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酒行業利潤
高端一線白酒市盈率大,幾乎都是賺得多毛利率低純利潤,還需要搶購的奢侈消費品。
2. 白酒行業發展現狀 如何轉型度過困境
白酒是以高來粱等糧谷為主要源原料,以大麴、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製成的蒸餾酒產品。目前,我國人均白酒消費量為8.57升,隨著國民財富的增長和消費升級,人們對優質白酒消費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加強,預計未來數年我國由大眾消費升級引領的白酒市場仍存在增長空間。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近幾年白酒產量基本保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2013年—2016年間我國白酒產量在1300萬千升左右,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5%。據預測:預計2017年我國白酒產量達1380.9萬千升,累計增長約2.1%。2018年我國白酒產量將突破1400萬千升。
3. 如何看待白酒行業的調整,未來的前景會如何
目前,我來國人均白酒消費量為自8.57升,隨著國民財富的增長和消費升級,人們對優質白酒消費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加強,預計未來數年我國由大眾消費升級引領的白酒市場仍存在增長空間。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度生產茅台酒基酒約4.27萬噸,同比增長9%。預計2017年我國白酒產量達1380.9萬千升,累計增長約2.1%。2018年我國白酒產量將突破1400萬千升。
受行業環境的影響,白酒行業產品結構開始出現調整。公務消費和商務消費明顯減少,高檔白酒需求量的降低難以在短期內恢復;同時婚慶和宴請等大眾消費仍保持穩定增長,消費升級趨勢明顯。隨著部分白酒企業下調高檔白酒產品的零售指導價格,越來越多的白酒產品加入到中檔白酒市場的競爭,白酒行業的競爭趨於激烈。
4. 白酒版塊一直認為是高利潤行業,白酒業還有上升的空間嗎
白酒版塊一直認為是高利潤行業,白酒業還有上升的空間嗎?目前來看還是有的。
5. 中國白酒行業在國外未來的發展趨勢會如何
白酒,可以說孕育了一代代的中國人。中國的人情文化,飯桌文化,交往文化,無一都跟白酒不無關系。大家都應該知道。葡萄酒,紅酒,在國外往往比較興盛,而以高粱以及小麥為主要原料發酵的白酒則在中國更受歡迎。多少年來,白酒的發展已經漸趨成熟,總體的市場趨勢,也更彰顯了白酒行業跟時代的接軌!那麼,白酒在國外未來的發展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覺得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一瓶好酒,需要地方環境,窖藏環境,水質,以及配方,工藝等,每一個方面都必須是精益求精,精品中的精品。酒水批發,聚餐,酒店,餐廳等等,多種銷售渠道,滿足創業者們的銷量額,成為賺錢好商機。再加上現在中國的白酒行業大品牌已經實現了品牌化。在向國外市場進發的時候也就會被更加有底氣,有實力。現在櫃外更多人喜歡葡萄酒以及其他國外名酒的情況下。中國白酒救贖努力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及品牌文化。並且能夠將其傳播到國外。我相信中國白酒在未來在國外一定會發展得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6. 白酒行業的前景大嗎,如果加盟心裡話酒業怎麼樣
白酒市場開始抄回暖,總體來看襲,市場空間還比較大,參考《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白酒行業經過2003-2012的黃金十年後,由於政策與產業周期發展因素疊加,讓白酒業進入漫長的調整期。2013年以來,我國白酒行業虧損面擴大,整體效益不斷下滑。部分白酒企業紛紛進行戰略調整,開啟轉型之路。直至2016年白酒行業呈現出觸底反彈態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8月,中國白酒行業產量97.4萬千升,同比增長3.5%;2016年1-8月,中國白酒行業產量849.2萬千升,同比增長4.6%。
當前白酒行業發展總的趨勢是,在市場競爭加劇的促進下行業技術要求進一步提高,市場門檻工藝、文化、品牌等和費用不斷增加,這必然導致行業淘汰加劇,使那些沒有經濟實力支撐、技術水平相對落後、品牌美譽度不高的中小生產企業出局
7. 酒業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酒業行業的發展現在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好了,當年,中國的酒業一直以版小、散、亂的權形象示人,之後隨著華潤、青啤以及燕京和眾多若干外資的介入,啤酒行業走向了並購整合的發展道路。目前,華潤雪花、青啤、燕京、百威英博等大啤酒集團去年的總銷量占整個行業的70%之多,整合效應凸顯。不過,專家認為,目前的規模效應其實還未發揮到極致——市場多強並立、群雄割據,還沒有一個絕對的霸主,大多數還是在某個地區或某些地區佔有率較高。對於啤酒行業而言,規模經濟才有規模效益,行業必須進一步布局整合,這是行業的大趨勢。有興趣的話可以上酒業英才網看,好像那個網站不錯,裡面提供了很多酒業行業方面的人才信息,顯而一斑,是很有前景的!
8. 大家覺得酒業行業前景怎麼樣
白酒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區域龍頭市場集中度提升
中小酒企面臨倒閉窘境
行業調整期殘酷的競爭迫使中小酒企面臨倒閉窘境,強者恆強的競爭格局將持續被驗證。以往縣級酒廠靠縣級市場能做到年銷售額千萬元級別,靠地級市場做到年銷售額數億元級別,隨著一二線酒企將渠道、服務下沉到縣城、鄉鎮,縣級酒廠面臨一線酒企的殘酷競爭,抗風險能力弱的酒企和經銷商被迫出局。
白酒產量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最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6月中國白酒產量為83.6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9%,1-6月全國白酒產量為492.9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8%。
一二線品牌蠶食下線市場
在這新一輪增長中,白酒行業特徵是市場向行業龍頭集中,區域酒企深耕根據地市場,而最受傷的就是中小白酒企業。一線品牌對於下線市場的蠶食動作很大,強勢品牌密集地在縣市市場舉行互動活動,包括大規模地推廣。
最關鍵的是由於地方白酒企業的品牌力遠弱於一二線的名酒企業,在渠道爭奪之上,很容易被一二線酒企以「主流消費+主流渠道」的方式碾壓。
中小酒企優勢分析
不過,「地頭蛇式」的中小酒企也有其優勢。中小酒企雖然在品牌、人才、資金實力上遠不如一線品牌,但在三四線市場中,地方品牌具有很強的區域特色、地緣優勢和情感優勢,這類企業應該充分發揮這一特點的優勢。此外,針對一線名酒渠道下沉戰線拉得很長的情況,地方酒企的機制更靈活,效率更高。
此外,由於酒廠是按照生產所在地交稅,所以一般地方酒企也是當地的利稅大戶,所以地方政府對於區域酒企的支持力度較大。
在業內看來,中小酒企如果想要在這一輪競爭中更好地活下來,還是需要藉助優勢練就一身「獨門功夫」,而不是在傳統品類上和強勢外來品牌一較高下。
白酒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白酒目前正在進入品牌時代,就算是大眾酒領域也都已經向全國和區域名酒品牌靠攏,中小酒企在傳統品類上已經沒有多少機會,因此中小酒企應該充分利用其所在區域文化特色的差異性與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打造「小而美」的企業形態。
未來中國酒的兩個趨勢:第一,頭部越來越集中,向名酒集中,向區域龍頭集中;第二則是邊緣化的、細分化的價值創新小品牌會越來越多,這些小品牌里會有機會,從而轉變成全國性的品牌。
9. 今年做醬香酒行業怎麼樣
現在的人都逐漸講究健康生活,從飲食到各方面都會選擇價值好的東西。
無酒不成版席,這在中國是權比較傳統的交流輔助工具,三分醉的人更容易宣洩自身情感和真誠,所以酒成為了交流而必不可少的東西,加之國酒茅台為世界蒸餾之最,更多的人也願意接受醬酒的文化。
醬酒的好處哪裡都可以查詢,這里不詳細解說。
投資酒行業要看你投資哪個方面,如果是投資酒廠的話,你需要有個很長的資金積壓預算,因為醬酒的生產再到出品需要一個很漫長的時間,低端基酒用時在1~2年左右,中端基酒用時在3~5年左右,高端基酒則看你投入多少資金了。
如果你是投資產品的話就相對簡單得多,如果你有相對品質較好的人脈資源,僅憑你一人之力也可以找錢,沒有找團隊做也是可以的,如果是打造品牌,你有這個實力的話,兄弟,我想你也不會來網路問了。
醬酒現在呈上升趨勢,雖然現在市面佔有率僅百分之五,但將來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投資有風險,要謹慎啊。
10. 酒水行業的發展前景是怎麼樣的
酒水行業發展前景還是可觀的,每逢佳節人們都會去酒店聚餐團聚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