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举报卖假酒需要什么证据
举报卖假酒首先要保存销售票据,同时还要留着销售的酒作为样品,两种证据一同向打假部门举报。
2. 有人卖假酒去那里举报啊
有人卖假酒可以拨打12315热线举报。
“12315”是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热线电话,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调解消费者权益纠纷,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经济违法行为,监督管理市场和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工作。
拨通12315电话后,如需投诉或举报,请按工作人员的提示回答问题,如实说出投诉的事实、理由及投诉请求,并说出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和被申诉方的名称、地址、电话。
另外拔打12315是收费的,消费者申诉案件,由经营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如商家在异地需商家所在地区号+12315。
(2)百威啤酒假酒怎么举报扩展阅读
卖假酒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
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买到了假酒怎么办,去哪里举报
如果怀疑购买的酒为假酒,则可以拨打该酒生产厂家的电话,由厂家来鉴定真伪。回
如果是假酒,那么消费者答要尽量保存好相关证据,比如当时购买的酒等等,然后向工商部门反映,工商部门可以上门查处。
购买酒类应注意的事项:
(1)消费者在购买酒类商品时,可向经营者索看《酒类流通随附单》,其内容应包括售货单位(名称、地址、备案登记号、联系方式)、购货单位名称、销售日期、销售商品(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数量、单位)等内容,并加盖经营者印章。
(2)购买烟酒尽量到大型超市,在中小超市和副食店消费时,关键一点,就是要求商家把烟酒的编号写在发票上,之后在发票上加盖商家真实有效的公章。
4. 我想在网上举报卖假酒的,应该去哪举报
12315每天受到的投诉多的数不胜数,最大可能就是石沉大海;
我觉得第一,你可以内再网站上给出差评;
第二容,你完全可以把这个网站的名称在这里曝光;也提醒了其他酒类爱好者;
第三,把这个网站拉入自己和朋友圈子的黑名单;
第三,寻找一些比较诚信的酒类网站也是比较不容易,国内现在酒类太过混杂,不过也有些致力于专业诚信的酒类网站;
第四,如果觉得我的观点对你有些帮助,欢迎支持一下致力于中国最专业红酒团购的我品酒团购
5. 想问下举报做假酒怎么举报,执法部门会透漏你的身份吗举报有奖吗
举报做假酒可以向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或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关举报,执法部门不会透漏身份信息,举报有奖励。
根据《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条举报有功人员是指以书面材料、电话或其它形式向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或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关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活动,且举报情况经行政执法机关办案查证属实的人员。
第四条举报下列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1、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商标、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和产地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
2、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
3、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的;
4、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
5、生产、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的;
6、生产、销售过期失效、变质产品的。
第十条实施奖励要由专人负责,并严格为举报人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将举报人姓名、身份、居住地及举报情况公开或泄露给被举报单位和其他无关人员,违者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5)百威啤酒假酒怎么举报扩展阅读
根据《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被假冒方或其委托人以及属申诉案件的举报不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根据举报事实的确凿程度和举报人的配合情况,将举报分为4个有功等级:
1、一级举报。认定违法事实完全清楚,已亲自并直接掌握现场物证、书证并可协助现场查办活动,举报情报与查办事实完全相符;
2、二级举报。认定有违法事实,已掌握部分现场物证、书证并可协助查办活动,举报情报与查办事实基本相符;
3、三级举报。尚未对违法事实进行直接核实,但已取得部分重要证据,仅提供查办线索,不直接协助查办活动,举报情报与查办事实大致相符;
4、四级举报。有部分物证,但未经过核实,仅为怀疑、推测性举报。
第六条对举报有功人员根据不同情况,依据执法机关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货值大少,一次性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标准如下:
1、对于货值1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按照举报有功等级分别按货值5 —6%,3 —4%,1 —3%,0 —1%给予奖励;
2、对于大案要案,行政执法机关已经实施行政处罚的或者未作行政处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分别不同情况由行政执法机关或者司法机关按照举报有功等级分别按货值4 —5%,2 —3%,1一2%,0 —1%给予奖励,每起案件的举报奖励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
第七条奖励举报有功人员的奖金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行政执法部门会同财政部门颁发。
第八条举报有功人员接到奖励通知后须3个月内领取奖金,逾期不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