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当前啤酒生产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
啤酒生产大致可分为麦芽制造、啤酒酿造、啤酒灌装3个主要过程
麦芽制造
有以下6道工序。大麦贮存:刚收获的大麦有休眠期,发芽力低,要进行贮存后熟。大麦精选:用风力、筛机除去杂物,按麦粒大小筛分成一级、二级、三级。浸麦:在浸麦槽中用水浸泡2~3日,同时进行洗净,除去浮麦,使大麦的水分(浸麦度)达到42~48%。发芽:浸水后的大麦在控温通风条件下进行发芽,形成各种,使麦粒内容物质进行溶解。发芽适宜温度为13~18℃,发芽周期为4~6日,根芽的伸长为粒长的1~1.5倍。长成的湿麦芽称绿麦芽。焙燥:目的是降低水分,终止绿麦芽的生长和的分解作用,以便长期贮存;使麦芽形成赋予啤酒色、香、味的物质;易于除去根芽,焙燥后的麦芽水分为3~5%。贮存:焙燥后的麦芽,在除去麦根,精选,冷却之后放入混凝土或金属贮仓中贮存。
啤酒酿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后熟3个过程。
原料粉碎:将麦芽、大米分别由粉碎机粉碎至适于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糖化锅先维持在适于蛋白质分解作用的温度(45~52℃)(蛋白休止)。将糊化锅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兑入糖化锅后,维持在适于糖化(β-淀粉和α-淀粉)作用的温度(62~70℃)(糖化休止),以制造麦醪。麦醪温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两种。蛋白、糖化休止时间及温度上升方法,根据啤酒的性质、使用的原料、设备等决定用过滤槽或过滤机滤出麦汁后,在煮沸锅中煮沸,添加酒花,调整成适当的麦汁浓度后,进入回旋沉淀槽中分离出热凝固物,澄清的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到5~8℃。发酵:冷却后的麦汁添加酵母送入发酵池或圆柱锥底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用蛇管或夹套冷却并控制温度。进行下面发酵时,最高温度控制在8~13℃,发酵过程分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发酵5~10日。发酵成的啤酒称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2含量低,不宜饮用。后酵:为了使嫩啤酒后熟,将其送入贮酒罐中或继续在圆柱锥底发酵罐中冷却至0℃左右,调节罐内压力,使CO2溶入啤酒中。贮酒期需1~2月,在此期间残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渐沉淀,啤酒逐渐澄清,CO2在酒内饱和,口味醇和,适于饮用。过滤: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为商品,啤酒在-1℃下进行澄清过滤。对过滤的要求为:过滤能力大、质量好,酒和CO2的损失少,不影响酒的风味。过滤方式有硅藻土过滤、纸板过滤、微孔薄膜过滤等。
啤酒灌装
灌装是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保持啤酒的质量,赋予啤酒的商品外观形像有直接影响。灌装后的啤酒应符合卫生标准,尽量减少CO2损失和减少封入容器内的空气含量。
桶装:桶的材质为铝或不锈钢,容量为15、20、25、30、50l。其中30l为常用规格。桶装啤酒一般是未经巴氏杀菌的鲜啤酒。鲜啤酒口味好,成本低,但保存期不长,适于当地销售。
瓶装:为了保持啤酒质量,减少紫外线的影响,一般采用棕色或深绿色的玻璃瓶。空瓶经浸瓶槽(碱液2~5%,40~70℃)浸泡,然后通过洗瓶机洗净,再经灌装机灌入啤酒,压盖机压上瓶盖。经杀菌机巴氏杀菌后,检查合格即可装箱出厂。
罐装:罐装啤酒于1935年起始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军需而发展很快。战后经一系列技术改造,需要量逐步上升。1966年,美国的瓶装与罐装之比已为52:46。罐体材料为铝或铜。罐装啤酒体轻,运输携带和开启饮用方便,因此很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很快。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装:自1980年后投放市场,数量逐年增加。其优点为高度透明,重量轻,启封后可再次密封,价格合理。主要缺点为保气性差,在存放过程中,CO2逐渐减少。增添涂层能改善保气性,但贮存时间也不能太长。PET瓶不能预先抽空或巴氏杀菌,需采用特殊的灌装程序,以避免摄入空气和污染杂菌。
啤酒生产新技术
主要有7种。浓醪发酵:1967年开始应用于生产。是采用高浓度麦汁进行发酵,然后再稀释成规定浓度成品啤酒的方法。它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产设备的条件下提高产量。原麦汁浓度一般为16°P左右。快速发酵: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产量。快速发酵法工艺控制条件为:在发酵过程某阶段提高温度;增加酵母接种量;进行搅拌。连续发酵:1906年已有啤酒连续发酵的方案,但直到1967年才得到工业化的应用。主要应用国家有新西兰、英国等。由于菌种易变异和杂菌的污染以及啤酒的风味等问题,使啤酒连续发酵工艺的推广受到限制。固定化酵母生产啤酒的研究:70年代开始研究,目的在于大幅度缩短发酵周期。实质上是为了克服菌种变异、杂菌污染问题,而且是更为快速的连续发酵工艺。已取得的成果为:前发酵由传统法的5~10日缩短为1日,可连续稳定运行3个月。圆柱圆锥露天发酵罐:1966年起开始应用于生产。其主要优点为:可缩短发酵周期,节约投资,回收CO2和酵母简便,有利于实现自动控制。目前单罐容积在600Kl的已很普遍,材质一般为不锈钢。纯生啤酒的开发:随著除菌过滤、无菌包装技术的成功,自70年代开始开发了不经巴氏杀菌而能长期保存的纯生啤酒。由于口味好,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有的国家纯生啤酒已占整个啤酒产量的50%。低醇、无醇啤酒的开发:为汽车司机、妇女、儿童和老年人饮用的一种清凉饮料。它的特点是酒精含量低。无醇啤酒酒精含量一般在0.5~1%,泡沫丰富,口味淡爽,有较好的酒花香味,保持了啤酒的特色。
❷ 啤酒的生产流程(考试题)
啤酒的酿造过程
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这四样酿造啤酒的原料创造出世界级的酿造制品。在比利时、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这种简单的配方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洗礼,至今仍在使用。即使有些厂家在技术、防腐剂和添加剂上有改进,那也只是为了使酿造成本更低,酿造速度更快一些而已。
啤酒使一种变化多端的复合物,虽然只有四种简单的成分,但却能配出千变万化的组合,而且在酿造过程中会遭遇不同的难题,啤酒酿造师凭着对各种成分的深刻认识和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细致的设计配方,如果要鉴别最终的酿造结果,那只能纯粹凭“啤酒大师”的知识和经验了。
啤酒的酿造过程,首先把发芽的大麦在滚筒碾碎机中碾碎,注入热水混合,旋转入麦芽汁桶(这是一种置于酿造车间的铜制或木制或不锈钢制的大容器)。麦芽汁就像燕麦粥,呈金黄色,有点甜。煎熬麦芽汁的方法是由德国的酿酒师针对他们的麦芽类型开发的,他们先把麦芽汁抽入一个罐中,煮沸促使蛋白质分解,然后再抽回到麦芽汁桶,几个小时内慢慢的上升温度。这个方法起初应用于德国白啤酒(Weissbiers)和德国巴克黑啤酒(Backs)的酿造,那是为了酿制一种厚泽麦芽风格的啤酒。
现在许多啤酒厂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又作了一些调整,其麦芽汁加温过程只在一个容器中进行,所不同的是温控步骤精确多了。麦芽汁制备完成后,甜甜的麦芽汁被过滤后流入酿造罐,通常再用热水喷射麦芽汁沉淀物,以带走剩余的麦芽汁。
在酿造罐中,再煮沸麦芽汁并添加啤酒花,通常要煮一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然后,过滤掉啤酒花沉淀,再用离心法分离掉沉淀的蛋白质,冷却至发酵温度,麦芽汁输送至初级发酵罐中,在那里加入一定量的新鲜酵母。大多数情况下,发酵过程要持续五至十天,然后“清”啤酒被注入后熟罐,在那里需要进一步净化和老化一至二周。拉格啤酒通常要经历更长时间的发酵期;二周的初级发酵,二周的二级发酵以及一到六个月的后熟。熟啤酒离开啤酒厂之前,经过过滤和罐装,并加入二氧化碳,最后成为我们见到的啤酒
❸ 国产啤酒在当今中国市场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其实就是质量问题
❹ 生产啤酒的论据是什么
1)商代的谷复芽──蘖和原始的啤制酒──醴
首先,在殷商的卜辞中出现了蘖(谷芽)和醴这两个字, 而且出现的频率不低。综合卜辞中的有关条文,可以看出蘖和醴的生产过程。这一过程与啤酒生产过程似乎是相同的。
(2)古代的谷芽和饴糖生产──原始啤酒生产的旁证
另外中国古代蘖及饴糖的生产都有明确的,详细的记载。而且生产方法极为成熟。虽然蘖法酿醴的方法在古代文献中尚未发现,但这并不等于在远古的时代没有这种实践活动。最迟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开始使用饴糖。<<礼记·内则>>有“枣粟饴蜜以甘之”的记载。到了北魏时,蘖的用途主要是用来作饴糖。作饴糖涉及到麦芽的糖化,这与麦芽蘖酿造醴是相似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小麦麦芽及饴糖的作法,麦芽的制造过程与现代啤酒工业的麦芽制造过程基本相同。还详细叙述了糖化过程。中国古代既然精通麦芽的糖化,至少可说明:在五、六世纪之前,用蘖来酿造醴(啤酒)是完全有可能的。
❺ 国产啤酒在当今中国市场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主要还是国内各啤酒企业在市场的残酷竞争。大型企业利用品牌优势大力压价,使很多小企业抬不起头来。纷纷下马被其他企业收购。
❻ 啤酒生产工艺
一、啤酒工艺过程
啤酒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制麦、糖化、发酵、罐装四个部分。
在计算机及检测设备的配合下,借助监控组态软件平台,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控制方案,实现生产过程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精确调节,确保生产工艺要求。
几十年来的啤酒产业发展,是一个工业化到自动化不断演变的过程。啤酒产业的未来也应与其它流程行业相似,逐渐向管控一体化方向过渡,使生产数据更好地整合到经营决策渠道,生产控制模型将愈加趋于合理,智能化程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麦芽由大麦制成。大麦是一种坚硬的谷物,成熟比其他谷物快得多,正因为用大麦制成麦芽比小麦、黑麦、燕麦快,所以才被选作酿造的主要原料。没有壳的小麦很难发出麦芽,而且也很不适合酿酒之用。大麦必须通过发麦芽过程将内含地难溶性淀料转变为用于酿造工序的可溶性糖类。除了一般的麦芽,还可使用结晶麦芽或烘烤的麦芽作为各种酿造类型的成份。结晶麦芽是经由蒸汽处理的麦芽,慢慢炖煮后再干燥处理,它的颜色较黑,并有如咖啡般的味道。烘烤过的麦芽则经干燥后并在热度较高的回转鼓室中烘烤处理,它能使啤酒含有焦味,颜色变黑。产地的不同,麦芽的品质就会有很大的区别。总的来说,全世界有三大啤酒麦产地,澳州、北美和欧州。其中澳州啤酒麦因其讲求天然、光照充足、不受污染和品种纯洁而最受啤酒酿酒专家的青睐,所以它又有金质麦芽之称。
酒花是属于荨麻或大麻系的植物。酒花生有结球果的组织,正是这些结球果给啤酒注入了苦味与甘甜,使啤酒更加清爽可口,并且有助消化。酒花的种类:结球果:结球果在早秋时采集,并需迅速进行高燥处理,然后装入桶中卖给酿酒商。球粒:将碾压后的结球果在专用的模具中压碎,然后置于托盘上。托盘都被放置于真空或充氮的环境下以减少氧化的可能性。球粒地形状适于往容器中添加。提取液:酒花结球果的提取液现在广泛应用在所有的啤酒品种中,而提取方法的不同会产生迥然不同的口味。提取液应在工艺的最后阶段加入,这样更有利于控制最终的苦味轻重。特别的提取液可用来组织光照反应的发生,从而能使啤酒可以在透明的容器中生产。不同品牌选用不同的优质酒花,例如世好啤酒仅仅采用洁净之国新西兰深谷中的“绿色子弹”酒花。
酵母是真菌类的一种微生物。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它把麦芽和大米中的糖分发酵成啤酒,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发酵产物。这些微量但种类繁多的发酵产物与其它那些直接来自于麦芽、酒花的风味物质一起,组成了成品啤酒诱人而独特的感官特征。有两种主要的啤酒酵母菌:"顶酵母"和"底酵母"。用显微镜看时,顶酵母呈现的卵形稍比底酵母明显。"顶酵母"名称的得来是由于发酵过程中,酵母上升至啤酒表面并能够在顶部撇取。"底酵母"则一直存在于啤酒内,在发酵结束后并最终沉淀在发酵桶底部。"顶酵母"产生淡色啤酒,烈性黑啤酒,苦啤酒。"底酵母"产出贮藏啤酒和Pilsner。
狮王集团在全球任何地方生产的啤酒都仅仅采用狮王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酵母银行"的菌种。在那里,狮王的科研人员致力于纯种酵母菌的培殖,和开发新菌种以满足消费者对新口味啤酒的不断需求。狮王集团定期把世好啤酒、莱克啤酒和太湖水啤酒酿造所需要的酵母菌用澳大利亚空运至中国,以维护每瓶狮王啤酒口味的统一性。而贝克啤酒所用的酵母菌则全部定期从德国贝克公司空运至中国。
精炼糖:在某些啤酒中精炼糖是重要的添加物。它使啤酒颜色更淡,杂质更少,口味更加爽快。狮王酿造的太湖水啤酒和莱克啤酒中,通过加入大米来获取精炼糖,使啤酒的口味更加清爽,以符合苏南消费者口味的需要。
水:每瓶啤酒90%以上的成份是水,水在啤酒酿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啤酒酿造所需要的水质的洁净外,还必须去除水中所含的矿物盐(一些厂商声称采用矿泉水酿造啤酒,则是出于商业宣传的目的)成为软水。早先的啤酒厂建造选址得要求非常高,必须是有洁净水源的地方。随着科技的发展,水过滤和处理技术的成熟,使得现代的啤酒厂地点选择的要求大为降低,完全可以通过对自来水、地下水等经过过滤和处理,使其达到近乎纯水的程度,再用来酿造啤酒。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出于环保的考虑,越来越多有社会责任心的啤酒生产企业开始放弃采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地下水来酿造啤酒,而开始采用价格相对较贵的自来水。
麦芽在送入酿造车间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这里,麦芽经过轻压粉碎制成酿造用麦芽。狮王啤酒饮料(苏州)有限公司的粉碎塔的高度相当于7层楼房。
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糊化锅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金属容器,装有热水与蒸汽入口,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桨或螺旋桨,以及大量的温度与控制装置。在糊化锅中,麦芽和水经加热后沸腾,这是天然酸将难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变成为可溶性的麦芽提取物,称作"麦芽汁"。然后麦芽汁被送至称作分离塔的滤过容器。
麦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锅之前需先在过滤槽中去除其中的麦芽皮壳,并加入酒花和糖。
煮沸:在煮沸锅中,混合物被煮沸以吸取酒花的味道,并起色和消毒。
在煮沸后,加入酒花的麦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处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性的蛋白质。
冷却、发酵:洁净的麦芽汁从回旋沉淀槽中泵出后,被送入热交换器冷却。随后,麦芽汁中被加入酵母,开始进入发酵的程序。
在发酵的过程中,人工培养的酵母将麦芽汁中可发酵的糖份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生产出啤酒。发酵在八个小时内发生并以加快的速度进行,积聚一种被称作"皱沫"的高密度泡沫。这种泡沫在第3或第4天达到它的最高阶段。从第5天开始,发酵的速度有所减慢,皱沫开始散布在麦芽汁表面,必须将它撇掉。酵母在发酵完麦芽汁中所有可供发酵的物质后,就开始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层稠状的沉淀物。随之温度逐渐降低,在8~10天后发酵就完全结束了。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和压力做严格的控制。当然啤酒的不同、生产工艺的不同,导致发酵的时间也不同。通常,贮藏啤酒的发酵过程需要大约6天,淡色啤酒为5天左右。
发酵结束以后,绝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酿酒师们将这部分酵母回收起来以供下一罐使用。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发酵罐(或者被称为熟化罐中)。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进一步沉淀下来,使啤酒的风格逐渐成熟。成熟的时间随啤酒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在7~21天。
经过后发酵而成熟的啤酒在过滤机中将所有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滤去,就成为待包装的清酒。在狮王,独特的双重过滤工艺,不但对酿造产生的杂质去处更彻底,而且使酒液特别清澈,晶莹的水光使饮用者在享受啤酒美味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视觉的享受。
每一批狮王啤酒在包装前,还会通过严格的理化检验和品酒师感官评定合格后才能送到包装流水线。
成品啤酒的包装常有瓶装、听装和桶装几种包装形式。再加上瓶子形状、容量的不同,标签、颈套和瓶盖的不同以及外包装的多样化,从而构成了市场中琳琅满目的啤酒产品。狮王可以生产当代任何一种包装形式的产品。
瓶装啤酒是最为大众化的包装形式,也具有最典型的包装工艺流程,即洗瓶、灌酒、封口、杀菌、贴标和装箱。
越是离生产日期近的啤酒,即越是新鲜越是好喝。从酿酒厂生产出来的啤酒,通过运输到分销商处,再从分销商处到零售商处,最后到消费者手中,高效及通畅的分销渠道是确保消费者饮用到新鲜啤酒的保证。狮王目前已经在全国20余个省内建立了分销网络,特别在苏南地区,狮王的分销网络已经可以覆盖并服务每一个啤酒零售点。
http://food.newmaker.com/disp_art/1130006/12930.html
(酿造啤酒的流程图)
❼ 现代啤酒刚进入中国时叫做什么
啤酒是从19世纪末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也经历了不同的叫法,从“beer”、“皮酒”、“脾酒”到“啤酒”的演变。
1900年,俄国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在哈尔滨开办了我国第一家啤酒厂,那时还没有“啤”字。啤酒一词英文为“beer”,后为了销售的便利,市民以及商家便把英文的“beer”音译为“皮酒”。在广州首家国际性啤酒博物馆里,可以看见一幅清末的啤酒广告画,画上是几个穿着古代装束的男性正在畅饮啤酒,画的上方写着“万字皮酒”。另外,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20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也写到:“我便拿了一个外国人吃皮酒的玻璃杯出来。”
大概是“啤酒”有养肝益脾之功效,“皮酒”一度又被称为“脾酒”,表示常喝“脾酒”可以养肝益脾。后来,人们认为“皮”和“脾”字都不太妥,因为啤酒乃用口饮用,于是按照我国古代造字法中的形声字,以口为形旁、卑为声旁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啤”字。据考证,“啤”字最早是青岛人发明的,时间大概在1910至1915年左右。1922年2月15日出版的《青岛概要》中,开始用“啤酒”一词,之后逐渐在国内流传使用。
“啤酒”一词诞生后,更多的国民开始接受这个外来酒种。但是,中国的啤酒业发展十分缓慢,当时生产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生产原料麦芽和酒花都依靠进口,到1949年,我国只有七八家啤酒厂,啤酒年产量只有7000千升。而到1988年年底,全国啤酒厂家达到813个,总产量达662.77万千升,仅次于美国、德国。在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
——如有帮助,敬请采纳!
❽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包括哪些
现代社会因为不断的在发展,人工智能也在不断的发展,所以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冷漠。
❾ 关于啤酒的生产
发祥于古巴比伦的啤酒,传到了欧洲,又传遍了世界。作为一种健康的饮料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把啤酒制造发展成为重要的食品工业部门之一。1873年的冷冻机的发明,使得原来只能在寒冷的冬季制造的啤酒变成了全年都能制造的产品,带来了低温储藏啤酒的兴盛。1865年加热杀菌法的发现使得啤酒的长期保存、远距离运输成为可能。之后又有微生物管理技术和卫生技术的进步。
1881年汉森确立了用单一酵母进行繁殖的纯粹培养法,对啤酒品质的提高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再以后、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制瓶技术的进步、王冠的发明等等确立了啤酒制造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
最近,啤酒制造机器在大型化、高速化、控制装置、分析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啤酒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尽管有了许许多多的技术进步,啤酒制造工艺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啤酒公司的啤酒制造工艺,既严格遵守着尊重自然的传统、又运用着长期不懈的努力积累的技术和研究的成果。
啤酒制造首先从原料选择开始,包括培育麦芽的“制麦工序”、将麦芽加工成麦汁后添加酵母制造啤酒的“酿造工序”、将啤酒装入容器的“装瓶工序”这三大工序。
啤酒麦
大麦里有一种叫“六条大麦”的品种,麦穗上子粒排成6列。用作啤酒原料的主要是“二条大麦”,俗称“啤酒麦”。这是把六条大麦通过培育,让其中的4列子粒退化,只长成相对的两列的品种,麦穗呈扁平状。一般地说二条大麦粒大、淀粉质多、蛋白质少、麦皮薄、发芽力旺盛。把大麦转换成麦芽时,还具有发酵力强的特性,最适合酿造啤酒。虽然国内也生产啤酒麦,但现在酿造用的麦芽的大部分,主要是从质优价廉的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国输入。
啤酒花
啤酒花是属于麻科的雌雄异株的宿根多年生的藤状植物。啤酒里使用的是长在雌株上的球花。球花被花苞(苞叶和前叶)重叠包着,花长成后,根部会生出有粘性像花粉一样的金黄色小颗粒,这种小颗粒就叫Luplin颗粒。Luplin颗粒里含有苦味物质(啤酒花浸膏)和芳香物质(蛇麻酮类混合物),它们和花苞中的“啤酒花单宁酸”一样,是啤酒酿造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成分。
○1赋予啤酒独特的芳香和清爽的苦味;
○2将酒液中多余的蛋白质凝固、分离出来,使酒液澄清;
○3抑制杂菌的繁殖;
○4使啤酒有丰富的泡沫。啤酒花的产地,一般在纬度35~55度之间。日本的啤酒花产地是山形、岩手县等气候凉爽的地区。现在使用的啤酒花的大部分主要靠从德国、捷克、美国等国输入。 大米、玉米、淀粉
为了使啤酒的味道更清爽,需要加用大米、玉米和淀粉等增加麦芽的淀粉含量。这些原料也选用脂肪少、淀粉含量多的品种。
制麦工序
收割好的啤酒麦,至少得先经过6~8周储藏,等养足发芽力后才能用于啤酒制造。先用精选机将杂质去掉,再用筛选机选出颗粒均匀的大麦。
〔发芽〕
通过浸麦槽的网状底部下面连续送4~6天的湿空气,当大麦的麦根长到麦粒的1.5倍时,麦芽长到麦粒长度的2/3左右。在这期间,芽内的糖化酶形成并充满活力。这时生成的麦芽叫绿麦芽。
〔烘干〕
用热风将绿麦芽烘干,使其停止生长,产生出啤酒所需的色素。然后用除根机去掉麦芽根部,放到筒仓里储藏起来。麦芽分淡色啤酒用的淡色麦芽和做黑啤酒、stout啤酒用的浓色麦芽。这主要通过调节烘干温度和时间制成。
酿造工序
〔装料〕
先将麦芽粉碎,再加入大米等辅料和温水搅拌,加热到适当温度。由于麦芽里的梅的作用,麦芽和辅料中的淀粉被糖化变成麦芽糖。麦芽里的蛋白质也被分解,糖化醪液就作成了。将其过滤后得到的澄清的麦汁(糖汁)灌到煮沸锅内。再加入啤酒花,一起煮沸,让啤酒花特有的清香和苦味融入麦汁里。根据啤酒种类的不同,装料时所用的温度和时间也不同。这一切操作都由计算机控制完成。做好的热麦汁在完全无菌的状态下被送入发酵室进行冷却(一般冷却到5~6℃)。
〔发酵·储酒〕
在冷却后的麦汁里加入啤酒酵母。酵母开始发酵将麦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酒精和碳酸气。经过1周的低温发酵,就生成了嫩啤酒。这1周的发酵叫做“主发酵”或“前发酵”。嫩啤酒的口感和香味比较粗,把嫩啤酒放在0℃以下的低温下储藏几十天,让它慢慢熟化。我们称这个过程叫“后发酵”或“储酒”。储酒期间发酵时生成的碳酸气逐渐融入酒内。Lager这个名字就是从储藏(Lager)这道工序得名而来的。
屋外发酵储酒罐,既可用于发酵又可用于储酒,使得大量生产品质更为安定的啤酒成为可能。完全熟化后的啤酒,经过过滤后,诱人的琥珀色啤酒就诞生了。青制啤酒为了让广大顾客朋友能享受到啤酒的纯天然美味,精心细致设计每一道工序和流通环节,啤酒无论是瓶装、罐装还是桶装,其中装的都是和在啤酒屋喝到的一样的生啤酒。
〔装瓶〕
经过严格选择的瓶子先在洗瓶机里,用高温碱水进行完全的消毒、杀菌。经过清洁检验的瓶子被送到装瓶机。冷却到-1~0℃之间的过滤后的啤酒在装瓶机上装入瓶中。新型装瓶机的装瓶速度约为每分钟装600瓶,并且利用瓶子自己的落差作业,装瓶时的噪音很小。另外,为了确保啤酒不接触空气而氧化,注意在装瓶前抽去空瓶中的空气。 加上瓶盖的瓶啤酒经过最终检验合格以后,贴上商标装箱。
〔装罐〕
从制罐工厂送来的密封包装的空罐,等到了装罐机流水线上才开封,并直接经过洗罐机被送去装罐。装罐和装瓶一样。都要经过封盖机封盖、检验和装箱。这些工作都是由流水线自动操作,每分钟生产约1200罐。
遍及全工序的监控机制、运用最新式的分析机器和分析技术的质量管理,以及品酒专家的味觉审查,保证了啤酒的美味!
引文来源 啤酒制作_lex1982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