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000ml酒怎么倒到酒杯里
200ml的酒杯
⑵ 酒与酒杯间如何搭配
不同种类的酒用不同形状的酒杯
图中第一至第三,郁金香型,葡萄酒。白酒杯其实不是很明确的,它和红酒杯共同的是杯口大,杯肚是弧形的。葡萄酒用来佐餐已经是西方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而红酒配肉类白酒配海鲜也是众所皆知的小常识。而红白酒的杯子区别就在于杯口不同造型,因为白酒青涩且附有淡淡的清香所以白酒杯采用包杯口的造型,一方面可以留住白酒的清香一方面不会大口的喝到白酒的青涩。
香槟杯,状也似郁金香,是最细高的。如此高贵浪漫的酒杯,可细饮慢啜,并能充分欣赏酒在杯中起泡的乐趣。杯型比葡萄酒杯下口稍细。
第四只,梨型,矮脚杯,白兰地。白兰地杯天生就有一种贵族的气息,真不愧是为盛装白兰地而设计。圆润的身材可以让百年琼浆的香味一丝一毫存留于杯中。放松心情让你手中的温度慢慢的温热这百年琼浆,细细品尝这天造地设的美味。
第五只,沙瓦杯是用来调制酸甜味道的鸡尾酒。用威士忌或杏仁酒加上特制的柠檬汁,充分混淆后放入沙瓦杯中果真别有一番风味。
第六只,稳重大方的老式酒杯总觉它有一股男子汉的气概。而也正因这样它通常用来盛装冰块加上烈酒,一盎斯的威士忌加上少许的冰块你一定可以在老式酒杯中找到乐趣。
第七只,可林直杯从外表看来远比高球杯(外观相似,底部厚,内部形状半球)高上许多,也就因为这样高挑的身材可以让鸡尾酒做出口感变化的味道。就拿“新加坡司令”来说在高林斯杯里可以把口感变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另外,直杯还可以用来喝绿茶。
讲究的西式大餐,桌上往往摆满了各式水晶杯,有直身的,有带颈的,大小各异,让人一时间无从下手。其实酒杯跟西餐的刀叉盘碗一样,虽然是礼仪的一部分,但是有规可循,并不难掌握。了解之后,却不必拘泥于礼仪,因为饮食之道毕竟是以能更好地享受美味为最高原则。
喝葡萄酒,通常用高脚水晶杯。古时也曾用直身无颈的杯子,但现在很少有人这样使用,这种杯已改用来喝威士忌。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并持杯颈,不要手握杯身,这样既可以充分欣赏酒的颜色,手掌散发的热量也不会影响酒的最佳饮用温度。
基本上,大部分类型的葡萄酒(红、白、桃红)都可以用郁金香型的杯子,杯颈长、杯碗圆、杯身向上收窄。但讲究的饮酒者不仅根据葡萄酒的种类选用不同酒杯,甚至同类的酒,由于产区、年份不同,酒杯也要有所区别。
香槟杯通常是长而直身的,纤长的郁金香型也可以,这会令美好的气泡有更长的旅程,集结成束,翩然飘向杯顶。
杯身细小,容量不大的杯子,宜用来喝甜葡萄酒和波特酒。
喝白兰地,用的则是短颈的杯子,杯口的收弧较大,杯子较宽。不是持颈而饮,而是掌心轻托杯碗,让体温加速酒的挥发。
有的酒需要过酒(酒瓶),以去除沉淀物。不同种类的酒所用的decanter(酒樽)形状略有不同。
好杯薄如纸、声如磐、晶莹剔透
最初的葡萄酒杯,通常是木制、锡制或其它不透明材料制作,改用玻璃质地,最初只是为了炫耀,然而烛光映照下,玻璃杯中的香醇美酒的确格外醉人,后来又在玻璃中加铅制成水晶杯,不仅形质悦目,而且音色悦耳。
18世纪,圆底有颈的玻璃酒杯被创造出来。那种细腻而优雅的外表,令欧洲的贵族们趋之若鹜。
最初的玻璃酒杯又雕花又烫金,不切实际。讲究功用似乎是上世纪初才开始的事情。不过也有例外——喝德国摩泽尔出产的雷司令葡萄酒的杯子上刻花是为了增加折射,令金黄色的酒更显晶莹;而阿尔萨斯酒杯颈长而呈绿色,也是为了映衬酒的颜色。
何谓水晶
所谓水晶制品,通常是加铅的玻璃。17世纪的英国玻璃工厂,为了降低熔点而在玻璃中加入氧化铅,结果产生了透明、有高折光率并有重量感的水晶玻璃。全铅水晶(fullleadCrystal)是玻璃杯中最美的,拥有钻石般的光泽。水晶制品这个名称只准含铅30%以上的产品使用,欧洲所称的铅水晶(leadCrystal)一般是指含氧化铅24%以上的产品,而日本却并未遵守这样的规定。
通常说“水晶”时,都没有表示铅的含量有多少,因此购买时要问清楚。全铅水晶和单纯的水晶,价格可能会相差数十倍。
酒杯的料理
好的酒器,需细心呵护才能保持最佳状态,有助于提升欣赏佳酿的乐趣,反之则影响美酒的真正酒质。
所谓最佳状态,即无味、无尘垢、无水印。
“薄如纸,声如磬”的水晶酒杯极易破损,因此在清洗时要格外小心。
要单独清洗,不要和陶瓷器具放在一起洗,要严禁与金属类器具(如刀叉)放在一处。
杯子在杯口及杯颈部分最薄,杯碗及杯底较厚,所以洗杯时应用掌心托着杯碗,以有柄的海绵伸入杯中轻拭。
酒杯不会太油腻,用少量中性洗洁精即可,以温水冲洗干净,如果洗洁精残留在杯上,不仅影响味觉,更严重的是会妨碍汽酒及香槟的气泡形成。
热水冲净后,将酒杯倒转滴干。最好不要用布擦干,以免杯中留下旧抹布的异味或纤维。
收藏玻璃酒杯时,应避免日光的直射,否则会影响玻璃的张力。
长期存放在餐柜中的酒杯,容易沾上柜子或木材的味道,使用前最好用清水冲洗。
第一次使用的酒杯,使用前应用醋或柠檬汁清洗一遍,这样才对得起杯中的玉液琼浆。
⑶ 敬酒的时候怎样拿酒杯呢酒杯里面大概多少酒好
这个我知道,看你抬的是什么杯子,
如果是红酒杯那就是大指,中指,拾指抬酒杯,酒不及酒杯的三分之一,
如果是白酒,那也是大指,中指,拾指抬酒杯,酒乘到酒杯的三分之二处
⑷ 酒杯怎么拿各种拿酒杯的正确姿势
从方便角度讲来,手握源酒杯杯身是最自然,也最稳健。但正确姿势是手指捏着杯身下杯杆,甚至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杯底也是正确的,之所以这种既不自然、又不平衡的姿势才是正确的,是因为这样一方面避免将人体温度传导给葡萄酒,另一方面也避免手指印留在杯身,影响对酒的观赏。1、握住酒杯的杯脚,将杯脚置于拇指和一只或二只手指中间轻握,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很简单的倾斜酒杯,观察酒的颜色以及旋转酒杯里的酒液。
2、握持酒杯的杯底,许多人发现使用这种方法握杯,能更轻易的操控酒杯,而且更有舒适感。
3、除非你想要温热杯子里的酒液,那请用手掌托住杯体(盆)吧,否则持杯时,还是使用手持酒杯的杯脚或杯底的方法,如此可避免导温。
4、若你是右手持杯者,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杯子,你会发现可轻松地做出这个动作,而假如你是左撇子,可以试着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杯子。
⑸ 酒杯怎么拿
红酒正确的持杯姿势应该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高脚杯杯柱。首先,夹住杯柱便于透过杯壁欣赏酒的色泽,便于摇晃酒杯去释放酒香。如果握住杯壁,就用手指挡住了视线,也无法摇晃酒杯;其次,饮用葡萄酒讲究一定适饮温度,如果用手指握住杯壁,手温将会把酒温热,影响葡萄酒的正常水平。 当然,如果仔细考究持杯姿势,根据不同的鉴赏时段,还可分出另外两种姿势: 在观察酒色、欣赏酒香阶段,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杯柱底端——拇指竖起垂直倚在杯柱上,食指弯曲卡在杯座上面,其余手指以握拳形式垫在杯座底下起固定作用。这样,无论是向外倾斜45度去观察酒色,还是向内倾斜45度来探询酒香,都能控制自如,特别有力度,感觉很带劲儿。 在宴会上,如果需要走动,需要拿着酒杯与别人交谈时,请把所有手指撤离杯柱,直接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杯座——拇指压在上面,食指垫在下面,其余手指以握拳形式支撑在食指下面。这样拿酒杯,有暂停、期待和聆听的意思,而且看上去也比较酷。
干红是要以郁金香型酒杯来盛的,最佳饮用温度是12到16摄氏度。因此,它使用与手掌拖着酒杯肚,杯脚在中指和无名指间。
干白同样的杯子,但它讲究以拇指和食指中指捏着杯脚。
白兰地则不同于干白,它不仅是干白,而是蒸馏酒,因此度数是很高的,白兰地的酒杯是大肚收口的那种,它是烈性酒,需要喝之前置于冰桶内,喝时还要加冰块。因此它同样讲究拿着杯脚。
鸡尾酒用倒三角杯,那种观赏为主的酒不限制,怎么拿都行,
香槟酒与红酒杯子差不多,但是它的饮用温度在7°,所以要捏杯脚。
宴会上能用到,高脚杯的暂时也就这么多。
至于威士忌、国内的烈性白酒等等都是以小的平底玻璃杯来盛的,拿法没什么讲究,只要拇指拿在酒杯的三分之一处,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在另一边依次排列就好了。
白葡萄酒及香槟的酒杯为高脚杯,喝时拿住杯脚下面部分,手不要碰到杯身, 因为白葡萄酒及香槟喝时通常是要冰冻的,而手的温度会使它温热起来。 敬酒时可以用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牢牢握住杯脚下方,中指扶着杯脚,食指轻搭在杯脚与酒杯连接处。手指尽量伸直,显现手部优美曲线。
⑹ 为什么喝酒的时候不能把酒杯扣过来
这个只是地区差异的问题,在北京就是代表再也不喝了的意思,没人责怪你,但是在内蒙就是不好没有礼貌的动作,主人认为自己没有招待好。
⑺ 酒杯应该怎么拿,你知道吗
4.拿白兰地酒杯的正确姿势
白兰地适合加温饮用,所以正确的持杯方法是用手掌由下往上包住杯身。这样手的温度将传导到白兰地而适度引出酒的香醇。
白兰地度数高,为避免酒气太弥散,杯口不用开太大,不适合大口喝。但一般招待宴会上很少出现白兰地这样烈性酒的身影,所以并没有葡萄酒和香槟杯那般严苛的拿法。
5.拿鸡尾酒杯的正确姿势这种杯子底部有细长握柄,上方约呈正三角形或梯形 ,因为多数鸡尾酒需要经过冰处理,所以鸡尾酒杯的拿法和葡萄酒杯相同,都是握住杯脚的部分即可,那样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到酒的风味。
6.传统笛杯的正确姿势
笛形杯杯肚小而纤长,不仅看上去比较精致,而且有利于让酒液保持低温,更重要的是,笛形杯能够让气泡缓缓上升。所以用来装啤酒的细长型传统笛杯,应握住杯身下方较细的部分,那样不仅能使啤酒保持低温,还会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7.拿中式酒杯的正确姿势
拿中式酒杯不要用整只手环绕拿杯,应该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杯身一半的地方,将杯身卡在虎口的部位,其余三指自然放松。不可拿得过于靠上,尤其是给别人拿杯子时,那样手指的细菌会沾染在杯口,很不卫生。
用这种酒杯喝酒时,一定要倒满并且一饮而尽。如果要敬酒给别人,要用右手握杯左手手指轻轻托在杯底,以示敬意。
⑻ 酒瓶不动的话, 如何才能把酒倒进杯子
调匙底向下,放在瓶口,柄向下倾斜,柄末端对准杯子,双手捂着酒瓶.因为是啤酒,受手的热量作用,内部产生气泡,酒满出来,顺调匙的柄流下,滴入酒杯.
还好是啤酒,受热比较容易膨胀.
⑼ 敬酒时,酒杯怎么拿,怎么和别人碰杯
1.碰杯:碰杯肚子最鼓出来的地方。
这里是葡萄酒杯相对厚的部位,因为葡萄酒杯壁非常薄,很容易碰碎,尤其是杯口那里,是最薄的,所以不要像白酒碰杯时争着杯沿在下面以表示尊敬那样碰杯沿。
左边圆点衬衣的是中国先生、右边白衬衣是法国先生,这个碰杯图里,大家发现心机了么?稍后解释。
2.端杯,不用手掌抓杯身,而是持杯颈,从餐桌上拿起杯子、碰杯、以及自己喝酒,这个姿势是最方便的。
3.上图,法国先生准备拿了酒瓶为中国先生倒酒,但是,因为位置的原因,导致了后来的一个错误:拿酒瓶的时候,手掌遮住酒标了,在倒酒的时候,顺势移过来,没挪动瓶身。
4.注意手掌尖处,视频里当法国先生为中国先生倒酒的时候,后者用中指轻轻敲打桌面,表示感谢。
5.法国先生在倒酒的时候,是将瓶口靠在了杯沿上面,嗯,从专业侍酒师角度来说,这样倒酒是不妥的,因为瓶口接触到杯沿,从这个杯到那个杯子的倒酒,如果都接触了,会让大家感觉不卫生,这与很多讲究的中餐桌上会放置公筷的情况是一样的。本饭桌上没有设置公筷,是一个比较私人的饭局。
因为是熟悉的朋友吃饭,可能没有讲究太多,其实他是知道手掌不能遮住酒标的,在后面一个专门为大家示范倒酒的视频里,他是这样拿瓶子的,手指都没有接触到酒标。瓶口与杯沿,就没有接触。