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白酒知識 > 白酒怎麼品出

白酒怎麼品出

發布時間:2021-01-19 20:18:31

『壹』 如何品白酒

品酒要慢飲。

品酒均以慢飲為好,古有「飲必小咽」的說法。飲酒不專宜狂飲,因為速飲傷屬肺,肺為五臟華蓋,傷則氣短胸悶;速飲傷胃,因為胃受到酒精的強烈刺激,會造成急性胃炎;

速飲傷肝,因肝臟承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酒精刺激,會導致肝臟功能受損;速飲傷腎,因為酒精到達腎後,給腎臟強烈刺激。

如此一來,臟腑受到損害,尤其是在人體劇烈運動以後,全身極度疲乏,此時飲酒易導致腦溢血的發生。所以飲酒要適量、適度。

(1)白酒怎麼品出擴展閱讀:

白酒的功效作用

白酒不同於黃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極少量的鈉、銅、鋅,幾乎不含維生素和鈣、磷、鐵等,所含有的僅是水和乙醇(酒精)。傳統認為白酒有活血通脈、助葯力、增進食慾、消除疲勞,陶冶情操,使人輕快並有禦寒提神的功能。

飲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擴張小血管,可使血液中的含糖量降低,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對循環系統及心腦血管有利。

『貳』 怎麼品白酒

白酒品評的正確程序是先觀色,其次聞香,再嘗滋味,然後綜合色、香、味的特點判斷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
對白酒的嗅聞方法是將酒杯舉起,置酒杯於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然後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氣四溢,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於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於留香性好,咽下後,口中應該仍留有餘香,酒後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後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
普通的價格便宜的白酒和價格貴的白酒喝起來味道有什麼區別?
口感上有明顯的區別,品質好的白酒,順口、綿軟、無明顯的調香感和酒精味,無異味、無雜味。普通白酒,喝著粗糙、燥辣,不順口,飲後頭疼、口感、身體不適。

『叄』 普通人怎樣品鑒白酒

其實那有分普通人和貴人,品嘗美酒都一樣。
感官鑒別白酒的基本方法
白酒又稱蒸餾酒,它是以富含澱粉或糖類成分的物質為原料、加入酒麴酵母和其他輔料經過糖化發酵蒸餾而製成的一種無色透明、酒度較高的飲料。人們在飲酒時很重視白酒的香氣和滋味,目前對白酒質量的品評是以感官指標為主的,即是從色、香、味三個方面來進行鑒別的。
(1)色澤透明度鑒別
白酒的正常色澤應是無色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澱物的液體。將白酒注入杯中,杯壁上不得出現環狀不溶物。將酒瓶倒置,在光線中觀察酒體,不得有懸浮物、渾濁和沉澱。冬季如白酒中有沉澱可用水浴加熱到30~40℃,如沉澱消失為正常。
(2)香氣鑒別
在對白酒的香氣進行感官鑒別時,最好使用大肚小口的玻璃杯,將白酒注入杯中稍加搖晃,即刻用鼻子在杯口附近仔細嗅聞其香氣。或倒幾滴酒在手掌上,稍搓幾下,再嗅手掌,即可鑒別香氣的濃淡程度與香型是否正常。白酒的香氣可分為:
溢香——酒的芳香或芳香成分溢散在杯口附近的空氣中,用嗅覺即可直接辨別香氣的濃度及特點。
噴香——酒液飲入口中,香氣充滿口腔。
留香——酒已咽下,而口中仍持續留有酒香氣。
一般的白酒都應具有一定的溢香,而很少有噴香或留香。名酒中的五糧液,就是以噴香著稱的:而茅台酒則是以留香而聞名。白酒不應該有異味,諸如焦糊味、腐臭味、泥土味、糖味、酒糟味等不良氣味均不應存在。
(3)滋味鑒別
白酒的滋味應有濃厚、淡薄、綿軟、辛辣、純凈和邪味之別,酒咽下後,又有回甜、苦辣之分。白酒的滋味評價以醇厚無異味,無強烈刺激性為上品。感官鑒別白酒的滋味時,飲入口中的白酒,應於舌頭及喉部細細品嘗,以識別酒味的醇厚程度和滋味的優劣。
(4)酒度鑒別
白酒的酒度是以酒精含量的百分比來計算的。各種白酒在出廠的商標簽上都標有酒度數,如60',即是表明該種酒中含酒精量 60%。
白酒總的特點是酒液清澈透明,質地純凈,芳香濃郁,回味悠長,余香不盡。
影響白酒品質的因素:
(1)白酒的變色:用未經塗蠟的鐵桶盛放呈酸性的白酒,鐵質桶壁容易被氧化、還原為高鐵離子或低鐵離子的化合物,從而使酒變成黃褐色。使用含鋅的鋁桶,也會使之與酒類中的酸類發生氧化作用而生成氧化鋅,使酒變為乳白色。
(2)白酒的變味:用鑄鐵(生鐵)容器盛酒會使白酒產生硫的香味。用腐爛血料塗刷後的酒蔞盛放酒,會產生血腥臭味。有的在流動轉運過程中用新制的酒箱裝酒,也會發生氣味污染而使酒液帶有木材的苦澀味。
不論是變色還是變味的白酒,都應查明原因,經過特殊處理後恢復原有品質的酒可繼續飲用,否則不適於飲用或只能改作它用。
5、鑒別名優白酒的注冊商標
對消費者來講,在商店裡購買瓶裝酒時不可能開瓶查驗其質量,僅能憑外觀來鑒別其真假與優劣,這樣就使得掌握白酒注冊商標、特別是一些名優白酒的注冊商標方面的知識具有了特殊重要的意義。下面僅就國內弛名的白酒生產廠家注冊的名優產品商標簡介一二。
中國茅台酒廠的注冊商標是貴州牌、貴州茅台脾、茅牌。
山西杏花村酒廠的注冊商標是古井亭牌、汾牌、竹葉青牌、白玉牌、杏花村牌、杏牌、杏花仙牌、北方牌。
四川宜賓五糧液酒廠的注冊商標是五糧液牌、交杯牌、翠屏春牌、尖庄牌、怡神牌。
江蘇洋河酒廠的注冊商標是洋河牌、羊禾牌、敦煌牌和美人泉牌。
四川綿竹劍南春酒廠注冊的商標是劍南春牌、綿竹牌、春沙牌劍農牌和劍工牌。
安徽毫州古井酒廠的注冊商標是古井牌和古井貢牌。
貴州遵義董酒廠注冊了董牌商標。
陝西西鳳酒廠的注冊商標是西鳳牌、鳳凰牌、鳳牌和柳林春牌。
四川滬州曲酒廠注冊了滬州牌商標。
四川成都酒廠注冊的商標是全興牌、青羊牌和浣花牌。
江蘇雙溝酒廠注冊了雙溝牌和山河牌商標。
湖北武漢酒廠的注冊商標是黃鶴樓牌、鶴立牌和晴川牌。
四川古茼縣郎酒廠注冊了郎牌商標。
6、鑒別貴州茅台酒的真偽
茅台酒為中國名酒,在國內外均享有盛名。茅台酒廠始建於 1704年,在貴州省仁杯縣茅台鎮。
感官鑒別茅台酒真假的方法如下:
(1)生產廠家鑒別
茅台酒廠沒有和其他任何廠家聯營,也沒有把它的商標許可權與任何廠家共享,更沒有設立過一廠、二廠和分廠等。凡是註明為聯營廠、一廠、二廠,分廠生產的「茅台酒」,完全可以肯定是假的。
(2)注冊商標鑒別
茅台酒全瓶貼「貴州茅台酒」注冊商標,是用進口100克鋼板紙印製的,500毫升容量酒瓶的商標紙規格為90毫米×125毫米。內銷酒商標的圖案分三部分:中間是一條從右上方到左下方的60毫米寬白色斜帶,上下分別有兩條黑色細線和四條黑色粗線,把紅色的「貴州茅台酒」五個字夾在中間。斜帶和左上角的相接處有13毫米寬的金色條,條上有「中外馳名」四個黑字。左上角為一紅色色塊,中間有直徑為35毫米的套金色邊的白圈,圈內有從上至下的環形麥穗,金色齒輪和紅五角星圖案。斜帶和右下角的相接處有一條細金線。在右下角的紅色色塊上,有「中國茅台酒廠出品」八個白字,白字下有「53%VOL,500mL」的標明酒度和容量的黑字。酒瓶背面說明的規格為65毫米×85毫米並以紅色套邊,套邊四周留有寬10毫米的白邊,出廠日期為藍色阿拉伯數字。商標印刷精美,色彩准確,切邊均勻。
假「茅台」的商標和背貼都是用普通紙張印刷的,商標規格為 100毫米×140毫米,背貼規格為133毫米×85毫米。各種圖案配色混亂,層次不清晰,顏色偏淡,規格不一致,所用字體也與真商標有明顯區別,出廠日期字跡有紅色的,也有其他顏色的。
(3)包裝材料鑒別
茅台酒的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封口為大紅色螺紋扭斷式防盜鋁蓋,頂部有「貴州茅台酒」五個白字,瓶口無內塞。整瓶酒外包一張優質正方形皮紙,裝在彩盒中:外包裝彩盒用的是進口白版紙加細瓦楞。盒上字體和色澤與商標、背貼上一致。
假「茅台」的封口用深淺不同的紅色膠帽,有透明無字的,也有假造「茅台」兩字的,瓶蓋有白色的,也有紅色的。蓋子也壁紋各異有黃色扭斷式鋁蓋,也有塑料蓋外套扭斷式黃色鋁帽的。內塞有螺旋式、帶腰線、平頂等幾種。外包裝盒用的是不合格的劣質皮紙或其他材質。
(4)感官特點鑒別
茅台酒是用小麥制曲,經八次發酵,貯存二三年後方可出廠的。它的獨特感官指標是酒液無色透明,飲時醇香回甜,沒有懸浮物及沉澱,酒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經久不散。假「茅台」多為用高梁酒、白乾酒、配製酒等冒充的,很難具有茅台酒的色、香、味特點。

『肆』 白酒如何品才有味道呢

我們經常喝酒,可是你仔細品過白酒嗎?那麼我們今天就分享下關於品酒方面的知識和技巧!希望廣大酒友在喝酒的時候也留意一下,不要再來一口悶了!真正的用思想和你鍾愛的它來一次深入交流!

【1】 色,白酒即是燒酒、蒸餾酒。好的白酒應該是無色透明的液體,如舉起杯子觀察之時,酒中的液體應該是沒有任何懸浮物、沉澱物的,如酒的液體為有色的液體,或者又是在液體中有懸浮物、沉澱物就是品質不好的酒。

不同類型的白酒,它的酒味也是各不相同。當不同的酒味作用於味覺細胞的時候即可將味道傳輸給我們大腦皮層,讓我們深刻的了解到白酒。總的來講白酒在入口的時候應感醇厚軟綿、落口純凈,餘味悠長的感覺。

『伍』 如何品白酒

白酒價值有三:一是飲用,喜慶應酬,親友飲宴;二是收藏和饋贈;三是品嘗,品味、品評即品酒。
1.醬香型,又稱為茅香型,以貴州茅台酒為代表

這類香型的白酒香氣香而不艷,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濃不猛,回味悠長,倒入杯中過夜香氣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實杯還香,令人回味無窮。醬香型白酒是由醬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兌而成的。所謂醬香是指酒品具有類似醬食品的香氣,醬香型酒香氣的組成成分極為復雜,至今未有定論,但普遍認為醬香是由高沸點的酸性物質與低沸點的醇類組成的復合香氣。

2.濃香型,又稱瀘香型

以四川瀘州老窖特曲為代表。濃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凈余長等特點,這也是判斷濃香型白酒酒質優劣的主要依據。構成濃香型酒典型風格的主體是乙酸乙酯,這種成分含香量較高且香氣突出。濃香型白酒的品種和產量均屬全國大麴酒之首,全國八大名酒中,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洋河大麴、古井貢酒都是濃香型自酒中的優秀代表。

3.清香型,又稱汾香型

以山西杏花村汾酒為主要代表,清香型白酒酒氣清香芬芳醇正,口味甘爽協調,酒味純正,醇厚綿軟。酒體組成的主體香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兩者結合成為該酒主體香氣,其特點是清、爽、醇、凈。清香型風格基本代表了我國老白乾酒類的基本香型特徵。

4.米香型

米香型酒指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的一類小曲米液,是中國歷山悠久的傳統酒種。米香型酒蜜香清柔,幽雅純凈,入口柔綿,回味怡暢,給人以朴實純正的美感,米香型酒的香氣組成是乳酸乙酯含量大於乙酸乙酯,高級醇含量也較多,共同形成它的主體香。這類酒的代表有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廣東長東燒等小曲米酒
5.兼香型,通常又稱為復香型,即兼有兩種以上主體香氣的白酒
這類酒在釀造工藝上吸取了清香型、濃香型和醬香型酒之精華,在繼承和發揚傳統釀造工藝的基礎上獨創而戍。兼香型白酒之間風格相差較大,有的甚至截然不同,這種酒的聞香、口香和回味香各有不同香氣,具有一酒多香的風格。兼香型酒以董酒為代表,董酒酒質既有大麴酒的濃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綿醇和、落口舒適甜爽的特點,風格獨特。

以上幾種香型只是中國白酒中比較明顯的香型,但是,有時即使是同一香型白酒香氣也不一定完全一樣,就拿同屬於濃香型的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古井貢酒等來說,它們的香氣和風味也有顯著的區別,其香韻也不相同,因為各種名酒的獨特風味除取決於其主體香含量的多寡外,還受各種香味成分的相互烘托、綴沖和平衡作用的影響。

酒品香型風格的形成原因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有的至今對人類來說還是個謎,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和挖掘,隨著我國釀造科學的發展,我國白酒將會涌現出更多的獨特風格。

---------------

黃酒:適當加溫後飲用,口味倍佳。近代以來,用錫制酒壺盛酒,放在鍋內溫酒,一般以不燙口為宜,這個溫度約為四十五到五十度左右。白酒:一般是在室溫下飲用,但是稍稍加溫後再飲,口味較為柔和,香氣也濃郁,邪雜味消失。其主要原因是,在較高的溫度下,酒中的一些低沸點的成分,如乙醛、甲醇等較易揮發,這些成分通常都含有較辛辣的口味。 葡萄酒:不同的葡萄酒適宜的飲酒溫度有所不同;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八到十二度; 香檳酒、汽酒和甜型白葡萄酒六到八度;新鮮紅葡萄酒十二到十四度; 陳年紅葡萄酒十五到十八度;啤酒:是一種低酒度的飲料酒,較適宜的飲用溫度在七到十度之間,有的甚至在五度左右。如果喝黑啤酒,溫度更低些。較為流行的做法是將酒置於冰箱內凍至表面有一層薄霜時才拿出來喝。美食與食物的搭配不一定只是美食家的心得,如果你記住以下幾點,一樣可以胸有成竹地選出與晚餐對口味的酒一道菜,只配一種酒;清淡的菜,配清淡的酒;肥膩的菜,配清鮮的酒;濃厚的菜,配有勁道的酒;地方菜,配地方酒;名菜配名酒;特別年份名酒,有可能什麼菜都不上,因為太完美了,專家建議你只吃一片乳酪。一般是:鴨肉在中國菜中是很普通的,如果是熏鴨或烤鴨,可以選擇清淡到中稠度的紅酒,如果是帶有肉汁的(如潮州醬鴨),則可搭配較濃郁醇厚的紅酒。四川菜通常又辣又油,如果使用白肉,或是海鮮貝類,可選擇香檳或新鮮爽口的白酒。如果是其他材料,則搭配紅酒。廣東油炸點心,搭配香檳和清淡、新鮮的白酒最好,如果是蒸的蝦子、豆腐皮、雞肉或豬肉,則可搭配一瓶中稠度到濃郁醇厚的白酒。如果是烤鴨和其他肉類,那麼搭配紅酒較好。海鮮的貝類則搭配香檳和不甜的白酒最為合適。而香檳搭配貝類、蟹、蝦等特別美味。雞肉和豬肉在使用清淡的調味料,或快炒的,以上所有的建議都是很好的搭配。但豬肉如被烤成「叉燒」肉,搭配一瓶清淡到中稠度的紅酒將會更好,海南雞飯與香檳搭配也頗美味。魚翅和香檳是最完美的搭配。當然在湯中還要加上一滴干邑白蘭地。以海鮮和貝類為主的面可選擇中稠度到濃郁醇厚的白酒,如果是讓你無法抗拒的廣東牛肉燴面,則搭配中稠度到濃郁醇厚的紅酒。菜飯中如果帶有大量的香菇,紅酒是最佳搭配。當菜飯中有太多辣椒和椰漿時,避免搭配葡萄酒。如果食物不是很辣,可依據菜飯中的成分,看看是海鮮、貝類、白肉或紅肉來選擇香檳,或帶點辛辣的白酒。一般的喝法是:干(偏酸)的酒在甜的酒之前飲;白酒要在紅酒之前飲;新酒要在陳酒之前飲;淡薄的酒要在濃厚的酒之前飲;二級酒在一級之前飲。當客人來到家裡時,可以為他倒上一杯威士忌白蘭地加冰塊或蘇打水,一邊聊天一邊飲用。進餐前,可以飲用一些淡味的開胃酒。餐中應當飲用各種干酒,如干紅或干白。餐後可以飲用甜葡萄酒,如雪利酒、波特酒等。為慶祝節日或紀念日,可以打開一瓶充滿氣泡的香檳酒,和大家一起開懷暢飲。葡萄酒一般分為:靜態酒:紅酒、白酒、玫瑰紅酒;氣泡酒:香檳;加烈酒:波特、雪莉、天然甜酒加味酒:如苦艾酒;彼諾甜酒。葡萄酒按每升含糖(葡萄糖)的克數區分為:干型:每升含糖小於四克;半干型:四點一到十二克;半甜型:十二點一到五十克/升;甜型:五十點一≥克/升。貯存葡萄酒的最佳條件是:理想溫度在十一度左右,濕度在七十左右;光線易造成酒的變質,故最好背光或無光;要通風,如放酒在冰箱,切忌過久,以免冰箱異味滲入酒里;盡量避免將酒搬來搬去;平放或最好擺成四十五度。酒杯最好是無色透明的玻璃杯,以便看出酒的真正顏色。形狀最好是鬱金香型,杯口往內縮一點,好讓酒香凝聚。杯子必須有腳,不僅方便搖動酒杯,也可避免手的溫度提高酒的溫度,讓酒的味道有所改變。酒倒滿酒杯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即可。開啟葡萄酒時要用刀子沿著瓶口突起的上緣或下緣,把瓶口的封套割開;用塊布把瓶口的細菌等臟物擦拭乾凈;用開瓶器把軟木塞拔出;軟木塞拔出之後,最好順便聞一下軟木塞是否有異味,以確定酒是否變質。優劣白酒的識別是在打開瓶飲用前,取一滴酒置於手心中,然後使兩手心接觸摩擦稍許,酒生熱後發出的氣味清香,則為上等酒;若氣味發甜,則為中等酒;若氣味臭苦,必為劣酒無疑。將酒瓶倒置,查看瓶中酒花的變化,若酒花密集上翻且立即消失,並有明顯的不均勻分布,酒液渾濁,即為劣質酒;若酒花分布均勻,上翻密度間隙明顯,且緩慢消失,酒液清澈,則為優質酒。取食用油一滴,置於酒中,若發現油在酒中不規則擴散,下沉速度變化明顯,則為劣質酒;若發現油在酒中較規則擴散和均勻下沉,則為優質酒。喝啤酒則要一看、二聞、三品嘗:一看:要看酒體色澤,普通淺色啤酒應該是淡黃色或金黃色,黑啤酒為紅棕色或淡褐色;再看透明度,酒液應清亮透明,無懸浮物或沉澱物;後看泡沫,注入無油膩的玻璃杯中時,泡沫應迅速升起,泡沫高度應占杯子的三分之一,當啤酒溫度在八到十五度,五分鍾內泡沫不會消失,同時泡沫還應細膩潔白,散落杯壁後仍然留有泡沫的痕跡。二聞:即聞香氣,在酒杯上方,用鼻子輕輕吸氣,應有明顯的酒花香氣,新鮮、無老化氣味。黑啤酒還應有焦麥芽的香氣。三品嘗:品嘗味道,好的啤酒入口純正,沒有酵母味或其它怪味雜味,口感清爽、協調、柔和,無明顯的澀味。有人喜歡斟啤酒時,慢慢斟,怕啤酒泡沫四溢。但行內人士認為,啤酒的泡沫有營養成分,喝沒有泡沫的啤酒不叫喝啤酒。喝啤酒時,還應將啤酒杯洗干凈,切忌有油膩,講究的話,還得將洗干凈的玻璃杯放在冰箱里降降溫。斟酒時啤酒瓶與酒杯要呈直角,酒斟向杯子正中,一直斟到泡沫上升到杯口為止。稍候片刻,待泡沫消退之後,再次向杯子正中斟酒,直至泡沫呈冠狀,高出杯口。黃酒的飲法,可帶糟食用,也可僅飲酒汁。後者較為普遍。傳統的飲法是溫飲,將盛酒器放入熱水中燙熱,或隔火加溫。溫飲的顯著特點是酒香濃郁,酒味柔和。但加熱時間不宜過久,否則酒精都揮發掉了,反而淡而無味。一般在冬天,盛行溫飲。還有一種方法是在常溫下飲用。在香港和日本,流行加冰後飲用。即在玻璃杯中加入一些冰塊,注入少量的黃酒,最後加水稀釋飲用。有的也可放一片檸檬入杯內。飲酒時,配以不同的菜,則更可領略黃酒的特有風味,以紹興酒為例:干型的元紅酒,宜配蔬菜類、海蟄皮等冷盤;半干型的加飯酒,宜配肉類、大閘蟹;半甜型的善釀酒,宜配雞鴨類;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類。葡萄酒,一般是在餐桌上飲用,故常稱為佐餐酒。在上葡萄酒時,如有多種葡萄酒,哪種酒先上,哪種酒後上,有幾條國際通用規則:先上白葡萄酒,後上紅葡萄酒;先上新酒,後上陳酒;先上淡酒,後上醇酒;先上干酒,後上甜酒。

『陸』 白酒一般怎麼品啊忽然想了解一下

(一)視覺
在白酒品評中,我們利用視覺器官來判斷白酒的色澤和外觀狀況。
觀察其色澤是否清澈透明,有無懸浮、沉澱物等。
方法:先把酒樣放在品評桌的上,用眼睛正視和俯視,觀察酒樣有無色澤和色澤深淺,同時做好記錄。在觀察透明度、有無懸浮物和沉澱物時,要把酒杯拿起來,然後輕輕搖動,使酒液游動後進行觀察。

(二)嗅覺
用人的鼻聞出白酒的香氣,檢驗其是否具有該香型獨特悠美的香氣,有無其它的異雜氣味等。
在評酒時,如何避免嗅覺疲勞極為重要。傷風感冒、喝咖啡或嗅聞過濃的氣味,對嗅覺的干擾極大。在參加評酒時,首先要休息好,不許帶入化妝品之類的物質進入評酒室,以免污染評酒環境。
方法: a、鼻子和酒杯的距離要一致,一般在1-3cm。
b、吸氣量不要忽大忽小,吸氣不要過猛。
c、嗅聞時,只能對酒吸氣,不要呼氣。

(三)味覺
把酒含在人的口中,使舌頭的味蕾充分發揮作用,檢驗其味道是否綿甜濃郁,酒體是否豐滿醇厚,回味是否悠長等
按味學科來說,只承認甜、酸、咸、苦4種基本味覺。辣味不屬於味覺,因為辣味不是由味覺神經傳達的,它是由刺激而產生。澀味也不屬於味覺,它是由於甜、酸、苦味比例失調所造成。
口腔粘膜和舌面是主要的味覺感官系統。
口膜粘膜:分布在上齶、咽頭、頰肉和喉砂。
舌面:舌尖對甜味和鹹味敏感,舌面邊對酸味敏感,舌根部對苦味敏感。
方法: a、每次入口量以0.2-2.0ml為宜。
b、酒樣布滿舌面,仔細辨別其味道。
c、酒樣下咽後,立即張口吸氣,閉口呼氣,辨別酒的後味。
d、品嘗次數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3次。每次品嘗後茶水漱口,防止味覺疲勞。

『柒』 我怎麼品不出來白酒的好啊

主要是你喝的白酒種類太少.不同的白酒其風味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需要仔細品才能品出來。今天給大家講講如何品白酒,大家以後在喝酒的時候可以試試看,一定能讓你喝出一些不同的感覺。

一、觀色

觀察酒液的顏色,白酒幾乎都是無色透明,沒有懸浮物、沉澱物的。當你輕輕晃動酒杯時,酒珠明顯,掛杯濃稠。

二、聞香

在最開始的時候給大家講了,不同的白酒其風味有很大區別的;其中香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判標准,能通過聞香辨別是什麼香型的白酒以及白酒的品質。

聞酒香分三步走,分別是:前香(初嗅)、體香(深嗅)、空杯香。品質好的酒香氣層次豐富,從初嗅到深嗅再到空杯香,能逐漸感受到各種各樣的香氣。

②香氣:醬香濃郁、陳味突出、窖香濃郁、香氣純正、清香馥郁、香味協調、香氣清正等等,這些術語都是經常用來描述酒的香氣的。③口感:入口綿,落口甜、幽雅細致、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綿柔甘洌、尾凈余長、入口順、先酯後醬、醬香悠長滑等等術語都是常用來描述酒的口感的。

總結:其實品酒並不難,關鍵是你要慢慢品、細細品,多品就能體驗出其中的奧妙。比如:你拿不同香型、不同品質的酒來聞、來品,你很快就能感覺出差別來。

1.醬香型,又稱為茅香型,以貴州茅台酒為代表

這類香型的白酒香氣香而不艷,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濃不猛,回味悠長,倒入杯中過夜香氣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實杯還香,令人回味無窮。醬香型白酒是由醬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兌而成的。所謂醬香是指酒品具有類似醬食品的香氣,醬香型酒香氣的組成成分極為復雜,至今未有定論,但普遍認為醬香是由高沸點的酸性物質與低沸點的醇類組成的復合香氣。

2.濃香型,又稱瀘香型

以四川瀘州老窖特曲為代表。濃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凈余長等特點,這也是判斷濃香型白酒酒質優劣的主要依據。構成濃香型酒典型風格的主體是乙酸乙酯,這種成分含香量較高且香氣突出。濃香型白酒的品種和產量均屬全國大麴酒之首,全國八大名酒中,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洋河大麴、古井貢酒都是濃香型自酒中的優秀代表。

3.清香型,又稱汾香型

以山西杏花村汾酒為主要代表,清香型白酒酒氣清香芬芳醇正,口味甘爽協調,酒味純正,醇厚綿軟。酒體組成的主體香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兩者結合成為該酒主體香氣,其特點是清、爽、醇、凈。清香型風格基本代表了我國老白乾酒類的基本香型特徵。

4.米香型

米香型酒指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的一類小曲米液,是中國歷山悠久的傳統酒種。米香型酒蜜香清柔,幽雅純凈,入口柔綿,回味怡暢,給人以朴實純正的美感,米香型酒的香氣組成是乳酸乙酯含量大於乙酸乙酯,高級醇含量也較多,共同形成它的主體香。這類酒的代表有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廣東長東燒等小曲米酒。

5.兼香型,通常又稱為復香型,即兼有兩種以上主體香氣的白酒

『捌』 怎樣品白酒

白酒品評的正確程序是先觀色,其次聞香,再嘗滋味,然後綜合色、香、味的專特點判斷酒的風格,屬即酒的典型性。
對白酒的嗅聞方法是將酒杯舉起,置酒杯於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然後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氣四溢,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於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於留香性好,咽下後,口中應該仍留有餘香,酒後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後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
口感上有明顯的區別,品質好的白酒,順口、綿軟、無明顯的調香感和酒精味,無異味、無雜味。普通白酒,喝著粗糙、燥辣,不順口,飲後頭疼、口感、身體不適。

『玖』 如何品白酒

白酒品評法

白酒品評的正確程序是先觀色,其次聞香,再嘗滋味,然後綜合色、香、味的特點判斷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

對白酒的嗅聞方法是將酒杯舉起,置酒杯於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然後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氣四溢,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於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於留香性好,咽下後,口中應該仍留有餘香,酒後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後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

為了鑒別酒中的特殊香氣,可採取以下三種方法

(1)用一小塊過濾紙,吸入適量酒液,放在鼻孔處細聞,然後將過濾紙旋轉半個小時左右,繼續聞其香,確定放香的時間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數量的酒,握緊手與鼻接近,從大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空隙處,嗅聞它的香氣,以此驗證香氣是否正確。

(3)將少許酒置於手背上,借用體溫,使酒樣揮發,嗅聞其香氣,判斷酒香的真偽、留香長短和好壞。

對酒的口嘗方法

將酒杯送到嘴邊,將酒含在口中,大約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數量,必須保持一致性。先從香味淡的開始嘗,由淡而濃,再由濃而淡,反復多次。將暴香味或異香味的酒留到最後嘗,防止味覺器官受干擾。將酒沾滿口腔,然後吐出或咽下。用舌頭抵住前頷,將酒氣隨呼吸從鼻孔排出,以檢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頭品嘗酒的滋味時,要分析嘴裡酒的各種味道變化情況,最初甜味,次後酸味和鹹味,再後是苦味、澀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動,以領略澀味程度。酒液進口應柔和爽口,帶甜、酸,無異味,飲後要有餘香味,要注意餘味時間有多長。酒留在口腔中的時間約10秒鍾。用茶水漱口。在初嘗以後則可適當加大入口量,以鑒定酒的回味長短、尾味是否干凈,是回甜還是後苦。並鑒定有無刺激喉嚨等不愉快的感覺。應根據兩次嘗味後形成的綜合印象來判斷優劣,寫下評語。

對風格的評價

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各類型酒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將白酒劃分為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種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評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對多種酒進行品評時,常常是將屬於不同類型的酒分別編組品評,以便比較。判斷某一種酒是否具有應有典型風格並准確給分,首先必須掌握本類酒的特點和要求,並對所評酒的色、香、味有一個綜合的確切的認識,通過思考,對比和判斷,才能確定。

為了對各個酒的優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評價,除了寫出評語之外,常常採用評分法。目前我國白酒評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2、黃酒品評法

黃酒品評時基本上也分色、香、味、體(即風格)四個方面。



通過視覺對酒色進行評價,黃酒的顏色佔10%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必須是色正(橙黃、橙紅、黃褐、紅褐),透明清亮有光澤。黃酒的色度是由於各種原因增加的:

(1)黃酒中混入鐵離子則色澤加深。

(2)黃酒經日光照射而著色,是酒中所含的酷氨酸或色氨酸受光能作用而被氧化,呈赤褐色色素反應。

(3)黃酒中氨基酸與糖作用生成氨基糖,而使色度增加,並且此反應的速度與溫度、時間成正比。

(4)外加著色劑,如在酒中加入紅曲、焦糖色等而使酒的色度增加。



黃酒的香在品評中一般佔25%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有一股強烈而優美的特殊芳香。構成黃酒香氣的主要成分有醛類、酮類、氨基酸類、酯類、高級醇類等。



黃酒的味在品評中佔有50%的比重。黃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辛、苦、澀等。黃酒應在優美香氣的前提下,具有糖、酒、酸調和的基本口味。如果突出了某種口味,就會使酒出現過甜、過酸或有苦辣等感覺,影響酒的質量。一般好的黃酒必須是香味幽郁,質純可口,尤其是糖的甘甜,酒的醇香,酸的鮮美,曲的苦辛配合和諧,餘味綿長。



體,即風格,是指黃酒組成的整體,它全面反映酒中所含基本物質(乙醇、水、糖)和香味物質(醇、酸、酯、醛等)。由於黃酒生產過程中,原料、曲和工藝條件等不同,酒中組成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也隨著不同,因而可形成黃酒的各種不同特點的酒體。在評酒中黃酒的酒體佔15%的影響程度。

感觀鑒定時,由於黃酒的組成物質必然通過色、香、味三方面反映出來,所以必須通過觀察酒色、聞酒香、嘗酒味之後,才綜合三個方面的印象,加以抽象的判斷其酒體。現行黃酒品評一般採用100分制。

3、葡萄酒、果酒品評法

(1)干白葡萄酒

色麥稈黃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品種香),兼有優美的酒香。果香和諧、細致,令人清心愉快,不能有醋的酸氣味感。

味完整和諧、輕快爽口、舒適潔凈。不應有重橡木桶味,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慶有清新、爽、利、愉、雅感,具有本類酒應有的風格。

(2)甜白葡萄酒

色麥稈黃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品種香),有優美的酒香,果香和酒香配合和諧、細致、輕快,不應有醋的酸氣感。

味甘綿適潤,完整和諧,輕快爽口,舒適潔凈。不應有橡木桶味及異雜味。

典型應有清新、爽、甘、愉、雅感。具有本類型酒應有的風格。

(3)干紅葡萄酒

色近似紅寶石色或本品種的顏色,不應有棕褐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及優美的酒香,香氣諧調、馥郁、舒暢、不應有醋氣感。

味酸、澀、利、甘、和諧、完美、豐滿、醇厚、爽利、濃洌幽香。不應有氧化感及重橡木桶味感,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應有清、爽、馥、愉、醇、幽的味感及本品種的獨特風格。

(4)甜紅葡萄酒(包括山葡萄酒)

色紅寶石色,可微帶棕色或本品種的正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怡悅的果香及優美的酒香,香氣諧調、馥郁、舒暢,不應有醋氣感及焦糖氣味。

味酸、澀、甘、甜、和諧、完美、豐滿、醇厚爽利,濃洌香馥,爽而不薄,醇而

不烈,甜而不膩,馥而不艷。不應有氧化感及過重的橡木桶味,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應有爽、馥、酸、甜感,和諧統一,具有本品種的特殊風格。

(5)香檳酒

色鮮明、協調、光澤。

透明澄清、澈亮、無沉澱、無浮游物、無失光現象。

音響清脆、響亮。

香果香、酒香柔和、輕快、不具異臭,具有獨特風格。

味純正、協調、柔美、清爽、香馥、後味殺口,輕快,余香,無異味,有獨特風格。

總分=色得分×10%+透明得分×10%+音響得分×15%+香得分×25%+味得分×40%

(6)果酒

色鮮明、協調、光澤、無褪色、變色。

透明澄清,澈亮,無沉澱,無浮游物,無失光現象。

香具有原果香、酒香(配製酒具原果或植物芳香),柔協,濃馥持久,不具異臭,具有獨特風味。

味純正,完美協調、柔美、爽適,有餘香,無異味,有獨特風格。

總分=色得分×10%+透明得分10%+香得分×35%+味得分×45%

4、啤酒品評法

(1)黃啤酒評分標准

色淡黃,帶綠,淡黃,黃而不顯暗色

透明清亮、透明,無懸浮物或沉澱物

泡沫泡沫高,持久(8-15°C,5min不消失)細膩、潔白、掛杯

香氣有明顯酒花香氣、新鮮、無老化氣味及生酒花氣味

口味口味純正、爽口、醇厚而殺口

(2)黑啤酒評分標准

色澤黑紅或黑棕。

透明清亮透明、無懸浮物或沉澱物。

香氣有明顯的麥芽香氣,香正,無老化氣味及不愉快的氣味。(如:雙乙醯氣味、煙氣味、醬油氣味等)

口味口味純正、爽口、醇厚而殺口。

甜味、焦糖味、後味苦、雜味等均不作為醇厚感,反正是不純正、不爽口的表徵。
參考資料:中首先是看酒的清度與顏色。上乘XO,VSOP為琥珀色,晶瑩光燦,莊重而不嬌艷,散發迷人光澤;具有葡萄品種香、陳釀橡木香和醇和的酒香,幽雅、濃郁;滋味醇和、甘冽、沁潤、細膩豐滿、綿延。
第二步是聞香,XO,VSOP除具有葡萄原料的果香外,更主要的需具有常年貯存於橡木桶中,酒與橡木結合而產生的香氣,這種香氣雖經加水沖稀仍能保持原來的香氣特點。用香料配成的酒香氣浮,不醇和,並且無貯存的橡木香,沖稀即變味。優質的XO,VSOP味感應具有貯存橡木香,它不僅進口柔軟,入腹發熱,還有誘人的水果鮮香味和幽雅醇厚的陳釀香味,味韻協調,回味綿延。通過聞香,酒質量的好壞可以確定60%。

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入口。第一口用舌尖抿一小滴,讓其沿舌尖蔓延整個舌頭,再進入喉嚨。第二口可以稍多些,進一步領略溫柔醇香的獨特感覺。

玻璃杯的選擇:

要想品嘗XO,VSOP酒,首先要選好酒杯,它必須能展示酒的所有的優良品質。如今專家推薦的酒杯,是精心研製的鬱金香形酒杯。這種玻璃杯的優點是能保持酒香,讓您在品酒時始終可以體驗到這種獨特的風味。此外,這種極其精美的鬱金香花形玻璃杯,還可以讓您欣賞到酒的色澤和滑潤感。
另外,品嘗之前最好用開水把杯子燙一下,這樣可以充分的品嘗到酒香。

葡萄酒的品嘗
在品嘗以前,我們需要作很多准備工作,以保證感官分析獲得良好的結果。首先,要有好的品嘗環境。
包括光線、雜訊、空氣流動、室溫、氣味、杯子的形狀、酒的溫度以及時間、品嘗者的健康狀態、情緒等,都會對品嘗結果有影響。重要的品嘗活動,一般在國際標准品酒室內進行。沒有標准品酒室時,也要找一個寬暢、明亮、空氣流通、無污染、無噪音、溫度適中而穩定的房間,桌上鋪白色桌布,有漱口的純凈水和無味麵包。酒杯用國際標准玻璃杯。室內不許吸煙,評酒者不許用化妝品,單獨操作互不幹攏。品酒時間一般在上午10:00-12:00午飯前最好,此時感覺最敏感。

其次,品嘗的組織者必須根據需要和品嘗類型,選擇適宜的品嘗方法。例如,我們的專業品嘗員所參加的品嘗,多數是為了確定名次的相互比較品嘗。因此,在品嘗以前,組織者應將參賽的葡萄酒進行分類,然後按葡萄酒的類別進行比較品嘗,以確定出各類型葡萄酒的名次。

品酒室
專業的品酒室應具備的條件:
(1)室內要適當寬暢,不可過於狹小,但也不宜過大而顯得室內空曠。

(2)室內的牆壁、天花板宜選擇能防火防濕的材料,塗以單一的顏色,應是悶光(不拋光)或半澤的白色,包括椅凳的顏色,既有適當的亮度又無強烈的反射(反射率在40-50%為適宜)。避免新塗有味的壁飾。地板應光滑、清潔、耐水。

(3)室內的光線應充足而柔和,不宜讓陽光直接射入室內,可安設窗簾以調劑陽光。光源不應太高,燈的高度最好是與評酒員坐下或站立時的視線平行,應有燈罩使光線不直射評酒員的眼部。品酒台(桌)上的照明度均勻一致,用照度計測量時,應有500lux(勒克斯)的照度。

(4)室內應保持空氣清新,不允許有任何異味,香氣及煙氣等。為了使空氣流通,可安裝換氣設備,但在品嘗時,室內應為無風狀態。

(5)室內的濕度和濕度應保持穩定和均勻。如果有條件,溫度應控制在15-20°C,相對濕度應控制在50-60%。不適宜的溫度與濕度易於使人感到身體和精神不舒適,並對味覺有明顯影響。

(6)品酒時應選擇在環境寧靜的地方,或有防音裝置,噪音應限制在40dB(分貝)以下。因為噪音除妨礙聽覺外,對味覺也有影響,還使人注意力分散,工作能力下降和易於疲勞。

葡萄酒杯
上好的葡萄酒杯一般應是:設計簡單、無裝飾、高腳、薄壁、透明而無瑕疵。
由於酒杯的式樣很多而又大小不同,所以專家們合力設計了一支標准品酒杯,稱為 INAO 或 ISO(Institut National des Apellations d'Origine 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sation),杯腳高5-6cm,酒杯容量在215ml左右。酒杯口小腹大,狀如鬱金香(圖示),杯身容量大則葡萄酒可以自由呼吸,杯口略收窄則酒液晃動時不會濺出來且使酒香能聚集杯口,以便鑒賞酒香。
高腳的理由:持杯時,可以用姆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莖,手不會碰到杯身,避免手的溫度影響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

酒杯必須清潔,無任何污物及水痕。
酒杯的清洗很重要,最好用熱水浸泡。然後用蒸餾水沖洗,在純棉布上瀝干。勿將杯子倒扣在紙上,因為紙漿的氣味對品嘗有一定的影響,使用前用干凈的細絲綢擦凈酒杯。
應該說不同形狀的玻璃杯對不同葡萄酒有不同效果:
紅酒杯(圖1):杯身和杯腹呈鬱金香花狀,與白酒杯比較,杯腳略短,
杯身較大。
白酒杯(圖2):杯口直徑比紅酒杯略大,杯腳較長,而杯口至杯腹較紅酒杯短。
香檳杯(圖3):杯身修長,因為香檳有汽泡,在杯底緩緩上升,不會那麼快揮發掉,你便可以慢慢欣賞。
甜酒杯(圖4):一般較細和矮小。

品酒溫度
品酒也必須注重酒本身最適飲用的溫度,酒的溫度可是會影響酒的品質。不同種類的葡萄酒有最能表現其質量的溫度。出於品嘗員是帶著挑剔的眼光進行品嘗的。所以,並不一定在能減輕葡萄酒缺陷和提高其質量的最佳條件下進行品嘗。所以,實際上多數專業品嘗都是在酒溫為15-20℃的條件下進行的。葡萄酒的最佳品定溫度范圍應是:

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的溫度范圍是12-14℃,約放置冰箱(不是冷凍室)1小時後的效果;
紅葡萄酒的溫度在16-18℃,約1小時冰箱時間;
起泡葡萄酒的溫度在8-10℃;
利口酒和甜酒的溫度在8-10℃。

品白酒時,加上冰筒效果會更好;而紅酒因為有回溫的顧慮,
建議直接以室溫品酒為佳。品香檳時,冰筒加冰塊不可少。

葡萄酒的最佳品嘗溫度和最佳飲用溫度不一定完全一樣,但葡萄酒若控制在適當的溫度飲用,其風味的表現會更加顯著。

一般來說,年份近的、清淡的白酒飲用溫度要比濃郁的白酒更低。甜白酒應冰到6℃左右,清淡的白酒可冰到6-10℃,而酒精度、酸度及品質較高的年份近的白酒,其適飲溫度約在10-12℃;淡雅的紅酒約在12℃左右飲用最佳,酒精度稍高的約在14-16℃,口感濃郁豐厚的約在18℃左右,但最高不要超過20℃。因為溫度太高會讓酒快速氧化而揮發,使酒精味太濃,氣味變濁;而太冰又會使酒香味凍凝而不易散發,易出現酸味。起泡酒的飲用溫度也應在4-6℃左右最佳。

葡萄酒不僅僅是一種飲料,更是一種賞心悅目的美酒。要懂得去品嘗和鑒賞,而不是將酒倒進嘴裡然後喝下就行。在西方,品酒被視為一種高雅而細致的情趣,鑒賞葡萄酒更是有錢階層的風雅之舉。品酒比較具有挑戰性。要有敏銳的感覺和靈性,再付出相應的耐心和時間,便可領略其中的玄妙悠然。品酒在葡萄酒的相關行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只由經常性的品酒才能協助建立對酒特質記憶的資料庫,作為日後選酒判斷的依據。品嘗葡萄酒基本分為三大步驟:觀色、聞香、嘗味。

(1)觀色:
在觀察一杯酒時,光線很重要。在自然光或白熾燈光下可以看到葡萄酒的本色。柔和的燈光會更增添情趣,特別是當你一邊享用著羅曼蒂克式的晚餐一邊飲著葡萄酒時,就更是如此了。在酒器背後襯白紙或白色餐巾有助於觀察葡萄酒的色澤。

查看葡萄酒關鍵要看清晰度和色澤。一杯不清澈的酒是一種警告,提示該酒生物性能不穩定或者受到了細菌或化學物質的污染,從而可以判斷它的澄清工序和過濾工序是否完好,保藏條件是否衛生,是否變質。酒的顏色應該明亮,如缺乏亮度是象徵其味道也可能呈現單調,因酒的亮度是由其酸和品質所構成。一瓶正常的酒是明亮的,一瓶好酒其亮度更是明顯而具有寶石般燦爛的光澤。白酒的顏色從年輕時的水白色或淺黃帶綠邊到成熟後的禾桿黃、深金黃色。紅酒會因酒的陳年而顏色淡退,從紫紅變為深紅、寶石紅、桃紅、橙紅,其顏色轉變速度視其品種而定。

搖動手中的酒杯,讓葡萄酒在杯中旋動起來,你會發現酒液像瀑布一樣
從杯壁上滑動下來,靜止後就可觀察到在酒杯內壁上形成的無色酒柱(如圖),這被稱作「掛杯現象」,是酒體完滿或酒精度高的標志。產生掛杯現象是由於葡萄酒中的不同液體的揮發性不一樣。有時,葡萄酒中的甘油、還原糖等也會導致掛杯現象的產生。出現掛杯現象預示著酒的質量不錯。但也並不是絕對的,需要整體來鑒別。

但對起泡葡萄酒進行外觀分析時,就必須觀察其氣泡狀況,包括氣泡的大小、數量和更新速度等。最陳的香檳的泡沫最少。

(2)聞香:
用看可以對酒的品質做初步判斷,但這還不夠,接下來應該是用嗅覺來聞。搖晃杯中酒,使氧氣與葡萄酒充分融合,最大程度地釋放出葡萄酒的獨特香氣。接著把鼻子探入杯中,短促地輕聞幾下,不是長長的深吸,因為嗅覺容易疲倦,尤其是當你要評試幾種較淺嫩的紅酒時。葡萄酒是惟一具有層次豐富的酒香、香氣和味道的天然飲料。你可以把葡萄酒稱作感覺上的交響樂,它的氣味和香氣幾乎無窮無盡,有豐富的酒香和葡萄果香,又像寶石一樣,具有多刻面的特性……,你可以極盡自己的想像來描繪它。但酒聞起來有哪種形態的nose?「nose」一般是來形容綜合氣味的「酒香」,這是品酒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精確地指出酒的nose,其意義就是讓你辨識出酒的某些特性。酒香中包括常提到的果香、芳香和醇香。「果香」(fruit)即葡萄本身散發出的香味;「芳香」(aroma)是指沒有經年發酵的新釀葡萄酒的氣味;用「醇香」(bouquet)一詞來描繪層次更加豐富的陳年葡萄酒的氣味。

說起「芳香」時,不妨只想像一下咖啡。與「芳香」形成鮮明對比的「醇香」卻是一種復合型香氣,由酒中各成分微妙的相互作用而產生。

聞香時,專業人士一般喜歡分兩三次來進行香氣分析。第一次先聞靜止狀態的酒,應該是聞到的氣味很淡,因為只聞到了擴散性最強的那一部分香氣。因此,第一次聞香的結果不能作為評價葡萄酒香氣的主要依據。然後晃動酒杯,促使酒與空氣中的氧接觸,讓酒的香味物質釋放出來,再進行第二次聞香。這次聞到的香味應該是比較豐富、濃郁、復雜。

如果說第二次聞香所聞到的是使人舒適的香氣的話,第三次聞香則主要用於鑒別香氣中的缺陷。這次聞香前,先使勁搖動酒杯,使葡萄酒劇烈轉動。這樣可加強葡萄酒中使人不愉快的氣味,如醋酸乙酯、氧化、霉味、苯乙烯、硫化氫等氣味的釋放。

在完成上述步驟後,應記錄所感覺到的氣味的種類、持續性和濃度,並通過酒香來鑒別酒的結構和協調程度,即酒的味道、酒精以及酸度之間的關系。

一般葡萄酒的香氣可描述為「不存在」、「微弱」、「適中」或「濃烈」。新釀白葡萄酒如果酸度高,往往很「爽口」,而同樣酸度的紅葡萄酒卻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使你認為這酒「出了毛病」。有些葡萄酒味道平淡,可以把它們描述為「不含蓄」或者「層次單調」;有些可感受到一系列味道,並且回味細膩綿長,我們就說「該酒層次豐富」;酒中各種成分協調一致,我們就說「其酒體和諧」。

專家們嗅聞葡萄酒時對酒的描述常用到的詞語是:最好的酒為「和諧」、「出色」、「完美」;較好的酒為「好」、「正常」、「一般」;而不合格的酒為「糟糕」、「發酸」、「勁兒太大」、「不協調」等。

(3)嘗味:
嗅聞過了葡萄酒並准備好各種形容詞,就應該嘗上一口了。大大的啜上一口葡萄酒(啜入口中的酒不可以滿滿一口,但至少要有可以留在口中漱口的量),含在口中不要急著馬上吞下去,用舌頭在口腔里快速攪動,讓整個口腔的上、下顎充分與酒液接觸,去體味其口感或酒體。或頭往下傾一些,嘴張開成小「O」狀(此時口中的酒好像要流出來),然後用嘴吸氣,像是把酒吸回去一樣,由此產生的「呼嚕嚕」的聲音正表明你是經驗豐富的葡萄酒品嘗家。在正式場合下我不建議這么做,但這並不是什麼不良之舉,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如此,酒在口腔中升溫,酒香通過鼻腔達到嗅球,可以讓你全方位地感受其豐富的味道:
甜味(不甜的稱為「干」):大部分紅葡萄酒和某些白葡萄酒屬於乾性。提前終止發醇的酒會留下一些天然糖分。舌尖若明顯感觸到糖分,便屬於微甜至十分甜的葡萄酒。
酸味:可於舌頭兩側和顎部位感覺到。白葡萄酒呈現出酸度非常普遍。

苦澀味:葡萄的皮和籽皆含有丹寧(Tannin)。丹寧是一種可在茶、菠菜等植物中的帶苦澀味的化合物。紅葡萄酒丹寧含量最高,白葡萄酒最低。

酒精:酒液流進喉嚨時,會彌漫一股暖氣。酒精越多,溫曖感越強。

比較起來,味覺好像比嗅覺來的簡單,因我們都很容易分辨出甜、酸、苦。除了這基本味覺外,我們在品嘗葡萄酒時,亦要同時注意其在口中的觸感,如單寧之澀感(Astringency)、質感(Body)和其結構感(Texture)。所謂澀感是指像飲用濃茶般在口中的濃苦味。質感;又稱酒體,是由葡萄酒中的酒精、甘油以及葡萄榨汁的含量所決定,則可比喻飲用脫脂牛奶、全脂牛奶或鮮奶油時不同的濃度口感。結構感則可指飲用時口中的質地,是否纖細柔滑。淺酒齡的葡萄酒,我們著重其果香,陳年老酒則欣賞其在陳年中進化出來的不同芳香和味道。結構感的不同則描述為其「生硬」、「味澀」、「粗糙」、「柔和」、「可口」、「圓潤」或者「滑膩」。

品嘗葡萄酒酒需要用心去描述,呷了一口葡萄酒之後,酒香還會由口腔往鼻腔推,在鼻腔產生香味感覺,然後酒順著喉嚨吞下,通常會感受到一種綿長的回味,被稱作「餘味」(finish)。特別是一些成熟的好酒所留下來的濃郁飽滿、復雜多變的餘味,會帶給你無限的滿足感。「餘味」常被描述為「長久」、「綿長」、「短暫」或者「不存在」。與此表示時間的形容詞相伴的是「濃郁」、「發酸」、「辛辣」或「平淡」。

職業試酒師品評葡萄酒時,往往咽下少量葡萄酒,將其餘部分吐出。然後,用舌頭添牙齒和口腔內表面,以鑒別餘味。一般用時間(以秒為單位)來計算餘味持續的長短。在結束第一個酒樣後,應停留一段時間。只有當這個酒樣引起的所有感覺消失後,再品嘗下一個酒樣華酒韻

閱讀全文

與白酒怎麼品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