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年產5000噸濃香型白酒廠釀酒車間窖池數目
按你計劃生產的優質酒和普酒共5000噸,需建窖池大約1380個,其中420口窖發酵期30天,每天14個生產班生版產普酒;權960口窖發酵期8個月,每天4個班次生產優質酒。這樣一年下來,基本上生產可按計劃完成。
⑵ 濃香型白酒窖池泥上面幹了怎麼辦
濃香型白酒醬遲尼上面幹了可以加一點酒糟。
⑶ 濃香型白酒釀造窖池生溫多少好
入池發酵起始溫度17度左右,頂溫達到30度左右最佳。
發酵整個過程前緩升,終挺足,後緩落這樣一個過程。
⑷ 濃香型和醬香型白酒的區別是什麼那個更好喝
濃香白酒、醬香白酒區別很大。
工藝區別很大:
1、發酵的窖池不同
濃香白酒採回用泥窖發答酵,醬香白酒採用石頭窖池,泥底。
2、發酵的溫度不同
濃香白酒低溫發酵,17~20度入池,醬香白酒採用高溫發酵,發酵起始溫度就達到30度。
3、發酵周期不同
濃香白酒發酵期70天一個循環,醬香白酒發酵期半年一個大循環,30天一個小循環。
4、發酵劑不同
濃香白酒發酵使用的大麴溫度控制在55~60度之間,醬酒使用的大麴溫度控制在65度左右。
酒水口感不同
濃香白酒講究綿柔、醇厚、回味悠長,己酸乙酯是主體香。
醬酒講究醬香突出,空杯留香持久。香氣是復合香。
哪個更好喝,看自己喜好。
有人喜歡濃香、有人喜歡醬香。我喜歡清香白酒。
⑸ 濃香型大麴酒的酒窖窖池裡面的泥和用來覆蓋的窖皮泥有何差別窖泥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哪些
1兩種泥的區別 窖泥皮是用黃泥拌黃水而成,作用是裝完面糟後用它來密封窖面,目的是杜專絕空氣和雜菌入侵,並抑制大屬部分好氣菌的生菌作用,和讓酵母進行無氧發酵,對泥土要求不算很高, 酒窖窖池裡面的泥(含池四壁和窖底的泥)一般簡稱窖泥,是經過多年(甚致幾百上千年)的培養而成,窖泥沖的微生物經過多年和發酵酒醅長期接觸的特定環境的馴養,相互間你爭我奪優勝劣敗,形成共存共生的微生物菌群,這種窖泥能在發酵中賦於濃香曲酒特有的香味和風格,酒的好壞取決於窖泥的好壞;窖泥一般年限越長越好,千年老窖出好酒就是這原因,所以老窖泥是酒廠的鎮廠之寶,非常寶貴.不過現已經在人工廠培養窖泥加速窖泥成熟的研究和應用己取得很大的進展.其中無霉味老窖皮泥也是培養人工老窖泥的很好材料 2 窖泥中微生物種類繁多,錯綜復雜,但研究表明對酒質影響較大的有己酸菌,丁酸菌,乙酸菌,甲烷菌等,其中甲烷菌和己酸菌共生共存.
⑹ 一口濃香型白酒窖池10立方40天,60天90天能出多少酒
你准備做什麼香型?濃香?新窖池酒一般都不會太好,支撐不起這么高的價格,你可以自己生產加外購的模式結合。你是哪裡?
⑺ 遼源龍泉春百年活窖池龍抬頭濃香型白酒價格
三四百塊錢吧,白酒的系列比較繁雜,我印象中龍抬頭的價格差不多就是這個吧,不過,現在很多酒是分高中低檔的,像茅台的白金酒貴之樽系列。從幾十到上千元不一樣的。
⑻ 濃香型白酒與醬香型白酒製作工藝流程有哪些詳細區別
濃香型白酒新工藝淺析
濃香酒生產工藝傳承至今,總體分為三大類型:濃香清蒸清燒工藝、濃香混蒸混燒原窖工藝、混蒸混燒大跑窖工藝。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把這三套工藝在同樣的窖池、同樣的發酵期、同樣的投料情況下,運行了整整13年。每年每個輪次的母糟都進行了化驗分析,並對半成品進行理化和口感鑒定,通過分析對照,三套工藝母糟的總酸、總酯差距較大,口感和理化指標也差距明顯。
生產技術人員通過對產品和工藝的總結和分析,取三套工藝各自所長,研發了混蒸小跑窖工藝,混蒸小跑窖工藝通過三年的試運行,不斷改進,已全面完善,並於2008年在古貝春公司全面推廣,採用該工藝,百斤原料出酒率提高了0.72%,取優率提升了6.3%,理化指標己酸乙酯的含量提高0.87mg/100mL,口感品評平均比規定標准提升了0.12分,總用糠量降低了21%,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濃香清蒸輕燒工藝優劣分析
清蒸輕燒工藝特點就是把發酵好的酒醅從窖內取出,加熟糠拌合,單獨上甑蒸餾,把取完酒的糟醅再和糧粉拌合均勻,再裝甑蒸糧,然後出甑、鼓風晾茬、加曲加漿,入池發酵。其工藝特點是原料清蒸,排出了低劣糧食的雜味,酒醅單獨清蒸,使酒體綿凈清柔。
其缺點有:
1、用糠量大,總用糠量比混蒸混燒小跑窖工藝多21%,使酒體糠味過濃。
2、層次不分,混挖混配,不能做分層蒸餾。分層分級摘酒,更做不到分層入池發酵,影響到了整個酒體的豐滿醇厚。
3、雙輪酒醅在蒸酒後作為丟糟扔掉。雙輪酒醅含酸高、酯高是上層酒醅的兩倍還要多一點,變為丟糟實在可惜。釀酒專家徐占成老師說過,「北方許多廠家把雙輪變為丟糟,把上層應該丟掉的母糟下壓,參與下一輪的配比和發酵,造成了丟車保卒的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整個母糟和老窖的老熟。」
4、糧食和蒸酒後的母糟拌合後單獨蒸煮,最大的不足是不能把糧食的復合香氣融入酒體之中,這也是清蒸清燒工藝的半成品酒酒體寡淡,沒有糧食的復合香氣的主要原因。
濃香混蒸混燒原窖工藝優劣分析
使用濃香混蒸混燒原窖工藝的廠家在全國都比較多,北方地區的濃香工藝中,混蒸混燒原窖工藝法佔到了90%以上。各地區都根據自己的歷史傳承、自然環境,形成了個性風格,但萬變不離其宗。
濃香混蒸原窖工藝的優點包括:
1、採用出一口窖,當班入一口窖,避免了敞窖時間過長,能減少窖池水分和酒分的流失,更減少了雜菌感染的機會。
2、糧粉和母糟同時蒸餾和蒸煮,增加了酒體中的糧食復合香氣和酒體的豐滿程度。
3、本工藝和清蒸清燒工藝相比,總用糠量減少了21%,降低了成本,減少了酒體中的糠雜味。
4、糧粉和酒醅同時蒸餾和蒸煮,縮短了用氣時間,節約了氣、煤、設備、人工的成本。
混蒸原窖工藝缺點分析:
1、本工藝窖底黃水很難滴凈,雙輪和下部母糟含酸過高。其原因是混蒸原窖工藝每出一口窖、同入一口窖,每口窖從底層的一角留一方坑或一口小缸,上蓋有縫木板,用一根塑料管從坑(缸)內直通窖的上頂,上口密封,在發酵到期的前兩天,開始抽出窖底黃水,由於窖頂封窖用泥巴密封,上下氣流不同,所以很難將黃水抽盡滴干,造成了靠黃水母糟和雙輪的酸度過高,影響發酵的物質成分增高。許多廠家把雙輪母糟蒸酒後做為丟糟,也有的廠家只用小部分雙輪參與配比,大部分雙輪作為丟糟,把這樣的優質母糟變為丟糟,實在可惜。此外,還把上層低酸低酯的酒醅下壓參加下輪配比,造成糧糟總酸總酯過低,使母糟和老窖難以盡快老熟的惡性循環。
2、上中下三個層次混挖混配,層次不分清,造成了三個層次的混亂發酵,根本做不到分層蒸餾和分級取酒。惡性循環的配比很難使母糟盡快老熟,更不能達到以酒養窖、以窖養醅、逐漸提高取優率的目的,也是造成半成品酒口感、理化指標都低於分層發酵和分層蒸餾工藝的主要原因。
濃香混蒸混燒跑窖工藝優劣分析
混蒸跑窖工藝源於南方地區,北方很少採用此工藝。因為南方氣候溫和,冬夏溫差很小,濕度高,更適應混蒸混燒跑窖工藝;北方地區風多風大,氣候乾燥,冬夏溫差達到50度至60度,自然條件所限,多年來,在北方幾乎沒有人敢涉足濃香混蒸跑窖工藝,據了解,山東只有梁山釀酒廠和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在做混蒸跑窖工藝。
古貝春採用混蒸跑窖工藝從1996年開始,根據當地自然環境的實際情況,古貝春借用五糧液的工藝之長,採用冬冷季延長發酵期,夏暖季縮短發酵期的措施,敞開窖兩層塑料覆蓋,增糧減糠降酸,車間防風、保濕,綠化廠區、人造環境等17項工藝改革,形成自己的北方混蒸跑窖工藝。古貝春混蒸跑窖工藝運行了15年,通過總結,也有它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能夠准確地做到分層蒸餾、分級摘酒和分層入窖發酵,用糠量低,母糟黃水滴淋較凈,母糟降酸到位,使雙輪母糟參與下輪配比和循環發酵,促進了糧糟的酸和呈香、味物質的豐富,更促進了母糟和老窖的老熟速度。糧食和母糟同時蒸餾和蒸煮,節約了蒸汽資源成本,促進了酒體的豐滿和醇厚,增加了酒體的糧食復合香氣。
缺點:本工藝的最大不足是敞開窖過多,正常時每天要有三口敞開窖,情況特殊時每天要有四口窖敞開,一口窖有時達到60個小時。在南方生產車間的敞開窖只在母糟上搭一層塑料布,窖池的上半部全部裸露,雖然氣候平和,濕度高,但是窖池的水分和酒分也有一定的損失;北方地區在敞開窖的母糟上蓋了一層塑料布,又在窖池上口加蓋了一個木框塑料蓋,密封較嚴,但是,每口窖池每天要多次滔黃水,塑料封蓋要多次打開,因北方地區氣候乾燥,風多風大,窖池和母糟更有可能流失水分和酒分,也給雜菌留下了侵入的機會,這是北方地區做混蒸跑窖工藝的很大的不利因素。
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技術人員自2005年開始,總結本公司的這三套工藝的優劣,同時也對其他廠家三套不同工藝進行研究和總結,取長補短,開創了混蒸小跑窖工藝,2008年在全公司推廣後,成效顯著。
濃香混蒸混燒小跑窖新工藝流程和要求
1、本工藝設計每口窖窖容12立方米,投料900kg,每口窖池做九甑(做六甑糧糟,一甑雙輪,兩甑面糟),每甑容量1.8立方米,每甑投糧150kg,呈階梯式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投糧可根據三個層次的澱粉需求調節,每兩甑糧糟為一個層次。
2、圓排操作的第一天,第一號窖打開後,先取出兩甑面糟,蒸酒後作為丟糟,再取出上層兩甑母糟,再取出中層一甑母糟,加糠拌合後上甑蒸餾,然後成一甑回糟入池發酵,三甑母糟要做成四甑回糟,不能入滿另一口窖,可兩班合入一口窖。所用母糟取出後,要及時挖好黃水坑,要做到滴窖勤掏。24小時滴盡黃水,夜間要設專人值班掏黃水,保證黃水滴凈、降酸到位,這也是本工藝的關鍵所在之一,每次掏完黃水要及時蓋好塑料布和上口蓋,確保母糟和裸露窖壁水分和酒分少蒸發流失,同時減少乳酸菌、青黴菌等雜菌感染的機會。
3、第二天上班後,先將原糧粉大氣清蒸10分鍾,時間不可過長,排除雜味,保持糧香,降溫後再和母糟配比。
4、第二天是本工藝的正常流程運行,先取出窖內的一層中層母糟,再取出下層母糟和雙輪,下層的一甑母糟要留作下一輪的雙輪糟,然後用下層的一甑母糟為基礎,加雙輪母糟配比出兩甑下層母糟,不足部分可加入中層母糟,然後加入糧粉拌合均勻,蓋好孰糠,進行潤料50分鍾後,再把糧糠母糟翻拌兩遍後進行裝甑操作。
5、在下層兩甑糧糟翻拌和裝甑的同時,要打開第二口窖,取出頂層面糟單獨存放,再取兩甑上層母糟和一甑中層母糟,先把兩甑中層母糟加糧粉拌勻,再把兩甑上層母糟加糧粉拌勻,蓋熟糠;剩餘的上層母糟加糠拌合做成面糟。需注意的是,二號池挖出中層一甑母糟後,要及時打好黃水坑,開始滴掏黃水。
6、為了合理調整酸度配比,下層配比剩餘的雙輪母糟,可適量配到中層,出池母糟水份低於60%時,要適量加入潤料漿,保證糧粉吃足水分,便於蒸料到位,出池母糟水分達62%以上,不必再加潤料漿。
7、保證充足的潤料時間才能開始上甑,先裝下層,次裝中層,後裝中層,再裝面糟,最後裝丟糟,本工藝要求必須先裝先入池,下、中、上層次依序排列,確保層次分清,分級取酒更要層次分清,級別分清。
8、一口窖取完酒醅後,要及時清理窖底和窖壁的殘糟,然後用酯化好的黃水5kg和18°的酒尾8kg攪勻後均勻噴灑窖壁和窖底,再用大麴粉5市斤均勻撒在窖池四壁和窖底,然後放入留用的下層母糟做雙輪,放竹隔相隔,下層兩甑糧糟入完後,再用黃水和酒尾保養窖壁一次, 入完中層兩甑糧糟再保養一次,入完上層兩甑糧糟後再保養一次,保養是為了增加老窖微生物的養分和水分,增補梭狀芽孢桿菌、放線菌等有益菌的數量,促進老窖的成熟,達到以窖養醅和以醅養窖的目的。
9、入滿窖後,要封10cm厚的封窖泥,做好跟窖和保養,保持窖皮泥濕潤,嚴防漏氣。
10、本工藝要求裝甑汽壓0.02Mpa,餾酒汽壓0.01Mpa,蒸糧汽壓0.1Mpa,蒸糧的要求是熟而不粘無生心,熟透不起疙瘩。
11、本工藝發酵設定60天,原糧粉碎為4瓣、6瓣、8瓣,細粉用20目時孔徑0.9毫米過篩,冬季不能超過27%,其他季節不能超過25%。入池水分下層53,中層55,上層56—57;入池酸度下層1.7—1.8,中層1.5—1.6,上層1.4—1.5。用偏中高溫包包曲23%—25%;用糠量24%—25%。
12、新工藝混蒸小跑窖3年的平均結果和傳統工藝平均結果對照表(見下表)。
13、大麴要求使用偏中高溫包包曲,儲存期必須達到3個月以上,糖化力360mg葡萄糖/g曲.h;液化力1.3—1.5g澱粉/g曲.h;蛋白酶活力55u/g—60u/g;發酵力0.55—0.58gCO2/10g曲.48h。
⑼ 老窖池裡出的濃香型白酒和普通窖池裡出的濃香型白酒有什麼不同
味道不同。老窖池有香味。新窖池有燥味。最主要是發酵程度和出酒率不同。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