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白酒知识 > 什么时候开始有白酒的

什么时候开始有白酒的

发布时间:2021-02-19 20:11:05

白酒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夷狄酿酒之说是目前最早的版本,时间是6000年前。


❷ 真正意义上的白酒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
【我国烧酒的起源】
关于烧酒,一种说法,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唐诗《荔枝楼对酒》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唐诗亦有“久闻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长安”之句。”(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❸ 中国的酒,是什么时候就有了

早在5000年前,这里的新石器文明就有了酿酒的历史。

樟树市内筑卫城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大量陶皿、酒器,以及吴城遗址(殷商时代)精美的青铜器。

主要有四特酒、贵酒、张家界酒、茅台酒、西凤酒、五粮液、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古井贡酒、剑南春、泸州老窖、汾酒、伊力特、董酒、山雁王、霸王醉、金门高粱酒等。

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管理粮食。当时,随着农耕的发展,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储藏在山洞里,山洞阴暗潮湿,时间一久,粮食全部腐烂了。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

这一天,杜康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

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不禁尝了几口这浓香水,顿觉神清气爽。

后来,杜康把浓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3)什么时候开始有白酒的扩展阅读:

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

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

酒精对人的损害,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它使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过量的饮酒就是损害肝脏。慢性酒精中毒,则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过度饮酒伤身,但是最伤身的是空腹饮酒。空腹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空腹饮酒还会引发低血糖,会导致我们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会出现心悸、头晕等现象。

❹ 什么时候有的白酒

在我国,从古到今人们爱饮酒,因而对酒的发明人有种种传说。例如一说酒是夏禹时代一个叫仪狄的人开是造作的,一说发明酿酒的人是杜康,一说神农时代一有酒了;还有所谓“天有酒星,酒之作也”,既认为酒是天上救星开是酿造的。

有一部叫《世本》的书上说“仪狄始作酒醪”,也就是说:酒是一个叫仪狄的人发明的。

仪狄是个什么人呢?古籍上比较一直的说法是夏禹的一个臣属。

西汉人刘向(公元前--前6年)编订的 《战国册》中,有这么一段:“西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这是我们见到的关于仪狄作酒的较详细的记载。但他并没有明确说是仪狄“始”作酒,也没有说作的什么酒。东 汉 人许慎 在他 撰的《说文解字》“酒”条中,也只记了“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的话。《世本》这部书的成书年代和撰写者,都不很清楚,或者说是先秦史官所撰,或者说作者是刘向。原书约在宋代散佚了,今天只有清代人的辑本。所以很多学者并不相信“仪狄所作酒醪”的说法。特别是古籍中还有一些否定仪狄“始”作酒的记载,例如《皇帝内经》中提到皇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事;还有的书上说神农时代就有了酒,或者说帝尧、帝舜时就有了酒。神农、黄帝、帝尧、帝舜都早与夏禹,可见说“仪狄始作酒”是值得怀疑的。仪狄很可能是夏禹时代的一为酿酒高手,酿出的酒质地美好,因之人们对他念念不忘,生出许多传说。

关于酒的发明者是谁,流传最广的要算“杜康造酒”的传说了。

杜康是什么时代的人,是个什么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远比仪狄要复杂的多。

❺ 高度白酒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比较正式的说法,蒸馏酒是从金代开始出现的,理由是“蒸馏器”是金代的。
在此之前,都属于“压榨”或“过滤”酒,即米酒类。酒度大都在十几度。
当然也有“三碗不过岗”的所谓“高度酒”。多说30多度。

❻ 白酒的起源,白酒什么时候出现的

关于白酒起源,有很多这种说法,其中不乏有猿猴造酒说、上天造酒说等神话传说。

我了解专到的比较贴属近史实的一种说法是,最初是由阿拉伯人在8到9世纪时发明了蒸馏酒技术。而中国的蒸馏白酒可能是元朝时期由被蒙古人征服的中亚波斯地区传入并普及开的

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❼ 中国古代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最早的酒是自然发酵酒,有果酒和粮食酒。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 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醴”字,足以证明酿酒的存在可能更早。关于最早酿酒师,我国夏有杜康(曹操是铁粉),仪狄等说。

《吕氏春秋》中有记载:"仪狄作酒",他被高青人尊为酒祖,一直保持着“二月二,龙抬头,拜酒祖”的传统习俗。

(7)什么时候开始有白酒的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酒具始于时期:

第一个阶段是新石器时期,这个时期酒具以陶器为主,有着原始时代的朴素狂野之风。

第二个时期是夏、商、西周,在这个时期,以青铜器为主要酒具,它们并不是日常用品而是作为礼器,连同酒一样出现在祭祀神灵的祭台上。

第三个时期是东周和秦、汉时期,这个时候最具特色的酒具是漆器,特别是汉代的漆器古朴典雅尽显大汉强国的风范。

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随着制瓷业的发展,陶瓷酒器逐渐壮大。隋唐的时候,最具时代感的酒具是金银器,光彩照人如同那个繁华时代。

最后一个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这个时候,金银器退居次要地位,瓷器占到了主流地位,同时玻璃器、竹木牙角器等材质的酒具也同时在流光溢彩的酒具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个时期的酒具则特别突出了酒可觞咏抒怀的文人雅趣。

❽ 酒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开始有酒的

传说是一个叫杜康的人发明的,黄帝时期就有了酒。

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管理粮食。当时,随着农耕的发展,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储藏在山洞里,山洞阴暗潮湿,时间一久,粮食全部腐烂了。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

这一天,杜康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

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不禁尝了几口这浓香水,顿觉神清气爽。

后来,杜康把浓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8)什么时候开始有白酒的扩展阅读:

中国的文化总是丰富饱满的,在酒的始创者尚无最终定论时,人们还在乐此不疲地做着种种离奇的猜想。除了上面几种影响比较大的造酒说之外,民间还流传着尧帝造酒、黄帝造酒等说法。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而从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夏代洛阳已经出现酒器,商代朝歌(今河南淇县)就有“酒池肉林”的传说,到了周朝,统治者认为殷商灭亡的原因有很多,酗酒乱德是重要的一条。

周公还颁布了《酒诰》,旨在树立和弘扬优良的酒风。可见,作为“酒祖”杜康,其生活年代应该不晚于夏商时期。

❾ 白酒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是何时出现的

最早出现在唐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

白酒在酒类当中是一大类,而且品种繁多。在一大类中,还能分若干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按照原料分类:

1、粮食酒。如:高粱酒、玉米酒、大米酒等。

2、瓜干酒(有的地区称红薯酒、白薯酒)。

3、代用原料酒。如:粉渣酒、豆腐渣酒、高粱糠酒、米糠酒等。

二、按照使用酒曲分类:

1、大曲酒:是以大曲做糖化发酵剂生产出来的酒,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

2、小曲酒:是以小曲做糖化发酵剂生产出来的酒,主要的原料有:稻米。

3、麸曲酒:是以麦麸做培养基接种的纯种曲霉做糖化剂,用纯种酵母为发酵剂生产出的酒。


(9)什么时候开始有白酒的扩展阅读

白酒有害成分

1、杂醇油

杂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们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2、醛类

酒中醛类是分子大小相应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醛类有甲醛、乙醛等,高沸点的醛类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类的毒性大于醇类,其中毒性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种原生质毒物,能使蛋白质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

3、甲醇

果胶质多的原料来酿制白酒,酒中会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大,4—10克即可引起严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于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

阅读全文

与什么时候开始有白酒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洛维斯红酒怎么样 浏览:743
白酒t20什么意思 浏览:544
白酒可以对什么喝 浏览:115
长城红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浏览:405
法国红酒臭吗 浏览:961
枫塔妮红葡萄酒价格 浏览:160
法国葡萄酒的关税 浏览:514
鹿头的红酒什么牌子 浏览:961
93年矛艺白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594
浓烈的雄黄酒 浏览:954
法国人热爱红酒 浏览:680
怎么就知道红酒好不好 浏览:344
五大连池原浆一号啤酒厂 浏览:646
一瓶葡萄酒10万什么牌子 浏览: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浏览:42
一顿白酒多少箱 浏览:553
哈尔滨啤酒与青岛啤酒多少度 浏览:25
雷欧庭红葡萄酒 浏览:812
后海啤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639
红酒忌讳什么药一起吃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