庄數目只有不到200個,但這里的酒沒有便宜貨,其中第一把交椅無可爭議由柏圖斯奪得。它不僅受到白金漢宮貴胄們的青睞,曾出現在伊麗莎白二世的訂婚宴和伊麗莎白女王的婚宴上,而且在白宮也曾是肯尼迪總統的至愛。
卓龍(Chateau Trotanoy)——葡萄酒飲家的酒 寶物隆區的卓龍由Giraud家族建立於18世紀末期,很快它已成為該區最有名氣的優質酒庄,當時在寶物隆區能與它相比的只有威登庄園一家。卓龍酒庄的土壤含有豐富的鐵礦質,由於離柏圖斯酒庄只有一公里左右,所種植的葡萄和柏圖斯一樣佔90%梅樂(Merlot),由配製柏圖斯的原班人馬釀制。從上世紀 70年代起,由於樹齡的成熟加上追求完美的釀造工藝的配合,風格很接近柏圖斯,但因為懂得此酒的人不多,價格一般不會超過柏圖斯的20%,是葡萄酒飲家們最愛的酒款。
Ⅳ 米羅作品
一、哈里昆的狂歡
《哈里昆的狂歡》是第一幅超現實主義的圖畫:在一個奇特的空間逆轉感。室內舉行著狂熱的集會,只有人類是悲哀的,那人帶有頗為風雅的鬍子,叼著長桿的煙斗,憂傷地凝視著觀者。圍繞著他的是各種各樣的野獸、小動物、有機物,全都十分快活。沒有什麼特別的象徵意義,畫家充分地描繪了一種輝煌的夢幻形象。
二、加泰隆風景
《加泰隆風景》中的幻想,雖然神秘但很生動。在畫中,黃色和橙黃的兩塊平面,相交於一條曲線。獵人和獵物都畫成幾何的線條和形狀。一些不可思議的物體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認,有些好象暗示海上的生物或顯微鏡下的生物。
三、繪畫
《繪畫》是最完整的非人物畫,而且在運用暗色調方面,也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作品。如柔和的綠色藍色以及退暈的褐色調子。在很有氣氛的色彩背景上,漂浮著以黑色為主體的抽象有機的形狀。有一塊勾白色的色塊,另一塊是鮮亮的紅色,其它一些只是勾了黑輪廓。與米羅1920年代的繪畫相比,這件作品恬靜而神秘。
四、荷蘭室內之二
《荷蘭室內之二》米羅從斯蒂恩的繪畫《貓的舞蹈課》著手,把它改畫成《荷蘭室內之二》,這是一些無定形的形狀,漂浮在含糊的空間里,是一幅生動的夢間幻影。
斯蒂恩原畫當中的多數人物和物體,都有保留在畫里,如何解釋這些人物和物體,看來是令人迷惑的。從窗洞里窺視的人物,已經變成了一團鬼氣。米羅畫的一組人、物,都包羅在一個略呈橢圓狀的色塊之內,端部有一個箭頭和一個小怪物,看上去是受到斯蒂恩畫中緊湊的人物構圖的啟發。
五、靜物和舊鞋
更令人激動的作品是《靜物和舊鞋》(Still Life with Old shoe)它顯示了這位非政治的藝術家,為反對西班牙內戰的法西斯分子而做出的深切的反應。
《靜物和舊鞋》的形象是明確的,有舊鞋、酒瓶、插進叉子的蘋果,還有一端變成一個頭蓋骨的一條切開的麵包。所有這一切都有安排在一個捉摸不定的空間里,色彩、黑色和凶險的形狀令人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