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适宜饮用的白酒度数为多少度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占据着一席之地。几千年的发展下来,白酒有低度酒、有高度酒,38°、°、45°、52°、53°、60°等等,可谓是应有尽有。
但是当你研究高端白酒的时候,度数多为50多度。为什么这么神奇呢?下面就让我带着大家揭秘吧!
解放前,浓香型白酒度数普遍很高,有的高达60多度甚至接近70度。随着80年代起,国家开始倡导生产“低度”白酒、“健康”酒,白酒的度数才慢慢降下来。而白酒降低可不是加点水那么简单,这也是一个复杂的工艺,需要解决微量元素析出的问题,还要对酒体进行勾调,保证口感风味的稳定。
52.94mL的纯酒精+49.83mL水,其混合物体积是多少?
103.77mL?
NO,是100mL!白酒,就是这么神奇。
好酒讲究口感醇厚,而醇厚不仅在于酒体中微量元素的多寡,还在于酒分子和水分子的融合程度。经过大量的实验,专家发现白酒在52度—54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最紧密。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高端白酒均选择50多度作为自己的旗舰产品。
白酒的魅力,在于它丰富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一般来说白酒的度数很少低于30°,因为度数过低,酒体里的呈香物质太少,喝起来寡淡无味。度数过高,人体的味蕾则适应不了,口感也会变差。
而50多度,就是白酒恰到好处的状态!在这一度数区间,能较好地呈现粮食、酒糟、酒曲的香气,并且进一步激发乙醇的味道。
俗语道,酒是陈的香。但是大多人忽略的一个前提,只有优质高度白酒才具有藏的价值。
在陈放过程中,乙醇与水分子逐渐缔合、酒体缓慢发生着脂化等反应,这便是酒体的老熟。藏,让酒去辣存柔,喝起来更加醇厚,香味更加丰富、浓郁。而低度酒追求的是清香、淡爽,过度陈放反而有违产品的初衷。
之所以藏,不仅因为酒越藏越香,还因为,一件东西历经岁月方显珍贵。设想藏下一批好酒,待家人大寿、孩子高中、儿女婚嫁时拿出与亲朋共饮,这是何等欢乐?
有这么一款酒专为藏爱而来——女儿颂酒,正宗浓香型52°白酒。
女儿颂酒,500年明清窖池为根,九酝春法酿造技艺为魂,匠心酿酒文化为韵,数十年工龄老师傅为度,精心酝酿而成。
用心酿一瓶好酒,只为给您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留下一个值得回味的瞬间,给日后一段醇醉浓香的回忆。
『贰』 古代人喝的酒多少度
古代的酒度数不高,一般在十几度左右,最高不高于二十度,没有现代的酒度数那么回高。
古人酿酒,答大多用五谷或者果子来酿酒的,所以酿出来的酒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葡萄酒。这种酒对身体有好处,一般古代女人也喝,但大多不会贪杯。
(2)三国喝的白酒多少度扩展阅读:
当时最有名的应该是米酒,米酒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当时能喝酒的名人号称“千杯不醉”幸亏酒的度数不高,否则会大伤身体。
酒文化虽然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但长期饮酒还是会引起身体的不适,也绝对不是你过度贪杯的理由,保持适度的饮酒习惯,才不失酒文化的真正内涵。我们现代人,一定要秉承着对自己好更是对家人好的思想,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负责。
『叁』 三国时代的酒是怎么样的和现在的白酒有什么区别一般都是多少度
当时的酒有黄酒,米酒等度数很低,大约10来度
『肆』 三国时的酒为什么那么浊大约有多少度啊
那个时候,因为水质比较好,而且料也比较多,所以存下来比较浑浊。如果说几度的话,那就厉害了,因为那个时候多事写英雄好汉喝的,肯定上60度以上吧!
『伍』 三国时喝的是什么酒
唐以前仅本土米酒
据历史记载,中国人在商朝时代已有饮酒的习惯,并以酒来祭神。但是,当时称为社会主流的是“杜康”,是一种低酒精含量的酿制而成的米酒。在汉、唐以后,除了黄酒以外,各种药酒、果酒的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
唐代传入暹罗白酒
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可见唐代的时候烧酒已经从泰国传来。
元代传入印度白酒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 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章穆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饮膳正要>> 曰‘阿剌吉’。番语也(外来语--著者注),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传其法于中土”。
现代吴德铎先生则认为撰写<<饮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当时是用蒙文的译音写成“阿剌吉”,而并未使用旧有的汉文名(烧酒)。故不应看成是外来语。忽思慧并没有将“阿刺吉”看作是从外国传入的。
至于烧酒从元代传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纵野先生认为“ 在元时一度传入中国可能是事实,从西亚和东南亚传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为人们所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纵野:”我国白酒起源的探讨“,<<黑龙江酿酒>>,1978年)。明代时称白酒为火酒。
明代白酒自成体系
1998年8月,在成都市锦江畔以外发现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连续生产白酒长达800年的酒坊实证。我国有着世界上独创的酿酒技术。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坂口谨一郎曾说中国创造酒曲,利用霉菌酿酒,并推广到东亚,其重要性可与中国的四大发明媲美。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为中华民族的特产饮料,又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蒸馏酒,通称烈性酒,成为全球酒类饮料产销大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清代白酒发扬光大
清朝是白酒发扬光大,逐渐替代“杜康”的朝代,现在绝大多数的蒸馏酒名牌都创始于清朝。
『陆』 古代三国时期的酒大约多少度
中国古代酒的度数是随着朝代的演进不断提高的,最开始酿酒,酒的度数都是在10度以下,后来酿酒方式有了改进,酒的度数上升为9到18度左右。当时还研制出了米酒等发酵酒,不仅口感好,而且这些酒的度数也不高。三国时期酒的度数也不高,大约10度左右,就像现在西安的稠酒差不多。
到了元代才出现更高度数的酒,因为这时人们研究出了“蒸馏烧酒”这样的新技术,用蒸馏法烧出的酒,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白酒,它已经大概接近50度了。
『柒』 白酒多少度,一般人最高可以喝多少度啊
似乎60度以上白酒不生抄产袭了。
国内度数较高的68度以上的酒现在还有:
五粮液原浆酒:
68 度
湖北霸王醉:
70 度
衡水老白干:
72 度
泸州老窖原酒:
73 度
清河大曲:
75 度
再高容易死人。
『捌』 三国时期喝什么酒
低度的米酒,度数大约为10到15度。
通过蒸馏提纯白酒的方法一直到元代才出现,元代以内前只能喝低容度酒。比如武松三碗不过岗,他喝了18碗,如果是四五十度的白酒,他酒量再好也得急性酒精中毒。
而三国时期,由于粮食亩产只有一石不到,而且没有后世的两季三季的作物,再加上连年打仗需要大量的粮食,所以很多时候连低度酒都没得喝。比如曹操规定每年只有七节之日可以喝酒,其余时候一律禁酒。
『玖』 三国演义中喝的酒是什么酒
三国演义中喝的酒就是米酒,度数十八九度。所以都搁碗喝。看《三国演义》电视剧 发现他们喝的酒像米汤那样浑浊。 主题歌也唱到“一壶浊酒喜相逢”。
『拾』 古代三国时期的酒大约多少度为什么
古时候的酒度数都不高,一般在10~15左右,随着工艺的提升,后面才出现烈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